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黑头爰立纪略附

涿州去京师百余里,其涿■〈君邑〉娘娘,宫中咸敬之,中官进香者络绎。冯相铨,其里人也。少年词林,美容公子,人多慕之。值神庙静摄久,交通禁中,是以中官多请冯入皇城游赏。自此,内官皆知有小冯翰林矣。天启甲子春,逆贤进香涿州时,铨被劾家居,跪谒路次,送迎供帐之盛倾动一时,且涕泣陈盛明之冤,为东林陷害,逆贤怜其姣媚,已心许之。后杨都宪有参贤二十四罪之疏,贤窘甚内营救于客氏、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而复求助于外廷。冯因具书,于贤侄良卿言,外廷不足虑,教之行廷杖,兴大狱,以劫制之。又时时剌得外廷情事,密报逆贤,使为之备。贤感之刺骨。及汪文言再入诏狱,冯与霍维华、李鲁生、杨维垣、崔呈秀等朝夕计议,罗织多人,密封付良卿转送逆贤,皆李朝钦及永贞等拆念,贤听毕令朝钦付东厂。听记者暗授许显纯,显纯一一请教后行。冯又与大金吾田尔畊最昵,每促膝夜语,即亲近僮仆不得与闻。南乐通逆贤之后,思得后劲,念冯曲意承事,因属意焉。而李鲁生等又赞助之,冯亦将《纶扉故事》一册密托良卿转致逆贤,间在上前点缀冷语,曰:甘罗十二为丞相,我朝卜相亦曾不次用人,不拘资俸云。盖未入相之前,已久入逆贤幕矣。初在讲幄时,日与良卿、傅应星深谈,或托尔畊通帖,机锋显露。南乐闻而忌之。冯入相后,渐闻其事,衔之,遂与呈秀、尔畊等谮南乐于逆贤,谓有二心。南乐从此谢政归矣。冯之大拜,不尽由南乐者,此也。冯喜修容止,凡入朝,衣箱内随靴两三双,鲜衣数袭,沿途频刷靴尘,行步自顾其影,镜不离左右,官帽补服极其奢丽。性爱古玩,而学识目力不逮。托心腹长班刘四号次庵者,代为聚敛。凡京城世家有名物堪赏鉴者,必百计取之。凡出阁至寓,则古董玩好奇书珍玉罗列满前,而嬖妾娈童、清客狎友,殆无虚室。李永贞尝叹曰:内相有涂文辅,外相有冯振鹭,时事可知也。言其躐等超拜,内外同也。逆贤已出妻冯氏,虽流宁肃称自涿郡移来,疑冯疏族也。是以凡冯侍讲,逆贤时时属目,有微时故剑之思,昵冯之故亦在此乎?冯素恨张我绩,誓欲报复,屡书启达贤,贤回启云:宫府原无二致,忠孝出于一原。李永贞笔也。来启用眷生南红帖内,以白面阁揭为副启,其写如敕稿式,永贞、文辅侍侧者,耳目极确也。其害经略熊廷弼者,因书坊卖《辽东传》,其四十八回内有《冯布政父子奔逃》一节,极耻而恨之,令妖弁蒋应旸发其事于讲筵,以此传出袖中而奏。致熊正法,其实与贵池相公无甚与也。彼时阁中拟入圣谕,归乾断于先帝,体乾、永贞、文辅会议曰:分明是小冯儿与熊家有隙,在讲筵害他,与圣上何干?遂以原稿上奏,请御笔增八卿等面奏"出之袖中"字样,其后御史赵允昌、吴裕中皆有疏参贵池,而冯先使私人田景新嗾吴曰:内意薄丁矣,可亟参之。又布线索于逆贤云:吴是熊至亲,志为熊报仇,不可放。逆贤遂矫旨杖杀之。批本者李永贞,喝令重打者王体乾,然造谋者实冯也。冯与田尔畊、魏良卿、傅应星等恒醉舞酣歌,往来无忌,呈秀与逆贤看工之际,屏人谮之,冯知之谋,于李鲁生、霍维华、杨维垣等,乃造三案以锢诸贤。书成,逆贤见有呈秀姓名无已,称美心逾恨之,而从来爱缘尽释矣。冯遂不能立朝张我续,始骎骎乎起用矣。扬州知府刘铎,素嗜酒。丙辰廷对曰:因过醉,对策失格,致失鼎甲,虽能文善画,识者已知其疏,放难令终矣。适矮僧所粘壁上五七言律诗俱欧阳晖所作,所写不过借铎图书私用耳。奈冯私人鲁生、维华辈,视为奇货,嗾尔畊借缉事入告,铎遂不色于祸矣。人知事由张体乾、谷应选、田尔畊、薛贞等孰知,造谋弄江右人者,亦从冯发端乎?冯母之迎养于都中也,良卿、应星皆如子侄礼,惟尔畊更密如娇婿焉。及冬相母自京旋涿,沿途公馆铺设,如候逆贤例,豪奴武仆都穿纻丝蟒衣,大红、天青、官绿、月白、酱色、元色等色,各四人或六人或十人,执棍乘马,属橐鞬焉。头戴貂鼠帽,或摆对于前,或拥卫于后,旗幡蔽日,金鼓震天,威若天神,相母轿左,所悬刀剑并所列周戈半为逆贤、良卿等各赠物也。其姬妾美婢乘轩者二、三十人,靓妆彩服,灿若云霞。远近奔看者杂遝,募化者如蚁。

