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

弟子於会和上法席下见和上与崇远法师论诸义,便修。从开元十八,十九,廿年,其论本并不定,为修未成,言论不同。今取廿载一本为定。后有师资血脉传一卷,亦在世流行。

归命三宝海,法性真如藏。

真身及应身,救世大悲者。

宗通与说通,如月处虚空。

唯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问曰:有何因缘而修此论?

答曰:我闻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者,一切由己,妄己即凡。古圣皆真,便证圣果(原文不清晰,如此貌似符合文义)。世情逐境,修无生以住生,学人迷方,欲不动而翻动。是非标竞,邪正难辨(原文不清晰,猜测)。差等其了议,即我襄阳神会和上,悟无生法忍,得无碍智,说上乘法,诱诸众生,教道众生。教下迥向者,若百川赴海。於开无廿年正月十五日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广资严饰,升师子座,为天下学道者说:梁朝婆罗门僧字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国国王第三子,少小出家,智慧甚深,於诸三昧,获如来禅。遂乘斯法,远涉波潮,至於梁武帝。武帝问法师曰:“朕造寺度人,造像写经,有何功德不?”达摩答:“无功德。”武帝凡情不了达摩此言,遂被遣出。达摩行至魏朝,便遇慧可。慧可时年四十,俗姓姬,武牢人也。遂与菩提达摩相随至嵩山少林寺。达摩说不思议法,慧可在堂前立。其夜雪下至慧可腰,慧可立不移处。

达摩语慧可曰:“汝为何此间立?”慧可涕泪悲泣曰:“和尚从西方远来至此,意欲说法度人。慧可今不惮损躯,志求胜法。唯愿和上大慈大悲。”达摩语慧可曰:“我见求法之人咸不如此。”慧可遂取刀自断左臂,置达摩前。达摩见之曰:

“汝可。”在先字神光,因此立名,遂称慧可。慧可深信坚固,弃命损身,志求胜法,喻若雪山童子舍身命以求半偈。达摩遂开佛知见。以为密契;便传一领袈裟,以为法信,授与慧可。慧可传僧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

六代相承,连绵不绝。

又见会和上在师子座上说:“菩提达摩南宗一门,天下更无人解。若有解者,我终不说。今日说者,为天下学道者辨其是非,为天下学道者定其宗旨。”

见有如此不思议事,甚为奇瞩。君王有感,异瑞来祥。正法重兴,人将识本。

所以修论。

于是有当寺崇远法师者,先两京名播,海外知闻,处於法会,词若涌泉,所有问语,实穷其原。提婆之后,盖乃有一。时人号之“山东远”,岂徒然耳?远法师乃於是日来入会中,扬眉亢声,一欲战胜。即时人侣将卷屏风,称有官客拟将着侍。

和上言:“此屏风非常住家者,何乃拆破场,将用只承官客?”

于是崇远法师提和上手而诃曰:“禅师唤此以为庄严不?”

和上答言:“是。”

远法师言:“如来说庄严即非庄严。”

和上言:“经文所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法师重征以“何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和上答:“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坐菩提树,成等正觉,至双林入涅般。

於其中一切法悉皆不舍,即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者,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作,不以无作为证,即是不住无为。”

法师当时无言,良久乃语。法师曰:“淫怒是道,不在庄严。”

和上语法师:“见(现)在俗人应是得道者。”

远法师言:“何故指俗人以为得道?”

和上言:“法师所言淫怒是道,俗人并是行淫欲人,何故不得道?”

远法师问:“禅师解否?”

和上答:“解。”

法师言:“解是不解。”

和上言:“法华经云:‘吾从成佛以来,经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应是不成佛,亦应不经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远法师言:“此是魔说。”

和上言:“道俗总听,从京洛已来,至于海隅,相传皆许远法师解义聪明,讲大乘经论更无过者。今日远法师唤法华经是魔说!未审何者是佛说?”

法师当时自知过甚,对众茫然,良久,欲重言。

和上言:“脊梁着地,何须重起?”

和上语法师:“神会今设无遮大会兼庄严道场,不为功德,为天下学道者定宗旨,为天下学道者辨是非。”

和上言:“神会若学法师,览机案顷即是法师。法师若学神会,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得成。”

和上出语,左右惭惶,相顾无色。

然二大士虽相诘问,并皆立而未坐。所说微妙,尚未尽情。时乾光法师亦师僧中之一,见远论屈,意拟相挟,乃命是人令置床机,更请竖宗,重开谈论,遂延和上及远法师坐,和上平生清禅,与物无竞,纵欲谈论,辞让久之。

于是有洛府福先寺法师,荷泽寺法师及余方法师数十人,齐声请禅师坐,咸言:“禅师就坐,今日正是禅师辨邪正,定是非日。此间有四十余个大德法师,为禅师作证义在。”

猜你喜欢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上·海云
  卷第二十八·晦翁悟明
  起世经卷第四·佚名
  卷十八·佚名
  补刻二谛章叙·吉藏
  续修高僧传征文·太虚
  卷十二·佚名
  佛法的做人道理·太虚
  雪霁便行·佚名
  卷二百三十三·佚名
  楚林禅师语录目录·楚林上睿
  四分律卷第十七(初分之十七)·佚名
  前世今生·佚名
  佛说十号经·佚名
  明教嵩禅师·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序幕·老舍

