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仲氏易

清毛奇龄撰。三十卷。《西河合集》本。此书训解《易》旨,以为《易》兼“五义”:为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立说颇有新意。《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初,奇龄之兄锡龄邃于《易》,而未著书,惟时时口授其子文辉;后奇龄乞假归里,锡龄已卒,乃摭文辉所闻者以己意润饰成是书。或传奇龄假归之后,僦居杭州,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卦成,虽以其兄为辞,实即奇龄所自解。以理断之,或当然也。大旨谓《易》兼五义。

《仲氏易》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青天歌注释·王道渊
  幼科概论·佚名
  道迹灵仙记·佚名
  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王文卿
  读易私言·许衡
  本草乘雅半偈·卢之颐
  费闲歌·德清
  金石簿五九数诀·佚名
  金丹真传·孙汝忠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佚名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佚名
  千金翼方·孙思邈
  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佚名
  三皇文·佚名
  疑龙经·杨筠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黑头爰立纪略附·刘若愚

    涿州去京师百余里,其涿■〈君邑〉娘娘,宫中咸敬之,中官进香者络绎。冯相铨,其里人也。少年词林,美容公子,人多慕之。值神庙静摄久,交通禁中,是以中官多请冯入皇城游赏。自此,内官皆知有小冯翰林矣。天启甲子春,逆贤进香涿州时,铨

  • 卷四·王明清

    ●卷四○徽宗燕赏元宵,命王安中、冯熙载进诗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近臣。命左丞王安中、中书侍郎冯熙载为诗以进。安中云:“上帝通明阙,神霄广爱天。九光环日月,

  • 目录·佚名

    目录前言凡例一 谕内阁着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二 贵州巡抚觉罗图思德奏查明黔省鲜有书籍可供采择折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初三日三 寄谕直隶河南山东三省督抚采买刊书梨板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四 寄

  • 刘杳传·姚思廉

    刘杳字士深,平原郡平原县人。祖父刘乘民,刘宋时任冀州刺史。父亲刘闻慰,齐朝时任东陽郡太守,政绩清廉,事迹记录在《齐书·良政传》中。刘杳只有几岁,征士明僧绍见到他,抚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真是一匹千里小马。”十三岁。父

  • 皇甫玉传·李延寿

    皇甫玉,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人,擅长给人看相。齐文襄从颍川回京,文宣跟随在后,皇甫玉在旁边放眼观看。对人说“:大将军不耕种农作物。”指着文宣说“:正是路北流鼻涕的那个人。”文宣帝即位后,试验皇甫玉的相面术,特地用帛巾蒙住

  • 苏威传·李延寿

    苏威,字无畏,苏绰之子。他从小就性情淳厚,五岁时丧父,悲哀痛苦的情形和成年人一样。宇文泰在世时,他继承父爵为美阳县公。大冢宰宇文护见到他后给他以礼遇,把女儿新兴公主嫁给他。他见宇文护专擅大权,恐怕殃及自身,便逃入山中

  • 吾也而传·宋濂

    吾也而,姓珊竹氏,身材魁伟。其父图鲁华察,以武勇著称。太祖五年(1210),吾也而与折不那演攻下金朝东京有功。九年,随太师木华黎攻取北京,并为先锋。攻克北京后,授金紫光禄大夫、北京总管都元帅。金将挞鲁据有惠州险要之处渔河

  •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孔子

    【原文】 子日:“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②。” 【注释】 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

  • 提要·朱睦㮮

    【臣】等谨案五经稽疑八卷明朱睦㮮撰睦㮮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橚六世孙袭封镇国中尉万厯初举宗正睦㮮尝筑万卷堂覃思考索著述甚富所作授经图已别着録是书取五经疑义参考异同而断以已意征引极为该博虽其中如郭京易举正之

  • 卷七·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七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记【记者记述其事也】养鱼记【此篇想见伊川爱物之仁心不特於鱼为然殆欲周徧天下】伊川先生书斋之前【书院之前】有石盆池【以石为池其大如盆】家人买鱼子食猫【

  • 第1章 曲礼上·戴圣

    《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对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愿卷第七(七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愿说理由智导行由愿兴。行愿得均理智兼备。理智兼备则心心念念总是弥陀。刹刹尘尘皆为净土。自非大愿行力。曷能臻此哉。欲人人证此三昧者。要在信愿深其根本也。夫愿者乐也欲也。欲生西方净土乐见阿弥陀佛。故

  • 跋 檐 葡 集·太虚

    慧心居士诗境清俊,上追太白;书法尤劲秀,深得北海神髓。为人作书,每喜书己诗,故获之者莫不叹为双绝。民七之秋,陈君元白等邀余至汉皋说法,居士自是专意学佛,不复为酬应之作。然是年余留鄂月余,次年秋讲经故都,居士又相随二三月。

  • 人天眼目卷之五·智昭

    宗门杂录拈花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家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曰。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经文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

  • 究竟大悲经卷第二·佚名

    其地大何以然者□□□□□□□□□□□□□□□是病本云何如是解脱用。佛告无碍菩萨摩诃萨曰。世间大地荷负四种重担。一者诸山。二者江河。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净秽俱载无心简择。是名地之功能。外地如是。内地亦然

  • 谢宣城集·谢朓

    诗文集。南朝齐谢脁(464—499)撰。五卷。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历竟陵王萧子良、随王萧子隆功曹、文学等职,深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后迁明帝中书郎,建武二

  •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方广宝箧经之异译。

  •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佚名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字文殊之修法。咒曰,阿啰跛者娜,具有坛法,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