凡途遇者,虽皇华钦使进贡之臣,无不停骖让行,然长年晓事者窃笑其非,复中州逃难,狼狈状矣。凡冯京中多蓄古玩,皆修三案时或载某一疏,除某一疏,及或增损姓名皆以贿成。其积赀财频从入京买米之车载去,而母归所随箱杠不与焉。其家所置田园,尽是膏腴,而花木之奇,远逾禁内,盖多藏宝镪为畿甸第一家也。崇祯二年,科臣李遇知于赃罚库得冯。丁卯送逆贤祝寿诗百韵,具疏入告,其在家之效款如此。则在京之行媚又当何如?是年冬,□薄都城,涿为附郡,冯捐资守备,时差取红夷炮抵涿,冯恐为□夺,倡首挺身,同众护炮。至郡有疏奏闻,又一疏力救郭巩,或有嘉其义侠者,然其意实欲藉此为燃灰计耳。识者已窥其眈眈之谋矣。洪惟涿郡娘娘极为灵应,何以生此祸水,贻害朝野?岂天行劫数使然乎?《异物志》云灵狸一体自为阴阳,故能媚人皆天地不正之气。又癸辛杂识青藤山人路史咸可证也。吁!以如此之人,而处揆席,又何怪乎?举国若狂也哉!

猜你喜欢
  世宗纪二·薛居正
  卷九十四 志六十九·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七·李心传
  第一百十九回 日公使保留众罪犯 靳总理会叙两亲翁·蔡东藩
  ●奉天靖难记一·佚名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三·张岱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八十三·佚名
  第五十册 天聪六年二月·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阿桂
  殷太师比干公墓识语·林献堂
  卷一百五十二·雍正
  卷一百六·雍正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九·彭定求

        卷79_1 【棹歌行】骆宾王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卷79_2 【海曲书

  • 曾允元·唐圭璋

      允远号鸥江,西昌(今江西泰和县西)人。词综卷二十八云:字舜卿。未知何据。   水龙吟   春梦   日高深院无人,杨花扑帐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针不语,绣床倚遍。翠被笼香,绿鬟坠腻,伤春成怨。尽云山烟水,柔情一缕,又暗逐、

  • 陈慥·唐圭璋

      慥字季常,表神人。尝与苏轼游。晚年隐居于光州、黄州间,自号方山子。   无愁可解   国工范日新作越调解愁,洛阳刘几伯寿闻而悦之,戏作俚语之词,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

  • 序·陈廷敬

      词之有图谱,犹诗之有体格也。诗本于古歌谣,词本于周诗三百篇,皆可歌。凡散见于《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者,班班可考也。汉初乐府亦期协律,魏晋讫唐,诸体杂出,而比于律者盖寡。唐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佚名

    嘉靖四十年十二月丙辰朔以万寿宫灾遣英国公张溶等告谢 郊 庙 社稷是日御马厂房火延烧九十余楹○丁巳工部尚书雷礼言玉熙宫殿湫隘且地旷近水非可久御万寿宫系 皇祖受命重地王气攸钟偶值灾变寔 天启 皇上俾晣新丕基永延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纪昀

