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阴符发秘

张清夜《阴符发秘》,旧无刻本,且几近湮没失传。我们今天所见者,乃是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于1946年,根据手抄本和罗氏观妙斋聚珍本加以校订而成之《新校张清夜<阴符发秘>》。蒙文通先生校竟写有清本及《校后记》,并请谢无量为之撰《序》,杨润六为张清夜撰《自牧道人别传》。(校后记》、谢序、杨传,发表在1948年6月《图书集刊》第8期。2001年8月,巴蜀书社出版的《蒙文通文集(第六卷)道书辑校十种》,将经蒙默教授据清本整理的《新校张清夜<阴符发秘>》编人,并附录张清夜所撰《玄门戒白》、《青羊宫<阴符经碑>跋》,以及杨润六《自牧道人别传》。蒙默《整理后记》曰:“今兹整理一据清本,唯清本仅载谢序,今补人校后记及杨传。原抄本附有《胎息经》,清本未载,当以胎经传自古昔,或人误为子还作而附于子还书后,写校记之初拟`仍旧存之’,而写定清本时仍予剔去,今依清本不附。《阴符发秘》前有沈裕云序及张清夜自序。沈序认为,《阴符经》之博大精深,直可与《易》齐肩,二者都具有高度的理论及抽象思维之特色,谓:“古圣贤书多据事以明理,惟《易》则空悬其象,而万事万理皆包孕其中。后世兴亡治乱,即《易》之占验也;古来经史子集,即《易》之注脚也。《阴符经》殆与《易》为表里者软 ! 是经也,不过四百余言,而九天九地、无始无终、一本万殊、大含细入, 其旨归所在, 与《易经》贞下起元、 静中含动, 无二理也。 特其造语多奇, 用字多险, 后人遂于奇险处求之, 致滋歧论而反晦其意。 试平心静气、反诸吾身而通诸载籍, 则释氏之非空非色,老子之常清常静,与儒者 之无极太极, 皆一以贯之矣。 ”

《阴符发秘》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周易辨画·连斗山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陈致虚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佚名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佚名
  太清道德显化仪·佚名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陈景元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佚名
  金箓斋解坛仪·佚名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佚名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佚名
  古今名医汇粹·罗美
  易小传·沈该
  邯郸遗稿·赵献可
  厘正按摩要术·张振鋆
  伤寒百证歌·许叔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薜荔园诗集卷四·佘翔

    (明)畲翔 撰 ○七言古诗 游九曲 武夷山水清且奇我今鼓棹一游之三十六峰何缥缈溪流九曲更逶迤乐奏幔亭岂可闻琪花瑶草自纷纷幡幢一举虹桥断令人空忆武夷君把酒遥看王女峰孤标壁立秀芙蓉空中鹤舞三珠树海上鲸鸣万壑钟吾生

  • 道园遗稿卷四·虞集

    元 虞集 撰五言絶句渔樵耕牧四咏渔子正垂纶烟江晓色新举头看叠嶂那识武陵人我本青城樵偶然婴世网谷口夕阳收髙歌与长往淋漓春雨足绿野趂归耕尚有泥涂者山深独自行寒林有归牧隐约牵黄犊一笛晚风清吹成太平曲题子昻五

  • 卷一百五十二·徐世昌

    崔宜枚崔宜枚,字咏斋,霸州人。诸生。有《小隐诗钞》。野望淡月明空林,寒云隐危堞。墟落寂无人,萧萧下黄叶。苏桥红楼一簇柳千条,隔岸谁家紫玉箫。好是晓风残月里,送人帆影过苏桥。华长卿华长卿,字枚宗,号梅庄

  • 卷一百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八草木竹赋           【晋】江 逌有嘉生之美竹挺纯姿于自然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托宗爽垲列族圃田缘崇岭带回川薄循隰行平原故能淩惊风茂寒郷借坚冰负雪霜振葳蕤扇

