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通鉴续编二十四卷元陈桱撰桱字子经奉化人流寓长洲官至翰林学士桱祖着宋时以秘书少监知台州尝作书名厯代纪统其父沁为校官又续有撰述世传史学桱以司马氏通鉴朱子纲目并终于五代其周威烈王以上虽有金履祥前编而亦防自陶唐因着此书首述盘古至髙辛氏以补金氏所未备为第一卷次摭契丹在唐及五代时事以志其得国之故为第二卷其二十二卷皆宋事始自太祖终于二王以继通鉴之后故以续编为名然大书分注全仿纲目之例当名之曰续纲目仍袭通鉴之名非其实也沈周客座新闻载桱着此书时书宋太祖云匡自立而还未辍笔忽迅霆击其案桱端坐不慑曰霆虽击吾手终不为之改易也云云此虽小说附防之谈亦足见桱以褒贬自任后人乃造作此说也今观其义例于宋自太平兴国四年平北汉后始为大书系统郑瑗井观琐言称其本晦翁语録持论已偏至于金承麟称末帝立仅一日未成为君乃为之纪年西辽自徳宗以下诸主但传年号并无事迹可纪亦一一详为分注亦不免循名失实明史何乔新传载乔新年十一时侍父京邸修撰周旋过之乔新方读通鉴续编旋问书法何如对曰吕文焕降元不书叛张世杰溺海不书死节曹彬包拯之卒不书其官而纪羲轩多采怪妄似未有当云云亦未始不中其失也他如取宋太祖烛影斧声之讹载文天祥黄冠故乡之语漫无考正轻信传闻陈耀文学林就正又谓桱误以范仲淹赴桐庐郡至淮遇风诗为唐介作并改诗中强楚为狂楚尽室为今日蛟鼋为鱼龙则引据未免疎舛黄溥简籍遗闻又谓桱纪其先户部尚书显吏部尚书伸工部尚书徳刚诸事为宋史所不载成化间续纲目者亦皆削去疑其或出于妄托则挟私滥载尤不协至公然自通鉴纲目以后继而作者实始于桱其后王宗汶薛应旂等虽递有增修而才识卒亦无以相胜姑存以备防考亦未为不可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表第六 方镇三·欧阳修
  梁家人传第一·欧阳修
  东都事略卷六十八·王称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榆巢杂识·下卷·赵慎畛
  大明孝宗敬皇帝寔录卷五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警备队·费行简
  第四二○禀光绪四年四月十三日一二二一八--一一·佚名
  二、掌握山西武力与太原起义前后·阎锡山
  ·全台绅民公约·丁曰健
  靖海纪略卷之一·曹履泰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李开先

    【望远行】(生上唱)西风瑟瑟,偏动天涯行客。(僧上唱)愁远家乡,回首关山遥隔。(净、末上唱)伤心故国,甚日挽回征旆。几度风霜客裏过,把人豪气暗消磨。关山历尽红尘苦,未卜前程事若何?(生白)蒙哥哥远来,送到沧州境界了。(僧白)兄弟,我欲要

  • 秋天,这秋天·林徽因

    这是秋天,秋天,风还该是温软;闪着金银,夸耀这里那里,在这秋天,这时候满腔的热情这时候心得像歌曲,还信得过仍然偎着还为的是那不定的起始你怀疑着:荷叶还没有残败;耳朵旁温甜;缤纷降落到地面上。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秋天懂得那狂

  • 卷三百四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古梅吟藳【四】过淮南湖黄尘茫茫北风起黄芦萧萧日色死百万征夫血怒流防汚淮南一湖水向来失着图中原一朝此地化为边养兵百年不用力将军金印慙空悬南湖

  • 卷九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龟山集【中】?山衡湘侧南二千里清淑之气常蜿蟺丹砂玉石气所感融结万状非磨镌穷深荒蹊异岱畎不逢禹迹经弃捐苔封土蚀谁复问嶙峋僵卧当市防龟山老叟见之

  • 卷二·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孟东野诗集卷二     唐 孟郊 撰乐府下织女辞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着褴缕衣官家牓村路更索栽桑树古意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

  • 列传第一百二十 孝友·欧阳修

    唐受命二百八十八年,以孝悌名通朝廷者,多闾巷刺草之民,皆得书于史官。万年王世贵,长安严待封,泾阳田伯明,华原韩难陀,华州王瞿昙,郑县辛法汪、郭士举、张长、郭士度、郑迪、柳仁忠、能君德、刘崇、甘元爽、韩子尚、韩思约,下邽

  • 列传九·薛居正

    氏叔琮,尉氏人也。唐中和末,应募为骑军,初隶于庞师古,为伍长。叔琮壮勇沈毅,胆力过人。太祖讨巢、蔡于陈、许间,叔琮奋击,首出诸校,太祖壮之,自行伍间擢为后院马军都将。时东伐徐、郓,多历年所,叔琮身当矢石,奋不顾命,观者许焉。累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正德五年十一月癸丑朔钦天监进正德六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百官颁行天下○升四川副使王凯为山东左参议贵州左参议胡拱两浙盐运使张吉俱为河南右参政思思军民府同知谢湖为福建佥事陈州知州李衢武昌府同知常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纳麟传·宋濂

    纳麟,高智耀之孙,高睿之子。大德六年(1302),纳麟因是名臣的子孙,由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之荐举,入禁卫亲军。大德十年任中书舍人。至大四年(1311),升宗正府郎中。皇庆元年(1312),擢为佥河南廉访司事。延..初年(1314),拜监察御史

  • 跋·王守仁

      嘉靖戊子冬德洪与王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后同门各以所记见遗。洪择其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若干条。居吴时,将与文录并刻矣。适以忧去,未遂当是时也,四方讲学日众,师门宗旨既明,若无事于赘刻者,故不

  •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诸恶业莫作,诸善业奉行。自净其意行,是名诸佛教。惠施获福报,不藏恚怒怀。以善灭其恶,欲怒痴无馀。独行勿逐愚,欲群当逐智。智者灭其恶,如鹤择乳饮。观世若干变,知法起灭迹。贤圣不乐世,愚者不处贤。解知念待味,思惟休息义。无

  • 卷第二十六·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六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一(即阿含部) 述曰:“阿含,亦云阿笈多。此翻教,又翻无比法,又翻法归。盖是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是故通则大小二教,皆号阿含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下·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于佛光内寺译  尔时佛告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于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然彼佛土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亦无女人及三恶趣苦恼之声。以净琉璃而为其地。城

  • 彻悟禅师语录序·彻悟

    世之称净业者。自晋远法师始。仰体佛慈。大启度门。凿池植莲。建堂立誓。於时十八贤众百二十三人。得自在力。念而无念。无生而生。心印递传。迄至於今不坠。有彻悟禅师者。法门之元嗣也。夙具定慧。参契渊微。始则悟

  • 卷第五·佚名

    姚启昌校正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卷第五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四善恶门之余姚昌远校忏悔品所犯贪瞋痴业障  惟凭佛法僧忏摩宝积经云。佛告舍利弗。因贪犯者。为过微细。难可舍离。因瞋犯

  • 毛诗多识·多隆阿

    十二卷,清拔贡岫岩多隆阿所著。其书旧有三本一,为嘉业堂刊本镌于吴兴刘氏校雠极审并有程棫林按语,文字亦似几经修正,惜止六卷未为完璧一。为辽阳张氏排印本,张绣江之后裔所印卷首即以绣江名署之较刊本,稍逊一为辽阳袁氏藏书

  • 金身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