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土木之变

  英宗正统八年夏四月,卫刺太师顺宁王脱欢死,子也先嗣。自脱欢杀阿鲁台,并吞诸部,势浸强盛,至也先益横,屡犯塞北,边境自此多事。

  十二年春正月,巡抚宣大佥都御史罗亨信上言:“卫刺也先专候衅端,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土城备之。不然,恐贻大患。”奏闻,兵部尚书邝畏王振不敢主议。时参将石亨欲以大同四州七县之民,三丁籍一兵。又有敕令军余尽拨屯种,量亩起科。亨信奏言:“卫刺方骄,边民疲甚。兼以边地卤兼 薄,若如所言,是绝衣食而逼其窜也。且当今事势,正宜布恩信以结人心,苟绝其衣食,未有得其心者。”诏从之。

  十四年春二月,也先遣使二千余人进马,诈称三千人。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使回报,遂失和好。先是,也先遣人入贡,通事辈利其贿,告以中国虚实。也先求结婚,通事私许之,朝廷不知也。至是,贡马,曰:“此聘礼也。”答诏无许姻意,也先益鬼忿,谋寇大同。

  夏六月丙辰,夜雷电大震,风雨骤作。谨身殿火起,延奉天、华盖二殿,奉天诸门皆毁。自王振擅权,灾异叠见,振略不警畏,狠恣愈甚,且讳言天变。时浙江绍兴山移于平地,官不敢闻。又地动,白毛遍生,奏入不省。陕西二处山崩,压没人家数十户,山移有声,三日不绝,移三里,不敢详奏。黄河改往东流于海,氵没人家千余户。又振宅新起,未俞时,一火而尽。南京宫殿火,是夜大雨,殿基上荆棘二尺高。始下诏赦天下。

  秋七月,也先图犯边,其势甚张。侍讲徐呈语其友刘溥曰:“祸不远矣!”亟命妻子南归,皆重迁,有难色。呈怒曰:“尔不急去,不欲作中国妇耶!”乃行。八日,也先大举入寇,兵锋锐甚。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边报日至,乃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出御之。源等既行,太监王振劝上亲征。命下,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命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师成国公朱勇率师以从,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学士曹鼐、张益等扈征。吏部尚书王直及大小群臣,伏阙恳留,不允。十七日,命太监金英辅成阝王居守,每旦于阙左门西面受群臣谒见。遂偕王振并官军五十余万人,至龙虎台驻营。方一鼓,众军讹相惊乱,皆以为不祥。明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连日风雨,人情汹汹,声息愈急。随驾诸臣连上章留,振怒,悉令掠阵。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寇亦佯避,诱师深入。

  八月戊申朔,至大同。振又欲进兵北行,邝请回銮,振矫旨令与王佐随老营。乘马蹀躞而前,坠地几殆。王佐竟日跪伏草中请还。钦天监正彭德清斥振曰:“象纬示警,不可复前。若有疏虞,陷乘舆于草莽,谁执其咎?”学士曹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怒曰:“倘有此,亦天命也!”于是井源等报败踵至。会暮,复有黑云如伞罩营,雷雨大作,王振恶之。会前军西宁侯朱瑛、武进伯朱冕全军覆没,镇守大同中官郭敬密言于振,势决不可行,振始有还意。明日班师,大同总兵郭登告学士曹鼐等,车驾入,宜从紫荆关,庶保无虞。王振不听。振,蔚州人,因欲邀驾幸其第;既又恐损其禾稼,行四十里,复转而东。还至狼山,追骑且及。十三日庚申,遣朱勇等率三万骑御之。勇无谋,进军鹞儿岭,敌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掠殆尽。是日,驾至土木,日尚未晡,去怀来仅二十里。众欲入保怀来,以王振辎重千余两未至,留待之。邝再上章请车驾疾驱入关,而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殿力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曰:“我为社稷生灵,何得以死惧我!”振愈怒,叱左右扶出。遂驻土木。旁无水泉,又当敌冲。十四日辛酉,欲行,敌已逼,不敢动。人马不饮水已二日,饥渴之甚,掘井深二丈不得水。其南十五里有河,已为也先所据。也先分道自土木傍麻谷口入,守口都指挥郭懋拒战终夜,敌益增。时杨洪总兵在宣府,或劝洪急以兵冲敌围,驾可突出,竟闭城不出。十五日壬戌,敌遣使持书来,以和为言。遂召曹鼐草敕与和,遣二通事与北使偕去。振急传令移营,俞堑而行,回旋之间,行伍已乱。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上与亲兵乘马突围不得出,被拥以去。英国公张辅,尚书邝、王佐,学士曹鼐、张益而下数百人皆死。从臣得脱者萧惟祯、杨善等数人。军士脱者俞山坠谷,连日饥饿,仅得达关。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太监喜宁降于也先,尽以中国虚实告之。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惟喜宁随侍。有一胡索衣甲,不与,欲加害,其兄来曰:“此非凡人,举动自别。”拥出雷家站,见也先之弟赛刊王。上问曰:“子其也先乎?其伯颜帖木儿乎?赛刊王乎?大同王乎?”闻其语大惊,驰见也先,曰:“部下获一人甚异,得非大明天子乎?”也先乃召使中国二人问是否,二人见,大惊曰:“是也。”也先喜曰:“我常告天,求大元一统天下,今果有此胜。”问众何以为计?其中一人名乃公,大言曰:“天以仇赐我,不如杀之。”伯颜帖木儿大怒,呼也先为“那颜”,“那颜”者,华言大人也。“安用此人在傍!”摧其面,曰:“去!”因力言:“两军交战,人马必中刀箭,或践伤压死。今大明皇帝独不践压中刀箭,而问那颜,问我等,无惊恐怨怒。我等久受大明皇帝厚恩赏,虽天有怒,推而弃之地下,而未尝死之,我等何反天!那颜若遣使告中国,迎反天子,那颜不有万世好男子名乎?”众皆曰:“者”。胡语云“者”,然辞也。于是也先以上送伯颜帖木儿营,令护之。时惟校尉袁彬侍,命彬遣前使臣梁贵持手书,示怀来守臣,言被留状,且索金帛。城闭不可入,缒之上。守臣遣人送至京,以是夜三更从西长安门入报。十七日,百官集阙下,颇闻败报,私告语,惊惧。出朝见败卒裹创累累至,讯之,皆不知上所在。是日,皇太后遣使赍重宝文绮,载以八骑,皇后钱氏尽括宫中物佐之,诣也先营请还车驾。不报。