  • 卷三十二·谷应泰

      ○土木之变   英宗正统八年夏四月,卫刺太师顺宁王脱欢死,子也先嗣。自脱欢杀阿鲁台,并吞诸部,势浸强盛,至也先益横,屡犯塞北,边境自此多事。   十二年春正月,巡抚宣大佥都御史罗亨信上言:“卫刺也先专候衅端,图入寇,宜预

  • 卷之十七 粤纪(续)·计六奇

      孙、李构隙本末  张献忠起于陕西,有养子四人。孙可旺、艾能奇、李定国、刘文秀,献忠养以为子,皆冒姓张;然稍违其意,挞之至百余。故四人虽为献忠所亲信,而两腿恒溃烂,更无完者。可旺本名旺儿,米脂人;幼无赖,乡人恶之。与母

  • 宋史全文卷十七上·佚名

    宋高宗三己酉建炎三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在扬州。资政殿学士路允迪签书枢密院事。丁亥,金人陷青州,又陷潍州。辛卯,陕西都统制邵兴及金人战于潼关,败之。乙未,京城留守杜充袭其统制官张用于城南,不克,将官李宝为所执。丙申,张守

  • 一四一 不辩解说下·周作人

    这篇论“辩解”的文章是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〇)里所写,是去今二十年前,那时只为要写一种感想,成功一篇文章,需要些作料,这里边的杨恽嵇康,梭格拉底以及林武师,其实都是肴馔的“垫底”,至于表面的“臛头”实在只是倪元镇这一点。

  • 吴海传·张廷玉

    吴海,字朝宗,福建闽县人。元代末期以学问德行称著于世。当时反元的烈火燃遍各地,海因而决心不去做官。洪武初,当地官员要将他举荐于朝廷,他极力推辞。其后又召他入朝任史局修纂,他又坚决辞谢。曾说:“杨子、墨子、佛子、老子

  • ●跋·多隆阿

      右毛詩多識十二卷清拔貢岫巖多隆阿所著也其書舊有三本一為嘉業堂刊本鐫於吳興劉氏校讐極審並有程棫林按語文字亦似幾經修正者惜止六卷未為完璧一為遼陽張氏排印本乃張繡江之後裔所印卷首即以繡江名署之較刊本稍遜

  • 问辨録卷九·高拱

    ○孟子问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谓何曰孟子之学最严于义利之辨故于篇首发之不夺不厌是利而不利也不遗亲不后君是不利而无不利也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问沼上之对何如曰沼之对囿之对雪宫之对其意一也好勇之对何如

  • 提要·胡广

    【臣】等谨案春秋大全三十七卷明永乐中胡广等奉勅撰考宋胡安国春秋髙宗时虽经奏进而当时命题取士实惟用三礼部韵畧之后所附条例可考也元史选举志载廷祐科举新制始以春秋用胡安国定为功令汪克寛作春秋纂疏一以安

  • 内篇&middot;齐物论第二·庄子

    [题解]《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

  • 入楞伽经卷第八·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刹那品第十四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应正遍知为我说。善逝为我说一切法生灭之相。云何如来说一切法念念不住。佛告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今谛听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总序戒法异名等佛陀者。秦言觉。觉了一切法相故。复次一切众生长眠三界。佛道眼既开自觉觉彼。故名为觉。佛于一切法。能一切知能得一切说。问曰。佛云何一切说。为应时适会随宜说耶。为部党相从而说

  • 卷第十·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十述曰。世有两般人於净土法门必不能入。禅者执悟门。矜自力。视念佛不啻依草附木摇尾乞怜。儒者咀名理。艳清言。视念佛不啻臭腐残[饥-几+(容-口+又)]食唾欲欧。此两者一如长眙深瞫而不

  • 宝刻类编·佚名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 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人所撰

  • 沧浪集·严羽

    诗别集。三卷,包括《诗话》一卷。宋严羽撰。严集初刊于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前有黄公绍序,但此本已佚,宋代目录诸书中亦未见记载。现存严集最早刻本为元刊本,已残,缺二页,后明刻多由此出,亦缺此二页。元刊本作《沧浪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