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牛李

唐自宪宗以来,士大夫党附牛、李,好恶不本于义,而从人以喜愠,虽一时公卿将相,未有杰然自立者也。牛党出于僧孺,李党出于德裕,二人虽党人之首,然其实则当世之伟人也。盖僧孺以德量高,而德裕以才气胜。德与才不同,虽古人鲜能兼之者,使二人各任其所长,而不为党,则唐末之贤相也。僧孺相文宗,幽州杨志诚逐其将李载义,帝召问计策,僧孺曰:“是不足为朝廷忧也。范阳自安史后,不复系国家休戚。前日刘总纳土,朝廷糜费且百万,终不能得升粟尺布以实天府,俄复失之。今志诚犹向载义也。第付以节,使捍奚、契丹,彼且自力,不足以逆顺治也。”帝曰:“吾初不计此,公言是也。”因遣使慰抚之。及武宗世,陈行泰杀史元忠,张绛复杀行泰以求帅。德裕以为河朔命帅,失在太速,使奸臣得计,迁延久之,擢用张仲武,而绛自毙。僧孺以无事为安,而德裕以制胜为得。此固二人之所以异,较之德裕则优矣。德裕节度剑南西川,吐蕃将悉怛谋以维州降。维州,西南要地也。是时方与吐蕃和亲,僧孺不可,曰:“吐蕃绵地万里,失一维州,不害其强。今方议和好,而自违之,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应变次之。彼若来责失信,赞普牧马蔚茹川,东袭汧、陇,不三日至咸阳,虽得百维州何益?”帝从之,使德裕反降者,吐蕃族诛之。德裕深以为恨,虽议者亦不直僧孺。然吐蕃自是不为边患,几终唐世,则僧孺之言非为私也。帝方用李训、郑注,欲求奇功。一日,延英谓宰相:“公等亦有意于太平乎?何道致之?”僧孺曰:“臣待罪宰相,不能康济天下,然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内侵,百姓安生业,私室无强家,上不壅蔽,下不怨讟,虽未及全盛,亦足为治矣。而更求太平,非臣所及也。”退谓诸宰相:“上责成如此,吾可久处此耶?”既罢未久,李训为甘露之事,几至亡国。帝初欲以训为谏官,德裕固争,言训小人,咎恶已著,决不可用。德裕亦以此罢去。二人所趣不同,及其临训、注事,所守若出于一人。吾以是知其皆伟人也。然德裕代僧孺于淮南,诉其乾没府钱四十万缗,质之非实。及在朱崖,作《穷愁志》,论周秦行纪,言僧孺有僭逆意,悻然小丈夫之心老而不衰也。始僧孺南迁于循,老而获归,二子蔚、丛,后皆为名卿。德裕没于朱崖,子孙无闻,后世深悲其穷,岂德不足而才有余,固天之所不予耶?

猜你喜欢
  载记第三十 赫连勃勃·房玄龄
  本纪第四 少帝·沈约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六十·忠义二·脱脱
  卷一百二 天聖二年(甲子,1024)·李焘
  卷七·佚名
  卷四 漢二十條·陶岳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元帝惊心·蔡东藩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一·刘恕
  名山藏卷之十一·何乔远
  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李庶传·李延寿
  骠传·欧阳修
  选举三○·徐松
  卷五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625_1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陆龟蒙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罱郎。初觉顶寒生远吹,   预忧头白透新霜。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   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   

  • 第六十回 奋神锤生擒小丑 降番将暗用机谋·萧晶玉

    且说耶律寿山正在伺敌,只见灯光临近,也是一员穿白主将,两员偏将,也是平北元帅旗号。寿山看了心中诧异道:“怎么这边又一个宋元帅?”遂督兵前进。战杀了一阵,宋将却又败去。寿山复整人马,才要前进,忽听背后呐喊,一双人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单本

    第十一齣 议婚【风入松】〔外便服上〕萧萧白髮映华裾。笑功名两字成虚。年来儿女须婚娶。也没个相当门户。知甚日荣归故闾。嗳。只落得自嗟吁。〔丑随上展帖介〕外边白相公来拜老爷。〔外看帖介〕晚生白元钧顿首拜。

