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严隆禅师

禅师名道隆。不知何许人。至和初。游京师。客景德寺。曰纵观都市。归尝二鼓。谨门者呵之不悛。一夕还不得入。卧门之下 仁宗梦至景德寺门。见龙蟠地。惊觉。中夜遣中使。往视之。乃一僧熟睡已再鼾。撼之惊矍。问名字归奏 上闻名道隆。乃喜曰。吉征也。明日 召至便殿。问宗旨。隆奏对详允。上大悦。有旨馆于大相国寺烧朱院。王公贵人。争先愿见。隆未漱盥。户外之屦满矣 上以偈句相酬唱。络绎于道。或入对留宿禁中。礼遇特厚。赐号应制明悟禅师。隆少时师事石门彻禅。师尝问曰。古人云。但得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虽有此语。疑心未歇如何。彻曰。知有乃可。随处安闲。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不知有而安闲。如人在村落住。有少声色。则惊怪传说。先洞山示众曰。欲知此事。如人家养三儿。以一著州中。一著村中。一著县中。其一用家中财物。其一用外处钱物。有一人不得家中钱物用。亦不得外处钱物用。且道那一个。合在州中。那一个合在县中。那一个合在村中。有僧便问。三个莫明轻重否。曰是。僧曰。如何是此人出身处。曰。知有却不知有。是此人出身处。僧曰。未审此人。从今日去也无。曰亦从今日去。僧曰。恁么则属功也。曰是。僧曰。唤作恁么功。曰。唤作功就之功。僧曰。此人还知有州中人否。曰。知有。始解奉重矣。僧曰。恁么则村中人。全明过也。曰是。僧曰。如何是此人过处。曰。不知有。唤作闲人。是此人过处。不见先师道。今时学道人。须知有转身处。始得。隆曰。古人知有。便能如州里人耶。亦须因奉重而至耶。彻曰。洞山曰。向时作么生。奉时作么生。功时作么生。共功时作么生。功功时作么生。时有僧便问。如何是向。曰。吃饭时作么生。又问。如何是奉。曰。背时作么生。又问。如何是功。曰。放下钁头时作么生。又问。如何是共功。曰不得色。又问。如何是功功。曰不共。此名功勋五位也。譬如初生鸠儿。毛羽可怜生。久久自能高飞远荡。隆亲受洞上旨诀。后谒广慧琏禅师。遂为广慧之嗣。皇祐二年。诏庐山僧怀琏至阙。演法于浚苑化成殿 上召隆问话。机锋迅捷。上悦。侍卫皆山呼。隆即奏疏曰。臣本凡庸。混迹市里。夤缘佛法。依近天颜。出入禁廷。恩渥至厚。荐更岁籥。衰病相仍。未甘退于山林。坐贪蒙于雨露。因循至此。愧负在颜。恭惟 皇帝陛下。天纵圣神。生知妙道。染为词翰。如日昭回下饰万物。而臣蒙许赓和。似雾领略。才见一班。人虽不言。臣岂无怍。伏见僧怀琏。比自林薮。召至京都。议论得其渊源。词句持出流辈。禁林侍问。秘殿谈禅。臣所不如。举以自代。伏望 圣慈。许臣于庐山一小刹。养痾待尽。不胜犬马恋轩之情。取进止疏奏不许。有旨于曹门外。护国寺北。建精舍以居。号华严禅院。隆既得谢事。喜见言色。闲居奇衲。名缁多过从。有乘侍者。来自大阳。乘后住福严。隆问在大阳得力句。对曰。明安尝问曰。有一人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火绕周匝。若亲近得此人。禅门大启若。亲近不得。佛法无灵验。时对曰。六根不具。七识不全者。亲近得此人。明安日。令渠出来。我要相见。时又答曰。适来无左右。只对和尚。安曰。相随来也。即礼拜退。隆曰。若果如此。冷如毛粟。细如冰雪。乘曰。禅师亲见石门。如何却嗣广慧。隆曰。我初见广慧。渠方欲剃发。使我擎橙子来。广慧曰。道者我有橙子诗。听取。诗曰。放下便平稳。我时便肯伊。后因叙陈在石门。所悟公案。广慧曰。石门所示如百味珍羞。只是饱人不得。后来有一炷香。不欲两头三绪。为伊烧却。乘曰。艺不辜人。有僧诵琏公诗 上问佛偈曰。有节非干竹。三星偃月宫。一人居日下。弗与众人同。隆曰。诸佛说心。为破心相。琏作此偈。虚空钉橛也。乃曰。虚空钉铁橛。平地起骨堆。莫将闲学解。安著佛阶梯。又见达观颖禅师。戏作偈曰。解答诸方语。能昑五字诗。二般俱好艺。只是见钱迟。隆曰。佛法却成戏论。后生无识。递相效学。不可长也。但曰。二般虽杂道。也胜别施为。有僧曰。洞山宝公。讥五祖戒禅师行藏。落人疑似。其至洞山。乃上堂说偈曰。嗟见世聱讹。言清行浊多。若无阎老子。谁人奈你何。隆曰。宝尘行不逊。卖师取名。不可取也。曹溪曰。真实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来说他人短。自短先在。我宝暴其师之失。教谁捡点。凡沙门释子。寂默为要。华严论曰。唯寂唯默。是心造如来之样。不著不恋。是路入法界之辙。宝卖洞山姜。锄双峰地。已为道取笑也。隆为人宽厚。不矜伐。以真慈普敬行心。殁时年八十余。盛暑安坐七日。手足柔和。全身建塔于寺之东。

