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保生要录

宋·蒲虔贯撰。序谓“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月而必蛀,藏雪于深山,虽累月而不消。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化者延。物性既尔,人岂殊然?”盖以“顺其自然”为全书主旨。书分养神气、调肢体、论衣服、论饮食、论居处、论药食等六门,大多辑录前人有关导引及果谷养生的论述,主要是饮食起居的日常摄养和调气养神、导引按摩的自我锻炼,以及药物使用的综合调理等,内容较为广泛。作者曾以本书进呈御览,故所选较为慎重,多为中正平和之法,受到后世历代养生学家和医学家的普遍重视。蒲虔贯,一说五代时人,曾官司仪郎。载 《道藏》 第五百七十三册。

《保生要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马前课·诸葛亮
  保幼新编·无忌先生
  上清握中诀·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佚名
  灵枢经脉翼·夏英
  三指禅·周学霆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王志谨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佚名
  何氏虚劳心传·何炫
  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孙不二
  老子翼[道藏本]·焦竑
  太上妙法本相经·佚名
  药笼小品·黄凯钧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刘志玄
  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王道渊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平斋词 全文·洪咨夔

      ☆沁园春(寿俞紫薇)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看高山乔木,青云老干,英华滋液,亦敛而藏。匠石操斤游林下,便一举采之充栋梁。须知道,是天将大任,翕处还张。  薇郎玉佩丁当。问何事午桥花竹庄。又星回岁换,腊残春浅,锦

  • 荆棘·周作人

    我们间壁有一个小孩,他天天只是啼哭。间壁的老头子发了恼,荆条落在他的背上。添种许多有刺的荆棘。折下一捆荆棘的枝条,小孩的衣服掉在地上,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的背上着了荆条,他嘴里还只是啼哭,添种许多有

  • 卷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古诗纪卷七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七 杂辞 岣嵝碑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王象之舆地记云禹碑在岣嵝峯又传在衡山县云密峯宋嘉定中蜀士因樵人引至其所以纸蹋其碑七十

  • 第六回 害刘縯群奸得计 诛王莽乱刃分尸·蔡东藩

      却说昆阳大捷以前,宛城守将岑彭,已经出降。彭字君然,系是棘阳人氏,居守本县。棘阳为刘縯所夺,彭率家属奔往甄阜,阜责他不能固守,拘彭母妻,令他立功赎罪。至阜败死,彭得挈领母妻,奔入宛城,与副将严说共守。刘縯等进军攻宛,约

  • 两汉刊误补遗卷八·吴仁杰

    酝藉马宫传赞其酝藉可也师古曰酝藉如酝酿及荐藉道其寛博厚重也又义縦传少温籍师古曰言无所含容也仁杰按酝藉之意大概言有所縁饰非直情径行者耳传一作酝一作温而记礼者亦作温礼器曰礼有摈韶乐有相步温之至也皇侃云温谓

  • 第一八○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一一四○三-二·佚名

    新竹县大轿首张邦,具领光绪九年冬季大轿班工食具领状人台下大轿首张邦等,今当大老爷台前,请领得光绪九年冬季份工食银壹拾两零捌钱伍分,扣除减平银陆钱五分外,实应银壹拾两零贰钱。邦等领回奉公,不敢冒

  • 高松传·脱脱

    高松原名高檀朵,澄州析木人。十九岁时从军做蒲辇,他有力善战。完颜宗弼听说他的事后,召他跟随左右,高松从此跟随宗弼大破汴京及和尚原,官到咸平总管府判官。世宗即金朝皇帝位后,高松任充管押东京路渤海万户。兵部尚书可喜谋

  • 门人黄以方录·王守仁

      钱德洪序   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末年已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剎,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剎,徒足所到,无非同志

  •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孔子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an):巴结,奉承。如切如

  • 春秋大全卷二十九·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上公名稠襄公妾齐归之子夫人孟子二十嵗即位在位二十五年孙齐在外七年凡三十二年薨于干侯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周 鲁昭公二十二年景王崩王猛立是年卒王室乱弟敬王立昭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昭二十六年敬

  • 卷一百九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五观象授时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注恒常也谓常见之星辛卯四月五日月光尚防盖时无云日光不以昏没 疏夜者自昏至

  •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梁漱溟

    平常人往往喜欢说:西洋文明是物质文明,东方文明是精神文明。这种话自然很浅薄,因为西洋人在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方面所成就的很大,绝不止是物质文明而已,而东方人的精神生活也不见得就都好,抑实有不及西洋人之点。然而却也没

  • 卷八十(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佚名

    △护国菩萨会第一十八之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一切皆得无碍辩才。大忍成就降伏魔怨。近於佛智一生补处。皆得陀罗尼无边辩才。力无所畏自在神通。乃

  • 保护龙华古刹·太虚

    沪上龙华寺,创建于吴赤乌年间。今之一塔巍然矗立云表者,即康僧会令吴主权供舍利处也。江南佛迹,首推斯刹,规模宏远,建筑巨丽!今则僧林岑寂,佛殿荒凉,每一游览,辄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光复之后,几经军队出入蹂躏,遂益复不堪。地方人

  • 卷第二十二·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二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未详承嗣传第八   &middot;东阳善慧大士(斋梁之间) &middot;景明道房禅师(稠师传) &middot;北齐僧稠禅师   &middot;北齐李奖侍郎(稠师传) &middot;天台智琰法师(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达变权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海澄记录垂问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即不问目瞳无影时如何冤有头债有主为甚么桑树上着箭谷树上汁出。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因甚有善因而招恶果。犀因玩月文生角象被雷惊

  •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佚名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一首,言超度飞升,游行上天之事。又《三条别颂》诗一首,内容文字近似《真诰》卷三所载诸真歌诗,盖为六朝上清派道士所作。

  • 西南纪事·邵廷采

    清邵廷采撰。十二卷。记明桂王由榔、永宁王周宗、郧西王常潮、宁靖王朮桂始末及何腾蛟、瞿式耜、李定国、孙可望等二十余人抗清事迹,体例与《东南纪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