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石字介甫,临川人。生于天禧五年(1021)。庆历二年(1042)进士。神宗朝,除翰林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晚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元祐元年(1086)卒,年六十六。赠太师,谥曰文。崇宁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蜀太后徐氏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国色能为诗蜀王建纳之姊为贤妃娣为淑妃王衍即位册贤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后太妃同祷青城山凡游历之处各赋诗刻於石共十六首丈人观早与元 
-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 
-   哲宗   △元符三年(庚辰,一一○○)    1、六月(案:《宋史·本纪》:是月丙申朔。) 乙巳,左正言陈瓘言:“伏见龙图阁待制、新知荆南邢恕,昨者自谓亲闻司马光所说北齐宣训事,谓光等有凶悖之意,遂以其语告於章惇,而光及范祖禹等 
-   ○绍熙内禅   绍熙二年辛亥,十一月壬申,光宗初祀圜丘。先是,贵妃黄氏有宠,慈懿李后妒之。至是,上宿斋宫,乘间杀之,以暴卒闻,上不胜骇愤。及行礼,值大风雨,黄坛灯烛尽灭,不成礼而罢。上以为获罪于天,且惮寿皇谴怒,忧惧不宁,遂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生员陈锡福等,保结刘振德为吞霄总理具保结状,治下生员陈锡福、监生古松荣、总理梁妈成、街耆古开盛、林石禄、庄耆周阿东、李友生、铺户振利号、广发号、同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刘振德一名,为人诚实,公 
- 遵旨筹议覆奏(夹片)谢赏世职恩奏二次生捦逆夷姧民讯供进呈夷信图书奏(夹片)击破通夷匪船拿获姧民逆夷大帮潜遁奏查明南北两路逆案出力人员奏(夹片)覆讯夷供分别斩决留禁绘呈图说奏遵旨筹议覆奏(夹片)奏为遵旨议奏、仰祈圣鉴事 
- 明道先生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唐太宗御制:“上有麾之,中有乘之,下有附之。币帛衣之,仓廪食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童蒙训》曰:“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 
-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辜讲当殷帝国(孔子生活的前一个王朝)衰败的时候,帝国家族的三个成员,一个(微子,姓子,名启,商纣王的哥哥。据说是孔子的远祖)离开了国家;一个(箕子,姓胥,名余,商纣王的叔父)变 
- 释提桓因。於众中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罗蜜。难了难知。是人民功德不小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书者持者学者,佛语释提桓因。云何拘翼。阎浮利人民。是都卢皆持十戒悉具足。其功德宁多不。持是功德。百倍千倍万倍。亿万倍巨亿万倍 
- 世之称净业者。自晋远法师始。仰体佛慈。大启度门。凿池植莲。建堂立誓。於时十八贤众百二十三人。得自在力。念而无念。无生而生。心印递传。迄至於今不坠。有彻悟禅师者。法门之元嗣也。夙具定慧。参契渊微。始则悟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菩萨。在毗卢遮那佛大集会中。从座而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为当来末法杂染世界恶业众生。说无量 
- 	续传灯录卷第四目录	大鉴下第十一世	·	谷隐聪禅师法嗣三十五人	·金山昙颖禅师 洞庭慧月禅师	·仗锡修己禅师	·大乘德遵禅师	·竹园法显禅师	·永福延照禅师	·景清居 
-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所以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有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禅师 
- 一集 第一品一(一、一、一)然,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贪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贪焚有情 依贪行恶 胜观 
- 呜呼元政不纲久矣其乱亡之成实自顺帝帝之至元二年丙子广东朱光卿河南捧胡首难光卿增城人与其党石昆山锺大明聚众作乱国号大金改元赤符时惠州民聂秀卿亦称兵与光卿合捧胡陈州人以烧香惑众作乱于信阳州破归德鹿邑焚陈州 
- 注释书。明刘绩撰。全书24卷。今传世。此书主要是对《管子》旧注(房玄龄注或称尹知章注)本的校补。刘氏的补注既有解词、解句,也有以反切方式注音,对旧注补充刊谬,以“绩按”附于旧注之后与之区别。其“补注”推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