    忠义传宋 【三】○宋三郝仲连【致厚】 郑骧刘汲唐重【郭忠孝 程迪】孙昭远吕由诚【偰 仍赵令佳】 赵伯振 韩浩【朱庭杰 王允功 王荐 周中 周辛】郭赞向子韶【新 子褎 子家】宋昌祚【郑立 胡广 唐璟

  • 一四四一 左都御史纪昀奏前赴热河覆勘文津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四四一 左都御史纪昀奏前赴热河覆勘文津阁书籍情形折【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覆校工作】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初十日臣纪昀跪奏,为奏闻事。窃臣奉旨前赴热河覆勘文津阁书籍,于三月二十一日自京起程,业经恭折具奏。兹臣于三

  • 温韬传·薛居正

    温韬,华原人。少年时当过强盗,占据华原,服侍李茂贞,起名叫彦韬,后来向梁朝投降,改名叫昭图。任耀州节度使,境内的唐朝各个陵墓全都被他挖掘出来,取出所藏金银宝物,昭陵最坚固,藏了很多前代的图书,钟繇、王羲之的墨迹,笔迹都和新的

  • 赵思绾传·欧阳修

    赵思绾,魏州人。在河中节度使赵赞部下当亲军将领。汉高祖即位后,调任赵赞镇守永兴,赞进京朝见皇帝,留给思绾几百名士兵在永兴。高祖派遣王景崇到永兴,与齐藏珍一起率兵接迎回鹘人,暗中授权他处理西部的事情。景崇到永兴后发

  • 唐寅传·张廷玉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禀性非常聪敏。与同里狂生张灵纵酒贪杯,不从事任何职业。祝允明劝他,他一年闭门不出。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名,主考官梁储认为其文不凡,带回朝给学士程敏政看,敏政也认为不同凡响。不久,敏政主持会

  • 卷二十六 齐天萧后之诬·李有棠

    〔法天后事附〕圣宗统和十九年夏五月丙戌,册萧氏为齐天皇后。后为承天太后弟乌延之女,小字菩萨格。美而才,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命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

  •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孔子

    【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这里作动词用,指居住。②处:动词,与上文“里”同义。③知:同“智”,(《论语》的“智”都写作“知”。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

  • 提要·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三传谳二十二卷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三传谳二十二卷宋叶梦得撰是书抉摘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传犹沿啖助孙复之余波于公羊谷梁多所驳诘虽左传亦据传末韩魏反而丧之之语谓智伯

  • 卷六·张虙

    钦定四库全书月令解卷六       宋 张虙 撰季夏之月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汉志云昧薆于未则未昧也夏正爲六月日在柳六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张三度元嘉历云日在柳十二度日与斗建常相合未与午合故六月斗建未则日在午

  • 西洋中国印度哲学的概观·太虚

    ──十九年二月在闽南佛学院讲──前在开学之日,本院陈定谟教授,曾提出梁漱溟、张东荪二君,所评论现代人类应采取西洋、中国、印度三派思想中,以何派为适当之一问题。此二君皆以世界哲学,大别为西洋、中国、印度三类。张东

  • 鄂州小集·罗愿

    宋代诗文别集。6卷。罗愿著。乾道二年(1166)郑玉为罗愿文集作序称,其集为州佐刘清之编集刊刻,岁月既久,其书罕见,洪斌、鲍元康出资重刊。其后又曾屡经编刊。《宋史·艺文志》著录其书10卷,但现存各本皆为6卷。洪武二

  • 廿二史劄记·赵翼

    中国古代读书笔记性质的史学著作。赵翼著。作于乾隆六十年(1795),曾刊板行世。后收入《瓯北全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州广雅书局和二十八年(1902)湖南新化西畲山馆曾加以翻刻。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经王树民校证

  •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佚名

    凡二卷。北魏昙摩流支译于景明二年(501 )。又作如来入一切佛境界经、智慧庄严经、如来庄严佛境界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对妙吉祥童真(文殊师利)宣说不生不灭之法,开示如来法身之本义、方便示现之道理及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