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一家人

溥仪入继为宣统帝,便有五个母亲:同治帝的瑜妃(溥仪尊为敬懿皇贵太妃)、妃(溥仪尊为恭肃皇贵太妃)、晋妃(溥仪尊为荣惠皇贵太妃),光绪帝的皇后(溥仪尊为隆裕皇太后)、瑾妃(溥仪尊为端康皇贵太妃)。

就地位言,隆裕皇太后当然最尊崇,故势力最大。不过溥仪是同治帝的承继子,对于光绪帝只是兼祧子,所以在瑜、、晋三妃认为关系很深,争着要过问。隆裕皇太后死后,瑾妃也继起参加。这就是后来宫中所说的四太妃。荣惠皇贵太妃最后死,死时还传给溥仪下面一批珍物:

黄碧幺佩一件(上栓红碧幺一块,白珠结二十粒)、蓝宝石一块、翡翠背云珍珠二颗、碧玺一件、翡翠坠角一件、珊瑚豆一件、翡翠小佛头一件、黄碧玺佩一件、碧玺扇坠一件(嵌绿葫芦)、旧玉三件、珠节四颗串一件、碎珊瑚节一包、翡翠背坠五件(带珠二颗)、金钱十个(即金镑)、大清金币四个、小金锞二十二个、金条三条足三十两、小银锞二十个、小银牙锞五十个、岁岁平安二包、景泰蓝小钟一件、珐琅小钟一件(见〈陈设簿〉)。

溥仪对于本生父醇亲王载沣,很能尽其孝思。在满洲国,每月奉王爷二千元的甘旨。每逢王爷生日,必送如意一柄。王爷遇溥仪生日,也必送如意一柄。吾们从《如意簿》上,可以编成下面一张表:

王爷送溥仪

康德元年(一九三四)三月一日

三镶碧玉如意一柄

二年(一九三五)二月十五日

通玉如意一柄

四年(一九三七)二月十二日

三镶青玉如意一柄

五年(一九三八)二月廿六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六年(一九三九)二月四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七年(一九四○)一月廿二日

三镶玉雕龙凤如意一柄

八年(一九四一)二月二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九年(一九四二)二月□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十年(一九四三)一月廿七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十一年(一九四四)一月廿一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十二年(一九四五)二月五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溥仪送王爷

康德三年(一九三六)二月七日

三镶如意一柄

五年(一九三八)二月十二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六年(一九三九)二月十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七年(一九四○)二月十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八年(一九四一)一月二十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九年(一九四二)二月三日

三镶云玉如意一柄

十年(一九四三)二月八日

三镶碧玉如意一柄

十一年(一九四四)二月十八日

通玉小如意一柄

十二年(一九四五)二月十六日

三镶玉如意一柄

康德元年(一九三四)、三年(一九三六)王爷送溥仪的,元年(一九三四)、二年(一九三五)、四年(一九三七)溥仪送王爷的,《如意簿》都没有记录。上表所列康德元年(一九三四)王爷送溥仪的,是从《陈设簿》抄上。想来其余年份也有送的,不过失于记录罢了。《记事簿》载康德三年(一九三六)溥仪查问送王爷礼物情形,很有趣:

康德三年(一九三六)二月十二日下午六点余钟,上打电话问:“送王爷物品,出帐否?收在何处?”随言:“已出帐,物品在吴长明室。”上问:“何以知在吴长明室?”随言:“出帐时,在吴长明室看物品上号码,故知。”上谕:“汝赴吴长明室,看物品还在否?”当即赴吴长明室看,物品已无,随即回司房接电言:“奴才至吴长明(室),物品已无。”上言:“无事了!”又七点馀钟,护军言:“上头叫毛永惠。”随即出去,上在楼谕:“汝叫汽车至吴长明家中,问送王爷物品收于何处?问明,回来时与楼上通电话。”随即坐汽车至吴长明家中,据云:“已交承宣课溥修矣。”回来,即与楼上三四一三八(按原文书成中国数码)通电话,上接电话谕:“汝说罢!”随言:“奴才至吴长明家中,吴长明已交承宣课交溥修。”上又谕:“不知物品现在承宣课否?”即对曰:“不知。”“汝到承宣课看看去。”即赴承宣课,见物品仍在,马延武言:“溥修令存于此。”随回,对电言:“物品仍在承宣课。”上谕:“汝赶紧与载涛送去。”由承宣课开出门条,六色物品送至大和旅馆,面交载涛。六色物品计:如意一柄,瓷碟一件,玻璃瓶一件,挂屏一件,铜花阡一对,漆匣一件。

