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六

盛事【二十二 收成分数一】

【臣】等钦惟我

皇上以实心行实政於天人协应之理无不本至诚为感召虽遇庥嘉迭见从弗侈言祥瑞【臣】等纂辑盛事而以收成分数胪诸简编者诚以事虽日用庆实

帝贻惟兹登谷告丰屡臻大有斯真天下万民之福而

即我

皇上万年瑞应之受禨於

天者也窃考豳诗首章最详田事自禾稼以及桑蚕果菜之候必验其熟以记岁供之成然後有称觥献羔之礼以为万夀无疆庆盖诗之成即王道之成也顾丰镐仅一国耳非如我

朝内恬外辟幅员所届环数万里林总之民皆上繋乎

圣人敦崇本计重农贵粟之一心是惟天时顺成地利

饶益乃足以纾

九重之勤惕而庆兆姓之阜康焉伏覩

圣夀八旬

祈穰

履亩劭农功者岁修其常至于时玉甘霖占云问夜溉则谋泽刈则课晴无一时之或间而且

面询及於疆吏

忻览示于驿章是以各省有晴雨之报有粮价之报有约收之报有实收分数之报或陈奏稍稽旋驰

谕问务核其实逮乎上稔频闻

睿情志喜弥复钦感

昊慈笃

撝谦滋

敬畏之弗遑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天地原不居其

功维

圣人乃能体天地之心为心用率育我烝黎普修和而

嘉祉然则兴谷之利厚民之生岂非盛事之大而且真者

乾隆四十五年直省收成分数

直隶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江苏省二麦秋禾九分有余 安徽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江西省二麦九分旱稻晚稻九分有余 浙江省二麦春花蚕丝早禾晚禾九分有余 福建省二麦八分有余早禾晚禾九分有余 湖北省二麦早稻八分有余中晚二稻九分 湖南省早稻八分中晚二稻九分有余 河南省二麦九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山东省二麦八分秋禾九分有余山西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 陕西省夏禾八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 甘肃省夏禾秋

禾八分有余 四川省夏熟八分有余秋禾八分广东省早禾晚禾九分 广西省二麦早稻八

分有余晚稻九分有余 云南省豆麦秋收稻谷杂粮九分有余 贵州省夏收八分有余秋收九分有余 伊犂各屯二十八分零 塔尔巴哈台各屯一十八分零 喀喇沙尔各屯一十八分零乌什各屯一十九分零 乌噜木齐巴里坤吐

鲁番各营屯一十五分至一十八分零 哈密各屯一十八分零

乾隆四十六年直省收成分数

直隶省二麦九分有余秋禾九分 江苏省二麦九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安徽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七分有余 江西省二麦早稻九分有余晚稻八分有余 浙江省二麦春花蚕丝早禾晚禾九分有余 福建省二麦早稻八分有余晚稻九分有余 湖北省二麦早稻八分有余中晚二七分有余 湖南省二麦八分早稻中晚二稻八分有余 河南省二麦九分秋禾八分有余 山东省二麦九分有余秋禾七分有余 山西省二麦秋禾九分有余 陕西省夏麦秋禾九分 甘肃省夏禾七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四川省夏熟八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 广东省早禾晚禾八分有余 广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云南省豆麦秋收稻谷杂粮九分有余 贵州省夏收八分有余秋收九分有余 伊犁各屯二十八分零 塔尔巴哈台各屯一十八分零 喀喇沙尔各屯一十六分零 乌什各屯一十九分零乌噜木齐巴里坤吐鲁番各营屯一十五分至一十八分零 哈密各屯一十八分零

御制麦收【辛丑】

麦熟今年胜往年北南一例报丰连【今岁麦收北省之直隶山东河南报九分有余南省之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奏报九分及八分有余南北一例丰收实为近年罕觏】曰欣曰惧心难措遇此何修益惕乾

