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司马消难传

司马消难字道融,河内温地人。

父亲司马子如,是齐神武的辅佐大臣,官至尚书令。

司马消难自幼聪明,读过一点经史,喜欢故意做作,以求名声。

最初担任著作郎。

司马子如是当朝权贵,司马消难也喜好结交宾客。

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崔赡等人都在他那里当宾客。

不久,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光禄卿,出任北豫州刺史。

齐文宣帝末年,更加昏庸暴虐。

司马消难害怕祸及自己,常常图谋自保,委屈己意,安抚收容,百姓很拥护他。

当时,齐文宣在并州,急召其弟上党王高涣,高涣害怕被杀,就杀了使者向东逃跑。

在邺中搜捕数日,邺中一片骚动。

最后在济州捉住。

高涣刚逃走时,朝臣们互相私下说:“如今上党王叛逃,打算逃向成皋。

如果同司马消难的北豫州同谋,必将成为国家祸患。”这话被报告给齐文宣,齐文宣十分怀疑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害怕,密令亲信裴藻从小路入函谷关,请求举州归附。

晋公宇文护派达奚武、杨忠接应,司马消难与杨忠一起入朝。

授大将军,封荥阳公。

跟随高祖东征,升任大后丞。

又把女儿嫁给静帝为皇后。

不久,出任云阝州总管。

隋文帝辅佐朝政后,司马消难听说蜀公尉迟迥不受替代,打算与尉迟迥联合,也举兵响应。

以开府田广等人为心腹,杀掉总管府长史侯莫陈杲、云阝州刺史蔡泽等四十余人。

所管辖的云阝、随、温、应、土、顺、沔、环、岳等九州,鲁山、甑山、沌阳、应城、平靖、武阳、上明、氵员水等八镇,都服从他。

把儿子司马泳送到陈国作为人质,请求支援。

隋文帝命令襄州总管王谊为元帅,征调荆、襄军队讨伐。

八月,司马消难听说王谊军将到,连夜率领部下,归附陈国。

陈宣帝任命他为都督安随九州八镇、车骑将军、司空,封为随公。

当初,杨忠去接应司马消难,二人结为兄弟,感情甚好。

隋文帝待他以叔父之礼。

等到平定陈国后,司马消难到达京师,被特意免去死罪,发配为乐户。

二十天后放回。

仍然承蒙旧情,特地被召见。

随即在家中去世。

司马消难贪于淫欲,去留轻率。

所以世人说反复无常者,都以司马消难为例。

妻子高氏,是齐神武的女儿。

在邺城时,司马消难对她很敬重。

后来入了函谷关,便把她抛弃了。

司马消难赴云阝州上任,把高氏和三个儿子留在京师。

高氏对隋文帝说:“荥阳公多变而狡诈,如今让新宠跟着自己,一定不顾妻子孩儿,希望您防备他。”司马消难投奔陈国,而高氏母子因此得到赦免。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诬被废 昆仑婢产子承基·蔡东藩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八·佚名
  第五册 天聪元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一二八一 大学士和珅等奏请修书议叙升用人员缘事降调分别办理折·佚名
  卷七·傅恒
  钦定兰州纪略卷五·阿桂
  卷四十七·班固
  第七章 在苏联 二 放不下架子·溥仪
  魏允贞传·张廷玉
  卷九十七·雍正
  兵二○·徐松
  第一节 饮食·吕思勉
  春秋事语·佚名
  三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沈德潜

    ☆曹溶字洁躬,浙江嘉兴人。崇祯丁丑进士。国朝官至户部侍郎。著有《静惕堂诗》。○芝麓长于近体,秋岳长于古诗,而古诗之中,五言尤胜,惟著述太多,不免良枯并见耳。芟而之,是在持择者。○韬光庵和高忠宪公韵选日届山宇,意适常

  • 卷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一 曹邺【字邺之桂州人】 风人体 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何况大堤上骢马如箭疾夜夜啼织妇寻思待成疋郎今不在家在家亦如出 杏园即事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