王爷在天津有个住宅,归溥仪开支。王爷也曾到过满洲国,溥仪在西花园给王爷布置着一个卧室。

溥仪本生母,早年就死去。其时溥仪还在北平宫中,听到了母亲病重的消息,吵着要去省视。及至去看时,那知母亲早已咽了气,溥仪哭得很悲伤。自从溥仪做了皇帝,拘于皇室的规矩,母子间不能重温骨肉之情,这是一个生离死别的惨剧。

溥仪有十来个弟妹,我所考知的,是两个弟弟:

溥杰字俊之,英文名威廉姆。能做诗,绘画。和溥仪后弟润麒,同时到日本留学。其时还在天津,所以分别变姓名为金秉藩和郭继英。在宫中流出的溥杰和润麒给溥仪的信中,还有用秉藩和继英名字的,便是为此。后来又分别改用日本人姓名为清水次雄和清水武雄。他们在陆军士官学校读书,毕业后回满洲国,开始以中校资格服务。如果溥仪终于没有儿子,依照满洲帝国的《帝位继承法》,溥仪死后,溥杰该是满洲帝国第二位皇帝(〈帝位继承法〉系于康德四年[一九三七]三月一日公布,第五条规定:“帝之子孙不在时,传于其兄弟及其子孙。”)。溥杰曾和唐石霞结婚,石霞字怡莹,光绪帝瑾妃之侄女。后来不欢而散。溥杰续娶一日本女子,将于以后详述。而石霞今以画名平沪间。

溥任随王爷在平津,没有到满洲国。于康德四年(一九三七)结婚。

五个妹妹:

大格格未详其闺名,嫁与润良,已故。润良为皇后之弟、润麒之兄,勋四位,侍卫官。

二格格闺名韫和,又名秉熹。嫁与郑广渊,字ㄨ鼓,是郑孝胥之孙、郑禹之子。原在英国留学,后被日人强迫改赴日本。归满洲国,任外交部科长。生有一女,名英才,据《主子银器簿记》,曾于康德元年(一九三四)五月十七日赏给金镯一副、金锁一件。

三格格闺名韫颖,又名秉颢,又名莉莉,一作利利。嫁与润麒,生有一子,名宗麒。照康德四年(一九三七)五月东京来信的口气,报告住入秋山病院,似又有分娩模样,但下文没有分晓。

四格格闺名韫娱,又名佛儿。嫁与赵国圻,也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满洲国任中校,蒙古人。办理秋瑾一案的绍兴府知府贵福,便是他的父亲。

五格格闺名韫欢。嫁与万嘉熙,也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满洲国任中校,江西人。张勋的参谋长万绳拭,便是他的父亲。

照清朝的规矩,皇帝于皇后外,可以有不拘数目的妃嫔,其等级是皇贵妃、贵妃、妃、嫔和贵人。像顺治和康熙两帝,就各有三十位妃嫔贵人。还有清朝的规矩,皇帝立后,便同时立妃嫔。溥仪是十七岁上立后的,他本人不愿更有妃嫔,他倒主张一夫一妻。因为宫中老人认为皇帝应该有妃嫔,不可违反祖宗制度,才勉强立了一妃。其后虽做了满洲国皇帝,也始终只有一个贵人。

