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妙法本相经

太上妙法本相经,简称《本相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原书至少有二十多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三卷,收入太平部。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本相经》抄本残卷十二件。其中P2429、S2122、P2389、P2476、P3091及贞松堂藏本等八件抄本内容均不见于《正统道藏》本。P2357、S3173、P2396、P2755等抄本与《正统道藏》本有颇多异文。此外《上清道类事相》、《要修科仪戒律抄》等唐宋佛道典籍亦保留不少《本相经》佚文。此经乃元始天尊与「辨夫」及外道之人相互问难,解说道教义理及斋戒法术要旨。其内容颇杂乱,涉及宇宙生成、众生业报因缘、治国修身及修道求仙等等。大旨以《道德经》为立论之本,又受《灵宝经》影响。谓「道者万物之父,空者万物之母」。学道之人应抱道执德,为于无为之为,居于无想之想,处于无著之著。又驳斥外道,论证宿业因缘。谓「一切众生各有缘品,前世积业今生所受,今身所造后世所受」。又强调学道尊师,持斋守戒之重要,论述治身治国皆应以无为无欲为本。敦煌抄本中提及「咐嘱卯金,木子弓口乃兴焉」,可见此经受《洞渊神咒经》影响。

《太上妙法本相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金丹大旨图·陆西星
  外科理例·汪机
  六壬论命秘要·佚名
  黄庭内景玉经注·白履忠
  玄真子·张志和
  神农本草经赞·叶志诜
  正一醮墓仪·佚名
  寿世青编·尤乘
  杂症会心录·汪文绮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佚名
  斋戒箓·佚名
  银海指南·顾锡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佚名
  地母经·黄帝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王世贞

      高皇帝神武天授,生目不知书,既下集庆,始厌马上。长歌短篇,操笔辄韵,有魏武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骈偶之习。  仁宗皇帝在东宫时,独好欧阳氏之文,以故杨文贞宠契非浅。又喜王赞善汝玉诗,圣学最为渊博。宣宗天纵神敏,长歌短

  • 赵秉文·隋树森

    赵秉文(一一五九——一二三二),金末元初滏阳(今河南宝丰县南)人,字周臣,号闲闲老人,大定进士。兴定初,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仕五帝。性好学,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工书画诗文。有《滏水

  • 圭塘欵乃集题诗·许有壬

    至正甲辰诸生书于大都南城之寓馆赵恒细读圭塘唱和诗流风余韵想当时东山丝竹闲方得北海樽罍老更宜乱后池台浑索寞梦中松竹亦参差椶舆不晚归枌社愿校园丁□旧基中书左丞安阳许公洎弟太常文章政事名满天下每尝想慕风采至

  • 卷一百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二 释皎然【字清画吴兴人】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野风吹白芷山月揺清轸诗祖吴叔庠致君才不尽身当青山秀文体多

  • 卷七·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七明 文彭 撰博士诗集上九日游石湖次白二贞夫韵重阳谁泛石湖船秋水平吞万里天翠管银笙空外沸牙樯锦防镜中牵西风着意吹乌帽红叶如花落舞筵痛饮狂歌非慢世江山佳节自年年宴徐太傅园亭分得才

  • 列传第七十九 李晟·欧阳修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世以武力仕,然位不过裨将。晟幼孤,奉母孝。身长六尺。年十八,往事河西王忠嗣,从击吐蕃。悍酋乘城,杀伤士甚众,忠嗣怒,募射者,晟挟一矢殪之,三军欢奋。忠嗣抚其背曰:“万人敌也。”凤翔节度使高升召署列将

  • 卷六十四 南燕录二·崔鸿

    慕容超 慕容超字祖明备德兄北海王纳之子也[纳一作汭]纳沈静深邃外讷内敏苻坚破邺以纳为广武太守数岁去官与母公孙氏就弟备德家于张掖备德从坚南征留金刀辞母而去备德与燕王垂起兵于山东张掖太

  • 卷十八 宣帝·王夫之

      〖一〗   自太建十三年以前,论高齐、宇文周事皆附陈下;自太建十二年隋文帝纪号开皇,凡论隋事皆附隋下,唯论陈事则列卷中;陈、隋皆中国之君,南北分疆,义无偏胜也。   小人之争也,至于利而止矣;而更有甚焉者,始见为利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十月甲辰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邬景和代 颁明年大统历 上不御殿百官于大朝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乙巳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广宁伯刘允中祭 陵寝 命太子太保魏国公徐鹏举守备南京兼掌中军都督府事○丙午

  • 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纪昀

    唐纪 【六】 玄宗一 ○玄宗 【一】 玄宗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厯象之学垂拱三年封楚王长寿二年改封临淄郡王 厯右卫郎将尚辇奉御迁卫尉少卿兼潞州别驾景龙四年来朝京师遂留不

  • 铁铉传·张廷玉

    铁铉,邓人。洪武年中,由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为礼科给事中,后调为都督府断事。曾经审理疑案,并迅速破案。太祖十分高兴,赐其字为鼎石。建文年初,铁铉为山东参政。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督送军饷,从未中断。李景隆兵败白沟河,一人骑

  • 修行观阴第十五·佚名

    若修行者,久积功德曾习禅定。少闻开示发其本缘。即能思惟观察五阴。了达深法灭除生死,犹如大风飘散重雲。亦断一切魔所乐法观五阴义。今当说。修行者,内自思惟欲渡烦恼海。起离欲生润泽。自身快乐粗涩四大灭。随顺四大生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之一·宗密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第三深究。轮回之根者。谓穷其展转根元。推其差别种性故。于中文四。初三。今初。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陈辞句文二。初庆前。大悲

  • 卷第十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四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尔时提婆达多。遂出懊声点头三回。便起而去。是时阿难陀。在佛左右摇扇而立。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曰。汝今可于此竹林园内唤诸苾刍集此食堂。是时阿难陀奉命

  • 随州大洪山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嗣法小师 庆预 校勘师於政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在唐州大乘山慧照庵受随州大洪请。拈疏云。还会么。骊珠未剖价难酬。灼烁寒光映碧流。罔象未能知去处。更凭子细说端由。读疏罢。师升座示众云。好诸禅德。萧索茅庵草乱

  • 心·夏目漱石

    “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

  • 拙斋文集·林之奇

    宋代诗文别集。20卷。林之奇撰。林之奇自号“拙斋”,因以名集。本集卷1至卷2为记闻,即《宋史》本传所谓《道山记闻》;卷3为诗;卷4至卷20为各体文章:表、奏议、札、书、启、史论、策问、记、序、箴、铭、行状、祭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