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酉号冰壶,官转运判官。   玉楼春   纱窗春睡朦胧著。   相见尚怀相别恶。   梦随城上角声残,   泪逐楼前花片落。   东风不解吹愁却。   明月几番乖后约。   当时惟恐不多情,   今日情多无处著 
- 乙卯春雪盛,数十年所未有。得一句云:“山中最好无人迹。”再作一句不得。梦遇仁卿兄弟于江船之上,见一纸书二句云:“梦觉江天同击楫”,下句醒失之。惜哉!予握柳湖手问曰:“君复何事乘舟?不能御风而 
- 官歌定州宣成之窑盛傅前代尚矣今但视为古玩不适民用。国朝景德一镇业陶中外咸资为用。陶之利亦普矣哉。先生格物穷理于陶业一端。悉其原委着为诗歌。使人皆知窑瓷攻苦不易。并得于备物致用时随处可以见道。真有陶镕一 
-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 
- 章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不知其字,诗人章孝标之子。章孝标应进士试考了十年,至元和十四年(公元八一九年)方才及第。及第后,回家嘉庆①,先以诗寄家乡友人,诗云: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 刑部尚书徐干学撰宋纪一【起上章涒滩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姓赵氏涿郡人四世祖朓唐幽都令生珽唐御史中丞誔生敬涿州刺史敬生殷周检校司徒马军都指挥使殷娶杜氏生 
- 一○一六 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前因江浙为人文渊薮,特降谕旨,发给内帑,缮写四库全书三分,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 
-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三职掌【附詹事府】官有职职有掌各守尔典以供王事焉翰林地号储材异日将践更衆职然方其备员侍从制诰文章而外不以他职系之唐宋已来制略相等明并秘书着作之任统归翰林皇朝既贵其官使益重所掌载笔 
-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 
-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二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邶【音佩】一之三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 
- 宇宙间森然万象,莫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自其异者而言之,显有区分,一若鸿沟不可逾越;而实则万殊同出一本。其异也,不过自微之著,由隐而显,不断变化发展而来,追踪原始,界划不立。故尔为学既须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人心非他,即从 
- 【经】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公至自会。夏六月,宁公固卒。楚子伐郑。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宋华元出奔晋 
- 弟子於会和上法席下见和上与崇远法师论诸义,便修。从开元十八,十九,廿年,其论本并不定,为修未成,言论不同。今取廿载一本为定。后有师资血脉传一卷,亦在世流行。归命三宝海,法性真如藏。真身及应身,救世大悲者。宗通与说通,如月 
-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众海叹德为别序。上众海云集。此下别序发起此经之由致。故诸天神王各各叹具佛一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一	举古下	侍者 明远等 编	举百丈再参马祖。侍立次。祖竖起拂子。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於旧处。良久云。你他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云。即此用离此用。丈 
-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 
- 又名《彊村词剩稿》。二卷,二百四十一首。朱祖谋撰。收入《彊村遗书》。卷首刊《彊村词原序》,卷末刊龙沐勋跋。卷一录自《彊村词前集》、《彊村词别集》;卷二录自《彊村词》四卷本(《寒灰集》、《腹痛集》、《怀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