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文中称东晋成帝元年 (326年) 受此经。《三洞珠囊》卷8、《云笈七签》卷6皆引。该经当出于南北朝。元始天尊述八节诵、四时召文、八威策文、三十二戒、十六行、二十二事、五明之化、四行道等召龙法,修身积善道,劝人诵经修真,以广福延命。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佚名
  梅华问答编·薛阳桂
  秘本种子金丹·叶桂
  本草易读·汪昂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佚名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佚名
  推易始末·毛奇龄
  疑仙传·佚名
  众仙赞颂灵章·佚名
  太清服气口诀·佚名
  西升经集注·陈景元
  望诊遵经·汪宏
  丹经极论·佚名
  客尘医话·计楠
  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康仲伯·唐圭璋

      忆真妃   匆匆一望关河。听离歌。艇子急催双桨、下清波。   淋浪醉。阑干泪。奈情何。明日画桥西畔、暮云多。

  • 第十六回 占灵卜逢凶化吉 写回书威逼势凌·萧晶玉

    且说伏准回至高府,进了上房,抬头观看。举目留神观仔细,个个样儿都有别。黎素娘面黄声哑嚎啕哭,众仆妇木雕泥塑各发呆。蜂丫头丢眉撒眼一旁站,伏夫人低头无语把嘴撅。任婆子满面愁容不住劝,那一番小意殷勤真不觉

  • 卷十六·万树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十六宜兴万树撰垂杨【九十九字】        陈允平银屏梦觉渐淡黄嫩绿一声莺小细雨轻尘建章初闭东风悄依然千树长安道翠云锁玉牕深窈断桥人空倚斜阳带旧愁多少 还是清明

  • 卷二十二·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苏 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辙极言得失於禁廷之事尤为切至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

  • 吕温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吕温(772—811),唐文学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西)人,郡望东平(今山东东平县)。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曾参加王叔文进步政治集团,为王叔文所器重,很快升为左拾遗。贞元二十年(804),以侍御史名义出使吐蕃,至

  • ●卷中·王铚

      李宗易郎中,陈州人,诗文、琴棋、游艺皆妙绝过人,前辈中名士也。晏临淄公为陈守,属伏暑中,同诸客集于州之后圃。时炎曦赫然,晏公叹曰:&ldquo;江南盛冬烘柿,当此时得而食之,应可涤暑也。&rdquo;宗易忽对曰:&ldquo;此极易致,愿

  • 第九十七回 莽朱博附势反亡身 美董贤阖家同邀宠·蔡东藩

      却说朱博赵玄,登殿受策,闻得殿上发出怪声,都是提心吊胆,匆匆谢归。哀帝也觉有异,使左右验视钟鼓,并无他人搏击,为何无故发声?乃召回黄门侍郎扬雄,及待诏李寻,寻答说道:“这是《洪范传》所谓鼓妖呢!”名称新颖。哀帝问何为鼓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杨諌议偕墓志铭欧阳修庆歴八年秋翰林侍读学士右諌议大夫杨公年六十有九告老即以工部侍郎致仕归于常州其行也天子召宴劳赐以不拜公卿大夫咸出饯于东门瞻望咨嗟相与言曰杨公归哉于公计为荣于国家计为可惜其

  • 卷五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六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给舍上上太宗论封駮故事    柴成务臣等昨奉敇命差臣等同知给事中事制敕如不便依故事封駮臣等寻检会到门下省故事并合起

  • 卷四·佚名

    尔时药王军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益加恭敬。膝轮著地礼世尊足。礼已合掌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此诸菩萨能於空中现诸神变。於如来前现诸色像。佛言谛听。药王军。此诸善男子,已得一切如来共所摄受。不久即成阿耨多罗三

  •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佚名

      丹藏以此卷为下卷。以中为上。以下为中。今详始末。丹藏错耳。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贤者名曰须达。居家贫穷无有财产。至信道德往至佛所。头

  • 台湾府赋役册·佚名

    人丁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丁。外加康熙三十、三十五、四十、四十五、五十等年编审增出人丁二千七丁,共人丁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丁(每丁征银则例载在各「厅县」),共征银八千八九百六十一两六钱五分二厘。续于乾隆元年「钦奉上谕

  •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傅恒

    边疆地理著作。清傅恒奉敕修,褚廷璋纂,英廉(1707—1783)增纂。四十八卷,首四卷。恒有《皇清职贡图》已著录。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今苏州)人。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英廉姓冯氏,汉军镶黄旗人。雍正举人,官至

  • 梁谿漫志·费衮

    宋代笔记。费衮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分为十卷。每篇皆有标题目录。其排列次序大致以类相从。此书前5卷主要记载朝廷典章制度、士林轶事,关于苏轼的记载尤多。其间贬斥蔡京父子,同情元祐党人,于苏轼则推崇备至,显

  • 童歌养正·彭继先

    《童歌养正》是彭继先创作的蒙学读物。

  • 文心雕龙考异·张立斋

    梁刘彦和文心雕龙乙书,自隋书经籍志初见着录后,原本久佚,唐写本残,元至正本仅见于何焯□语、及孙贻让礼札移中所引黄丕烈校本。明以后,有弘治嘉靖万历诸刻,传本始盛于世。至于何义门所谓据宋本校勘者,乃误于明钱功甫之一言,未

  • 玄要篇·张三丰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明·张三丰撰。收入《张三丰全集》中。书中突出先修性后全命的观点,重视元气与真息,强调水火阴阳升降化生在内丹修练中的作用。上卷有发,尤其是强调修心养性为练丹修真之首要。“性者内也,命者外也,

  • 曲论·徐复祚

    明·徐复祚撰。一卷。一名 《三家村曲谈》。复祚 (1560—1630),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谟竹、三家村老等。常熟(今属江苏) 人。徐氏有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此书即后人从中辑出有关论曲之语、编次而成。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