  • 丁集第四·钱谦益

    皇甫举人冲八首【燕歌行】秦军未解邯郸围,燕丹新自秦城归。仰天叩心发长叹,燕山六月寒霜飞。质子当年苦拘迫,马为生角乌头白。归来倾国思报仇,不知谁是桥边客。忽闻燕市多侠徒,时相哭泣时欢呼。百金求

  • 卷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嘉善曹庭栋编东观集魏野字仲先陜州人母梦引袂于月中承兔而生嗜吟咏不求闻达居州之东郊凿土屋方丈曰乐天洞弹琴其中歌啸自得性不喜巾帻见賔客惟纱帽白衣出则跨白驴真宗闻之累徴不起遣使图其

  • 雍陶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雍陶(805—?)。字国钧 ,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人。出身贫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授国子毛诗博士。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世称雍简州。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

  • 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欧阳修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遥领彰义军节度使。元和七和,惠昭太子薨 ,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欲立澧王恽,而恽母贱不当立,乃立遂王为皇太子。 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陈弘

  • 隐帝纪中·薛居正

    乾祐二年春正月乙巳朔,制曰:朕以渺躬,获缵洪绪,念守器承祧之重,怀临深履薄之忧。属以天道犹艰,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国有大丧,奸臣乐祸以图危,群寇幸灾而伺隙,力役未息,兵革方殷。朕所以尝胆履冰,废飧辍寐,虽居亿兆之上,不以九五为尊,渐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蔡东藩

      却说熹宗皇后张氏,本祥符人张国纪女,国纪由女得封,授太康伯,客、魏尝欲倾后,无词可谤,左思右想,竟造出一种蜚言,谓后非国纪女,乃是系狱海寇孙官儿所出,想入非非。且扬言将修筑安乐堂,遣后居住。安乐堂在金海桥西,从前孝宗生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正统十四年八月戊申朔 车驾至大同○日生晕旁有戟气随生左右珥及戴气东北生虹蜺形如杵至昏渐散○己酉 驻跸大同王振尚欲北行镇守太监郭敬密告振曰若行正中虏计振始惧自出居庸关连日非风则雨及临大同骤雨忽至人皆惊疑振

  • ◎留学界之趣闻·李定夷

    留东学生人品之杂,志不胜志,而其不用功之程度,乃亦愈进而愈高。东京某旅馆有某省之官费生六人,同住于一走廊。六双之拖鞋,每日殆无一刻分散。盖彼六人者,非同在乙房,即同在甲房,个人之无时间可以用功,吾人一望而知之矣。其终日

  • 中州人物考卷四·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清直孙尚书显显信阳人父丧庐墓乡里称其孝洪武二十年以乡举授工科给事中峻洁明敏遇事能断后累官至工部尚书坐事谪戍云南遣人没其家止得水牛一只草屋数间使者旋报上嘉叹即召还复职显至中途卒衡知府岳岳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四·阿桂

    九月癸巳上谕军机大臣曰奎林至询及阿桂在当噶尔拉撤兵事所言甚详阿桂于此事措置得宜从容中度可谓善于经理至贼酋索诺木屡次差人报禀并差贼目丹巴沃杂尔来营欲求官兵让出阿桂因将计就计全师而出所办必当如此彼时贼意欲

  • 卷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吉礼奉先殿致祭奉先殿之礼国家崇建奉先殿于景运门之东祗奉列圣列后神位日献食月荐鲜朔朢朝谒时节展拜出入启吿恭遇圣诞忌辰及诸令节庆典则于后殿上香

  • 卷八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八十三歌颂二十三【词臣十五】万寿诗【七言排律四十韵有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李锺峩【臣】闻三多之祝愿首肇於封人五福之陈畴实衍於箕子稽长年於帝牒自大电绕枢以来考永命於王

  •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圣行品第十九之一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于是般涅槃经专心思惟五种之行。何等为五。一者圣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婴儿行。五者病行。

  • 同姓名录·余寅

    十二卷。录补一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君房,晚年改字僧杲。鄞县(今浙江奉化县)人。明万历八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 《农丈人文集》二十卷,《乙未私志》、《吴越游稿》。周应宾录补一卷,另著有《九经

  • 苏学士集·苏舜钦

    宋代诗文别集。16卷。苏舜钦著。据欧阳修《序》称:“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为十五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有《沧浪集》15卷。此书现为16卷,卷1至5收古体诗96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