  谷应泰曰:古者天子有道,守在四裔。及其季也,保境固圉,毋生戎心。是故马邑之诱,加罪王恢;郅支之诛,靳封延寿。盖以勤兵远略,轻开边衅,非细故也。况乃撑犁之帐,甫逼关门,而黄屋之尊,自为锁钥。晋明帝深窥姑孰,赵武灵突入咸阳,谁实谋国,而乃身试不测之渊,轻入虎狼之穴哉。

  若夫英宗践祚,王振擅权,也先桀黠,狡焉启疆。其时如罗亨信之议备土城,石亨之拨军屯种,则先事之防也。王直之伏阙恳留,邝之坚请回銮,王佐之草间跪伏,则临事之救也。而王振威福自擅,从来日久,锐意亲征,有进无退,岂真楚国联师,灭此朝食,骠姚报汉,无以家为者乎?乃从来笑窃弄者,必须假御侮以固主恩,而势焰炙手者,易于幸边功以邀富贵。此振之所以据鞍顾盼,走死地如骛耳!至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十室之邑,可以免难。而英宗是时劝驾之言易入,断鞅之议不行者,毋亦文皇自征瓦刺,狃于易与;而宣宗自将待边,又所亲见者耶!以故追戎济上,专目鲁公;北伐令支,群推小白。然而天时人事,则有异焉。

  方其天变见于上,地变见于下,南宫荆棘,北殿尘灰,比于梅福之金铁皆飞,宗周之三川告亡,此何景也?至龙台而一军皆乱,出居庸而连宵风雨,薄大同而尸满路,比于苻坚之犬嗥宫门,管子之鼙鼓皆浊,此何兆也?逮夫井源败衄踵至,朱冕全军覆没,而振始还屯左次,定议班师,呜呼晚矣!荡阴之血,酷于染衣;平阳之辱,几于执盖。徒使师武臣封尸俱死,诸大夫茇舍无从。楚三户之众,见怀王以何期;锐司徒之妻,叹吾君之不免。幸而共和行政,叔武入守;适来那颜之怒,不用乃公之谋,则货匪居秦,璧还入赵矣。不然而皇太后遣赍重宝,钱皇后尽括宫中,币与地同尽,人与币俱往,徽、钦之祸,复见于兹,雪窖冰天,魂终漠北矣。

  然予尝论之,寇准饶学术,可以战而真宗受盟;王振少方略,不可以战而英宗骤举。是则澶渊之会,以重发而丧功;土木之变,又以轻为而至败耳。彼王振倡谋,喜宁反噬,虽一死沙场,一膏斧,而罪浮罄竹,报不蔽辜。宜乎靖康诛童贯,而贾生之书必欲缚中行说而笞其背也。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六 穆宗·刘昫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宋濂
  卷一百五十一 志一百二十六·赵尔巽
  第五十八回 为选举曹吴联军败雨帅·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千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武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丁瑶泉刻「陈清端公年谱」既成敬题·丁宗洛
  八四 谕内阁着于敏中等编《日下旧闻考》·佚名
  周本纪第四·司马迁
  杨炯传·刘昫
  一五五、鲁仲连考·钱穆
  卷八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169_1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李白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 《词综》(卷十九)·朱彝尊

