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神气养形论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741_1 【景阳台怀古】陈贶   景阳六朝地,运极自依依。一会皆同是,到头谁论非。   酒浓沈远虑,花好失前机。见此尤宜戒,正当家国肥。   卷741_2 【石城怀古】刘洞   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几许六朝事

  • 槎翁诗集卷七·刘崧

    (明)刘嵩 撰○七言排律题萧静安所藏归隐图髙人归隐定何年一望青山兴杳然桂树髙岩晴雪里桃花流水白云邉桥通絶岸茆堂近路转深林草市连巢父持竿还入海留侯辟榖早归仙偏思骑鹤扪星斗亦拟呼龙种石田此境未知何处有畵图千古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唐四僧诗六巻唐僧灵澈诗一巻灵一诗二巻清塞诗二巻常达诗一巻案书録解题载灵澈灵一集皆一巻而清塞与常达失载是集合而辑之不知何人所编灵澈灵一及常达集前各载宋沙门赞宁奉勅所撰本传一篇惟清塞无之灵澈诗

  • 提要·沈周

    臣等谨案石田诗选十巻明沈周撰周有石田杂记已着録此集不标体制不谱年月但分天文时令等三十一类葢仿宋人分类杜诗之例据慈溪张鈇跋葢其友光禄寺署丞华汝徳所编也顾元庆夷白斋诗话载都穆学诗于周尝作节妇诗有青灯泪眼枯

  • 卷十·佚名

      武纪解第六十八   币帛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成。车甲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捷。克□事而有武色,必失其德。临权而疑,必离其灾。□□不捷,智不可□,□于不足,并于不几,则始而施,几而弗免,无功。   国有三守,卑辞重币以服之,弱

  • 东都事略卷六十五·王称

    列传四十八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人也曽祖纬为史官官至给事中五代史有传天禧元年昌朝献文章于朝召试除晋陵簿国子监説书时孙奭判监一见许以公辅景祐元年初置崇政殿説书以授昌朝而天章阁侍讲亦自昌朝始在经筵善称説仁宗

  • 卷之五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吕思勉

    中国自海通以来,和外国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可谓极多,而其最甚的,则无过于关税税率的协定。现在世界上,经济竞争,日烈一日。贸易上的自由主义,久成过去;各国都高筑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产业。独税率受限制的国,则不能然。所以旧式

  •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②。” 【注释】 ①矜:庄重自尊。②党:这里指结党营私,搞宗派。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读解】 矜而不争是庄重自尊,自己对自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复次嗢拖南曰邪师住雪山劝勉系属净渐次戒圆满穗成就为后有诸外道。于弟子众自立为师。专求利养。专求恭敬。专求自利。遇缘和合。有族姓子投

  • 第九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九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劝证品之余法师行相品第二十劝证品之余摩那婆。若有人能入是门者。则于一切法门皆得明了。摩那婆。汝等应证如是法相。既自证已为人演说。汝等当得无量无边乐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下·佚名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 制译分别道分品第十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为念诵人。说八圣道法为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诸佛所行之道。念诵之人行此道者。真言乃成。于此报尽。复生人天胜上妙处。过去诸佛

  • 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法藏

    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奇特圣众纤埃现以全身。迥超情虑之端。透出名言之表。窃见玄纲浩

  • 贤弈编·刘元卿

    笔记。四卷。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民国十一年 (1922年)上海石印本。此书以戒法宗旨编辑,分怀古、廉淡、德器、方正等十六目。志怪目所收,有的含鬼话成分。

  • 悟道录·刘一明

    余于斯道,向慕有年,而是非邪正终难剖彻。庚午岁,遇拜来中老师,蒙恩指皈正道。于辛未年朝谒各属名山,至甘肃省,访得栖云山悟元老人,续注《周易阐真》诸祖师丹经,及自着《悟道破疑》、《修真辨难》诸书,其精义入神,炳若日星,即往谒

  • 元始洞真决疑经·佚名

    亦称《太上决疑经》。内容托为元始天尊与太极真人、天真皇人、上相青童君三人的质疑,天尊一一作答,故名《决疑经》。其主旨在于说明世间有为法皆属无常,即生即灭。唯出世昇玄至道才是常住,即不生不灭。学道之人要敬事

  • 王文恪公笔记·王鏊

    王文恪公笔记,一卷,明王鏊撰。王鏊,字济之,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廷试第三名,授编修。正德时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事迹详明史卷一八一本传。此书明纪录汇编本作守溪笔记,明今献汇言本作守溪长语。

  • 四书经疑贯通·王充耘

    元王充耘撰。八卷。黄虞稷谓其书已佚。此本为明范钦天一阁旧钞本,尚首尾完具。唯第二卷中脱一页,第八卷中脱一页。此书以《四书》同异参互比较,各设问答以明之。盖由于延祐科举经义之外,设有经疑,此与袁俊翁《四书疑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