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二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甲申朔吏部言本部效劳各役滥冒已极乞设法裁革从之

○乙酉予赠原任户部尚书陈蕖太子少保蕖应城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户部尚书材名夙负被议可原故仍加以赠秩

○礼部因天鸣示警言天之视听在民今民憔悴极矣颠连无告天若代之鸣者税使一日未撤民困一日未苏望亟下停止之令其余朝政壅阏次第振举则人心悦天意得矣

○起升原任南京吏部郎中陈道亨为湖广右参政

○升江西瑞州府知府戴尚志为云南副使

○丁亥礼部言贵州宣慰使安疆臣及宣慰司护印土舍宋真相各庆贺 万寿圣节愆期得旨真相拟罪具奏疆臣姑策励供职

○戊子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官祭 陵寝

○己丑以 圣母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 万寿圣节颁赐辅臣赓银五十两纻丝三表里廷机向高每银四十两纻丝三表里

○庚寅升福建道监察御史方大羙为太仆寺少卿

○准南京太仆寺少卿杨应文养病

○补原任山东副使朱汝器于山西分巡河东

○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言吏科给事中喻安性四川道御史管橘败群跃冶丛秽忍垢望即赐罢斥以为言官不知耻之戒不报

○元翰再疏逐款驳论旧辅臣王锡爵暗揭肆毒因言诸臣何德于王家屏沈鲤不加一矢何仇于一贯赓与廷机剌无完肤惟望 皇上大奋乾断亦不报

○辛卯发蓟昌二镇买补马骡银如例

○癸巳颁赐三辅臣鲜藕

○巡漕御史陈禹谟言漕运总督李三才漕运总兵官王承勋各劳深任久宜优叙下所司议

○甲子大学士叶向高言臣惟目前最急一事无如钱粮诸司庶府无一不空虗无一不告苦诉穷在京衙门已自如此又何以应督抚之求令军士之不枵腹乎万不得已请及内帑实以事势穷蹙无聊譬如大旱之岁泉源尽涸无处桔橰惟有祈天降雨而已 皇上纵未即慨然亦当责令廷臣悉心计议共求长策岂可坐观其困漫然不为之所

○升福建右参政吴思学为广西按察使

○升福建延平府知府薛藩为云南副使

○升江西右参政龚道立为湖广按察使兼右参议

○升刑科都给事中萧近高为浙江右参政

○降原任河南按察使王士琦为湖广右参政兼佥事

○应天巡抚周孔教被言乞休不允

○升广西副使邓思启为云南右参政

○升礼部郎中沈演为福建右参政兼佥事

○升兵部郎中吴钟英为山西右参政兼佥事

○升山西按察使徐榜为浙江右布政使

○升江西副使查允元为本省右参政兼佥事

○升太仆寺少卿吴达可为南京太仆寺卿

○升广东惠州府知府徐时进为本省副使兼右参议

○升刑部郎中杨廷槐为福建右参议兼佥事  ○乙未以圣母皇太后 万寿圣节颁赐三辅臣各金万寿枝个二副银万寿枝个二副金篆字八个金书黄绫符一道金书红绫符一道银书红绫符一道及讲官杨道宾等三员有差

○工科都给事中孙善继劾新推总河周孔教工于媚灶骤躐通显乞赐罢斥不报

○丙申月犯毕宿

○户部尚书赵世卿十五疏乞归不允

○河南道掌道御史黄吉士等遵旨公举论定遗贤乞议补谥理学则曹端贺钦王时槐勋望则张佳胤刘应节王用宾杨行中魏时亮王世贞节义则余懋学吴中行傅应祯周怡陆粲浦鈂刘魁孟阳清介则轩軏王之诰叚民朱鸿谟共二十一人