  • 陆游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以荫补登仕郎。绍兴中试礼部,以语触秦桧,被黜。绍兴二十八年(1158),始仕福州宁德县主簿,调福州决曹,迁大理司直。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 虞陆张骆陆吾硃传第十二·陈寿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吴书曰: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由是见称。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

  • 列传第七十 王弥 张昌 陈敏 王如 杜曾 杜弢 王机 祖约 苏峻 孙恩 卢循谯纵 载记序·房玄龄

    王弥,东莱人也。家世二千石。祖颀,魏玄菟太守,武帝时,至汝南太守。弥有才干,博涉书记。少游侠京都,隐者董仲道见而谓之曰:“君豺声豹视,好乱乐祸,若天下骚扰,不作士大夫矣。”惠帝末,妖贼刘柏根起于东莱之?弦县,弥率家僮从之,柏根

  • 卷三百四十四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子朔,以董氈為進奉使,廓州刺史李叱納欽為勝州團練使。   辛丑,賜文彥博燕於瓊林苑,上製詩以賜之。   劉昌祚乞於米脂寨中路置堡。樞密院言:「米脂寨去綏德差遠,然自收復以來,雖

  • 第六十八回 窦桂娘密谋除逆 尚结赞狡计劫盟·蔡东藩

      却说田希鉴既被拿住,无可辩罪,即由史万岁牵入帐后,将他勒死,诸将相顾失色,还有何心饮酒。李晟顾语诸将道:“我奉天子命,来此诛逆,诸君无罪,何妨痛饮数杯。”诸将按定了神,勉尽两三觥,便即起座告别。晟即同入城,揭示希鉴罪状,

  • 卷之七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杨深秀传·梁启超

    杨君字漪邨,又号孴孴子,山西闻喜县人也。少颖敏,十二岁录为县学附生。博学强记,自十三经、史、汉、通鉴、管、荀、庄、墨、老、列、韩、吕诸子,乃至《说文》、《玉篇》、《水经注》,旁及佛典,皆能举其辞。又能

  • 梁武丁贵嫔传·李延寿

    武丁斌嫔名字叫令光,谯国人。祖父在襄陽担任属官,于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刘惠明的家中。丁斌嫔出生在樊城,刚产下来时候具有一种奇异的神光,满屋紫气,所以便以“光”做名字。相面的人说她“一定会大贵”。少年

  • 卷十五·曾巩

    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右司谏,进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潞州,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卒,年四十七。子:朴、构(原作御名)。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终太常博士。洙博学有识度,遇事无难易,勇于敢为。人有

  • 指物论第三·公孙龙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 可。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天下无指而

  • 书义矜式卷三·王充耘

    商书元 王充耘 撰汤誓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贷利徳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圣人惟能絶夫私欲之累故能公于人已之间盖人主一心不能两用欲于善则不欲于利故不为声色货利之所趍则其用人处己必无徃而不当矣夫

  • (二)·梁漱溟

    人之于仁,诚所谓我固有之,不待外求者,宜其至易矣;胡乃言其不易邪?事实正是如此;同时具有其至易、至不易之两面。仁,人心也。心非一物也,以求物者求之,夫岂可得?(1)(孟子悲悯人心放失,借用鸡犬提出警告,而如何求放心固不同于鸡犬

  • 卷一·佚名

    △大宝积经三律仪会第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其山高峻严丽可观。持诸杂种犹如大地。众华卉木悉皆茂盛。其中复有天龙夜叉毗舍阇紧那罗等。常所游止。复有种种异类诸兽。所谓师子虎狼麒麟象马熊罴之属

  •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

  • 卷第四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恐怖苾刍学处第六十六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大目乾连度十七众。出家并受近圆已。此十七人便与六众而为共住。于六众边受学法义。自相谓曰

  • 唐鉴·范祖禹

    中国唐朝历史著作。范祖禹撰,吕祖谦作注。成书于元祐元年(1086)、通行版本有宋刊的小字本、明弘治十年白昂刊本、金华丛书本。十二卷。作者曾助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担任唐史的编辑工作。费时15年,用其所得于元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