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八

  顺治三年。丙戌。九月。甲辰朔。升山西大同府知府李惟垣、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大名道。陕西庆阳府知府杨问奇、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肃州兵备道。江南淮安府同知刘兴汉、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定州道。

  ○以故明行人鲁近暹、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温处道参议事。推官蒋鸣玉、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沂州道。

  ○乙巳。兵部疏言、本年九月初九等日、会试天下武举。察照旧例考试、应用官役、纸张、器物等项。应向各衙门取用。俟命下、臣部移文各该衙门、预备办送。用内三院官二员、为主考官。科员二员、部员二员、为同考官。御史二员、为监试官。其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关防。及巡视等官。俱于臣部各司官内差委。主考官聘币各表二里二。同考官各表一里一。初九日试骑射。十二日试步射十五日试策论。诏如议。

  ○己酉。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疏报、伪瑞昌王朱谊氻、结连江宁、常、镇、平、广、逆党。谋犯省城。官兵进巢□刀擒谊氻并其党伪经略韦尔韬伪总兵杨三贯夏含章等。命斩之。

  ○兵部奏言、九月初九十二日会试天下武举奉差监试马步射、及执事官、于初八日见朝、次日入闱、事竣、于十三日谢恩。第三场考试、及各项执事官、亦于十三日见朝、赴部筵宴入闱、事竣谢恩。仍赴部筵宴、报闻。

  ○补原任河南道御史张煊、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授进士崔允弘、为湖广道试监察御史。高景、为湖广道试监察御史。

  ○庚戌。命弘文院大学士祁充格、充武会试第一场监试官。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充第二场监试官。

  ○辛亥。复额尔格图刑部启心郎职。

  ○以内院侍读何世泰、为吏部启心郎。孙代为工部启心郎。

  ○以正红旗满洲阿理睦为护军参领。

  ○壬子。定远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等奏报、臣率大军于三月二十六日抵西安、闻寇在邠州、遣尚书星讷等、分兵往巢□刀、贼闻风溃遁、追斩千余级。伪副将宋大杰、贺洪器、参将齐勋张国栋等、率马步三百余人降。又闻庆阳一带、为贼所据、遣固山额真杜雷、分兵往巢□刀。攻克其寨。斩贼渠石二等。又遣固山额真巴颜墨尔根侍卫李国翰、悉率汉军兵、同副将王平等、扑灭延安一带诸寇、五月十六日、贼首刘文炳、康千总、郭天星、张破脸等率马步贼兵三千余拒敌。我师击之。斩杀甚众。获马骡百十二匹。闻贼渠贺珍、在汉中府、二只虎、孙守法、在兴安州。武大定、高如砺、蒋登雷、石国玺、王可成等、在徽州阶州。大军于五月初五日自西安起行。分遣多罗贝勒尼堪、固山贝子吞齐喀昂邦章京鳌拜巴图鲁、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等、率兵由栈道向汉中兴安进发。十六日多罗贝勒尼堪等、擒贼哨卒、讯知贺珍尚围汉中。以马步贼兵二千、据守鸡头关。随遣巴哈纳、吴赖等、分兵一半、由山中僻径以往。贝勒尼堪等、于十八日抵鸡头关贼马步兵二千迎拒。击歼之。及抵汉中贺珍尚未知觉。我兵疾躏其营贼溃而逃。追斩无算。获珍原领印信、并马骡八百余匹。五月二十五日、闻珍遁居西乡县。遣鳌拜、马喇希等、分兵往击、追及楚湖、败之。获马骡三百余匹。闻贼渠二只虎、孙守法等、破兴安。贝勒尼堪等自汉中至汉阴。二只虎闻风遁入四川。孙守法已奔岳科寨。巴颜、李国翰等、击败延安一带贼兵、尾至张果老崖。贼入山寨。我军掘壕围之。使人来报。因遣守西安府图赖。率满洲绿旗兵、往代巴颜、李国翰、守张果老崖。七月十六日夜、潜攻克之。擒斩贼渠康千总、获马骡二百九十三匹。臣率兵一半、向秦州进发。二十二日、分遣固山贝子满达海、辅国公哈尔楚浑蒙古固山额真准塔巴图鲁等、率兵搜巢□刀贼党武大定、高如砺、石国玺、蒋登雷、王可臣等、伪参将石国玺。及都司守备等官五十二人。率马步贼兵七百名降。贼首高如砺、率马步贼兵迎拒。尚书星讷败走之。获马骡一百四十三匹。满达海等抵三台山围之。臣于六月十二日亦至、周视三台山壁立坚固、未可以攻令四面掘壕围之。高如砺奔往蒋登雷、王可臣所、率伪游击都司守备等官、五十七人。马步贼兵二千三百名降。武大定下、伪游击周克德、遣其子来降。言我兵由彼所守小路可登。于是令降将石国玺、蒋登雷、王可臣、率其卒七百居前。护军统领哈宁噶等、率满洲兵六百继后。八月初七夜。夺其东门。贼各滚崖而下。我军据壕遮杀万余。获马骡千六百匹。