御制陕甘总督李侍尧奏报秋收七分有余并秋雨情

形诗以志事【辛丑】

甘省春夏间今年雨频暨以此命详察乃尽悉积弊【向来甘省每岁报旱今春因叛囘苏四十三之事遣大学士阿桂尚书和珅先後往甘据节次奏报四五月间攻贼之际每以雨阻且新任藩司福崧亦据实奏报得雨曾有诗志慰因命详查甘省节年报旱缘由始得尽悉王亶望等上下勾通折收监粮藉赈冒销之弊】宁滥毋或遗原期民受惠剥民入私槖滥乃至鬻吏方伯如坐尸上下通一气【始以甘省频年灾旱地方吏请收捐监粮备赈部议准行原令祗收本色米使民受实惠王亶望乃私收折色银与首府蒋全廸串通各州县冒赈分肥毫无忌惮甚至如麦桓之指缺贿求公行鬻吏而縂督勒尔谨竟如木偶一任各属恣意妄行并未奏闻】斯而不抵法君诚若旒缀然恐觊觎者错会吾之意谓吾或靳赈重增吾之罪既令而复申三五已不啻【甘省冒赈一案经阿桂等查审得实因命将勒尔谨王亶望王廷赞解至热河亲鞫分别治罪以彰国法其蒋全廸程栋以下各犯按賍多寡分别治罪庶剔除积弊此後或遇赈济俾穷民实受恩惠但恐为督抚者误会此意因噎废食致将灾赈之事靳固不举因屡降谕旨严切晓谕遇有岁歉即当据实奏报并令督抚率属员痛除积弊俾穷民均受实惠不啻三令五申矣】即以甘省言偏灾仍命恤【叶 甘省本年报偏灾者已少仍传喻李侍尧派委明干公正大员详悉查勘即不成灾亦量予抚恤蠲缓或借给口粮籽种以资接济】今接报秋收七分荷

天赐【李侍尧奏甘省夏秋以来除被水被雹受偏灾数处其余皆雨泽调匀秋禾粟谷杂粮大半黄熟间有收割者宁夏水田稻谷亦渐成熟收成约在七分以上此或因今岁积弊一清而民情豫顺感召  天和雨晹时若未必不由此也】市集粮价平吾民或少济贪官何处无捐监大奇蔽侵帑复剥民岂有不招戾积弊一以清召和理应致三鬴遍闾阎閲奏心诚慰历久被人欺是吾之过事视过可知仁自解兼明志

乾隆四十七年直省收成分数

直隶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 江苏省二麦秋禾九分有余 安徽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浙江省二麦春花蚕丝早禾九分有余晚禾九分 福建省二麦八分有余早稻晚稻九分有余 湖北省二麦八分有余早稻晚稻九分有余湖南省二麦八分早稻中晚二稻九分有余

河南省二麦秋禾七分有余 山东省二麦七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 山西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陕西省夏禾秋禾九分 甘肃省夏禾秋禾八分有余 四川省夏熟八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 广东省早禾八分有余晚禾九分 广西省二麦八分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云南省豆麦秋禾稻谷杂粮九分有余 贵州省夏收秋收九分有余 伊犁各屯二十二分零 塔尔巴哈台各屯二十二分零 喀喇沙尔各屯一十七分零乌什各屯一十九分零 乌噜木齐巴里坤吐鲁番各营屯一十五分至一十八分零 哈密各屯一十八分零

御制陕甘总督李侍尧奏报麦收雨水情形诗以志慰

【壬寅】

地瘠户贫甘省信连称荒旱却非诚率图因赈官为弊徒使向隅民受名【甘省地瘠民贫乃向年官吏竟藉报灾赈济为名折收监粮其寔上下通同侵冒分肥小民未沾实惠】去岁秋成已过半今年时泽更如情【上年甘省于春夏间屡经得雨秋成颇稔今据李侍尧奏报通省各属于本年四五月间陆续得雨深透其地气较暖之处二麦稞豆均已扬花结实并有收获者即收成稍晚处所麦豆亦经吐穗含花禾苗滋长民情愉悦等语】驱除恶吏施实惠感召

