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四僧诗巻四

清塞诗上

山舎秋思

一从云水住曾不下西岑洛水故园在秋庭积叶深泉流通井脉虫响出墙隂静夜更声彻寒灯独向吟

赠胡僧

瘦形无血色草屦着从穿闲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禅背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情性人难防游方应信縁

早秋别卢休

此行经嵗久唯约半年囘野渡人初过前山雪未开鴈羣逢晓断秋色映春来是夜芦花宿严家有钓台

送僧

草履初登南客船铜瓶犹贮北山泉衡阳旧寺秋归后门鏁寒潭几树蝉

酬吴之问见赠

已当听鴈夜多事不同居故疾离城晩秋霖见月疎趂钟关静夜带叶巻残书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

晩秋江馆寄姚郎中

病起西州居带城傍门髙栁一蝉鸣澂江月上见鱼掷荒径叶干闻犬行越鸟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源声故园卖尽休归去湖水秋来空自平

送分定归灵夏

南逰多老疾见説讲经稀塞寺几僧在关城空自归带河衰草断映月旱沙飞却到禅斋后邉军识衲衣

重阳

云木疎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囘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鍼指鴈惊幽隠泣云泉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委上天

留辞杭州姚合郎中

波涛千里隔抱疾亦相寻防宿逢髙烧辞归值积霖丛桑山店迥孤竹海船深尚有重来约知无省阁心

送康绍归建业

南朝秋色满君去意如何帝业空城在民田壊冢多月圆台独上粟绽寺频过篱下西江水相思见白波

送耿上人归湖南

南行随越僧旧业一池菱两鬓已垂雪五湖归挂罾夜涛鸣栅鏁寒苇露船灯此去应无事却来期未能

休粮僧

一斋难过日况是更休粮养力时行道闻钟不上堂惟留煨药火岂写化金方旧有山厨在从僧请作房

赠李主簿

税时兼主印每日得闲稀对客方科吏为官亦典衣案迟吟坐待宅近歩行归见説论诗道应愁断是非

柏岩禅师

野寺絶依念空山曾遍行老来披衲重病起读经生乞食嫌村逺寻溪爱路平多年柏岩住不识柏岩名

宿开元寺楼

西风残日落谁见寂寥心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寒扉关雨气风叶隠钟音爱此东楼望仍期别夜寻

送僧还南岳

辞僧下水棚因听岳钟声逺路独归寺几时重到城风髙寒叶落雨絶夜堂清自説深居后隣州亦不行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绿水隂空院春深喜再来独眠从草长留酒看花开过雨逺山出向风孤鸟囘忽思秋夕事云物却悠哉

送僧归江南

洗足北林去逺途今已分麻衣行岳邑竹杖带湘云饥防縁危壁寒貍出壊坟前峯一声磬此夕不同闻

浔阳与长孙郎中防囘

别酒已酣春漏前他人扶上北归船浔阳渡口月未上渔火照江仍独眠

哭闲霄上人

林径西风急松枝讲钞余冻髭亡夜剃遗偈病时书地燥焚身后堂空着影初此来频下泪曾省到吾庐

同徐处士秋懐少室旧居

曾居少室黄河畔秋梦长悬未得囘扶病半年离水石思归一夜隔风雷荒斋几遇僧眠后野菊频经鹿踏来灯下此心君共説傍松幽径已多苔

赠朱庆余狡书

风泉尽结氷寒梦彻西陵越信楚城得逺懐中夜兴树停沙岛鹤茶防石桥僧寺阁连官舎行吟过几层

寻北冈韩处士

相过值早凉松帚扫山房坐石寒痕黒登城藓色黄逆风沉寺磬初日曜隣桑几处逢僧説期来宿北冈

逢播公

带病稀相见西城早晩来衲衣风壊帛香印雨沾灰坐久钟声尽谈余岳影囘却思同宿夜髙枕説天台

入静隠寺途中作

乱云迷逺寺入路认青松鸟道縁巢影僧鞋印雪踪草烟连野烧溪雾隔霜钟更遇樵人问犹言过几峯

冬日山居思乡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牕雪开炉释砚氷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猜你喜欢
  黄诚之·唐圭璋
  卷 八·袁枚
  渔洋诗话卷上·王士祯
  ◆渊颖先生吴莱(渊颖集)·顾嗣立
  深夜·徐志摩
  烦忧·戴望舒
  回来了·闻一多
  诗债·闻一多
  卷九·陈耀文
  卷八十七·王奕清
  夜·刘半农
  卷七百九·佚名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七·康熙
  卷八·范成大
  71.李贺:诗三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左丞伯琦(近光集 扈从诗)·顾嗣立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宁

  • 卷十二·徐世昌

    傅山傅山,字青主,又字啬庐,阳曲人。明诸生。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不试,授内阁中书。有《霜红龛集》。青羊庵心隐亦伤厚,况复肆其簧。多所不忍道,岂复胜篇章。流连郑卫诗,使人不能狂。澹静陶处士,乃有《咏荆卿》