溥仪的皇后,是内务府大臣荣源之女,姓郭博罗氏。慈禧太后的宠臣毓朗贝勒,便是皇后的外祖父。论辈份,毓朗为溥仪的侄,故皇后比溥仪要小二辈。皇后闺名鸿秋,英文名伊利沙白。中英文学问都不差,还能绘几笔画。夫妻感情原是很好,但在康德元年(一九三四)以后,逐步恶化。后有抽大烟的嗜好,吾们从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七月十六日到六年(一九三九)七月十日的一本《细流水账》上,见到她前后共买益寿膏七百四十两,平均每天约吸二两。康德五年(一九三八)十月十二日,购烟斗两个,每个一元七毛,计三元四毛;灯罩一个,计二元五毛;烟钎子十三支,每支一元二毛,计十五元六毛。后的烟具,就这般购之市上,似乎很不讲究。抽大烟的,同时必吸卷烟,后也不能例外。在同一本《细流水帐》上,前后共买各种卷烟三万零四百三十支,平均每天要吸八十五支。或者说,实在后所抽大烟和卷烟没有这末多,其中给装烟的太监们揩油去的,也着实不少。不过后痼癖之深,几至终日不能下床,确是实情。据说后又害目疾,几致失明。故凡遇国家大典,后就不能参加,大家也不知道满洲国还有一位皇后。又一说,有一年冬,溥仪要借避寒为名,把后送往旅顺软禁起来,给宫内府次长入江贯一知道了。入江是日本宫内省的老吏,依他日本人的见地,认为皇帝应有皇后,皇后应和皇帝同居,坚决反对,因此没有成为事实。皇后方面当然也有表示,这可从三格格给溥仪的报告中窥见一斑:

……关于赵欣伯之妻所述后之事,详禀于左:赵妻赴日前,曾谒见后。后见彼将与分离,极悲,并托彼转告日方,请后来日养病。后云:“为什幺别人都得自由,独我不能自由?”赵妻果欲托日人请后东渡。莉极阻之,告彼:“后之地位与常人异,不自由为当然之事。如不信,请看日后亦然。”赵妻以莉语为然,想不致生出若何枝叶。彼言:“后近日多病,彼不能详知,因日人阻其见后,所以三余月来未至府请安。”莉闻此种种话,知其为人,因远而拒之。

这是大同二年(一九三三)十月间之事。又康德四年(一九三七)三月七日的信说:“后放大的照片实在可怕,比前二年又变样了。隐藏起来,不给人看。”这也可见后在家庭中的情形。

溥仪到满洲后,起先每月给后一千五百元,最后加到三千元。所有伙食、仆媪工资和一切零用,都由后自己开销。而在这笔款内,后还要每月汇款给他族人恒圻津贴四十元。所以《细流水账》上载着:“康德五年(一九三八)八月三十一日,彩票一张一元。”“康德六年(一九三九)十月二十一日,彩票五张五元。”大概后也在想发财。溥仪自己吸“三五牌”等名贵香烟,而后吸的只是“粉包”等次等香烟。宫中本也有卷烟配给,但是挨不到后,要她自己在市上零买。溥仪自己饮的茶叶,是从北平大批购来,而让后每天在市上零买二两。后也不和溥仪一起进餐,由她自己备膳,每天照例买两个面包或五个包子。传说后每天要吃一百个鸡子,因为后有烟癖,每天早上老是起不来,厨房给她煮着的鸡子,一会儿冷了,便给她另煮,所以后实在只吃两个,而因冷了留下的要有九十八个。但在吾们见到的《细流水账》上,没有这—笔开支,连鸡子一个名词也难得发现。从各种簿籍上看来,溥仪和皇后也常相互送礼。如《主子银器簿》载:“大同二年(一九三三)二月七日,进万岁爷银烟盒二个,银珐琅四方抽屉盒一个,银胎日月瓶一对,绒礼帽二顶。”“康德元年(一九三四)三月四日,万岁爷赏镯表一件,小银沙盒一件。”但有一件滑稽的事,据《杂物纪念章电灯簿》载:“第六十一号白玻璃铜口花插一对,康德元年(一九三四)十月十五日皇后进。康德六年(一九三九)十月二十日,赏皇后。”或许是溥仪有意和皇后过不去吧!