○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沈季文以病乞休许之

○命兵部借给都水司例角□羊赏海建贡夷银两后不为例

○山东巡按熊廷弼论劾候代抚臣赵揖侵欺辽镇年例马价银两并分巡广宁道按察使郝大猷符同作奸请乞严行勘处章下所司

○戊戌冬至大祭 天于 圜丘遣官恭代其分献视牲先期诣 太庙请配俱遣官行礼

○遣官分祭 诸陵 景皇帝陵寝 哀冲 庄敬二太子坟

○升浙江道监察御史刘曰梧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己亥群臣于五凤楼前行庆贺礼

○大学士叶向高仍诣仁德门外庆贺遣内臣管待酒饭颁赐烧割一分甜食一盒伏姜一盒

○颁赐辅臣上尊珍馔

○庚子准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萧大亨驰驿归里

○壬寅 圣母皇太后 万寿圣节大学士叶向高诣 慈宁宫门外庆贺遣内臣管待颁赐酒饭一卓烧割一分甜食丝窝糖硬糖饼伏姜各一盒

圣母仍赐晕膳二盒手盒一副酒二瓶

○颁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癸卯命戎政尚书李化龙署掌兵部印务

○甲辰复驸马都尉杨春元父杨继及教习师鲍应鳌各原职

○宁夏巡抚黄嘉善题十月内银歹二酋犯广武我兵斩虏首八十余颗下兵部知

○刑科给事中张国儒言推升年例曰例是一定之法不容废也曰年例是一定之期不容爽也迩年以来巧宦者重内而轻外柄政者庇私而灭公有推而复留者钱梦皋是已有推而不下者钟兆斗等是已有因推不下耽延岁月夤缘内转者姚文蔚叶永盛等是已皆例所不载也然未有一年之内竟废不推者有之自今日始望 皇上严谕该部亟为推补以不废旧例不报

○工科给事中何士晋言户部尚书赵世卿职掌边饷一事误国欺 君大无臣礼乞严谕速清方听陈乞不报

○乙巳大学士朱赓奏臣两三月间备经指摘未敢深言今死在须臾失此不言无复可言之会敢冒昧渎陈一楚事甫定凑有妖书之祸 圣谕切责诸问官各官人人自危比时臣方在告急移书沈一贯谓圣谕在皦生光未承认之先今众官严审的确与昨谕元不相背不妨急上一疏慰角□羊 圣怀一贯答书曰会议本中尚未说实今止可具疏引为辅导失职亦当待罪其疏或合或分似不可少有手书存证次日诸问官赵世卿等俱来见臣言皦生光事已真确若必苛求恐诸人不堪刑法信口胡招为祸不少臣又移书一贯谓皦生光屡次承认与其妻子言合而刊印匠所称工价字数不差此足上慰 圣怀不须他求矣一贯答曰日与赵司徒沈侍御面谈颇畅当具疏草请教亦有手书存证臣又移书沈鲤谓此事穷究不已恐朝端从此多事我辈须上疏力角□羊合疏则听元辅具稿分疏则各备一草鲤答曰既公事合疏为妥亦有手书存证其后卒用公疏赖圣明乾断正法更不滥及一人臣有何依违其间一楚宗殴杀抚臣下手者自应显戮其有无劫贡真否张挂逆词在楚有抚按奏报在京有法司会议在阁有二僚长主持臣何所附和独记叙功<锍-釒>至沈鲤谓臣曰宗潢受戮诸臣叙功行赏于心未安臣甚韪之相与赞成竟不叙功其无附和可知一臣与沈鲤雅称莫逆二僚长意见相左臣脉脉调停于其间及后言官交论一贯臣度其势不可留私谓鲤曰天下事公宜担当某愿佐下风不谓二臣同日罢去臣急趋阁中欲封还内降而疏已发科矣人情以此痛恨钱梦皋乃谓臣收渔人之利此等冤言恐非鲤所乐闻也他如窃弄考选把持会推软禁起废及摭拾赃私尽蔑生平统祈 圣明鉴察 上曰览奏甚见冤迫苦情卿疾未愈宜益善加调摄勿以无根之言介怀  ○刑科给事中杜士全言臣曩者忧时感事条上匪人敝政之尤辅臣则朱赓李廷机计臣枢臣则赵世卿萧大亨总督臣则徐三畏戴燿赓等行年皆七八十以上家乡各数千里而遥倦鸟知还狐恋首丘可以人而不如物乎留中