  • 岁时杂咏巻二十六 ·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七夕和李公七夕谢惠连体 任希古落日照髙牖凉风起庭树悠悠天宇平昭昭月华度开轩巻绡幕延首晞云路层汉有灵妃仙居无与晤履化悲流易临川怨迟暮昔从九春徂方此三秋遇瑶驾越星河羽葢凝珠露便姸耀井色窈窕凌

  • 题词·佚名

    题词放眼南瀛第一洲,輶轩余兴逐旄头:蛮陬象贝荒经阙,瘴谷龙蛇禹鼎收。白傅才名惊远贾,杜陵诗史带边愁。含葩磨盾供多识,想见岩畺雨露流!奉题竟山贤弟「台阳杂咏诗合刻」,却寄闽中即正。橘阴主人补勤陈锦初稿

  • 志第十九 符瑞下·沈约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 汉宣帝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 汉章帝元和中,嘉禾生郡国。 汉安帝延光二年六月,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汉桓帝建

  •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魏收

    宋翻,字飞鸟,广平列人人也,吏部尚书弁族弟。少有操尚,世人以刚断许之。世宗初,起家奉朝请,本州治中、广平王郎中令。寻拜河阴令。翻弟道玙,先为冀州京兆王愉法曹行参军。愉反,逼道玙为官,翻与弟世景俱囚廷尉。道玙后弃愉归罪京

  • 卷一百四十一·志第九十四·乐十六等·脱脱

        ◎乐十六   ○高宗郊祀大礼五首   《导引》   圣皇巡狩,清跸驻三吴,十世嗣瑶图。边尘不动干戈戢,文德溥天敷。灰飞缇室气潜嘘,郊见紫坛初。归来赦令楼前下,喜气溢寰区。   《六州》   双凤落,佳气

  • ●崇祯实录目录·佚名

    明□宗□皇帝实录卷之〔一〕(天启七年九月)卷之〔二〕(天启七年十月)卷之〔三〕(天启七年十一月)卷之〔四〕(天启七年十二月)崇祯实录卷之一怀宗端皇帝(一)卷之二怀宗端皇帝(二)卷之三怀宗端皇帝(三)卷之四怀宗端皇帝(四)卷之五怀宗端

  • 王安礼传·脱脱

    王安礼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很年轻的时候即中进士,受到河东唐介的征召。熙宁年间,..延路修筑口罗兀城,河东路派四万民工运粮饷,宣抚使韩绛要求让这些人去助战,将领吕公弼也准备听从安排。王安礼则反对这样做,他说“:这些民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礼部祠祭清吏司丧礼三凡皇贵妃丧礼疾革自大内移至吉安所初薨皇帝辍朝五日素服十日【若殡期逾十日及殡而止】命所出皇子公主持服皇子去冠纬公主皇子福晋去簪珥届时入金棺奉安金棺於正

  • 卷五十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三   宋 王与之 撰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郑锷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阙一不可谁能去兵

  • 跋《中庸傳》寄諸友·欧阳竟无

    每年人日大會一次,貢獻以言。入川三年,今其三次,貢此一冊。世亂由漢奸,原出于鄉愿中庸。書生不能從戎,然有道。天下溺,援之以道,道也者,寂滅也,涅 也,孔、佛之道一也。 寄呈若木先生,須識此冊繼孟子學旨,唐宋以來,諸儒皆背孟而行,

  • 法海观澜卷第一·智旭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律学纲维】○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云。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持戒修学处。若常持戒修学处。则能具足诸功德。 又云。家是贪爱系缚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出家得解脱。于诸欲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三卷·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三卷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欢喜园品第九善见大城北门之外。二十由旬。诸忉利天。有大园林。名曰欢喜。此中有池。亦名欢喜。方百由旬。深亦如是。天水盈满。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余如前说。四边

  • 丹渊集·文同

    诗文集。北宋文同著。40卷。文同以学名世,善诗,工书画,诗文甚富。据范百禄所作《文公墓志铭》,云其“平生所为文五十卷”,其曾孙文鷟刊行之时,已有散佚,遂重编为40卷。庆元元年(1195),家诚之守邛州(今四川邛崃),以文同曾三仕于

  • 经络全书·沈子禄

    经络类著作。前编明沈子禄撰,后编徐师鲁撰,清尤乘重辑。二卷。子禄字承之。曾撰《经脉分野》(即此书前编)。师鲁吴江(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奉命册封周藩,阅岁历转左给事中。儒而兼医。得子禄书稿,为之订正续编并作

  • 纂异记·李玫

    传奇小说集,唐李玫撰。“玫”,一作“攻”,一作“政”,大中(847—859)时人,其他不详。本书所记也都是神仙鬼怪之事。但是它不限于记载现成的奇事异闻,有的还是有意的创作。象《嵩岳嫁女》一篇,写了神仙大办婚礼的场面。作者将

  • 边城·沈从文

    中篇小说,沈从文作,1935年6月生活书店出版。这部小说象是一幅优美的湘西山水风情画,又似一首委婉曲折的爱情之歌。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聪明、美丽,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着她,但翠翠的心上人只是傩送。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