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取《度人经》中大梵隐语、灵书中篇、三十二天内音及道君后序等篇章词语,采集众家之说疏解其义。如注「隐语」一词云:「隐语者,大梵之音,与地上不同;『隐语之中有四:一者隐名,二者隐讳,三者隐事,四者隐义也」。此种文体类似南北朝隋唐道士所撰《灵宝经义疏》、《玄门大义》、《道教义枢》等书。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庄子翼·焦竑
  雷公炮炙论·雷敩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混元八景真经·佚名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佚名
  道法宗旨图衍义·佚名
  图经衍义本草·寇宗奭
  本经疏证·邹澍
  盘珠集胎产症治·严洁
  云山集·姬志真
  葆光集·尹志平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胡澍
  丹溪治法心要·朱震亨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佚名
  紫皇炼度玄科·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八·彭定求

        卷608_1 【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皮日休   (王夏之歌者,王出入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爣爣皎日,欻丽于天。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于地。厥晦厥贞,如王入焉。   出有龙旂,入有珩珮。

  • 徐俨夫·唐圭璋

      俨夫字公望,号桃渚,平阳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第一。淳祐十二年(1252),著作郎兼礼部郎官、兼沂靖惠王府教授,除秘书丞。   西江月   曲折迷春院宇,参差近水楼台。吹箫人去燕归来。空有落梅香在。   花底三更过雨,酒

  • 御选宋诗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四七言古诗十方岳东西船昨日东船使风下突过乘舆快于马今日西船使风上适从何来急于浪东船下时西船怨西船上时东船羡篙师劳苦自相寛明日那知风不转推篷一笑奚尔为怨迟羡速无休时沙头漠漠杏花

  • 咏史诗巻下·胡曾

    唐 胡曾 撰沙丘年年游览不曾停天下山川欲遍经堪笑沙丘才过处銮舆风过鲍鱼腥【秦纪三十七年亲巡天下至平原而病七月丙寅崩于沙丘丞相李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不发丧棺载輼凉车中故幸宦者骖乘所至上食百官

  • 列传第五十九 沈炯 虞荔 傅縡 顾野王 姚察·李延寿

    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炯少有俊才,爲当时所重。仕梁爲尚书左户侍郎、吴令。侯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建邺,以炯监郡。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子仙怒,命

  • 卷十五·岳珂

      淳熙内禅颂   中兴三朝,授受之懿,追媲尧禹。一时荐绅名士,亲逢盛际,浓墨大字,以侈千一之遇者间有之,而史不多见。三松王才臣(子俊)者,家庐陵,以文鸣江西,尝作《淳熙内禅颂》一篇,其文赡蔚典丽。余甲戌岁在九江,才臣自蜀东归,

  • ●卷三·徐梦莘

      政宣上帙三。   起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尽其日。   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金人李善庆等至京师。   是日李善庆等入国门馆於宝相院上令蔡京童贯邓文诰见之议事诏补善庆修武郎小散多(改作小索多)从义郎勃达(改作

  • 卷十·昭梿

    ◎稗史按:纪晓岚宗伯《滦阳续录》载五火神事,力辨其妄。因思委巷琐谈,虽不足与辨,然使村夫野妇闻之,足使颠倒黑白。如关公释曹,潘美陷杨业,此显然者。近有《承运传》,载朱棣篡逆事,乃以铁、景二公为奸佞。又有《正统传》,以于忠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涌幢小品卷之八·朱国祯

    召问命官国初四明人王桓与二儒者同赴召。见太祖于便殿。上问二儒者。在家何业。一对曰。臣业农。上曰。卿业农。亦知禾、麦之节有不同乎。对曰。知之。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也。上曰。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

  • 昭明太子传·姚思廉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梁武帝长子。生母是丁斌嫔。当初,梁武帝没有男孩,梁武帝率兵起义讨伐东昏侯时,萧统于齐中兴元年(501)九月在襄陽出世。梁武帝登帝位后,有司上书请求立储君,梁武帝认为天下刚刚安定,很多制度缺失还有待进

  • 方域一七·徐松

    水利《方域志》:太祖建隆二年,西京留守向拱言:「重修天津桥,洛水贯西京,多暴瀼,坏桥梁。拱甃巨石为脚,高数丈,锐其前以疏水势,石缝以铁鼓(略)[络]之,其制甚固。」诏书褒美。 开宝九年四月,郊祀西京,诏发卒五千,自洛城菜市桥凿渠抵

  • 中庸章句序·真德秀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

  • 治兵第三·吴起

    治兵,即治理军队的意思。全篇共八节,主要讲的是进军、作战、训练、编组、指挥等问题。15、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

  • 卷三十二·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二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陀罗尼门若有烦恼若无烦恼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三摩地门若有烦恼若无烦恼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陀罗尼门有烦恼无烦恼。若三摩地门有烦恼无烦恼。尚毕竟不可得。

  • 人死何往的回答·太虚

    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久为佛教中禅宗的参究话头。东方杂志第二十六卷第二号,微知君亦曾提出人死何往的问题,且曾试述三条的答案,结论则为尚不能有何确切的说明。然寻之佛典,则曾有相当之解答。未述其解答之前,先录微知君原文于

  •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我今于汝大仪轨中。我亦授与三摩地法。何以故由能观想此三摩地故。即能获得一切如来大自在法。而为一切三

  • 卷第十七·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七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行犍度中有教无教跋渠第四有教及无教  诸行彼果实或有漏学者  思惟戒在后若成就身教彼成就无教耶。设成就无教彼成就教耶。若成就善不善隐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