赞曰。隆夜卧寺阃之外。朝登秘殿之上。揖让人主。谈出世法。有补宗教。盖所谓有异能解。一世奇禅衲也。殁未五十年。丛林且不闻其名。况机缘语句乎。可为太息。予少时客华严。及见其檀越岑氏之子孙。家藏隆偈藁。并被遇之迹甚详。今追绎十。才得其一二。著于此。以俟知者耳。

猜你喜欢
  卷第一百十九·霁仑超永
  五 究罗檀头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延寿
  怎样发心报恩·太虚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下·海云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佚名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护国经·佚名
  卷六·彭绍升
  为沈阳事件告台湾朝鲜日本四千万佛教民众书·太虚
  第十八章 受纳大菩提树·佚名
  卷八十四·佚名
  卷第二·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五之三·智旭
  国清百录 第三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蒋序·孙元衡

    诗之为道难言矣。非独作诗难,即读诗亦难。余非诗人也,而喜读诗。忆自总角之年,窃览前人诗集,而于昌黎之奇堀、长公之豪宕,谓其笔力才气诚足千古,然非后人所宜学。继而读晚近之诗,心折于两公,始知其本自风骚、出入汉魏,固非浅近

  • 第三折·关汉卿

    (石府尹上,云)老夫石好问是也。三年任满朝京,圣人道俺贤能清正,着复任济南。不知俺那兄弟韩辅臣进取功名去了,还是淹留在杜蕊娘家?使老夫时常悬念。已曾着人探听他踪迹,未见回报。张千,门首觑者,待探听韩秀才的人来,报复我知道。

  • 卷三百六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八牵牛类五言古牵牛          【元】郝 经野花照天星星中花亦盛长夏蔓草深踈篱掩斜径幽庭日无事森寂澹相暎缭绕丝乱垂防缀叶相并金风一披拂零露光彩竞参差碧玉簪

  • 第九十二回  遣军队冯河间宣战 劫兵械徐树铮逞谋·蔡东藩

      却说冯总统国璋,白费了一番心思,空劳了一回跋涉,没情没趣的折回北京,趋入总统府中,闷闷坐着。有几个心腹人士,进来探问消息,他惟有相对唏嘘,长叹数声罢了。旋由陆军部呈入军报,多半是湖南不靖消息,到了二月初旬,复接到湖北

  •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六·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六年壬申四月至十二月】  天聪六年夏四月戊辰朔征察哈尔  先是五年十一月闻察哈尔林丹汗侵掠阿噜部长达赉楚琥尔【元天祖弟哈萨尔裔后为阿噜科尔沁部长】  太宗遣贝勒萨哈璘豪格率兵四百徃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七月庚寅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谢诏代○辛卯从湖广抚按官议参设按察司佥事一员整饬荆瞿施州等处兵备添设荆州府抚夷通判一员常驻施州听兵备道差委○癸巳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长

  • 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王宰传·欧阳修

    王晏宰后来去掉“晏”字,单名叫宰。他年轻时有勇力、果断,年长后隶属神策军。甘露事变,他因功任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有好政绩,观察使段文昌在朝廷推荐他,就任命他为盐州刺史。他执行法纪严格,人们认为不方便。他多次升官后

  • 后梁纪三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辛未、911)·司马光

    后梁纪三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辛未,公元911年) [1]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后罗周翰为节度使。 [1]三月,乙酉朔(初一),后梁任命天雄留后罗周翰为天雄节度使。 [2]清海、静海节度使兼中书令南平襄王刘隐病亟,表其弟节度副使岩权知留后

  •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十三善现,作者清净即身界清净。身界清净即作者清净。何以故?是作者清净与身界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作者清净即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触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即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百·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八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色開顯不開顯不行受想行識開顯   不開顯.不行眼開顯不開顯不行耳鼻舌身意開顯不開顯.不行色開顯不開顯不行

  • 僧 制 今 论·太虚

    ──十六年作──民国四年,予按照当时国势,曾作整理僧伽制度论,一再出版,流通海内,颇为时彦推许。而一般论者,以为时机成熟,今有施行可能。然夷考现在社会情状,则又有当改更者,试论列之:一、前者作僧依品,定僧数为八十万人,此准乾

  • 卷第十六·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明 翠峰山公传(附圆月.明律) 德山。号翠峰。关陕西夏人。幼质朴。深慕禅悦。年三十始出俗。从灵南牛首寺海公为弟子。束戒缚禅。日积月磨。渐有契会。海公就化

  • 卷第七·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未详法嗣 先净照禅师问楞严大师。经中道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名凡夫。祇如升元阁作么生转。严无对。 汾阳昭代大师云。彼此老大。 宝寿方代大师云。今日

  • 伯特伦旅馆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

    伯特伦旅馆之谜【At Bertram's Hotel】又译作:柏翠门旅馆之秘,伯特伦旅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讲故事的同时顺带曝光了马普尔小姐年轻时的一小段恋爱史。在西郊地区中心的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旅馆——伯特

  • 隋文纪·梅鼎祚

    八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终。南北至隋一统,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而人沿旧习,风尚各异,乃至著作之林不名一格;终其一代,竟不能

  • 濒湖脉学·李时珍

    中国古代脉学著作。李时珍撰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万历已来刊行数十次,多附于《本草纲目》之后。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曾撰《四诊发明》8卷,未刊行。李时珍撷取此书中的脉学精华,又参考了55种与脉学相关

  • 奉天靖难记·佚名

    《奉天靖难记》是一本浙江汪启淑的家藏本,以记录作为载体。纪明成祖初起至即位事。盖永乐初年人所作。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於王师皆斥为贼。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其语多诬伪,殊不可信。按建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