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路史卷七

前纪七

禅通纪

昆连氏

昆连氏,一曰厘连氏,一曰厘蓄氏。昆连者,昏晦之谓也。

自生民以来,君有宇宙者多矣。十纪之辟不胜计,予绎路史仅得其五,其五纪则遂亡之矣。有或杂出传记如焱氏、泰氏着于庄子,成氏、素皇氏、内峏(原文“”)氏之着于鶡冠子。虽间存一二,而政迹无、灭沕穆稽。然又惧没厥号,因复着之,庶来者得以观焉。易曰:『过此以往,未之或知。』子休曰:『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信矣。

轩辕氏

轩辕氏,作于空桑之北,绍物开智,见转风之蓬不已者,于是作制乘车,轮璞较,横木为轩,直木为辕,以尊太上,故号曰轩辕氏。权畸、羡审、通塞,于是擅四方,伐山取铜以为刀货,以衡域之轻重,而天下治矣。

赞曰:

禅通着纪,伊予握旋,秉数稽功,一德乘干,地不爱珍。乃权畸羡,制彼货刀,与民通变。称物平施,有无以迁。皇上由尊,大号轩辕。

轩辕氏,古封禅之帝也。在黄帝氏之前,承学之士乃皆以为即黄帝氏,失厥所谓莫此甚焉。昔蒙庄氏论至德之世,轩辕氏后乃有赫胥,而尊卢、祝融次之,又后乃有伏羲、神农、黄帝,其明着若是。讯诸币欵有黄帝金,而又有轩辕金;封禅文识有轩辕氏,而又有黄帝氏,则轩辕自为古帝,信矣。后世惟见史迁纪黄帝名轩辕,更弗复攷,于古失之。

赫苏氏

赫苏氏,是为赫胥。赫胥氏之治也,尊民而重事。方是之时,人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鼓腹而游,含哺而嘻。昼而动,夕而息,渴则求饮,饥则求食。莫知作善而作也。出三入一,惝怳如遗。光曜赫奕,而隆名。有不居,即以胥而自况。九洛泰定,爰脱洒于潜山。

后有赫氏、赫胥氏。

甚矣。人欲之不可从也,求以从其欲,未有不失其所欲者也。是故求为乐者,失其乐;求为富者,丧其富;求其存者,先得其亡;求荣者,必至于辱;求以为大,未有不先获其小者也。昔者穆王从欲,而既失其欲矣;秦皇继之,秦皇失其欲矣;汉武又继之,汉武复失其欲矣;而明皇又继之。是何邪?夸与几而已矣。几生于所无,而夸出于不足,皆欲也。

位禄名寿,四者人之所大欲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则既有其位,又有其禄矣。其不足者名,而所无者寿尔,且名之所难及者远,而寿之所不能致者,僊也。于是事四夷,将服远以夸名,而治愈卑。礼方士将求僊以几寿,而身愈乏,尽心力而求之,而名与寿愈不可得也。虽然,服远难也,犹人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僊者,则尤人之不能致者也。彼以为致人之所能,未足为至,必于人之所不能致者,致之然后足夸也。是以中材之主,好名之心常卑于欲寿,而求僊之志尤重于服远也。

嗟夫!道在迩而求之远,事在易而求之难,惟精惟一,此白昼蜚升法也。羲以是传之炎,炎以是传之黄,尧传舜,舜传禹,小颢、颛顼、高宗、文王、夔龙、益稷、周召、箕盘与孔子之所共得也。穆王之伦不知出此,而乃区区外驰以求之是,之燕而南辕,两騑愈疾,自谓即至而不知其日远也。善乎!周隐遥之告随文曰:『帝王修道速于人臣。』一言之善,万域蒙福。臣之所学非万乘所修,而刘知古亦谓明皇『人主长生与庶人异』。欲得长生,当先道化,人和气洽则僊自致矣。若为庶人之事,臣所未悉二子之言,可谓知所本者,代之能因是而求。夫所谓精一者,则自得之矣,又何必敝精神、苦筋骨而与死祸邻哉?虽然,黄帝之所为不在是,赫胥氏之所为亦固不在是也。且以秦皇愎祸不悟,卒至陵迟沙丘,身首不敛,为天下笑。乡使穆王遗祭公之谏,则不获没于祗宫;明皇稽至德之,则不得崩于神龙;武帝苟非狠狈自悔、易危为安,则龙渊之庙不立矣。方东方生之荐药石于帝也,固以为僊者得之,自然非可躁求,若其又道不忧、不得、不然,虽之蓬莱见僊人犹无益也。而帝且不悟既晚,因大鸿言,于是悉罢方士候神人者,每对群臣自叹曩之愚惑,为方士之所欺,则不知道而已。伊尹有言:『天子惟不可彊为也,必先知道。知道,则人欲轻而民事重矣。』如是则脱洒,曜迹不为难也。赫胥氏之果僊乎?予不得而知也。予悲夫求僊者之丧其欲也,故绅之学者毋谓太谩,将有嘿而识之者。