天和福万氓

御制陕甘总督李侍尧奏报甘肃收成八分诗以志事

【壬寅】

吏蠧弊以去民和召有应雨沾诸郡普秋获八分增【李侍尧奏甘肃今岁夏泽频沾六月中旬後二麦先後登场近复屡获甘霖各种秋禾得雨滋培益见畅遂通省各府州属呈报田未收成共八分有余】自昔荒区虑而今稔岁膺叮咛仍致嘱莫视此为恒【甘省自清厘积弊後年来雨阳时若收成丰稔但该处素称瘠土设将来偶遇偏灾地方官断不可因连岁丰收稍存讳饰昨藩司福崧陛见时已面加训诫兹李侍尧奏到後传旨严行谆谕令其仰体朕意时刻留心】

乾隆四十八年直省收成分数

直隶省二麦七分有余秋禾九分 江苏省二麦秋禾九分有余 安徽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七分有余 江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浙江省二麦春花蚕?早禾晚禾九分有余 福建省二麦八分有余早稻晚稻九分有余 湖北省二麦八分早稻八分有余中晚二稻八分 湖南省早稻八分有余中晚二稻九分 河南省二麦七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山东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山西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陕西省夏禾八分有余秋禾七分有余 甘肃省夏禾秋禾八分有余 四川省夏熟秋禾八分有余 广东省早禾九分晚禾九分有余 广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云南省豆麦秋收稻谷杂粮九分有余 贵州省夏收秋收九分有余 伊犁各屯三十八分零 塔尔巴哈台各屯二十八分零 喀喇沙尔各屯一十七分零 乌什各屯一十九分零 乌噜木齐巴里坤吐鲁番各营屯一十五分至一十八分零 哈密各屯一十三分至一十八分零

乾隆四十九年直省收成分数

直隶省二麦七分秋禾九分有余 江苏省二麦秋禾九分有余 安徽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江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浙江省二麦春花蚕丝九分早稻晚稻九分有余 福建省二麦八分有余早稻九分晚谷八分有余 湖北省二麦七分有余早稻中晚二稻八分有余 湖南省早稻中晚二稻八分有余 河南省二麦秋禾七分有余 山东省二麦七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山西省二麦七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陕西

省夏禾八分有余秋禾九分有余 甘肃省夏禾七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四川省夏熟八分有余秋禾九分 广东省早禾晚禾八分有余 广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云南省豆麦秋收稻谷杂粮九分有余 贵州省夏收八分有余秋收九分有余 伊犁各屯二十三分零 塔尔巴哈台各屯一十八分零 喀喇沙尔各屯一十七分零 乌什各屯一十九分零 乌噜木齐巴里坤吐鲁番各营屯一十五分至二十六分零哈密各屯一十六分至一十分零

乾隆五十年直省收成分数

直隶省二麦七分秋禾八分 江苏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七分有余 安徽省夏禾秋禾七分有余 江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浙江省二麦春花蚕?九分有余早禾九分晚禾八分有余 福建省二麦八分有余早稻晚稻九分有余湖北省二麦七分有余中晚二稻八分有余

湖南省早稻八分有余中晚二稻七分有余 河南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四川省夏熟九分秋禾八分有余 广东省早禾晚禾八分有余 广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云南省豆麦秋收稻谷杂粮九分有余 贵州省夏秋九分有余伊犂各屯二十分零塔尔巴哈台各屯二十

九分零 喀喇沙尔各屯一十五分零 乌什各屯二十分零 乌噜木齐巴里坤各营屯一十五分至十八分零 吐鲁番各屯一十三分零 哈密各屯一十六分至一十八分零

乾隆五十一年直省收成分数

直隶省二麦七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江苏省二麦九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安徽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七分有余 江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浙江省二麦春花蚕丝九分早禾九分有余晚禾九分 福建省二麦早稻九分有余晚稻九分 湖北省二麦九分有余早稻七分有余中晚二稻八分 湖南省二麦早稻八分有余中晚二稻九分有余 河南省二麦秋禾八分有余 山东省二麦八分秋禾九分有余 山西省二麦八分秋禾八分有余 陕西省夏禾七分秋禾八分有余 甘肃省夏禾八分有余秋禾九分四川省夏熟八分有余秋禾九分 广东省早

