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574_1 【送饶州张使君】贾岛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滁上郡斋离昨日,   鄱阳农事劝今秋。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   卷574_2 【观冬设上东川 
-   泳字沂叔,号野鹤,天台人。   青玉案   守岁   一盘消夜江南果。吃果看书只清坐。罪过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尽向今宵过。   此身本是山中个。才出山来便希差。手种青松应是大。缚茅深处,抱琴归去,又是 
-   ●卷四十七·神仙门中  有逸士衣破衤阑衫,绿裤,黑束腰带阔三寸,一脚着一靴,一脚跣行。夏衣絮衫,冬卧冰雪,出气如蒸。自号蓝采和。尝舞拍板歌于市曰:“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光一掷梭。古人混 
-    海庙祀东海之神,在莱州府城北。庚寅之秋,予旅东莱掖署,时族叔少程(起鹏)知掖县事,出示其《谒庙礼成,登蠡勺亭观海》五古云:“庚寅秋八月,敬谒海神庙。祀礼既成,登亭试凭眺。纵目水天宽,荡胸波涛摇。万派尽朝宗,百川如 
- 逊字仲敏,号溪云,其先南阳人,寓居吴。博学善属文,精书画。初从黄冠,与息斋李衎同画墨竹,一旦自以为不及,即弃墨竹而用勾勒法,妙绝当世。郭羲仲赠诗云:「好竹每怀张仲敏,泠泠风骨水为神。」钱宗伯牧斋《列朝诗集小传》云:吴郡又有 
-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九   歙县汪立名编补遗上【格律诗凡五十五首】	劝酒【以下出文苑英华】	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顔如花腰似柳今与美人倾一杯秋风飒飒头上来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东邻起楼高百尺璇 
- 洪武三年冬十月丙辰朔监察御史袁凯言国家荡平四方固资将帅之力然今天下已定将帅多在京师其精悍雄杰之士智虽有余而于君臣之礼恐未悉究臣愿于都督府延致通经学古之士或五人或三人每于诸将朔望早朝后俱赴都堂听讲经史庶 
-                 王淑艳 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里,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倾注了太史公对其刻薄少恩所持的批评态度。然而,商鞅变法却是我国历史上成功的一例。孝公当政,已进入七 
- 吴明彻,字通火召,秦郡人。父亲吴树,在梁朝任右军将军。吴明彻自幼父亲去世,他本性非常孝顺。十四岁时,有感于父亲的坟墓尚未修建,家里又贫困难以拿出钱来,便勤于耕种。当时天旱,禾苗枯焦,吴明彻非常伤心,每天到田里大哭,抬头向苍 
- 永宁,唐朝时称为蔺州。宋朝时,该地在泸州的江安、合江二个县的境内。元朝时,此地设置了永宁路,统领了筠连州和腾川县,后来此地又改为永宁宣抚司。明朝洪武四年(1371)平定了四川,永宁归附朝廷,朝廷在此设置永宁卫。六年,筠连州 
- 《御览》八百十八引《韩诗外传》孔子、颜渊登鲁泰山,望吴阊门。渊曰:“见一匹练,前有生蓝。”子曰:“白马,蓝刍也。”《御览》八百九十七引《论衡》儒书称孔子与颜渊俱登鲁东山,望吴阊门。谓曰:“尔何见?”“一匹练,前生蓝。” 
-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十宋 真德秀 撰礼义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此仲虺称汤之词记冠仪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容体正顔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 
- 婺源江永撰地官【一】乡老是三公之致仕者行乡饮礼当为尊有无不定故附见于乡大夫而无职掌闾师任民通乎乡遂而所掌以乡为主又以闾为比法之小成闾胥主徴令而闾师亦掌徴赋故以闾名官县师虽通掌内外地域而所主实为家稍县都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五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无学身语业  即意三牟尼三清净应知  即诸三妙行论曰。无学身业名身牟 
-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三卷大乘经重翻一百七十二部四百一十六卷·悲华经十卷 北凉沮渠蒙逊世昙无谶于姑臧译·大悲芬陀利经八卷右二经同 
-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之剑磨瑟昙,名为拘楼之市镇。尔时,长老阿难,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长老阿难问世尊言:“世尊!希有哉!不可思议哉!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但如我等观察,却甚明显。&rd 
- 《圜容较义》是明朝末年李之藻与利玛窦翻译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几何在我国的传播。李之藻撰。亦利玛窦之所授也。前有万历甲寅之藻自序,称凡厥有形,惟圜为大;有形所受,惟圜至多。浑圜之体难名,而平面 
- 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别于天台四教仪而称大本四教义。《四教义》即是智顗所作《维摩诘所说经玄义》之初章。在初章基础上进一步离析广义,作有六万余言,超过原在玄义所述初章份量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