和皇后同时册立的淑妃,姓额尔德特氏,闺名文绣,又名惠心。皇后和她相处很好,常给她梳发,可说脱略了宫中规矩。民二十年(一九三一),淑妃突然在天津法院对于溥仪提出离婚上诉,并要求给与赡养费五万元。终于由溥仪私下托人出来关说,给了淑妃一笔财产,让她自由去。淑妃现在天津办一所小学校,自己做校长。

康德四年(一九三七)三月二十五日,溥仪册立他他拉氏为庆贵人,宫中却呼为“董贵人”。她是生长在北平的,那年才十八岁。溥仪很喜欢庆贵人,还请陈曾矩教他读了六年的中文书。康德九年(一九四二)八月十三日庆贵人死了,溥仪很是伤心,追封为明贤贵妃,殡宫在般若寺。我既得知还没有奉安园寝,曾到寺访问,殡宫实在藏经阁后,屋中只有一棺,棺前只有一案,灵前陈设已空无所存,极凄凉萧瑟之至。东壁有溥佳杂物一堆,寺僧指结婚照一帧道:“这就是溥佳夫妇(溥佳要存耆从弟索樾坪之妹,名溥索,号鹏云)。”两人日记,也在这里拾得。回顾西壁还有一棺,很觉骇异,读其铭,方知此中长眠人为在长春战役中牺牲之一位地下工作同志。寺僧又说:“当康德皇帝在日,这里有禁卫看守,不容闲人擅入。”方外人也不胜今昔之感了!

康德十一年(一九四四)春,溥仪又册立一位福贵人。这位贵人姓李,名玉英,年十七岁,是新京市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的学生。家住长春二道河子,父亲在长春南关一家小饭店叫做万发园的当跑堂。一说吉冈安直见溥仪和后感情不好,庆贵人死后,宫闱寂寞,存心要给他另找一个配偶,一天便把这位女学生送进宫中,不问双方是否愿意,便算是溥仪的妃子。后来经过了几个月的教导,娴熟宫中礼数,才册立为贵人。一说是二格格和吉冈商量,合力作成的。这位贵人的父亲,由溥仪给他一笔钱去过活,不再做跑堂了。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九·陈厚耀
  雷学淇校辑本《世本》·佚名
  卷之十六·佚名
  ●卷十六·余继登
  一百四十五 曹寅奏陈商议刻书并审科场事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纪昀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佚名
  六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于敏中原办各书情形并进呈现办各书及总裁名单片·佚名
  《旧唐书》简介·刘昫
  柴通玄传·脱脱
  萧岐传·张廷玉
  唐纪四十三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781)·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十一·王世贞
  卷八十九·雍正
  秦淮画舫录跋题·捧花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比大节·唐圭璋

      据词中“南唐重赋,一旦俱蠲”云云,大节当为宋初人。   满庭芳   春寿太守   玉笋京华,紫荷香润,宴闲密侍西清。碧幢金节,仍尹凤皇城。须信千龄庆遇,丹霄上、重叠恩荣。时多暇。湖山丽景,许酒乐升平。   新春。逢

  • 第二十出 春赏·叶宪祖

    【念奴娇】〔旦扮公主生末扮内监副净丑扮宫女上〕洛阳盛丽。但春当三月。花开争赏。谁似皇家多宠泽。贵主园亭虚敞。杂树生香。流莺弄响。占得春晖广。名花无价。晓来人报齐放。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

  • 卷三百五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玉楮诗藳岳珂夜观象奕青灯相对夜初阑适意棋枰伴我闲天马辎车金象国虎龙缟韈寳台山进趋自可觇成败幸胜何常不往还一着未容囘逐势不妨袖手酒杯间唐世

  • 鸣盛集附录·林鸿

    赋椰子赋余尝驾苍虬乗虚舟登蓬莱之三山游海外之四州思金茎之玉露沁枯肠而消忧有一黎叟怡然谓予曰遐荒之游乐乎吾遗子以消渇之物形碨礧而味珍羞名为椰子欲之易求乃翩翩而特立耸乔树于荒丘孤高挺出劒叶蓊郁标危榦而叅天

  • 元风雅姓氏后集目录·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姓氏后集目録卷一邓善之【文原】卢彦威【亘】王继学【士熈】王仪伯【结】马昂夫曹子贞【元用】叚惟德【辅】李齐贤张氷溪钱雪界叚天祐【吉甫】李两山【思衍】吴养浩【善】祝直清【蕃】上官伯圭卷二

