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6
《郭正一传》载,正一永隆中为平章事,永淳中迁官等事次乃云:“刘审礼与吐蕃战青海,大败,髙宗召群臣问所以制戎,正一曰······”云云。〈文多不录〉刘齐贤、皇甫文亮等议,亦与正一合,帝纳之。今案《高宗纪》,仪鳯三年〈岁在戊寅〉九月丙寅,李敬玄、刘审礼及吐蕃战于青海,败绩,审礼死之。又永隆元年〈岁在庚辰〉,正一为平章事。永淳元年〈岁在壬午〉,正一迁官,而刘齐贤亦以是年十月方为平章事,其皇甫文亮亦非同时为相之人。由是而言,则审礼败死在永隆、永淳之前,相去颇逺。而正一、齐贤此对,乃未为相时事,非为相后所言,其证甚明。今书于永隆、永淳之后,失其次序矣。
《仆固怀恩传》云:“于是雍王以元帅为中军,拜怀恩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之副。”时诸节度皆以兵会次黄水。〈黄即横字之误〉今案《代宗纪》,宝应二年十月辛酉,雍王适讨史朝义。甲戌,败史朝义于横水。十一月,仆固怀恩为朔方河北副元帅。在《本纪》则怀恩先破贼后为副元帅,在《传》则先为副元帅而后破贼。二者未知孰是。
《卢坦传》云:“坦为中丞,时帝罢诸道长吏代还进奉,既而乃述有司毁李锜祖墓,坦上疏諌止之事。”今案《宪宗纪》,元和二年十二月甲申,李锜伏诛。三年正月癸巳,大赦,罢诸道受代进奉钱。其次序自如此,而《坦传》失之矣。
《蒋乂传》云:“贞元九年,擢右拾遗、史馆修撰。德宗重其职,先召见延英,乃命之。张孝忠子茂宗,尚义章公主,母亡,遗言丐成礼。帝念孝忠功,即日召为左卫将军,许主下降。乂上疏,以为墨缞礼,本缘金革,未有夺丧尚主者,缪盭典礼,违人情,不可为法。”今案《张孝忠传》云:“贞元二年,河北蝗,民饿死如积。孝忠与其下同粗淡,日膳裁豆䜺而已。人服其俭,推为贤将。明年,检校司空,诏其子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妻入朝,执亲迎礼,赏赉甚厚。五年,为将佐所惑,以兵袭蔚州,入之。”然则《孝忠传》所记年次甚明,其茂宗尚主及亲迎成礼,殆止在贞元三年、四年之间尔。《蒋乂传》则载之贞元九年之后,失其序矣。
《元载传》云:“大历八年,吐蕃寇邠宁,议者谓三辅已西,无襟带之固。”于是载议河陇利害,既而叙载僣越不法等事,然后云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今案《代宗纪》,大历六年五月,杀李少良。今此传先述八年吐蕃事,后述李少良事,则失其序矣。
《五行志·第二十四》记贞元十三年、十九年火事,然后记二年七月洪州火事,此亦记录之失序也。
《柳浑传》云:“本名载。朱泚乱,浑匿终南山,羸服步至奉天,贼平,乃更今名。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李希烈据淮、蔡,闗播用李元平守汝州,浑曰:‘是夫炫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禽,何贼之攘?’既而果为贼缚。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今案《本纪》建中四年〈是岁癸亥〉正月庚寅,李希烈陷汝州,执刺史李元平。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如奉天。朱泚反。兴元元年〈甲子〉六月,姚令言、朱泚伏诛。贞元元年〈乙丑〉,二年〈丙寅〉,三年〈丁卯〉正月,兵部侍郎柳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案《闗播传》叙播用李元平守汝,为李希烈所缚,然后述从幸奉天事。然则元平失守,在朱泚反之前久矣。今《浑传》则先叙朱泚建中四年十月反事,又及贞元元年事,然后述建中四年正月已前用李元平事,此失其序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罗宪(兄子尚) 滕修 马隆 胡奋 陶璜 吾彦 张光 赵诱·房玄龄 第三十回 被废立庐陵王坐徙 违良策徐敬业败亡·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一·徐乾学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纪昀 别集下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二、掌握山西武力与太原起义前后·阎锡山 ·亲赴彰化内山督军剿灭全股踞逆摺·丁曰健 龚元祥传·张廷玉 六六、吴起去魏相楚考·钱穆 卷一·曾巩 钟振东·周诒春 十一年·佚名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