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云集

随机推荐

  • 了元·唐圭璋

      僧了元,号佛印,浮梁人。曾住持杭州灵隐寺。   满庭芳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   喉咙。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

  • 蓝山集巻四·蓝仁

    (明)蓝仁 撰○七言律诗送太史子玄之忻城县丞庆逺忻城岭海间儒衣新授长民官哦松不可闲风月栖棘何愁老凤鸾夷獠杂居生自遂包茅入贡政从寛惠连曽忝观风使留得题诗到日看黄均徳前任酆都县丞服阕赴京过余林下三仕为丞不负人

  • 卷四百六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一 靳贵 读史有感 圣王御神器发政先施仁井田给饔飱鸡犬供晨昏父母视赤子宁忍一夫贫囹圄竟空虚良用教化淳後人戴黄屋

  • 卷二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六 恕中和尚 日峰歌为昇居士赋 羲和鞭日昇扶桑残星晓月俱遁藏出海高峰最先照草木滉漾浮金光兴来振衣凌絶顶俯览人间同坎井呼吸元气融心神摆脱尘劳发

  • 卷二百四十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起神宗熙寧五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辛亥,梓州言,知州、司農卿、直龍圖閣趙尚寬卒。賜錢五十萬,以尚寬有功于民故也。   癸丑,知慶州、寶文閣待制王廣淵為龍圖閣直學士,再任。初,議廣淵再任,上曰:「與轉官或轉職。」

  • 卷十八·王夫之

    ◎二张列传(朱嗣敏、万年策、揭重熙、刘季矿等,周鼎翰、田辟附) 张家玉,字子元,广东东莞人。年甫十九,中崇祯癸未进士。改庶吉士,卓荦不随时俯仰。北都陷,家玉衣斩衰,哭思宗皇帝于东华门,扣额抢地,血出被面,宛转号啼不能起。贼

  • 卷之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十九·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七十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师古曰潞音路】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秦攻上党絶太行

  • 鲁迅的文学修养·周作人

    文学修养是句比较旧式的话,它的意思大略近于现代的“文艺学习”,不过更是宽泛一点,也就好讲一点。鲁迅的著作,不论小说或是杂文,总有一种特色,便是思想文章都很深刻犀利。这个特色寻找它的来源,有人说这是由于地方的关系。因

  • 孙兴祖传·张廷玉

    孙兴祖,濠州人。跟从太祖渡江,累积功劳担任都先锋。攻打龙江,晋升为统军元帅。攻破瑞昌八阵营,提升为天策卫指挥使。兴祖沉毅而有谋略,大将军徐达十分欣赏他。攻克泰州,因徐达的请求,命他镇守海陵。海陵是张士诚的部队入淮的

  • 穆蕅初·佚名

    穆藕初先生小传穆先生名湘玥字藕初江苏上海人幼读于私塾聪慧倍常儿年十四奉父命营棉业凡八年年二十二始习英文越三年供职海关又六年任龙门师范学监旋任苏路警务处长然先生终以未尝留学欧美为憾平居孳孳研求英文年三十

  • 卷二十五上·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五上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生民之什 生民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 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祭法曰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孔疏周公成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四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四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密印品第九之余次右手舒指。令如铎形向下垂之。阎罗后印也次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次如前印相。但

  • 阿输迦施土缘品第二十七·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与阿难。入城乞食。见群小儿于道中戏。各聚地土。用作宫舍。及作仓藏财宝五谷。有一小儿。遥见佛来。见佛光相。敬心内发。欢喜踊跃。生

  • 传法正宗记·契嵩

    传法正宗记宋 契嵩宋 契嵩编传法正宗记上皇帝书十二月日。杭州灵隐永安兰若传法沙门赐紫臣僧契嵩。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事天者必因于山。事地者必因于泽。然其所因高深。则其所事者易至也。若陛下之崇高深明

  • 揽辔录·范成大

    地理著作。不分卷,为纪行之作。南宋范成大撰。1卷。孝宗乾道六年(1170),作者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范成大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被命为资政殿大学士,与崇信节度使康谞出使金国。六月出国门,八月渡淮入金。

  • 太公家教·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前有自序云,余乃生逢乱代,长值危时,忘乡失土,波进流离,只欲隐山学道,不能忍冻受饥,只想扬名后代,又无晏婴之机,才轻德薄,不堪人师,徒消人食,浪费人衣,随缘信业,且逐随时之宜,就以讨论《坟典》,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

    凡二卷。略称心经幽赞。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般若心经最早之注疏,全书系依法相唯识之义旨而随文解释心经之内容。初引解深密经之三时教判,与辩中边论辩相品之颂以赞中道之义,次则释经题,并拈出五种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