  ○乙卯。遣江西道御史王燮巡视两淮盐课江南道御史宗敦一、巡按真定等处。

  ○升刑部员外郎李震成、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丙辰。命内翰林弘文院检讨刘肇国、国史院检讨成克巩、充武会试考试官。

  ○丁巳。奉恩将军篇古卒。年二十六。

  ○己未。遣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所属额尔德尼托尹、贡马。使臣归。谕之曰。尔等速往、各语尔主、草青以前、可将腾机思腾机特擒之以献。如此、则遣使来朝。否则、使来定行覊留。此番兵去、非为征尔等、不过往追逃叛腾机思腾机特之偏师也。而尔土谢图、硕雷二汗。尚不能支若不擒献腾机思腾机特大军进发。追亡捕叛。尔尚何所逃耶。

  ○庚申。兵部奏言武会试十九日出榜后、取中武举、于次日见朝。传胪赴宴毕。主席官考试官、并武进士次日谢恩。十月初二日、一甲一名武进士率诸进士于午门前上表谢恩毕。臣部恭进登科录。报闻。

  ○壬戌。兵部奏言、第一甲一名武进士、应照题定例给赏甲、胄撒袋、刀、弓、矢、鞾、带等物外。诸武进士衣顶。合无准照文进士一体穿戴。并给折钞银十两。得上□日、武进士帽顶、暂照文进士。钞准给银。

  ○兵部奏言、武会试取中二百卷。应进御前。拟一甲三卷。二甲二十七卷。三甲一百七十卷。发内院书写黄榜。二十三日、皇上御殿传胪。二十七日、臣部筵宴武进士。得上□日、武进士传胪着在午门前。二十六日筵宴。余照例行。

  ○癸亥。赐中式武举郭士衡等二百名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甲子。免湖广彝陵州、归州、石首、公安、松滋、远安、兴山、巴东、宜都、长阳、枝江、华容平江等县荒田额赋十分之七。荆门州、巴陵、江陵、当阳等县十分之五。兴国、均州、广济、黄梅、监利、临湘、郧县、郧西、上津、保康、襄阳、宜城、光化、南漳、竹溪、榖城等县十分之三

  ○丙寅。安徽巡抚刘应宾疏报、伪崇阳王、率贼兵、来寇歙县。副将张成功等击败之。获伪总兵闵士英、郑鹏远等命诛之。

  ○摄政王次兀蓝诺尔是日、出征和硕德豫亲王师至。摄政王出营五里外迎之。率出征内外王、贝勒、贝子、公等、诸大臣。吹螺拜天。行三跪九叩头礼毕。至设凉帐所。摄政王坐于金黄凉帐内。出征王贝勒、贝子、公等暨诸大臣。两翼序立。听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头礼。众仍跪和硕德豫亲王、土谢图亲王、卓礼克图亲王、承泽郡王、英郡王、扎萨克图郡王等、进前跪、行抱见礼。出征王、贝勒、傍坐蓝凉帐内。贝子以下、章京以上、照各旗坐。大宴之。

  ○以俘获马驼牛羊、大赏出征内外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暨固山额真以下、侍卫、牛录章京以上等官。有差。

  ○丁卯。湖川总督罗绣锦疏报。逆贼何腾蛟等。寇犯岳州。镇将高士清等进巢□刀。斩获甚多。下所司察叙。

  ○摄政王大赏出征内外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固山额真、内大臣、尚书等。衣帽、弓、刀、鞍辔、金银器皿、马驼等物有差。仍宴之。

  ○戊辰。复德参济王职。

  ○己巳。命大学士范文程、主鹰扬宴。

  ○庚午。孝慈武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冬十月癸酉朔享太庙。遣内大臣何洛会行礼。

  ○颁顺治四年时宪历。

  ○顺天府举行乡饮酒礼。

  ○丙子。改湖广承天府、为安陆府。

  ○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宋子玉、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冀北道。

