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读易举要

四卷。元俞琰撰。此书 《文渊阁书目》、焦氏《国史经籍志》、朱睦楔《授经图》皆著于录,然传本甚稀,故朱彝尊《经义考》亦云未见。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仍编次为四卷,流布渐广。俞琰易学,以朱子为宗,故此书力主朱熹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谓以卜筮观易,则无所不通;不以卜筮观易,则多有不通者焉。”然其穷平生之力,研深覃精,往往有所心得,不为苟同之论。如朱熹《启蒙》讲卦变,俞琰则谓:“卦变之说,用之占法则可,用之解经则不可,盖忘其本爻之义也。”

《读易举要》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易通·赵以夫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宁全真
  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佚名
  古方汇精·爱虚老人
  谷神篇·林辕
  上清黄书过度仪·佚名
  活幼心书·曾世荣
  太玄金锁流珠引·李淳风
  目经大成·黄庭镜
  易裨传·林至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灵剑子·许逊
  巨胜歌·佚名
  真诰·陶弘景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之翰·唐圭璋

      之翰,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官峡州远安主簿。   水调歌头   献田都统   凉露洗金井,一叶下梧桐。谪仙浪游,何事华髮作诗翁。乌帽萧萧一幅,坐对清泉白石,矫首抚长松。独鹤归来晚,声在碧霄中。神仙宅,留玉节,驻金狨

  • 卷四·文珦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潜山集>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四      宋 释文珦 撰五言古诗 酬李漫翁暑中见寄韵 羲娥不停毂催暑到茅屋萍蓬无地头桑梓念天目古吟寓深情时事堪痛哭余生竟何归行已变陵谷 篔房

  • ●红线女·沈泰

    (鹿城伯龙梁辰鱼编武陵彦雯汪€评钱塘蔚如汪文彪、淇生叶筠阅) 正名薛节度兵镇潞州道,田元帅私养外宅儿。 红线女夜窃黄金盒,冷参军朝赋洛妃诗。 △第一折 (〔末扮薛嵩戎服上〕漠南春色到滹沱,边柳青青塞马多。万里江山今

  • 卷十一·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一宋 范成大 撰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前送周归弋阳韵见赠复次韵荅之【以下自处州再至行在作】分袂悠悠尔许年莫嗔蓬鬓两萧然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暗緑千章新活计软

  • 目録·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史通通释目録     史评类内篇卷一六家第一卷二二体第二    载言第三本纪第四    世家第五列传第六卷三表历第七    书志第八卷四论赞第九    序例第十题目第十一

  • 第七十六回 选将才独任吴明彻 含妒意特进冯小怜·蔡东藩

      却说周主邕亲政以后,进太傅尉迟回为太师,柱国窦炽为太傅,大司空李穆为太保,齐公宪为大冢宰,卫公直为大司徒,赵公招宇文泰第七子。为大司空,柱国辛威为大司寇,绥德公陆通为大司马。此外如宇文神举、宇文孝伯及王轨等,亦皆

  • 建康实録卷十八·许嵩

    梁后妃传略太祖献皇后张氏讳尚柔范阳方城人祖惠宋濮阳太守母萧氏即文帝从姑宋元嘉中嫔于太祖生长沙宣武王懿永阳昭王敷次生高祖初后尝于室中忽见庭前菖蒲花开光采照灼非世所有后惊问左右左右不见后曰尝闻见者富贵因取

  • 二百六十九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雍正三年十一月初四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 江南太平无事。日下米价:陈熟上米每石一两一钱,陈熟次米九钱,新熟米八钱、九钱不等。 谨将十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宫中.朱批奏摺]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纪昀

    宋纪 【十六】帝■〈显,去页〉 【二王附】○帝■〈显,去页〉二王附帝■〈显,去页〉度宗皇帝子也母全皇后初授左卫上将军封嘉国公咸淳十年七月癸未度宗崩贾似道入宫议所立众以时方多 难而建国公是年长欲立之似道主立嫡乃

  • 三三四 谕内阁《三国志》内关帝之谥着改为忠义·佚名

    三三四 谕内阁《三国志》内关帝之谥着改为忠义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所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岂得

  • 卷九·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九吴江朱鹤龄撰五年舍中军卑公室也注罢中军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叔孙为军名疏分中军之衆属上下二军故鲁有左师右师左师右师见哀十一年传又言叔孙武叔退而蒐乘知自以叔孙为军名也 

  • 第三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三卷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二复次下明五戒事理复简偏圆。上虽通六。五戒之义该摄浅深。若不委论事理偏圆。何能精识持犯之相。此自分五。初不杀戒二。初委示二。初总示事理持犯。欲令行者用理不

  • 虚堂和尚语录 第四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四卷法语示蓬莱宣长老本色衲僧。具透关眼。风惊草动。悉辨来机。盖他做处稳密。不落声前句后。得处既妙用。出来自然。盖天盖地。岂可与依草附木辈。同日而语哉。济北瞎驴。初到高安滩头。既不

  • 卷第四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五世昭觉勤禅师法嗣平江府虎丘绍隆禅师和州含山人。九岁谢亲。依佛慧院。踰六年得度受具。又五年

  • 东窗集·张扩

    宋代诗文别集。张扩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40卷,《宋史·艺文志》亦载有张扩《东窗集》40卷,又诗10卷。但其书后来罕见传本,惟《永乐大典》尚多存其诗文。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其中所收采掇编辑,整理为

  •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佚名

    作者不详。今人考其产生于唐代。此经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的部分文字雷同,而文字稍长,并有七言偈句。经文以清静心为得道之旨要,说明道所以能得在于自心,不能得道是因为“有心”,有心就生出贪欲、烦恼、妄想,于

  • 后汉纪·袁宏

    东晋袁宏撰。三十卷,编年体东汉史。《后汉纪》是继《前汉纪》之后,又一部断代编年史名著。它记载了自更始元年(公元23年),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东汉终结为止,共198年的历史。体例仿荀悦《汉纪

  • 皇清开国方略·阿桂

    又名《清开国方略》、 《开国方略》、《皇朝开国方略》。33卷。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阿桂、梁国治、和珅等奉敕编辑,乾隆五十一年 (1786)成书。该书采用编年体体例记载了清朝开国史。在卷首篇里,记载了努尔哈赤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