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治政篇 第十三 凡二十二条

明道先生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唐太宗御制:“上有麾之,中有乘之,下有附之。币帛衣之,仓廪食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童蒙训》曰:“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

当官者,必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当。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

事君如事亲,事官长如事兄。与同僚如家人,待群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国事如家事。然后能尽吾之心,如有毫末不至,皆吾心有所未尽也。

或问:“薄,佐令者也。薄所欲为,令或不从,奈何?”伊川先生曰:“当以诚意动之。今令与薄不和,只是争私意。令是邑之长,若能以事父兄之道事之,过则归己,善则唯恐不归于令,积此诚意,岂有不动得人?”

凡异色人,皆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罢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

刘安礼问临民。明道先生曰:“使民各得输其情。”问御史。曰:“正己以格物。”

韩魏公问明道先生。说:“立朝大概前面路子放教宽,若窄时,异日和自家无转侧处。”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子贡曰:“位尊者,德不可薄。官大者,政不可欺。”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孟子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书》云:“木以绳直,君以谏正。”

《抱朴子》曰:“迎斧钺而敢谏,投鼎镬而尽言,此谓忠臣也。”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顾东桥先生座侧铭:“言行拟之古人则德业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事闲。报应会及子孙则治政公,受享虑及疾病则费用俭。”

先儒曰:“处事不可不斩捷,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居位临民现宰官者,必非无因,每见仕途上人都认自家是某官某宦,不知自家就是救世的活佛。有功者赏,有过者罚。除害安民,慈惠多方,只是一个恰好,不可太过不及。果能为人父母公祖,使地方老幼男女个个得所,化成极乐世界,家家供俸,人人顶礼,官也做了,佛也成了,何等心安,何等快捷,较之面壁修行,云壤万仞矣!”

猜你喜欢
  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谏而许第二十·晏婴
  刑德第五十五·桓宽
  管子补注卷二十三·刘绩
  论语纂笺卷四·詹道传
  卷五·纳兰性德
  初禀篇第十二·王充
  左传事纬例略·马骕
  卷八·王天与
  卷六十四·王与之
  卷三十·佚名
  卷三百五·佚名
  卷上·佚名
  告 徒 众 书·太虚
  佛说月上女经卷上·佚名
  第十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三十八·吴景旭

      已集中之中  杜诗  浣花溪  絶句云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  吴旦生曰方舆胜覧浣花溪在成都府城西一名百花潭按吴中复作冀国夫人任氏碑记云夫人微时以四月十九日见一僧堕汚渠为濯其衣顷刻百花满潭因名百花潭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杨柔胜

    第十一齣 玉箫寄眞【一翦梅】〔贴上〕鸨母频催贴翠钿。花也慵拈。酒也慵沾。此情谁肯再移天。〔丑上〕暂且调絃。休掷金钱。〔贴〕举头一望五云端。肠断伤心翠黛攒。祝吿一声肠欲断。此生无分适文鸾。〔丑〕姐姐。情

  • 卷九·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九   宋 郭知达 编古诗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金华山属梓州射洪县唐陈子昻射洪人武后时擢右拾遗少读书此山】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尔雅石载土谓崔嵬陆士衘西山何其峻曽曲

  • 卷十·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长江集卷十唐 贾岛 撰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峰前峰後寺新秋絶顶高牕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度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黎阳寄姚合魏都城里曾游熟才子斋中止泊

  • 卷四·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四(明)邓雅 撰○七言律诗美新淦曹明府招圣德如天极海涯县公凫舄到荒遐金陵地接二千里紫淦春囘十万家案牍庭中飞鸟雀弦歌城外种桑麻才名不独传京国庾岭南来衆口夸寄毛弘济时寓玉笥山中昔年为客厌

  • 卷一百十一·列传第八·柯劭忞

      ○太宗诸子   △合失 海都 察八儿 阔端太子 只必帖木儿 别帖木儿 脱脱木儿 阔出太子 失烈门 哈剌察儿 灭里 阿鲁灰帖木儿 合丹   太宗皇帝七子:孛剌合真皇后生合失;乃马真皇后生定宗;乞儿吉思皇后生阔端;次阔出

  • 慎所好第二十一·吴兢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泰寺

  • 第五回 捣金陵数路并举 俘孙皓二将争功·蔡东藩

      却说马隆既讨平秦凉,朝议将加赏西征将士,偏有人出来阻挠,谓西征将士,已加显爵,不宜更授。独卫将军杨珧进驳道:“前由隆募选骁勇,稍加爵命,不过为鼓励起见,今隆众已荡平西土,未得增赏,将来如何用人,反觉得朝廷失信了。”武帝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宗纪·脱脱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名桓,徽宗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恭显皇后王氏。元符三年(1100)四月十三日,生于坤宁殿。开始名..,封为韩国公,次年六月进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1102)二月初九,改名为火亘,十一月初六,又改名桓。大观二年(1108)

  • 卷二十七·陆九渊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佚名

    宋 滕珙 撰仁义类论事物自然之分答江元通此段谓学者求仁精义未尝不相为用尝谓天命之性流行发用见于日用之间无一息之不然无一物之不体其大端全体即所谓仁而于其间事事物物莫不各有自然之分如方维上下定位不易毫厘之

  • 提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经传通解      礼类五【通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续二十九卷仪礼经传通解宋朱子撰初名仪礼经传集注朱子乞修三礼劄子所云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诸经史

  • 论因果之理·印光

     甲、论因果之理●因果一法, 为佛教入门之初步, 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因果者, 世出世间圣人, 平治天下, 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上(一名伽耶山顶经论)·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见诸众生烦恼缚  起菩提愿为救拔  如是正觉慈悲尊  顶礼造论释经故  我论能尽烦恼怨  救护诸有断恶道  如是二种最胜利  一切外道论中无  此修

  • 夜谭随录·和邦额

    文言笔记小说集。四卷。署“清闲斋氏”(和邦额)撰。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取材广泛,所记事物繁多,有甘肃沙漠 怪风,西海蜃气观,京师地震等奇观,也有北地 回煞、夜星子等迷信风俗。故鲁迅《中国小说史 略》谓其“记朔

  •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在摩伽陀国逢暴风雨,说制伏为风雨害之恶龙之坛法神咒,终则大身檗噜荼王自座起,复说降伏恶龙之神咒。名曰金刚觜光焰睒电真言,檗噜荼为金翅鸟,故名金刚觜。

  •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与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妙臂印幢陀罗尼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