  ○湖川总督罗绣锦疏报。总兵官郑四维等平定彝陵枝江宜都三州县。擒斩贼众无算。下所司察叙。

  ○戊寅。达赖喇嘛及厄鲁特部落顾实汗、遣使表贡方物。宴赉如例。

  ○己卯。扬威大将军和硕德豫亲王多铎等凯旋。上出安定门迎劳之赐宴。特赐豫亲王多铎鞍马一匹。

  ○固山贝子和托薨。年二十八。

  ○辛巳。江西提督金声桓疏报。副将潘永禧等。擒获伪王朱常洊总兵了悟、金志逵等、斩级无算。鄱寇悉平。报闻。

  ○癸未。苏尼特部落台吉托济、伊叔吴班代叛逃。托济率所部、同四子部落达尔汉卓礼克图、追之。吴班代为众兵所戮。以闻。上嘉之。赐以叛犯家口牲畜。其达尔汉卓礼克图、及有功官兵。并分赐有差。

  ○甲申。革安徽巡抚刘应宾职。以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劾其滥给副参印劄故也。

  ○江西提督金声桓奏报副将高进库刘伯禄等。克赣州。擒斩伪阁部杨廷麟、下所司议叙。

  ○宴赉听事外藩蒙古二十七旗下头目卒役。如例。

  ○升陕西汉羌道参议胡全才、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赞理军务。山东兖西道参政章于天、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兼理军务。

  ○乙酉。谕有为薙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本不许封进。

  ○降苏松巡按赵宏文二级调用。以滥举吴地乡绅多员。市恩徇私故也。

  ○丙戌。遣江西道监察御史吕维橒、巡按山西。贵州道监察御史曹叶卜、巡按湖北。

  ○丁亥。朝鲜国遣使臣吴义功等贡鹰。宴赉如例。

  ○辛卯。山东右布政使于变龙、坐原任兖州道时所属邹县失守。降二级调用。

  ○壬辰。革招抚江西尚书孙之獬职。永不叙用。以其招抚无功。擅加总兵官职衔。任意市恩故也。

  ○定行幸迎送礼仪。皇上出都行幸。经过地方。文官、知县以上。武官、游击以上。于本境道右、百步外、跪迎送。地方官、百里内者、来朝百里外者免。

  ○定摄政王出都、及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奉命出征。经过地方。迎送礼仪。摄政王出都。经过地方。文官、知县以上。武官、游击以上。于本境道右六十步外、跪迎送。地方官六十里内者、来朝六十里外者、免。和硕亲王、奉命出征。经过附近地方。府、州、县官员。于本境道右四十步外、跪迎送。多罗郡王、于三十步外、跪迎送。多罗贝勒、于二十步外、跪迎送。亲王、郡王、贝勒、私自出行。各地方官不许迎送。违者治罪。

  ○癸巳。擢陕西邠州知州周世科、为广西道御史。山西盂县知县潘朝选、为江南道御史。直隶行唐知县盛复选、为河南道御史。密云知县董成学、为山东道御史。香河知县佟凤彩、为山西道御史。曲周知县金元祯、为陕西道御史。文安知县秦世祯、为四川道御史乐亭知县金廷献、为云南道御史。顺义知县金志远、为贵州道御史。枣强知县刘显名、为湖广道御史。晋州知州王世功、为广东道御史。

  ○以故明郧阳抚治徐启元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升湖广右布政使李栖凤、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安徽。

  ○升山西潞安府知府银器重、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汉羌兵备道。陕西榆林道佥事袁噩、为本省布政使司参议、宁夏道。

  ○升总河标下游击张思孟、为都督佥事。充镇守山东沂州署总兵官。

  ○淮阳巡按姜金允、以违例荐举分司部员。降二级、调外用。

  ○甲午。禁官员人等、于近京百里内围猎。贝勒以上、欲猎于百里外者。必请上□日方行。违者治罪。

  ○遣湖广道监察御史崔允宏、巡按浙江。

  ○乙未。赐湖广凯旋平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勒克德浑、黄金一百两。白金二千两。公傅勒赫翁古、扎喀纳、富喇塔苏布图、萨弼等。黄金各五十两。白金各一千两。尚书宗室巩阿岱、固山额真叶臣、黄金各三十两。白金各五百两。梅勒章京觉善、卓罗黄金各十两。白金各三百两。甲喇章京以下等官。及边外蒙古固山额真以下。各赏赉有差。