禾八分有余晚禾七分有余 广西省二麦早稻八分有余晚稻七分有余 云南省豆麦秋收稻谷杂粮九分有余 贵州省夏收秋禾九分有余伊犂各屯二十一分至三十分零 塔尔巴哈

台各屯三十三分零 喀喇沙尔各屯一十五分零 乌什各屯二十分零 吐鲁番各屯一十五分至一十六分零 乌噜木齐巴里坤各营屯一十五分零 哈密各屯一十五分至一十八分零

御制山东巡抚明兴奏报收成分数诗以志慰【丙午】春暵曾闻十九州恩施赈贷弗迟留【四月间据明兴奏历城等十九州县春来缺雨被旱稍重因即降旨借给两月口粮其被旱稍轻之章邱等二十二州县借给一月口粮并德州齐河等二十六州县所有本年应徵新旧钱粮俱缓至秋成後徵收以纾民力又因米价未平驰谕盛京将军由海道拨粮数万石一面起运一面令明兴委员由海道接运俾得及早接济民食】幸哉佳?优沾夏慰矣大田稔遇秋驿传齐郊十府广计来通省九分收【嗣于六月间据明兴节次奏报得雨通省普沾各属秋禾杂粮俱十分茂盛兹届登场後明兴奏报收成分数沂州莱州约有十分武定青州济宁约有九分有余济南泰安兖州曹州东昌登州临清约有九分合计通省收成约共九分有余览奏实为欣慰】灾余元气庶少复申命催科莫亟求【东省歉岁後幸遇丰年因即批谕以毋使暴殄盖藏为要至于催科更不必急惟当养民之力庶灾余元气易复耳】

御制河南巡抚毕沅奏报秋收分数诗以志事【丙午】齐豫连年岁事歉最关心曲念民痡麦收豫较齐嬴矣【今岁据毕沅奏报河南麦收丰稔为数年来所未有惟汲县等四属得雨未透二麦亦尚有五分山东春雨较少二麦不免歉收是豫较齐嬴也】禾熟齐为豫胜乎【山东省自六月以来据明兴节次奏报通省雨水充足秋成合计九分有余兹毕沅奏豫省通计秋成八分有余是齐为胜豫也】通省八分余亦幸生蝗十县望成孤【毕沅奏通省十三府州所属秋收分数自十分至七分不等合计八分有余惟祥符等十四州县于七月中旬後间生蚂蚱晚谷糜子不无损伤约收六分有余等语】美中不足应怀惕抚恤毋令呼向隅【祥符等县蚂蚱间生实为美中不足因批谕此数州县曾抚恤不致成灾否】

御制两江总督李世杰奏报秋禾有收诗以志慰【丙午】两江岁事报登秋淮属青黄涨沴投【李世杰奏七月底及闰七月间上下两江并江西近省各属均报得雨二三四次稻田扬花吐穗颖栗可观三省可望一律丰收现在粮价平减其淮扬凤泗被水处所经抚臣藩司逐一勘明分别极次贫民给予抚恤一两月目下白露已近其坍损房屋给予修葺银两清江浦已将积水车戽沿堤栖止棚民亦陆续还归安业其文武衙署亦饬量为修整等语览奏稍为慰藉然今年淮黄并涨虽他属有收得资接济而灾黎积歉之余遭此水患缱念无刻去诸怀也】虽曰偏灾念隅向肯教賙赈靳恩稠【今岁淮扬等属偏灾因上年被旱之後秋禾复淹小民生计倍加拮据已屡谕该督抚等尽心抚绥毋使一夫失所兹据李世杰奏谆谕司道等督率赶紧办理俾灾黎早沾实惠不得稍为迟缓其司家庄杨家漫庄口亦加催儧市集稭料运工修筑以其一律及早完竣等语】美而未尽善怀怍一亦已饥在切求莫谓隣村可接济洊臻沟壑可忘不