○戊申予武宁伯李文全祭葬

○己酉山东巡抚黄克缵再疏乞休不允

○四川巡按钱桓言归安立陇各有专责水西弃地原非安疆臣故土即以此地与安尧臣足以成府是在 皇上赐之有名在疆臣无让地之迹在尧臣非分兄之有一举三得焉彼狡酋犹不知足即以三尺加之可也旨下该部并看以闻

○辛亥升户部郎中晏朝宾为广西右参议兼佥事  ○升广东副使王志为云南右参政

○升刑部郎中毛章彦为四川右参政

○升广东按察使汪道亨为本省右布政使

○壬子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朱赓卒赓自正月在告凡二十七疏俱未允至是卒京邸

○癸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疏请朱赓恤典并为代奏遗疏赓山阴县人隆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与修 世庙实录升修撰与修 穆庙实录升侍读分较会试充日讲官典武闱主考顺天乡试历升吏部左侍郎教习庶吉士以礼部尚书入东阁大学士万历甲辰典会试考满加太子太保晋文渊阁以一品满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改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赓在事出逮系推官华钰御史曹学程于狱封矿并税付有司去其害过半疏寝蜀黔兵云南焚烧中使杨荣从宽政六诏得无异志天下所不慊志于赓者赓吁天自白病危时括欲言以当尸谏而自撰以示子孙名曰荼史食荼者以苦谏人不知惟食者知之问以苦何如则又竟不能吐一语云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二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三 炀帝上·魏徵
  卷一百九十五 表三十五·赵尔巽
  卷十·岳珂
  第五十五回 胁代表迭上推戴书 颁申令接收皇帝位·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卷三十一·阿桂
  东林始末·蒋大鸿
  通志卷一百七十一·郑樵
  卷一百八·司马迁
  塔塔统阿传·宋濂
  偏安排日事迹卷七·佚名
  卷一·鄂尔泰
  卷之三·努尔哈赤
  卷十五·佚名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吕思勉
  施振元·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董康

      ○蘆花記   係明初舊本。不知作者何人。葉盛水東日記。彼時已有繼母大賢等劇。盛係正統景泰間人。其傳久矣。閔子騫事在二十四孝中。婦孺皆悉。因有蘆花背上寒之句。故取爲名。據舊說。閔損、字子騫。魯人。孔

  • ◆刘太保秉忠(藏春集)·顾嗣立

    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曾祖官邢州,徙家焉。秉忠少补邢台节度府令史,慨然投笔去,隐武安山谷间。久之,从浮屠法,更名子聪。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邀与俱入见,大悦之。留赞大计,人称聪书记云。世祖正位,一时规模制作,皆所草

  • 第三十二出 天策·姚茂良

    【意不尽】〔生上〕埋没英雄。枉存忠立节。暗损威风。空忆紫泥封。谁谅我孤忠双剑龙飞脱宝函。将军扼腕虎眈眈。奸邪误国英雄死。千古令人恨不甘。自家岳飞。只为屈死秦桧之手。更不知我两个孩儿在于何处。前面来的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五月壬午朔 时虏酋大把都儿黄台吉等曾降三卫诸夷及李家庄之贼势张甚诸边相继告急兵部言夷狄之患自昔所有第今日边事种种多可忧者初选各镇边兵入卫即议暮补今大同增兵二万宣府增兵一万迄今二年未增一辛阅