  • 廉吏传卷上·费枢

    (宋)费枢 撰○周列国尝观周官以六计弊羣吏之治皆以廉为言夫察其治而谓之廉则吏治以廉为本也然当是时为吏者不闻有可纪之人何也盖上以节俭化臣下下以行义励风俗人有士君子之行况于在位乎是则人人皆廉吏也自周之东礼义废

  • 凡例·朱轼

    史传三编凡例名儒名臣循吏俱始于汉终于元何也据二十一史以立传也天德与王道大用与小用原无二致三者原不必分但依类以见耳如龚遂岂不是名臣而列在循吏虞诩岂不是循吏而列在名臣司马光岂不是名儒许衡岂不是名臣而姑以分

  • 一三九 爱罗先珂下·周作人

    爱罗先珂(Eroshenko)这是他在日本时所使用的姓氏的音译,比较准确的写“厄罗申科”,因为找好看字眼所以用了那四个字,其实他本姓是“牙罗申科”,因译音与日本语的“野郎”相近,野郎本义只是汉子,后来转为侮辱的意义,并为男娼的

  • 中山王元英传·李延寿

    元桢的儿子元英,很懂事而又聪明机敏,善于骑射,懂音律,也略知一点医术。孝文帝时,任梁州刺史。皇帝南征,他担任汉中别道的都将。后来皇帝驾临钟离,元英认为皇帝亲征,势压东南方,汉中有可乘之机,上表请求追击讨伐,皇帝允许他的请求

  • 令狐德棻传·欧阳修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父亲名熙,在隋朝曾任鸿胪卿。他祖先是敦煌县的豪门大姓。令狐德棻通晓文艺、史学。隋炀帝大业末年,要他当聄城长,碰上时局动荡,没去上任。淮安王李神通占据太平宫起兵响应高祖李渊,成立总管府,安排令狐

  •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吕思勉

    有明一代,政治虽欠清明,制度则颇为详密。其大部,都为清代所沿袭,有到现在还存在的。注619所以明代的制度,在近世的历史上,颇有关系。明太祖初仍元制,以中书省为相职。后因宰相胡惟庸谋反,遂废省不设。并谕后世子孙,毋得议置丞

  • 随时第四十五·佚名

    时有淳浇,俗有华茂,不可以一道治,不得以一体齐也。故无为以化,三皇之时;法术以御,七雄之世;德义以柔,中国之心;政刑以威,四夷之性。故《易》贵随时,《礼》尚从俗,适时而行也。霜风惨烈,周弃不艺禾,炎气赫曦,曹明不制裘,知时不可也;贸章

  • 卷九十一·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一    明 湛若水 撰 省国费四【冗官冗食冗兵冗役附】 唐徳宗建中四年五月初行税间架除陌钱法时河东泽潞河阳朔方四军屯魏县神防永平

  • 提要·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名物解      诗类提要【臣】等谨按毛诗名物解二十卷宋蔡卞撰卞字元度兴化仙防人熙宁三年与兄京同举进士第仕至观文殿学士事迹具宋史自王安石新义及字説行而宋之士风一变其为名

  • 轻重甲第八十·管仲

    桓公曰:“轻重有数乎?”管子对曰:“轻重无数,物发而应之,闻声而乘之。故为国不能来大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桓公曰:“何谓来天下之财?”管子对曰:“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譟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无所得品第八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须真胝,白胜天王言:&ldquo;如来为大王授记乎?&rdquo;胜天王答善思惟菩萨言:&ldquo;善男子!我授记如梦相。&rdquo;又问:&ldquo;大王!如此授记当得何法?&rdquo;答

  • 雪關和尚語錄卷二·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虎跑語錄崇禎丙子春,司理海岸黃公、中丞集生余公,洎武林眾縉紳居士,請師于虎跑定慧禪寺結制。開堂,師陞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氤氳結而地天交泰,盤旋覆而海嶽春融,爇向爐中,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前星朗耀、后嶽齊

  • 太上正一法文经·佚名

    太上正一法文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南北朝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经文乃太上道君告张道陵,言消灾获福之法。经文称世间人民困于疫病、牢狱、水火、刀兵、虎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