御制湖北巡抚李封安徽巡抚书麟各报收成分数诗

以志慰【丙午】

湖北安徽昨岁歉乾旋坤转此秋登一朝两处佳音閲两省一时慰念增【李封奏报湖北通省六十八州县早稻收成九分八分七分不等合计七分有余书麟奏报安徽除一隅被淹外其余各州县早稻秫稭颇称丰稔晚稻黄豆粟谷等项均陆续刈割约计通省收成八九分不等粮价照前平减民情乐业等语该二省昨岁被旱今皆奏报有收转歉为丰实荷天赐览奏为之稍慰】生物为心

天地德沐恩惟愧旰宵兢偏灾仍切向隅叹次第月粮给以应【安省本年凤阳之定远等九州县因一隅被灾前经降旨赏给两月口粮灵壁等四州县赏给一月口粮兹据奏已就近于庐凤道库酌发银两率属妥速查办】

御制河南巡抚毕沅奏报秋收及赎田亩诗以志慰【丙午】叠遭饥馑鬻耕田经理频频驰谕宣【前因河南连岁歉收据毕沅奏贫民鬻卖耕田晋省富户有赴豫放债准折之事因节次降旨晓谕减利听赎并传谕晋省绅官令其谆切劝谕乡里毋致掯赎使贫民得还本业详见前志事诗】今岁幸蒙

天悔祸吾民乃庆稼逢年夏收秋获稔称两卅万半千亩赎全【兹据毕沅奏今岁幸荷雨阳时若夏秋二熟均获有年现在粮价平减其赎田事宜今各州县将卖出地亩总数造册存查按旬摺报截至八月底共已赎过地三十万五百余亩等语该省此时虽元气未能尽复而贫民得服先畴藉资乐利为之稍慰】未可轻言元气复慰心南望尚拳然

御制陕甘总督福康安奏报甘省有收诗以志慰【丙午】督行抚事府开兰【陕甘总督驻劄兰州兼管巡抚事务】穑宝登秋具春看蠧吏除奸政自肃【甘省自王亶望等侵帑殃民严加惩创後吏治肃清岁亦屡稔】边民逢岁俗胥安九分以上诚希遇【据福康安奏甘省本年夏秋雨膏频霈高下深沾各属迟早不齐秋成俱称大有河东各府州先已登场河西一带次第刈获各属禀报约计通省秋收九分以上市集充盈粮价日见平减等语】五载而来幸屡观【甘省地本瘠薄希逢丰稔自壬寅年据李侍尧奏报甘肃通省秋禾收成九分连年率称有收今复得此实堪欣慰】前此揑灾弗追究逭徵何碍惠氓寛【前次王亶望等每岁揑报灾荒以为开销监粮之地及事败露後亦止严惩墨吏而已其冒赈所蠲银米概不徵追盖徵吏固不得不严而惠氓则不妨于寛也】

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 晉紀十四·司马光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二·焦竑
  ●扬州城守纪略·韩菼
  卷之九百十三·佚名
  ◎名伶之寿险费·李定夷
  卷九·陈均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纪昀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佚名
  八九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南唐书卷二十八·马令
  读例存疑卷二十六·薛允升
  僖宗本纪·欧阳修
  陆秀夫传·脱脱
  郝杰传·张廷玉
  刘景山·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下·姜夔

    ○五言律诗题华亭钱参园池花里藏仙宅,帘边驻客舟。浦涵沧海润,云接洞庭秋。草木山山秀,阑干处处幽。机云韬世业,暇日此夷犹。同朴翁登卧龙山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望山怜緑逺,坐树觉春归。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午凉松影

  • 卷四十一·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四十一平湖沈季友编国朝吴伟业【字骏公太仓人顺治初官祭酒有梅邨集】鸳湖曲鸳央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栁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

  • 列传第八十三·李延寿

    蛮 獠 林邑 赤土 真腊 婆利蛮之种类,盖盘瓠之后。在江、淮之间,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巴、蜀,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于魏氏,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渐得北迁,陆浑以

  • 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六·赵尔巽

      岳起 荆道乾 谢启昆 李殿图 张师诚王绍兰 李奕畴 钱楷 和舜武   岳起,鄂济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议叙,授笔帖式。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