葛天氏

葛天氏,葛天者,权天也。爰旋穹,作权象。故以葛天为号。其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汤汤乎无能名之,其及乐也,八士捉扴投足、掭尾叩首,角乱之而歌八终。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于是封泰山,兴货币,以制数会,故沈滞通、而天下泰矣。

后有葛氏、权氏。

赞曰:

旋穹苍苍,孰测至极。不有圣人,伊谁轨则。无言而信,不化而行。垂法葛天,荡荡难名。载民玄鸟,临物之极。八阕兴谣,莫知帝力。

治者致之道也,无非事也,亦无非教也。梦有占戎,有卜灾,有祈信,有盟,圣人未尝废也。是故无常祀,则淫祀不可胜举矣;无中声,则淫乐不可胜用矣。凡民之不可去者,圣人不废也。抑为之节文尔已。古者未尝无乐也,洪荒之世,圣人出道以应世,各有一代之业,则必有一代之乐也。虽然,乐者治之章,而礼者治之文也。文生而章出,礼先而乐后,不可易也。

八士八终节未尝无,则礼未尝废也。而世之人蔑礼节、隳形体,洿蔑以为行,疃怨以为贤,托音乎聚偻之傍,而罗嗊乎父师之侧,曰:『吾为达也。』吾闻无怀、葛天不如是之荡无度也。予尝学论语矣,及微子之篇,见其着周公为鲁公之语,而遂知孔子与三仁八士之心,然后三叹孔门弟子善述圣人之志,而扬雄、王通皆不足以知之也。夫微子一篇,论出处之大致,以仕为通者溺而不止,以隐为高者往而不返,然而特杂是章于间,何哉?彼周公之言,上以为君人者而下以为事君者,发也。

为君难,为臣固不易,君臣之间微矣哉。于其所厚者薄,则无不薄矣;亲而可施,则何有贤士大夫哉?二世之残骨肉,六朝之戕宗室,此可仕其朝邪?大臣不以则,必愎狠信任小人矣。剥丧元良,而信崇虎;贼虐谏辅,而任尹谐;与夫信石显,而疑萧传;任裴龄而绌陆贽,此可仕其朝邪?非是二者,圣人不去邪。是故子言卫灵公之无道,犹且徬徨于其域,知此则三仁之或去或死,栁惠之或绌或处,孔子之去齐去鲁,乐师之适齐适楚,八士之着于是列皆可知矣。故旧无大故,犹不可弃,则君非有大故,而可去乎?朋友且不可求备也,一人或过,其可求备而去乎?知是,则接舆、沮、溺、晨门、荷莜有可得而议矣。于戏山林之士,岂止于不知反哉?而世又有无故宅岭,称慕巢许,以达者。中南、少室,皆为捷径,大有佳趣,岂特岑岑之中南邪?巢许之事,予无信焉,且不仕无义可也,长幼之节如之何其废之夷?俟之态骨,尝见于原壤矣。

然则数之贼而叩之杖,是乃圣人之隐也,彼阮籍、韦高、王澄胡母辅之之徒,复何为邪?讥山甫、姗文王,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庄周不如是也,而况无怀之与葛天氏乎?晋室之为夷,南北之纷更,皆由此徒出矣,而何任达之足云?是故先王之治,先其礼而后其乐。乐者混澖之竟,而礼者人之城也。礼胜则愚,故乐以生之;乐胜则流,故礼以守之。礼也者,所以严分而防泆者也。苟严矣,何慢之足忧?苟防矣,何乱之足病!彼箕躆、裸裎、托言为达其祸已,不可胜言矣,非直圣人病之,俾门役,莫不以为病也。诗云:『野有死麕,白茅苞之。』夫麕既死矣,在所可弃矣,而犹苞以白茅,何耶?死恶其污于地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易曰:『藉用白茅,无咎。』苟厝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此其礼之所以不可以已,而流遁者之所以获罪于圣人也。

猜你喜欢
  虞陆张骆陆吾硃传第十二·陈寿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三十四·赵尔巽
  七国考卷四·董说
  ●卷十八·赵翼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七·佚名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民国三年(1914)九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十一日·胡适
  萧琛传·姚思廉
  欧阳[危页]传·姚思廉
  梁纪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547)·司马光
  晋纪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376)·司马光
  卷二百十三·佚名
  卷一百五十六·雍正
  孙凤珠女士·周诒春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巩·唐圭璋

      巩字子固,南丰人。生天天禧三年(1019)。登嘉祐二年(1057)进士第。历集贤校理,出通判越州,知齐、襄、洪三州,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屡外徙,寻判三班院,加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元丰六年(1083)卒,年六十五。有南丰集。   赏南枝  

  • 第三折·郑光祖

    (净陶去南领乔卒子上,云)我做元帅世罕有,六韬三略不离口。近来口生都忘了,则记烧酒与黄酒。某乃履癸部下大元帅陶去南是也。如今方伯兴兵征伐,难与他取胜,某令副将起九夷之兵去了,未知如何。小校,帅府门首望者,但有一应军情事

