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法辑要

  此书为吾师文伯子先左所辑也。师博览群书,擅词章,精书法,前清以孝廉方正幕食四方,负才喜游。民国二年,宦游秦中,与上官不合,遂弃官在陕南设馆授教,有生徒数百人,而陕南文化乃大为之一变。此其遗稿未经刊行,欲学书者,读此自知门径。此书于真草隶篆分有层次依法学去,自易成家,附载于此,以飨好者。锡五敬识。

《书法辑要》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游仙窟·张鷟
  木马·张资平
  徐州旅馆之一夜·蒋光慈
  丽情集·张君房
  野记·祝允明
  守宫砂·佚名
  详刑公案·佚名
  离散之前·郁达夫
  燕子笺·佚名
  黑地牢·程小青
  彭公案·贪梦道人
  古渡头·叶紫
  天魔舞·李劼人
  武宗逸史·佚名
  幽明录·刘义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集 四卷·钱德苍

    鸣凤记写本(生上)【缑山月】天步有乘除,仕路如反掌。豺狼盈帝里,笔剑须诛攘。年宦兴落风尘,事业晓云轻。昨将旧冠重整,义气满乾坤。悲凄楚,羡温生,笑阳城,万言时事,千古高风,一片丹心。我杨继盛向为谏阻马市,谪贬万里边城,今因仇贼

  • 第七十八回 河朔再乱节使遭戕 深州撤围侍郎申命·蔡东藩

      却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自遣质献地后,还算安分守己,至元和十五年十月病殁。子知感知信,尚留质京师,秘不发丧。军中推立承宗弟承元,承元年方二十,语军士道:“诸公未忘先德,不因承元年少,欲令暂摄军务;承元愿尽节天子,勉成忠烈

  • 卷之二十五·佚名

    吴元年九月甲戌朔升雄武卫千户韦正马凤翔卫指挥副使○命参政朱亮祖帅浙江衢州金华等卫马步舟师讨方国珍上曰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今出师讨之势当必克彼无长策惟有泛海遁耳三州之民疲困已甚城下之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六月甲申朔兵科给事中侯庆远题倭奴中途筑垒固险为久驻计我师追蹑已度王京三百里独苦无糗糒臣窃谓初我师出境无敢谓百全必克者暨平壤一捷开城再捷颇以倭为易与于是有碧蹄之败因败而惩持重自保于是乎有许和

  • 一二五四 论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仍着派皇六子皇八子督同分办·佚名

    一二五四 论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仍着派皇六子皇八子督同分办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十日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十日奉旨:知道了。【真按:此应系节录,上应尚有文本.知道了前无所承,岂成其文?】其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仍着派皇六子、皇

  • 一一九六 谕提调官恭泰罚俸三个月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一一九六 谕提调官恭泰罚俸三个月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初二日吏部议办理续缮四库全书潦草错悞之提调官 翰林院侍讲恭泰等照例罚俸,应注于纪录抵销一疏,奉谕旨:恭泰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

  • 司马消难传·令狐德棻

    司马消难字道融,河内温地人。父亲司马子如,是齐神武的辅佐大臣,官至尚书令。司马消难自幼聪明,读过一点经史,喜欢故意做作,以求名声。最初担任著作郎。司马子如是当朝权贵,司马消难也喜好结交宾客。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

  • 河南王高孝瑜传·李延寿

    河南康献王高孝瑜,字正德,文襄帝高澄的长子。最初封为河南郡公,北齐受禅代替东魏,他又被晋爵为王。历任中书令、司州牧。早先,他被养在神武帝的宫中,与武成帝高湛同岁,两人相亲相爱。将要诛杀杨忄音等人,他参与了预谋。武成帝

  • ●雪交亭正气录卷二·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乙酉纪檗庵曰:「天醉」之说,迩来论者多援之。然以先皇帝而使之亡国,天则醉矣;然以酣淫贪戾之君若臣,而能上之可参于建武、次亦不失为建炎,亦必使天醉而后可也。乃论者谓虏乘建瓴之势,即非马、阮之奸,恐亦难支

  • 第二十七卦 颐 山雷颐 艮上震下·佚名

    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 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

  • 卷一百一十六·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四世尊,云何以舌界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庆喜。舌界舌界性空。何以故?以舌界性空与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二无二分故。世尊,云何以味界舌

  • 卷三·佚名

    △离诤王授记品第六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应供正遍知而作是念。彼劝多亿众生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转地。我今应授其记示现佛刹。尔时世尊入于三昧。名为不忘菩提心。即现微笑。笑已妙光普照无量无边佛土。示离诤

  • 维摩义记卷第四(末)·慧远

    见阿閦品者。因行既成入佛境界能见诸佛。此品具论。于中初明见释迦佛后见阿閦。从后立称。名见阿閦。阿閦胡语此云无动。此品明见无动如来。是故名见阿閦佛品。问曰。此品亦见释迦。何故偏言见阿閦乎。释迦此土恒见。

  • 凡例·纪荫

    宗统编年凡例大道之统。归於正宗。正宗之传。统乎大道。故曰宗统。  佛法。宗旨。随机设化。编年。纪事。据实征时。其间纪。注。正。变。一本紫阳纲目。他如五经。孔子家语。诸子。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

  • 第四十三章 [缺]·佚名

    第四十三章 [缺]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 66 册 No. 34 小王统史

  • 玉壶野史·文莹

    宋代笔记。10卷。释文莹编著。文莹熙宁中曾作《湘山野录》,此书则继其后成于元丰元年(1078)。自序称其收集宋初至熙宁间文集200余家,近数千卷、因取其中神道碑、墓志、行状、实录及奏议、碑表、野编小说之类,“聚为一家

  •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瘟仪·佚名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瘟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祭宅舍前后五帝神祇,驱除瘟鬼,保佑健康。

  • 洞真金元八景玉箓·佚名

    全称《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三洞奉道科戒仪范》已着录此书;《无上秘要》亦引述此经。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误分作两种道书。一本题作《洞真金元八景玉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