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九六 谕提调官恭泰罚俸三个月处着注于纪录抵销

随机推荐

  • 吴季子·唐圭璋

      季子字节卿,号裕轩,邵武人。登宝祐四年(1256)进士。历沿江制置使干官,国子监丞。   醉蓬莱   寿友人母   正淡烟疏雨,梅子黄时,清和天气。阿母当年,暂辍瑶池会。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际。恰与瞿昙,同时共日,降人

  • 列传第九 献文六王·魏收

    咸阳王赵郡王广陵王高阳王北海王献文皇帝七男。李思皇后生孝文皇帝。封昭仪生咸阳王禧。韩贵人生赵郡灵王干、高阳文穆王雍。孟椒房生广陵惠王羽。潘贵人生彭城武宣王勰。高椒房生北海平王详。勰别有传。咸阳王禧,字永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佚名

    卷四   康熙十三年三月乙丑朔,命诸路设笔帖式驰递军情。时上以军兴孔亟,驿递奏报若如常期,或误军机;特令兵部每四百里置笔帖式一员、拨什库一名,以速邮传。自京至荆州,设笔帖式七;自河南郑州至武昌,设三;自直隶真定至汉中,设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二景泰三年三月甲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给三千宫官军马二百匹宣府等处守备官军马一千匹 达官百户把把哈只等四人来归进驼马赐钞彩段布等物有差○参赞云南军务大理寺左少卿郑颙奏云南山路崎岖不通

  • 绎史卷三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郑厉公簒国左传【隐公七年】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乃成昏 【八年】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 张居翰传·薛居正

    张居翰,字德卿。咸通初年,掖廷令张从玫收养为子,以荫庇当官。中和三年(883),从容管监军判官入朝廷任学士院判官,迁任枢密承旨、内府令,赐绯色衣。唐昭宗在华下,越级任命为内常侍,外出监察幽州军事,任期满后下诏召回,节度使刘仁

  • 野史无文卷八·郑达

    西南死事诸臣传(中)瞿式耜传陈子壮传张家玉传瞿式耜传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常熟人,吏部左侍郎文懿公景淳之孙、参议汝说之子也。登万历丙辰进士。尝谒顾裕民,款留置酒,从容谈论,至夕乃别。或询何不他客留而独此也?裕民微笑曰:『

  • 卷三十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三十三书籍十二总集渊监斋古文选一部圣祖仁皇帝御选自左传国语至宋人古文为正集六十四卷康熙四十九年校刊圣祖仁皇帝御制序 夫经纬天地之谓文文者载道之器所以弥纶宇宙统括古今化裁民物者也是

  • 第九章 20·辜鸿铭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辜讲孔子评价同一位学生(颜回),说:“哎,他死了!我亲眼看见他不断进步,但从来没看到他在前进的中途退却过。”

  • 卷四十九·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礼记礼运第九昔者节注合聚万物而索飨之【聚毛本误祭疏内同】孔子节音义逮【监本误逺】疏凡説事必须因渐【渐毛误惭】观阙

  • 左传折诸卷八·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八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文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相人二字始见于此荀卿作非相篇论其不足凭而唐举相蔡泽吕公相汉高帝姑布子卿许负其术遂相沿矣见其二子焉晋书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前高僧传音下卷  从第七尽十四。  高僧传第七卷  忘筌(上网方反下七宣反考声云筌取鱼竹笼也从竹全声庄子曰得鱼忘筌也)。  [仁-二+(穩-禾)]几(殷靳反桂苑珠丛云[仁-二+(穩-禾)]凭也从

  • 弘明集卷第五·僧祐

      罗君章更生论郑道子神不灭论远法师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远法师沙门袒服论(何镇南难并答)远法师答桓玄明报应论远法师因俗疑善恶无现验三报论更生论(罗君章)  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万物之总名。人者何。天中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愿卷第七(七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愿说理由智导行由愿兴。行愿得均理智兼备。理智兼备则心心念念总是弥陀。刹刹尘尘皆为净土。自非大愿行力。曷能臻此哉。欲人人证此三昧者。要在信愿深其根本也。夫愿者乐也欲也。欲生西方净土乐见阿弥陀佛。故

  • 勉青年学僧·太虚

    ──二十七年一月作──僧、是住持佛教及寺产的集团,此集团的本身有待于依法及律适时契机之整饬,已为现今不可讳言之事。然壮而老者垂垂待尽,能承先启后,是在僧中青年分子,尤在曾受相当教育而有相当学识之青年学僧;故如何改

  • 唯识二十颂讲要·太虚

      ──八年正月在上海尚贤堂讲──  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万法唯识,心外无境,此唯识宗之说也。有难者曰:假定祗此内识,而心外别无实境,则下之四义,应不成立:一、处所之决定。二、时间之决定

  • 卷第七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阿僧祇品第三十 【论】将释此品约立四门一释品来意二释能问之主三释说法之主四随文释义一释

  • 律诗定体·王士祯

    一卷。清代王士祯撰。王士祯论诗虽主神韵,但也很重视音节与格律。《律诗定体》选录五、七言律诗各四首,字旁标平仄符号,概括地说明唐人律格。王士祯解释说: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