  ○兵部奏言、指挥千百户名色。既已尽裁。而卫所必不可裁。应每卫设掌印官一员。兼理屯事。改为卫守备。千户改为卫千总。每所设一员。俱由部推。百户改为卫百总。每所设一员。由督抚选委。其不属于卫之所。俱给关防。卫军改为屯丁。凡卫所钱粮职掌、及漕运造船事务。并都司、行都司分辖。皆宜照旧。从之。

  ○丙申。以故三等甲喇章京何济吉礼子巴图、牛录章京那穆泰俄济格子塞棱格、克习图侄纳木岱、刘士芳子文奇、劳萨、从弟萨木哈、各袭职。

  ○命江宁总兵官柯永盛、移镇南赣。

  ○赠江西巡抚右副都御史李翔凤、为兵部右侍郎。祭葬如例。

  ○丁酉上出猎。是日驻跸卢沟桥。通州道李廷梅朝见赐御膳并衣帽等物。

  ○禁民间私自买卖马、骡甲、胄弓、矢、刀枪、火炮、鸟枪等物。以杜盗源。从户部尚书英俄尔岱请也。

  ○免江南望江、宿松、太湖、怀宁四县。本年分旱灾额赋。

  ○户部奏言、臣部郎中王弘祚、委修赋役全书。倪光荐、办理漕粮。请加衔久任。从之。

  ○戊戌。上驻跸蒋协地方。

  ○己亥。上驻跸辛家庄。霸州道张儒秀、固安知县魏尔康朝见。各赐御膳并衣帽等物有差。

  ○升河南河北道参政苏宏祖、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湖广湖北道参政崔光前、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河南汝宁府知府夏廷印、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榆林道。降补山东右布政使于变龙、为本省布政使司参议、兖西道。

  ○免陕西延绥、庄浪、本年雹蝗灾伤额赋。

  ○庚子。上驻跸杨家庄。涿州知州刘有道朝见。赐御膳、衣帽等物。

  ○辛丑。上驻跸良乡。赐诸王、贝子、公、及各官宴。涿州参将朱万祺朝见赐御膳、衣帽等物。

  ○壬寅太和中和等殿、体仁等阁太和等门工成。太和殿、连廊共十一间。长十八丈五尺。宽十丈一尺高七丈五尺。中和殿连廊共五间。宽六丈五尺七寸。四面俱同。高四丈八尺。位育宫连廊共九间长十四丈一尺。宽六丈六尺。高五丈八尺。左右配殿、连廊各七间。长九丈二尺。宽五丈二尺。高三丈七尺五寸。体仁弘义二阁、每阁连廊各九间。长十三丈七尺。宽五丈二尺。高五丈九尺五寸。太和门、连廊共九间。长十四丈七尺。宽六丈三尺。高五丈四尺。协和门、雍和门、左翼门、右翼门、每门俱五间。长八丈。宽三丈。高二丈九尺五寸。昭德门、贞度门中左门、中右门、每门连廊五间。长六丈二尺。宽四丈一尺。高三丈五尺。左右两长廊、每廊三十六间高二丈五尺。宽三丈五尺。长三十九丈五尺八寸。井房二座豕羊涤脏房二座各长一丈五尺四面俱同。高一丈四尺两小房二座各三间。长三丈。宽一丈五尺。高一丈三尺五寸。粢盛房二座、各五间。长五丈八尺。宽三丈八尺。高二丈八尺。前后四角楼、每楼长四丈九尺五寸。宽四丈九尺五寸。高五丈三尺五寸。御膳两房、每房连廊各九间。长十一丈一尺。宽四丈三尺。高二丈九尺。贮菓肉前楼二座每座连廊八间。长八丈五尺。宽三丈五尺。高三丈五尺五寸。后楼二座、每座连廊八间。长八丈四尺。宽三丈五尺。高三丈五尺五寸。

  ○是日上还宫。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五·毕沅
  卷二十八·谷应泰
  东都事略卷八十七下·王称
  ●奉天靖难记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七  经子·于慎行
  一百一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料理史册竣事即将入觐摺·佚名
  前言·佚名
  九八五 军机大臣奏《铁网珊瑚》内前后重复请将总校等交部议处片·佚名
  宇文深传·令狐德棻
  萧陶隗传·脱脱
  高桢传·脱脱
  卷六十三·雍正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六·高晋
  卷九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云丘道人张简(云丘道人集)·顾嗣立

    简字仲简,吴人。初师张伯雨为黄冠,自称云丘道人,隐居鸿山。元季兵乱以母老归养,遂返巾服,又号白羊山樵。洪武二年,召修元史。玉山主人谓仲简作诗淡雅,有陶、韦风。杨铁厓谓仲简诗工韦、柳,翰墨无俗气,而暗合书法,自诗名益着,而字

  • 泰山·徐志摩

    山! 你的阔大的巉岩, 像是绝海的惊涛, 忽地飞来, 凌空 不动, 在沉默的承受 日月与云霞拥戴的光豪: 更有万千星斗 错落 在你的胸怀, 向你诉说 隐奥, 蕴藏在 岩石的核心与崔嵬的天外!