  • 五六五 奉天府府丞李绶奏查办铁岭等处违碍碑碣情形折·佚名

    五六五 奉天府府丞李绶奏查办铁岭等处违碍碑碣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天府府丞臣李绶跪奏,为遵旨查奏事。窃臣奉旨查办神祠坟墓碑碣、村堡隘口门匾违碍字样,所有查出凤凰、岫岩二城、宁海、旅顺等处神祠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宋元宪公庠忠规德范之碑王珪治平三年四月辛丑司空致仕郑国公薨于京师时天子方以烖异避殿有司误奏毋临丧乃作挽辞三章以哀之为废朝二日赠公太尉兼侍中谥曰元宪五月丙寅天子成服于苑中百官慰殿门下其年十月

  • ·学政议·丁曰健

    台地岁、科试毕,所有录取各学文武生员及缘事扣革并因案开除各生,历年分别汇造文册,申送内地学院咨部在案。自道光二十八年五月间岁试、二十九年四月间科试,均循照向例办理。其革除各生旧管项下,即按府册缮造

  • 崔挺传·魏收

    崔挺,字双根,博陵安平人。六世祖崔赞,魏朝任尚书仆射。五世祖崔洪,晋代吏部尚书。父亲崔郁,任濮陽太守。崔挺幼年居丧尽全礼节。少年务精学业,读书广泛,推赞别人爱惜人士,州县乡间的人都与他亲近。崔挺每年四时都写信给乡人父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赏功考下成化中平两广贼功中军都督同知赵辅等封及千二百石左佥都御史韩雍为左副都御史游击将军右都督和勇为左都督加岁俸百石户部右侍郎薛禄为左侍郎加正二品俸监察御史汪霖刘庆为大理寺左寺丞舎人为所

  • 卷一百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九雍正九年八月上谕九道初一日大学士等议覆四川积谷应增贮六十万石每石约价三钱分三年买足奉上谕所议甚属周详妥协依议速行但每年谷价贵贱不等如画定三钱恐价贵时或至抑勒强买价

  • 卷第三·朱熹

    二先生语三谢显道记忆平日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此一段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会得时;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切脉最可体仁。郑毂云:「尝见显道先生问此语,云:『是某

  • 卷十六·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六    宋 赵鹏飞 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天下之事势倚势以有立者不若治内以自保蔡蕞尔小邦世服於楚以一朝之忿絶楚而与吴倚其方张之势以败楚於柏举一战入郢

  • 春秋说卷二·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隠公下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公糓曰输左氏曰渝诗载输尔载输堕也易复即命渝渝变也输平渝平辞虽不同同于败其成也鲁有狐壤之憾于郑顷尝从宋伐之其后郑入宋郛公托行人失辞而弗救盖与郑平矣庄公深狡其间鲁宋之好

  • 修行胜道退分第二·佚名

    胜念已成就,懈怠竟沈没。是则为退像,无堪於所求。不染污无记,起诸脑恼退。垢浊热炎生,由是失正见。振掉或关钥(以灼反),浮飘粗涩滑。是五退减相,修行应分别。望远绝所悕,有见已坠落。还顾睹深崄,是皆退减相。长病诵止诤,多业远游

  • 卷二十四·佚名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一切菩萨众,闻说上地义。其心皆清净,欢喜无有量。各於所坐处,踊住虚空中。以诸上妙华,散於金刚藏。咸皆称赞言,善哉金刚藏。大智无所畏,善说菩萨地。解脱月大士,知众心清净。欲闻第二地,行相之诸说。即请

  • 佛菩萨示现以凡夫自居·印光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chì告诫,嘱咐)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

  • 第九十六則 趙州示眾三轉語·胡兰成

    第九十六則趙州示眾三轉語舉:趙州從諗禪師示眾三轉語: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爐,木佛不渡火。底下原有一句:「真像內裏坐」,但是雪竇禪師舉時,不取這一句。他的意思是,泥佛金佛木佛可以即是真佛。譬如草不渡秋,花不渡季,人不渡百歲

  • 论衡校释·黄晖

    黄晖校释。凡三十卷,附编六。《论衡》为东汉王充撰,是一部系统批判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问孔刺孟,离经叛道,历代皆受诋毁,从未有人为全书作注。黄晖在对王充和《论衡》作了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