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洞真经洞章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惊丑·李渔

    〖梨花儿〗(丑头巾、圆领上)灭烛成亲计万全,今宵祸事多应免,挨到明朝便谢天。嗏!只怕他临到秋波那一转。我阙里侯今晚的佳期,与世上人的好事,有一半相同,也有一半相反。喜的是洞房,恼的是花烛;怕近的是容颜,喜沾的是皮肉。所最爱

  • 可知·戴望舒

    可知怎的旧时的欢乐到回忆都变作悲哀,在月暗灯昏时候重重地兜上心来,啊,我底欢爱!为了如今惟有愁和苦,朝朝的难遣难排,

  • 卷四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徵公卿碧墀【一作鸡】会名姓白麻称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荣班联锦绣谏纸【一作路】赐牋藤便欲【一作务】呈肝胆何言犯股肱椎埋冲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焦竑

      駙馬都尉   ◆駙馬都尉   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李貞   駙馬都尉梅公傳(鄭曉)   驃騎將軍駙馬都尉中都留守司正留守武昌黃公傳(國史實錄)   駙馬都尉郭公壙誌(方孝孺)   駙馬都尉富陽侯李讓   駙馬都尉趙

  • 卷十一·吴广成

      天圣六年夏五月,德明使子元昊攻回鹘,取甘州。  初,德明降,真宗录其誓表,令渭州遣人赍至西凉府,晓谕诸蕃部及甘、沙首领。于是诸州虽与德明抗,使介犹相往来。及德明数侵回鹘,其可汗夜落隔益遣使贡方物,结援中朝。德明知其

  • 班马异同卷十·倪思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史记九十二汉书三十四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家贫无行不得能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其母死无以塟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常数信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

  • 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初八日,朝鲜大员首告其金姓副职,不愿两国和好,上书其朝鲜王挑唆之。汗怒,将其与大员分离,戴以手铐脚镣,与庶民同囚。遂自缢而死。十日,诸贝勒致书顾三泰额驸:“命赵游击往盖州同石副将长

  • 元孝友传·李百药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史。孝友为政温和,喜施小惠,虽操行不能纯洁,却也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为便利。魏静帝在华林设宴款待文襄,孝友醉酒,趁机自誉,又说:“陛下许赐臣以才能。”帝笑着说

  • 一行传·刘昫

    一行和尚,姓张,俗名叫遂,魏州昌乐县人,是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父亲名擅,曾任武功县令。一行年轻时聪慧机敏,博览群书,特别精通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的学问。当时有个名叫尹崇的道士是位学识渊博的前辈,藏有许多古典

  • 卷十二·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二宋 彭百川 撰神宗圣政治平四年夏四月殿中丞唐淑问为监察御史里行上谕曰朕以家世用卿卿当谨家法人臣病外交隂附卿当自结主知比言者尚抉剔细故以为能浊乱人

  • 楚汉春秋佚文·陆贾

    临海洪颐烜原辑江津王利器校订【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春秋:&ldquo;楚汉春秋九篇。&rdquo;本注:&ldquo;陆贾所记。&rdquo;隋书经籍志九卷,新唐书艺文志同。唐书经籍志二十卷,不知何以多出十一卷,或字误也。文献通考经籍考未见着

  • 卷二十二·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二十二明 郭良翰 撰臣谥外夷【天下大一统也故外夷得附之臣】恭献日本国王源道义【永乐】恭愍高丽国王王颛【洪武】恭顺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永乐】朝鲜国王李珦【景泰】恭定苏禄国东王巴

  • 程氏经说卷六·佚名

    明道先生改正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康诰曰克明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徳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

  • 卷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七钱塘程川撰易十七上经十谦便能亨又为君子有终之象【防渊録谦彖辞】谦之为义不知天地人鬼何以皆好尚之盖太极中本无物若事业功劳又于我何有观天地生万物而不言所利可见矣【叶贺孙録谦彖

  • 原序·黄伦

    原序理学昭融周歴千古于胸次不逾辰刻之顷傥翳障弗屏彻虽一瞬之境恍迷其真眡千载而上之圣贤心传于典谟训诰誓命中若之何剖其秘析其微哉古书百篇嬴秦酷以虐焰仇之特甚先汉力追探之收拾散逸仅得孔安国所传为正会巫蛊事旋

  • 左传折诸卷二·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桓公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姚承庵曰前年郑使宛来归祊原无易许意盖以祊近鲁鲁所欲得者以小利中其欲将惟我所役而不辞故鲁宋本为好隠宁渝盟而从郑伐宋至入郕入许

  • 卷第九·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原书阙

  •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佚名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供奉五方瘟神,即东方行瘟张使者、南方行瘟田使者、西方行瘟赵使者、北方行瘟史使者、中央行瘟钟使者。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