    宋词六十六首倦寻芳饯周纠定夫吴文英暮帆挂雨,冰岸飞梅,春思零乱。送客将归,偏是故宫离苑。醉酒曾同凉月舞,寻芳还隔红尘面。去难留,怅芙蓉路窄,绿杨天远。 便系马莺边清晓,烟草晴花,沙润香软。烂锦年华,谁念故人游倦?寒食相思

  • 卷二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三李白【四】近体诗【四】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秖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曽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劒直爲斩楼兰骏马似风飇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 致吴景超等·闻一多

    景超,毓琇,毅夫,实秋诸位新知旧好:我在这海上飘浮的六国饭店里笼着,物质的供奉奢华极了,(这个公司底船比中国南京等号底船价贵多了,因为他的设备更讲究。)但是我的精神乃在莫大的压力之下。我初以为渡海的生涯定是很沉寂,幽雅,寥

  • 第一章 绪论·吴梅

    词之为学,意内言外,发始于唐,滋衍于五代,而造极于两宋。调有定格,字有定音,实为乐府之遗,故曰诗余。惟齐粱以来,乐府之音节已亡,而一时君臣,尤喜别翻新调。如梁武帝之《江南弄》,陈后主之《玉树后庭花》,沈约之《六忆诗》,已为此事

  • 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范晔

    李恂 陈禅 庞参 陈龟 桥玄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少习《韩诗》,教授诸生常数百人。太守颍川李鸿请署功曹,未及到,而州辟为从事。会鸿卒,恂不应州命,而送鸿丧还乡里。既葬,留起冢坟,持丧三年。辟司徒桓虞府。后拜侍御史

  • 卷二百三十六·表第二十七·脱脱

        宗室世系二十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七十五·列传第五·脱脱

        耶律觌烈(羽之) 耶律铎 臻(古 突吕不) 王郁 耶律图鲁窘   耶律觌烈,字兀里轸,六院部蒲古只夷离堇之后。父偶思,亦为夷离堇。初,太祖为于越时,觌烈以谨愿宽恕见器使。既即位,兄曷鲁典宿卫,以故觌烈入侍帷幄,

  • ●卷十一·周密

      ○黄德润先见   黄洽德润事阜陵为台谏,执政未尝有大建明,或讥其循默。淳熙末,上将内禅。一日,朝退,留二府赐坐,从容谕及倦勤之意,诸公交赞,公独无语。上顾曰:"卿以为何如?"对曰:"皇太子圣德,诚克负荷。顾李氏不足母天下,宜留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一·王明清

    ●卷十一○孙仲益作墓碑孙仲益每为人作墓碑,得润笔甚富,所以家益丰。有为晋陵主簿者,父死,欲仲益作志铭,先遣人达意于孙云:“文成,缣帛良粟,各当以千濡毫也。”仲益忻然落笔,且溢美之。既刻就,遂

  • 光绪三年·佚名

    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筹议台湾事宜折(正月十六日)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巡查台湾南路凤山恒春等处折(正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何璟等奏据情陈奏琉球职贡日本梗阻折(五月十四日)军机处寄闽浙总督何璟等上谕(五月十四日)大学士直隶总

  • 卷二百三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孝宗隆兴二年张浚上言曰臣伏奉今月十八日午时亲笔处分臣已恭禀圣训王之望等言泗州利害所当讲明今欲且令谨守俟

  • 卷一百六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六 朱批陈王章奏摺 雍正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署理山西大同总兵官【臣】陈王章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奉 命署理山西大同总兵官印务钦遵

  • 原序·张大亨

    春秋五礼例宗原序昔杜元凯作释例以明春秋异同之义事类相发各为条纲使览者用力少而见功多可谓善矣然其间杂以传例与经蹐驳而又摘数端不能该尽学者病之唐陆淳乃因啖赵之余别为纂例其所条列一出于经比于杜公详显完宻后之

  • 新华严经论 第十八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随文解释者。如前挍量初发心功德四十段文中。最初一段帝释请。如文可知。第二文中。举初发心有十种广大难知法。如文可知。第三段中。正举供养广大。第四段中。正明将人所供不可挍量如歌罗分者。是

  • 四体书势·卫恒

    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书学论著。一卷。晋卫恒撰。成于撰者晚年。卫恒,字巨山,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平元年(291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官至侍郎。卫氏父子皆能书,卫恒弟卫宣长于篆字与草书,与父兄不相上下;

  • 庚子国变记·李希圣

    李希圣撰。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刻本,1982年上海书店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作者李希圣,字亦元,湖南湘乡人。光绪朝进士,后任刑部主事。义和团运动崛起之时,李氏在围城中所作日记详细记载北京城中发生的诸多情况。全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