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灊山集

灊[qián]山集,诗别集。宋人朱翌撰。三卷,附补遗。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潛山)人。政和进士,南渡后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之,谪居韶州十九年。后充秘阁修撰,知宣州,移平江府,授敷文阁侍制。《宋史·艺文志》记其有文集四十五卷,诗集三卷, 文集不可见,诗集亦无传本,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录其诗,仍厘作三卷。卷一古体五言四十八首,七言三十三首,卷二律诗五言五十首,七言百三十一首,卷三五言排律七首,七言绝句五十七首,凡三百二十六首。翌父载上,曾从苏轼、黄庭坚游,翌承家学,诗源出苏、黄,五七言古体,句势矫健纵横,才力特为富儌,近体诗也伟丽伉壮,喜以成语属对,多妥贴自然,与南渡后靡靡之音,潦倒之习迥然不同,实足睥睨一时。《后村诗话》称其“满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楼”之意,为前人所未发。补遗为清鲍廷博辑,有赋一篇,词五首,赞二篇,铭一篇。有《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排印本,有附录八则,皆为诸家评论之语录。另有《四库全书》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内有《灊山集》遗诗十三首。

《灊山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灊山集巻一
(3)灊山集卷二
(4)灊山集巻三

猜你喜欢
  雪溪集·王铚
  评诗格·李峤
  雕虫诗话·刘衍文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关汉卿
  杨时诗话·杨时
  鲍溶诗集·鲍溶
  竹坡诗话·周紫芝
  窥词管见·李渔
  水云集·汪元量
  唐诗纪事·计有功
  潜园琴馀草简编·林占梅
  补诗品·顾翰
  梁山泊李逵负荆·康进之
  寻亲记·王錂
  忠义集·赵景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三·陈衍

    一、前清同治间,恭忠亲王长军机,沈文定(兆霖)由山酉巡抚入为枢臣,眷任甚隆。光绪初,左文襄(宗棠)厕焉,不能久于其位,出督两江。仁和吴子(观礼)久客文襄幕,辛未始成进士,得馆选,著有《圭盒诗》,多关系时事。其最传者为《冢妇篇》、《小

  • ◆竹房先生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顾嗣立

    衍字子行,钱塘人。意气简傲,常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客至,僮辄止之,通姓名乃使登。一日,廉访使徐琰来见,衍从楼上呼曰:此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日谒谢使节。琰笑而去。生徒从衍游者常数十百人,衍坐童子地上,使冠者分番下授

  • 金台集卷一·迺贤

    (元)纳延 撰登崆峒山縁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气候儵迁变中懐鬰歔欷路逢一道士髙结冠巍巍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哀湍泻石磴日落松声悲云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赋环波亭送杨挍勘归豫章(

  • 周臣传第十九·欧阳修

    ○王朴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皆见杀,三家之客多

  •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脱脱

        道宗四   五年春正月壬申,如混同江。癸酉,赐宰相耶律孝杰名仁杰。乙亥,如山榆淀。三月辛未,以宰相仁杰获头鹅,加侍中。壬辰,以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于越,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霂为北院枢密使

  • 卷二十九·表第三·柯劭忞

      ○氏族表下   (表略)

  • 晉諸公別傳·汤球

      晉諸公別傳輯本   嘗輯諸家舊晉書。見各書所引晉人之別傳者不少。以其可以參互考證也。爰依晉書前後。復為編排錄出。夫別傳者何。蓋別乎正史而名之也。故無論凡泛稱某傳者可歸之。即家傳及名公鉅卿為人所作之

  • 元经卷九·王通

    经后魏孝文帝太和四年春正月,[一本书,帝即位,]文中子曰:或问孝文子曰:可与兴化矣。又曰:中国之道,不替孝文之力也。又曰:太和之政近雅矣。[都洛阳得中国也。建明堂,修制度,兴文物,得先王之道也。]一明,中国有法也,[置职,制定律令,举

  • 原序·杨大雅

    两汉博闻原序自狂秦书儒之祸而三代之文不览者多矣汉兴如隋何鲁两生辈或者亦焚坑孑遗之子未可谓之宏雅也厥后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而未火者出焉盖异于孔壁之所藏有所槩限者矣由是人渐以传习文始向盛如司马迁之史记亦烦心于

  • ●皇朝通典卷五十·佚名

    禮十 ○禮十 吉十 △吉十 告禮 禜祭 祈禱 羣祀 親王郡王家廟 貝勒貝子宗室公家廟 品官家廟 庶士寢薦【庶人附】 ·告禮 (臣)等謹按杜典所載歷代告禮惟就當時有所議定者採錄數條其餘皆不復著蓋以散見各門無庸複述也伏考

  • 吴祖耀·周诒春

    吴祖耀 字觉生。年二十九岁。生于天津。永久通信处。北京掌扇胡同二号。已婚。女一。初毕业于日本横滨圣约瑟学校。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化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三年。得硕士学位。为美

  • 双桥随笔卷八·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凡人作用可预卜于无事之日谢元之伐苻坚也论者以为必济盖观其平时履屐之间皆得其任耳悠悠忽忽土木形体此辈人正当束之髙阁况曹蜍李志奄奄如在泉下者乎漏泄阳春爹娘搬贩至今未休吐百种乡谈千般扭扮一生人

  • (二十三)朱子论禅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象山。朱子之于象山,又屡斥其近禅。象山近禅与否,此处不论。但朱子所以辟禅之意,则亦不可不知。此下当略述朱子论禅学。朱子于佛书,亦多涉猎。尤其在早年,即深喜禅学。自从游于李延平,始一意专向于儒。朱子识

  • 出法品第三十一·佚名

    持戒当得高名称,亦复证得三摩地。持戒为利诸众生,後当证於佛菩提。心重缘觉及声闻,及见破戒说他过。虽实持戒为菩提,是名持戒行五欲。欲证菩提功德法,持戒具足行利乐。若行毁破於尸罗,是则灭坏於菩提。菩萨虽乐受五欲归命佛

  • 华严经旨归·法藏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夫以。主教圆通尽虚空于尘刹。帝珠方广揽法界于毫端。无碍镕融卢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贤眼之玄鉴。浩汗微言实叵寻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测于宗源。今略举大纲开兹十义。撮其机要称曰旨归。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五·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内心若净下次明内心观成历法唇合者修观次第既先内心是故内心妙观若成方乃清净故用内观清净之心历於行想受等心数及以色等依正诸法任运唇合皆同清净以由初心发观之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唯观心王故

  • 天请问经·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说福非火所烧,少欲最安乐等。共九问九答,皆切于开示众生者。

  • 四教仪集解·从义

    凡三卷。宋代天台宗僧从义撰。又作四教仪集解、四教集解、天台四教仪科解。阐解谛观之天台四教仪。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