  •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蔡东藩

      却说世宗看罢血诗,不禁流泪。这血诗系宫人张氏所作,张氏才色俱优,入宫时即蒙召幸,但性格未免骄傲,平时恃着才貌,不肯阿顺世宗,当夕数次,即致失宠。秋扇轻捐,人主常态。嗣是禁匿冷宫,抑郁成疾,呕血数月,夭瘵而亡。未死前数日,

  • 卷六十二·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九 吴臣 陆凯【子伟 弟胤何定】 陆抗【子晏 景】 陆凯字敬风丞相逊族子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衆

  • 学史卷十三·邵宝

    (明)邵寳 撰○闰【凡二十九章】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亲三年君与父孰重过对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应之【韩诗外传田过】日格子

  • 第十章 西征之役(下)·冯承钧

    先是追逐摩诃末之者别、速不含两军,于摩诃末死后,残破伊剌黑阿者迷诸城;剌夷已先毁,忽木继之。已而进迫哈马丹,城民奉重币迎降,蒙古军置一戍将而去。连破赞章后,东取可疾云,城民短兵巷战,大伤蒙古兵;卒以力不能抗,全城被屠,死者四

  • 刘义庆传·李延寿

    刘义庆幼年时就被武帝所闻知,十三岁时世袭封爵为南郡公。永初元年(420),袭封临川王。元嘉时期(424~453)担任丹陽尹。当时有一个老百姓黄初的妻子赵氏杀死了儿子的媳妇,又遇到了赦免,应该回避孙子的仇视。刘义庆的意见认为

  • 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三乐部【十八】乐歌四皇帝筵宴乐章康熙二十二年定皇帝陞座丹陛大乐奏协平之章圣皇涖止穆穆皇皇百尔卿士章服斯光吹笙鼔琴式燕嘉宾万福既同归

  • 遵道第二十三·桓宽

    大夫曰:“御史!”御史未应。谓丞相史曰:“文学结发学语,服膺不舍,辞若循环,转若陶钧。文繁如春华,无效如抱风。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从之,则县官用废,虚言不可实而行之;不从,文学以为非也,众口嚣嚣,不可胜听。诸卿都大府日久矣

  • 第六章 4·辜鸿铭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辜讲一位学生(冉雍,字仲弓)的父亲是个臭名昭著的坏人,孔子评论这位学生说:“有斑点的母牛所生的牛崽,如果给提供良好的环境,尽管大家在祭祀的时候可能犹豫使用不使用这样

  • 论语正义卷十七·刘宝楠

    宪问第十四集解凡四十四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注〕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 邦无道,谷,耻也。」【〔注〕孔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正义曰:宪不称氏,疑此篇即宪所记。吴氏嘉宾说:「宪之狷介,

  • 卷第四十七(第七诵之六)·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十七(第七诵之六)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尼律第六佛在俱舍弥国。尔时迦留罗提舍比丘命终。有姊妹比丘尼七人。名偷兰难陀尼。周那难陀尼。提舍尼。忧波提舍尼。提舍域多尼。提舍婆罗那尼。提舍叉

  • 净土圣贤录卷四·彭希涑

    往生比邱第三之三齐玉齐玉。姓莫。霅川人。早岁出家。日记数千言。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慈辩。受一心三观之旨。出居苕溪宝藏寺。每岁终。大兴净业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作诸不

  • 第六 力相应·佚名

    第一 恒河广说(远离依止)[一]第一※二&ldquo;诸比丘!有五力。以何为五力耶?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诸比丘!此为五力。三诸比丘!譬如恒河之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对五力修习、对五力多修者,则趣向

  • 靖康缃素杂记·黄朝英

    是书原名《缃素杂记》,明代始加“靖康”2字。十卷,北宋末南宋初黄朝英撰。此书杂记经史、文化、经济、科技、草木、医药等诸事,分黄阁、蚩尾、藉田、汤饼、人日、祖腊、端午、石鼓、虑囚、贵学等九十事。《四库全书总目

  • 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

    蔡元培著。是作者1917年4月在北京神州学会上的演说词,先后载于《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1917年8月1日)及《学艺》杂志第一年第二号(1917年9月)。后修订辑入《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这是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史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