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炙膏肓腧穴法

又名《膏肓灸法》。针灸著作。宋庄绰编。不分卷。绰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建炎中官朝奉郎、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兼通医学,尤善针灸。撰有《脉语要略》等。又考证医经异同,参酌诸家学说,于建炎元年(1128)辑成此书。首载孙真人《千金方》、王惟一《明堂铜人灸经》中有关膏肓腧穴的论述,次论量同身寸法、正坐伸臂法、揣顦骨定穴高下法、定穴相去远近法、至灸讫补养法等,共十篇。约四千余言。专论膏肓腧穴的部位、主治、定穴、取穴,及石用之、叶潘、潘琪、僧仲闻等不同流派的取穴法,附以图示。论述多参考《千金方》,简明扼要,是现存较早的介绍膏盲腧穴专著。元至大四年(1311) 窦桂芳收入 《针灸四书》。有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炙膏肓腧穴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壬归·佚名
  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佚名
  爱月庐医案·佚名
  随机应化录·何道全
  证道歌·佚名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佚名
  离峰老人集·于道显
  子平真诠·沈孝瞻
  丹阳真人直言·马钰
  龙角山记·佚名
  针灸易学·李守先
  易原就正·包仪
  大六壬秘本·金正音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佚名
  太上十三经注释·李西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祝告嫦娥·佚名

    【七娘子】(旦)六月天时困迍,春卜返去越自心闷。(贴)好花因着风雨滚(衮),月光风静天色无云。(旦)豆蔻梢头春意阑,风满前山,雨满前山。杜鹃啼血五更残。花不禁寒,人不禁寒。(贴)离合悲欢事几般(巳般),离有悲欢,合有悲欢。别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六十三·柯劭忞

      张禧 宏纲 贾辅 文备 王国昌 通 解诚 赵匣剌 孔元 张洪 赵伯成 虎益 张万家奴 孝忠 离昂 嘉 綦公直 忙古台 完颜石柱 程介福张立   张禧,东安州人。   父仁义,金末徙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信安守将

  •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四·赵尔巽

      吴熊光 汪志伊 陈大文 熊枚 裘行简 方维甸 董教增   吴熊光,字槐江,江苏昭文人。举顺天乡试,乾隆三十七年,登中正榜,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累迁刑部郎中,改御史。当罢直,大学士阿桂素倚之,请留直如故。阿桂屡奉使出剿

  •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二九○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九○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真按:去年底尚为两江总督(2102页).今又为四川总督!】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四川总督臣李世杰跪奏,为遵例奏闻事。案查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

  • 五三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不能早为查出徐述夔逆书着卽速明白回奏·佚名

    五三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不能早为查出徐述夔逆书着卽速明白回奏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大学士 管两江总督高<晋>,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奉上谕:今日萨载覆奏查办逆犯殷宝山、徐述夔悖逆诗词一折,据

  •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

  • 玉坡奏议原序·张原

    玉坡奏议原序门人三原张维德维哲泣捧其父玉坡子所为诸奏议遗稿再拜而言曰予先人以谏死矣夫何憾所不朽者固炳炳在斯幸惠以一言俾椟而世世守焉孤之愿也予敛祍而读之叹曰危言哉危行哉有道之邦哉玉坡子名原字士元学问习于

  • 卷三十断狱律·窦仪

    【十门】律条二十并疏令式格敕条二十三起请条一监临官捶迫人致死断罪引律令格式应言上待报官司出入人罪赦前断罪轻重不当遇赦不原知有赦故犯徒以上呼囚告家属罪名缘坐应没官不没官徒流人配送稽留应备输没入违限不输推

  • 第一编 上古哲学史·钟泰

    第一章 上古之思想中国哲学,至周代始有统系可言。然其渊源所自,则甚遥远。如孔子赞《易》,《易》固肇端于伏羲之八卦也;子思传《中庸》,执中之说,固尧之所以命舜也。今杂录上古以来先民传说见于载籍者,撮为此章。其不曰哲学

  •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太虚

    ──七年秋作──孔氏之门,有大学之道,将以亲民而先之以明明德。亲民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明德者,修身也。故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固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言之者。身者云何?盖心、意

  • 起世因本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郁多啰究留品下诸比丘。其郁多啰究留人辈。头发青色。垂长八指。其人一色。一形一像。无有别色可知其异。诸比丘。郁多啰究留人辈。不全露形。不半露形。无有适莫。齿皆平密。不疏不缺。善好洁白

  •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二八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结所系法随生味著.顾念.心缚。则爱生。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如人种树。

  • 只手之声·佚名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ldquo;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rdquo;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

  •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赐紫沙门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忉利天帝释宫中善法堂会。而于是时忽有阿素啰王。与诸眷属部领兵众。各各身被甲胄手执器仗。前后围绕来相战斗。讨伐忉利天宫。尔时帝释

  •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四·怀感

    西都千福寺大德怀感撰问曰。法华经说。谤斯经者。常生难处。永不见佛众圣中尊。如何此经谤法之人得生西方。见佛闻法。永离众苦。若尔如何常生难处。释曰。观经言。如此愚人无恶不造。经历地狱受苦无穷。下言。念佛十

  • 卷第二十二(收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二(收字号) 甲子(汉灵帝中平元年起)庚午(献帝初平元年)甲戌(汉改兴平)丙子(汉改建安)庚子(魏高祖黄初元年)辛丑(蜀汉昭烈章武元年)壬寅(吴太祖黄武元年)癸卯(汉后主建兴元年)丁未(魏明帝太和元年)己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明结坛等法,及四成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