  •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十五章 教育·吕思勉

    现在所谓教育,其意义,颇近乎从前所谓习。习是人处在环境中,于不知不觉之间,受其影响,不得不与之俱化的。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居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所以古人教学者,必须慎其所习。孟母教子,要三次迁居,古训多重亲

  • 王智兴传·欧阳修

    王智兴的字叫匡谏,怀州温县人。年轻时健壮勇敢,在徐州当亲兵,侍奉刺史李洧。李洧背离李纳,自愿率徐州归顺朝廷。李纳发怒了,拼命进攻李洧。王智兴善于骑马快跑,拿着奏章几天就跑到京城告急,德宗派朔方军五千名攻打李纳,李纳退

  • ●牧令书卷七 取善·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内外理上下得由是掺纵在手运用从心以云治民庶乎可矣然而一己之聪明不可恃也四境之利弊未易知也欲时措之咸宜必集思而广益乐取于人以为善此舜之所以大与 陆世仪 米汉雯 袁守定 谢金銮 王植 叶镇 汪辉祖

  • 卷一百十八·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八宋 宋敏求 编政事招谕遣裵敦复往江东招讨海贼勅谕西京逆官勅招谕仆固怀恩诏招谕金商邓州界逃亡官健制谕泾州将士诏谕梁崇义诏招谕朱滔诏招谕河中李怀光诏诏谕河中勅招谕淮西将吏诏

  • 丁崇吉·周诒春

    丁崇吉 字艗仙。年五十七岁。生于浙江定海。永久通信处。上海赫德路三十四号。已婚。子五。女二。初学于上海出洋局。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某高等学校。习文科。光緖六年。入哈佛大学。光緖七年回国。研究

  • 卷一百·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一百     明 湛若水 撰 赈济下 唐太宗贞观元年闗中饥斗米直绢一疋二年天下大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 臣若水通曰古

  • 将仲子·佚名

    ——别无选择最恼人【原文】将仲子兮①,无逾我里②,无折我树杞③。岂敢爱之④,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

  • 卷十六·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六论语七子罕第九子罕言利章行夫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曰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特罕言之耳罕言利者盖凡做事只循这道理做去利自在其中矣如利渉大川利用行师圣

  • 卷第五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碍用。何等为十?所谓:众生无碍用;国土无碍用;法无碍用;身无碍用;愿无碍用;境界无碍用;智无碍用;神通无碍用;神力无碍用;力无碍用。“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众生等无碍用?“佛子!菩萨摩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五卷·宗泐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五卷宋求那跋多罗奉 诏译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王*巳])奉 诏同注一切佛语心品第三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

  • 弥勒上生经宗要·元晓

    释元晓撰将说此经。十门分别。初述大意。次辨宗致。三二藏是非。四三经同异。五生身处所。六出世时节。七二世有无。八三会增减。九发心久近。十证果前后。第一述大意者。盖闻弥勒菩萨之为人也。远近莫量。深浅莫测。

  • 卷之二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世 灵隐岳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灭翁天目文礼禅师 杭临安阮氏子。家天目之麓。故号天目。六岁携篮随母采桑。俄念携之者谁。遂有出家志。年十六

  • 列子集释·杨伯峻

    《列子》集释本。八卷。今人杨伯峻撰。成书于民国十一年(1932年),初版于一九五八年。《列子集释》先录《列子》正文,正文下夹句进行注释考证。考释分四类,先录晋人张湛《列子注》文,次录唐人卢重玄《列子解》文,再作

  • 上品丹法节次·闵一得

    衡阳道人李德洽原述,金盖山人闵一得续纂,受业姪孙闵阳林校订。尝观红尘之中,纷纷扰扰,大抵皆汨于利欲,非滞功名事业,即自玩忽年华,不知复还本性;间有夙生智慧希求大道者,而机缘不偶,却遇庸流指引,陷入曲径旁蹊,终身莫悟。——此至

  •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佚名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与《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