- 缀白裘五集序名存其旧,会善歌之继声;意取乎新,获知音之嗣响。一辙源流,调五音而沥液;屡经剞劂,踵四集以传神。虽无吹角含商之妙,亦擅振聋发聩之灵。惟兹编也,采择羣芳,讵嫌剿说;旁搜众美,不患雷同。遣烦衷,则快读一过;醒倦眼,则寻味 
-   都察院十(巡撫四)   ◆巡撫四   僉都御史恭惠楊公信民神道碑(丘濬)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陳詔傳(實錄)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陸君矩墓志銘(蕭鎡)   中憲大夫右僉都御史徐公瑄墓志銘(商輅)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李侃傳 
-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甲申朔吏部言本部效劳各役滥冒已极乞设法裁革从之○乙酉予赠原任户部尚书陈蕖太子少保蕖应城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户部尚书材名夙负被议可原故仍加以赠秩○礼部因天鸣示警言天之视听在民今民憔悴极 
-    顺治三年。丙戌。九月。甲辰朔。升山西大同府知府李惟垣、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大名道。陕西庆阳府知府杨问奇、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肃州兵备道。江南淮安府同知刘兴汉、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定州道。  ○以故 
- 督  抚    两江总督陆建瀛  咸丰二年十二月四日。命驰赴上游防守,颁钦差大臣关防。三年正月十九日奏总兵恩长阵亡,退保江宁,二十七日革职逮问。祥  厚  三年正月二十七日,以江宁将军兼署,二月十一日江宁失守,死之。杨文定 
- 列传五代 【八】○五代八苏逢吉  史宏肇  杨邠王章刘铢李业聂文进  后赞郭允明苏逢吉史宏肇杨邠王章刘铢李业聂文进后赞郭允明△苏逢吉苏逢吉京兆长安人汉高祖镇河东父悦为从事逢吉常代父作奏记高祖召见逢吉以为节度 
- 唐虞书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蔡沈曰百志犹百虑也言方寸之间光辉明白】防违道以干百姓之誉防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益賛于禹曰惟徳动天无逺弗届满 
- 孔子下历聘【荆公 盛均 颍滨】见阳货见南子公山不狃佛肸召【颍滨 东坡 荆公】子西晏婴毁孔子【温公】厄陈蔡【范文正公 曾子固 王元之】祭祀夫子【昌黎 六一】有若似【孔子 颍滨】历聘荆公曰古之人仆仆然劳其 
- 宋 鲍彪 注西周【汉志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皆周地也】安王【威烈王子此类并以事见纪表世家新出】严氏为贼【严仲杀韩相傀列侯三年书杀侠累是也杀人不以道曰贼于此为五年】而阳竖与焉【鸿烈人间训注竖小使也韩 
-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六盛事【二十二 收成分数一】【臣】等钦惟我皇上以实心行实政於天人协应之理无不本至诚为感召虽遇庥嘉迭见从弗侈言祥瑞【臣】等纂辑盛事而以收成分数胪诸简编者诚以事虽日用庆实帝贻 
- 皇太后二听政真宗丧服臣寮请皇太后处分军国事表不许批答览表具之。衅祸自天。先帝厌代。攀号殒越。触地无容。虽理命之行。已闻诞告。而机务之重。岂暇亲临。遽览露章。愿遵遗旨。言念忠恪。徒增叹嘉。所请宜不许。第 
- 《郭正一传》载,正一永隆中为平章事,永淳中迁官等事次乃云:“刘审礼与吐蕃战青海,大败,髙宗召群臣问所以制戎,正一曰······”云云。〈文多不录〉刘齐贤、皇甫文亮等议,亦与正一合,帝纳之。今案《高宗纪》,仪鳯三年〈岁在 
-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辜讲孔子说:“我不知道人如果没有信誉,如何与之相处?大马车没有挽具如何拉车?小马车没有马具如何行进?”	 
-     (禁止嫖妓) 昔日贤人有被友人诱骗到娼妓之家的,回家后流泪自责,把所穿过的衣帽都取出销毁。又有在宴会上,正逢有美女舞乐,未尝用眼观瞧,只是用拇指自掐中指,第二天指痕还在。先贤如此对自己斤斤计较,一丝不苟,可知日常起 
-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六十八之三善现,云何名为四无所畏。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自称我是正等觉者,设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若馀世间。依法立难或令忆念。佛於是法非正等觉。我於彼难正见无缘。以於彼难正见无缘。得安 
- 一卷。宋俞琰撰。此书原题“林屋山人俞琰玉吾叟解”。《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是俞琰道学著作之一。宋儒研究道学者,有邵雍、黄庭坚、朱熹等。俞琰本文士,兼学儒道,所以他多采用邵雍、朱熹之说,以儒家心性 
- 词集疏证,(宋)姜夔撰(近人)陈思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