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天关三图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内容大部分与《洞真上清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相同,但删去该经上卷第一至八页文字,补入部分神图。盖为同一经典之不同版本。

《上清天关三图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神气养形论·佚名
  紫团丹经·佚名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佚名
  长生指要篇·林自然
  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佚名
  性命要旨·汪东亭
  养生三要·袁开昌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佚名
  周易玩辞·项安世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佚名
  时病论·雷丰
  洪恩灵济真君祈谢设醮科·佚名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佚名
  通玄真经注·朱弁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原序·魏庆之

      诗之有评,犹医之有方也。评不精,何益于诗;方不灵,何益于医!然惟善医者能审其方之灵,善诗者能识其评之精,夫岂易言也哉!诗话之编多矣,《总龟》最为踈驳,其可取者惟《苕溪丛话》;然贪多务得,不泛则冗,求其有益于诗者,如披砂简金,闷

  • 提要·陈桱

    【臣】等谨案通鉴续编二十四卷元陈桱撰桱字子经奉化人流寓长洲官至翰林学士桱祖着宋时以秘书少监知台州尝作书名厯代纪统其父沁为校官又续有撰述世传史学桱以司马氏通鉴朱子纲目并终于五代其周威烈王以上虽有金履祥前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五十五 苏州织造李煦奏俟曹寅回任即进京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切臣煦荷蒙圣恩,授以两淮盐差,于十月十二日任满。即欲进京叩谢天恩,因臣曹寅到任之后,即有事进京,奉旨将敕印交与臣煦署理

  • 南唐书卷十二·陆游

    宋 陆防 撰孟陈韩朱列传第九孟坚始事建州王延政为将保大初查文徽讨王氏之乱坚来降文徽即以兵付之出奇鏖击有功及冯延鲁之攻福州也坚亦在兵间吴越援兵自海道至阻淖不得登岸延鲁不知兵急于破敌欲敛兵诱而蹙之坚谏曰

  • 王道隆传·沈约

    王道隆,吴兴乌程人。他的哥哥王道迄,读了一些书,会书法,外表又很俊俏。吴兴太守王韶之对人说:“如有兄弟儿子像王道迄这样的,就什么也不缺少。”始兴王刘浚用他当世子的老师。又因为会写字补任中书令史。王道隆也读过一些书

  • 步大汗萨传·李百药

    步大汗萨,太安狄那人氏。曾祖荣,仕魏历职金门、化正二郡太守。父居,龙骧将军、领民别将。正光末年,六镇造反,萨便携带家小往南避难,来到秀容,投靠了尔朱荣。后随尔朱荣进占洛陽,因军功除扬武军帐内统军,赐爵江夏子。从平葛荣,累

  • 杜骥传·李延寿

    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高祖杜预,是晋朝的征南将军。曾祖杜耽,到河西避难,所以曾在前凉张氏那里作官。苻坚平定凉州后,祖父和父亲才回到关中。杜骥哥哥杜坦对史籍颇有研究,宋武帝打下长安,他跟随南下。元嘉年间,作青、冀二州

  • 卷一百一十 朱子七·黎靖德

      ◎论兵   今州郡无兵无权。先王之制,内有六乡、六遂、都鄙之兵,外有方伯、连帅之兵,内外相维,缓急相制。〔贺孙〕   本强,则精神折冲;不强,则招殃致凶。〔僩〕   或言:"古人之兵,当如子弟之卫父兄。而孙吴之徒,必曰与

  • 卷一百五十八·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八  宋 卫湜 撰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於天子天子试之於射

  • 桓公·桓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冬,城向。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传】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夏,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

  • 卷二十九·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後五阴。此阴自灭不至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

  • 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译)·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有四种法。菩萨摩诃萨。尽其寿量常应修行。乃至虽遇丧命因缘。亦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复次此一切种一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一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一子。随所生处自体之中。余体种一子皆悉随逐。是故欲界自体中。亦有色

  • 革命当从革心起·太虚

    ──二十五年四月在常州中山纪念堂讲──一 绪论  二 革命的古义  三 革命的今义  四 革命是果革心是因  五 心的分析  六 革心的可能  七 由革心而成革命即内圣而外治一 绪论今天、因为各界的要

  • 佛说人本欲生经·道安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拘类国行拘类国法治处 阿难记所闻圣教土也。法治处王城也。是时贤者阿难独闲处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为分明易现 现当为见也。是意微妙本句倒。便

  • 日本乞师记·黄宗羲

    明季海盗有周崔(鹤)芝者,福清人也。少读书不成,去而为盗于海。其人饶机智,尝往来日本,以善射名,与日本之萨摩岛主结为父子。

  • 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佚名

    法琳《破邪论》列举道经中有《智慧观身大戒经》,该经当出自六朝。唐孟安排《道教义枢》引该经,但引文不见今本,本经或是残卷,或是缩本。述静观真人观身实相,了见世法皆空,劝人修心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