    (三幕话剧)登场人物张乐仁——男,二十四岁。青年团员,荣昌铁工厂的工会主席。周廷焕——男,二十七岁。荣昌厂工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刘常胜——男,二十三四岁。荣昌厂的工人,积极分子,外号叫“大炮”,厂内工会的劳保委员。梁师

  • 卷三 盛唐·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三 盛唐李隆基 【玄宗 明皇】丹霄驿诗刻驿前南面架危桥,久欲登临畏路遥。今日偶然寻得到,直从平地上丹霄。 【《舆地纪胜》一○七《昭州》】幸蜀回居南内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使焚于马嵬山下

  • 列传第五十五 崔光·魏收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焉。东清河鄃人也。祖旷,从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时水。慕容氏灭,仕刘义隆为乐陵太守。父灵延,刘骏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彧冀州刺史崔道固共拒国军。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

  • 第八十四回 设行省遣子督师 避敌兵携妃投井·蔡东藩

      却说隋主坚既平西北,便思规画东南,可巧后梁启衅,召动隋师,于是后梁被灭,陈亦随亡。后梁主岿,孝慈俭约,颇得民心,尉迟迥发难,岿用柳庄言,不与联络,及闻迥等败殁,召庄入语道:“我若不从卿言,社稷已不守了。”嗣是贺隋登极,岁时致

  • ●卷第二·胡三省

    【周纪二】〔起昭阳赤奋若(癸丑),尽上章困敦(庚子),凡四十八年。〕显王〔十一家谥法:行见中外曰显;受禄于天曰显;百辟惟刑曰显。周公盖未有此谥,而周之末世谥显王曰显,意谓后世传写周公谥法者遗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①齐

  •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 汉臣 【义例曰汉室之祸始於黄巾中於董卓终於曹操历灵献二帝而後天下三分当时将相大臣与一时僭伪或终於汉或终於魏或终于吴皆故汉

  • 卷二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经籍考【二十】子【类书 艺术 道家 释氏 神仙】钦定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康熙四十九年大学士张英等奉勅撰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几务余暇博涉艺林每览一书必尽其全帙沉潜往复既得

  • 卷七·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七宋 崔子方 撰夫人门例日入庄二十四年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右一着例致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致犹致女也父母家之辞也盖齐女先妾耳而致之为夫人非礼矣故去氏姓以

  • 卷九·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九宋 夏僎 撰甘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之作盖啓欲征有扈氏将战于甘之野先事于其地以誓众故其书谓之甘誓犹誓于牧野则谓之牧誓说者多疑天子有征无战今此言战于甘之野以天子而与其臣战

  • 郊特牲·姚际恒

    此篇立义多醇正,而文气亦古,礼器多本此,详篇内。则作者之时代亦约略可知矣。篇中述「冠」「昏」之义两章,记后有冠义昏义两篇,说者谓此两章本于后两篇,今误在此,不知后两篇皆掇拾此两章而为之,其所增者,义多蹖驳,绝不相类,明者当

  • 大乘之革命·太虚

    佛法之于众生,有因循者,人天乘是;有半因循半革命者,声闻、缘觉之二乘是;而大乘则唯是革命而非因循。故大乘法,粗观之,似与世间政教学术诸善法相同;细按之,则大乘法乃经过重重革命,达于革命澈底之后──谓大涅槃,乃建立为法界缘起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四·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网明童子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悕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得名为发大乘也。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功德利。以无对治处故。世尊。菩萨摩诃萨不应为功德利故发菩提心。但为大悲故。

  • 曼斯菲尔德庄园·简·奥斯汀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于18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描写陷入感情纠葛的几对青年男女。善良懂事的范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

  •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佚名

    十二时照显变化论 神后属子,其数九,其味咸,在女虚危三宿之位。 子加日,乘天后乃小女。 子加小吉,见土为老妇。子乘六合为小妇一云匪妇。 丑加子加日辰为公婆。子作太阴为婢妾。子作太常为妯娌。酉加子上为孀妇。

  • 玉山名胜集·顾瑛

    元诗总集。八卷,外集一卷。元顾瑛编纂。“玉山”乃顾氏别墅玉山草堂之省称,其园林池馆之胜甲于东南,顾瑛又极好客,一时文士名流多从之游宴。此编乃顾氏取当时诸贤俊题咏玉山诸作,以地为纲,取类相从,殿以自作。四库本

  • 论语类考·陈士元

    二十卷,明陈士元著。考证《论语》名物典故,该书考证《论语》名物典故,分天象、时令、封国、邑名、地域、田则、官职、人物、礼仪、乐制、兵法、宫室、饮食、车乘、冠服、器具、鸟兽、草木十八门,又各系子目,计四百九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少康

    全一卷。全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唐代文谂、少康共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集录东晋慧远至唐代中期四十八名愿生西方者之传记。本书之记述虽极简单,然为研究我国净土教不可或缺之书。我国往生传之撰述大约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