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六十五

宋 裴骃 撰

史记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人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防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惟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武既死后百余歳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厐防俱学兵法厐防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隂使召孙膑膑至厐防恐其贤于已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隠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隂见说齐使齐使以为竒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逺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鬭者不撠批亢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鋭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五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厐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魏武帝曰蹶犹挫也】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鋭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厐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厐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厐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乗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吴起者衞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已者三十余人而东出衞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衞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絶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衞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衞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防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乗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防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寳也起对曰在徳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徳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瓉曰今河南城为直之皇甫谧曰壶关有羊肠阪在大原晋阳西北九十里】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徳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徳不在险若君不修徳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杨子法言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则太公何以加诸】武侯曰善即封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賔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子三者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黙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防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逺者以抚养战鬭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説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説武侯以形势不如徳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猜你喜欢
  附录·张廷玉
  第五十二回 欧事风云日人乘间要求·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一·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纪昀
  ●凡例·宋濂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佚名
  史记集解卷七十一·裴骃
  卷四·司马迁
  卷一百五·赵汝愚
  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九章 他乡持正·屠隆

    〔贴扮押不芦花戎装末净旦老旦扮将吏从上〕蛮土风烟木叶疎。专城南面上头居。翠钿宝袜黄金甲。人道奴颜花不如。奴家夜郞王夫人。唤名押不芦花。良人雄据夜郞。称王荒裔。虽受大唐正朔。阻险恃兵。不奉朝

  • 东海渔歌卷六·顾太清

    醉花阴 咏蝶淡绿轻红春日暖,落瓣随风卷。蝶阵趁飞花,欲绣翩翩,抽尽春蚕茧。滕王旧稿晴窗展,住住飞飞缓。花底作生涯,心醉群芳,生受东君管。丑奴儿 春日偶成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未见花开,辜负多情燕子来。海棠憔悴东风老

  • 卷409 ·佚名

    文天祥 中秋 不教收骨瘴江边,驱向胡沙着去鞭。 旧夺宫袍空独步,新食宫饭饱孤眠。 客程恰与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圆。 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 文天祥 中原 中原方万里,明日是重阳。

  • 樵云独唱目録·叶颙

    巻一古诗上巻二古诗下巻三絶句上巻四絶句下巻五律诗上巻六律诗下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八十七 西羌传第七十七·范晔

    西羌原先出自三苗,是姜姓的另外一支。西羌国靠近南岳。到舜流放四位凶顽之人的时候,将他们放逐到三危,就是河关西南的羌人地区,这裹在赐支河边,一直到赐支河首,绵延千里。赐支就是《禹贡》所说的析支。这裹南部和蜀、汉边界

  • 胡颖传·姚思廉

    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他的先人们寓居吴兴,推行土断政策时成为当地人。胡颖身材高大,性情宽厚。梁朝官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去到番禺,征讨俚洞,广州、西江都护高祖在广州,胡颖于是亲自与高祖结交,高祖和他同郡,隆重地接

  • 吴元济传·刘昫

    吴元济是吴少阳的长子。起初试用为协律郎、兼监察御史、代理蔡州刺史。其父去世时,不发布丧事,只以患病奏报朝廷,并托吴少阳之名上表,请求由吴元济主持军务。皇上派遣医生前去问病,便称说吴少阳已病愈,医生未见到吴少阳就回

  •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佚名

    【提要】 叫上级重用自己,总不是一个该直接了当陈说的事情。尤其在主张谦虚内敛的中国,就更应该讲点技巧来推重自己。 【原文】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曰:“王良之弟子驾,云取千里马,遇造父之弟子。造父之弟子曰:‘马不千里。’

  • 提要·吕祖谦

    【臣】等谨案丽泽论说集録十卷宋吕祖谦门人杂录其师之説也前有祖谦从子乔年题记称先君尝所裒辑不可以不传故今仍据旧录颇附益次比之乔年爲祖谦弟祖俭之子则搜录者爲祖俭乔年又补缀次第之矣凡易説二卷诗説拾遗一卷周礼

  • 卷四十五·佚名

    △布施竹园品下尔时王舍大城之中。有一长者,名迦兰陀。国中大富。多有资财。丰饶驱使。乃至其家,犹如北方毗沙门宫。一种无异。其迦兰陀竹林处所。是彼长者自己之物。去城不远。乃至堪为善人居处。彼园中有诸求道人。来

  • 指月录卷之二十九·瞿汝稷

    六祖下第十五世▲吉州禾山超宗慧方禅师上堂。举拂子曰。看看。祗这个在临济则照用齐行。在云门则理事俱备。在曹洞则偏正叶通。在沩山则暗机圆合。在法眼则何止惟心。然五家宗派。门庭施设则不无。直饶辨得倜傥分明去

  • 法海观澜卷第一·智旭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律学纲维】○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云。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持戒修学处。若常持戒修学处。则能具足诸功德。 又云。家是贪爱系缚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出家得解脱。于诸欲

  • 经序·佚名

    《仁王般若经》初,众相谓曰:“大觉世尊!前已为我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问般若》、《光赞般若》。”则此经目题,久传上国。有梁太清二年六月,于阗沙门求那跋陁(陈言德贤),赍一部梵文,凡十六

  • 第一百一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

  • 卷第十五(列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五(列字号) 甲子(秦始皇十年起)壬辰(秦二世元年)乙未(汉高祖元年)丁未(汉惠帝元年)甲寅(吕太后元年)壬戌(汉文帝元年)癸亥(汉文帝二年止) 汉刘姓。西汉起高祖元年乙未。止更始二年甲申。十四帝。合二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第六嗣法门人广成等编法语示苍石西堂学道之士务要精勤如登万仞山必须穷其巅方见世界宽广不负登山之志如渡大洋海必须达其岸不负渡海之诚学道必须学其所

  • 卍·谷崎润一郎

    《卍》是谷崎润一郎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四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卍(读音wan,四声,同 “万”),在日语中为纵横交错之意,在本书中象征了两男两女、同性异性间纠缠不清的爱欲。故事中,主角柿内园子与丈夫孝太郎的婚姻关系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