  • 四集目录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録三卷十七甲午元旦元旦试笔题钱选岁朝图咏和阗云龙玉如意元旦乾清宫家宴宗藩即席得句盛茂焌岁朝欢讌图即用其韵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命缓徵川省过兵各州县明

  • 卷十三·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三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赵太社出示夕月斋宫所作次韵报之 年时过我涧之南寂寞宽闲所共堪此道吾侪非自苦人情物态是谁谙?心纵惜形容变餬口犹图齿颊甘且和湖边夕月句老生无奈只常

  • 第三十五回 集党羽显行弑逆 扈銮跸横肆奸淫·蔡东藩

      且说御史大夫铁失,本是铁木迭儿的走狗,尝拜铁木迭儿为义父,自称干儿。至铁木迭儿夺官籍爵,其子锁南亦免职,两人很是怨愤,恨不得将英宗拜住两人,立刻捽去。无如君臣相得,如漆投胶,拜住说一事,英宗依一事,拜住说两事,英宗依两

  • 第七十九回 获妖书沈一贯生风 遣福王叶向高主议·蔡东藩

      却说皇长子常洛,既立为皇太子,遂续封诸子常洵为福王,常浩为瑞王,还有李贵妃生子常润、常瀛,亦均册封。润封惠王,瀛封桂王,即日诏告天下,皇太子申行冠礼。次年正月,并为太子册妃郭氏。婚礼甫毕,廷臣方入朝庆贺,忽有中旨传出,

  • 东汉会要卷二十七·徐天麟

    选举下公府选举举能案剧【卫飒传建武二年辟大司徒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建武十二年诏三公举茂才各一人亷吏各二人【百官志注】世祖诏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徳行髙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

  •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四·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春秋年表二

  • ○清末雀戏三则·许指严

    麻雀之戏,不知始于何时,在南方先有一种纸牌,状绝与今之麻雀牌相类,亦为五木之遗制,殆即麻雀牌所自昉也。京师则于光绪末叶,甲午战事罢后始渐行;庚子、辛丑回銮而后,斯大盛矣。当其盛时,上自宫廷阀阅,下至肩舆负贩之流,罔不乐从。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九景泰元年夏四月甲戌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灶之神 初胡寇犯边大军失利沿边马营独石龙门雕鹗等处守将撤兵内徒各遗刍草粮粮万议遣人塞其城门候事宁之日搬运宣府备用既而游击将军杨

  • 温韬传·欧阳修

    温韬,京兆华原人。幼时当过盗贼,后为李茂贞做事,为华原镇将,改姓李,叫彦韬。茂贞改华原县为耀州,任韬为刺史。梁太祖在凤翔包围李茂贞,韬以耀州降梁,不久,又重新归附茂贞。茂贞又改美原县为鼎州,建义胜军,任韬为节度使。末帝时,韬

  • 十四年·佚名

    (癸丑)十四年清康熙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壬申,太白晝見。○掌令柳㝚以前任洪陽時未收軍布,引避遞。1月2日○癸酉,以吳斗寅爲承旨,金粹五爲掌令。○原襄監司李之翼辭朝,上引見謂曰:「本道土瘠民貧,庚辛以後,凶歉連仍,孑遺之民

  • 门人黄修易录·王守仁

      〔1〕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2〕问:“近来用功,

  • 卷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黎靖德

      ◎中兴至今日人物上(李赵张汪黄秦。)   李伯纪,徽庙时,因论京城水灾被出。后复召用,遂约吴敏劝行内禅事。李恐吴做不得,乃自作文,於袖中入,吴已为之矣。后钦宗即位,用之。一日,闻金人来,殿上臣寮都失措,皆欲作窜计。李叩閤

  • 提要·刘三吾

    【臣】等谨案书传会选六卷明翰林学士刘三吾等奉勅撰案蔡沈书传虽源出朱子而自用己意者多当其初行已多异论宋末元初张葆舒作尚书蔡传订误黄景昌作尚书蔡氏传正误程直方作蔡传辨疑余苞舒作读蔡传疑逓相诘难及元仁宗延祐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释授记品竟。次释化城喻品。化城喻品第七化者。神力所为也。以神力故。无而倏有。名之为化。防非御敌。称之为城。譬二乘涅槃。(城)权智所为也。(化)以权智力。无而说有。用教为化。防思御见。名为涅槃

  • 十六学童所问结语之义释·佚名

    &ldquo;世尊且住于摩竭陀国之波沙那迦塔庙,已说以上[之诸偈]。为门弟子之十六人婆罗门所请,所问,所问而解说质问&rdquo;。&ldquo;世尊说以上&rdquo;,说以上之彼岸道(波罗延)。&ldquo;世尊&rdquo;者,是尊重之同义语&hellip;&hel

  • 西京杂记·葛洪

    历史小说集。西汉刘歆撰。经后人考证,作者实为晋葛洪。原2卷,后分为6卷。东汉人称西汉首都长安为“西京”。全书记发生于“西京”的西汉统治阶级与文士的遗闻佚事,夹杂一些怪诞传说。南粤王赵佗献南海岛屿所产珊瑚树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