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狂鼓史渔阳三弄

明代杂剧。简名《渔阳三弄》、《狂鼓史》。为《四声猿》杂剧之一种。徐渭撰。《远山堂剧品》著录。据《后汉书·祢衡传》敷演。汉末文士祢衡死后,阴司判官将曹操的鬼魂捉到阎罗殿上,让祢衡裸衣击鼓痛骂。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揭露曹操奸险狠毒、弄权窃国、残害忠良的罪恶。此剧创作时代,正是奸臣严嵩把持朝政、祸国殃民之时,沈炼、杨继盛等刚鲠忠直的朝臣,相继遭到迫害,作者借古喻今,针砭现实,以抒发满腔抑郁不平之气。剧情的安排别出心裁,把击鼓骂曹从曹操生前挪到他死后,这样更能历数他一生的罪行,使之暴露无遗,好让祢衡骂得痛快淋漓。全剧以祢衡被召上天,曹操永堕地狱结束,这种艺术处理,寓意极为深刻,可以起到褒善惩恶的目的。此剧是《四声猿》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剧本,清代宫廷大戏《鼎峙春秋》采用了这折,昆曲《骂曹》也根据它改编上演。

《狂鼓史渔阳三弄》全部章节目录

(1)狂鼓史渔阳三弄

猜你喜欢
  山谷词·黄庭坚
  狮吼记·汪廷讷
  灵芬馆词话·郭麐
  介存斋论词杂著·周济
  律诗定体·王士祯
  圣求词·吕渭老
  施注苏诗·施元之
  荆楚臣重对玉梳记·贾仲明
  崔府君断冤家债主·郑廷玉
  苇航漫游稿·胡仲弓
  好人歌·吕坤
  诗品·钟嵘
  璇玑图诗读法·康万民
  月屋漫稿·黄庚
  曲海总目提要·董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零三·彭定求

        卷103_1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赵彦昭   剪彩迎初候,攀条故写真。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卷103_2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

  • 春酒堂诗话 全文·周容

      家严常语容曰:「文公《诗经》诸韵,似亦有不必拘者。如『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菽』『薁』也。『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稻』与『枣』,转韵矣,何必强『枣』为『走』,强『稻』为『徒苟反』也。『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 ◆方参政行(东轩集)·顾嗣立

    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珍子。至正间,授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未详所终。所著《东轩集》,其弟明则缮写成帙。宋学士濂评之曰:古诗俊逸超群,如王子晋鹤背吹笙,随风抑扬,声在云外。律诗清丽婉切,譬犹长安少年,饮酒百华场中,莺歌蝶

  • 卷四十二·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计日集【起癸已七月尽十二月】暑雨连旬初秋就道自去年二月引疾乞休及是六百日矣渊明云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而今而後岁月庶为我有乎七

  • 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蔡东藩

      却说钦宗闻京城已陷,恸哭未休,忽卫士等鼓噪进来,求见钦宗,钦宗只好登楼慰遣。凑巧卫士长蒋宣到来,麾众使退,并拟拥护乘舆,突围出走。孙傅、吕好问在旁,以为未可。宣抗声道:“宰相误信奸臣,害得这般局面,尚有何说!”孙傅又欲

  • 卷十二·李斗

    ◎桥东录&ldquo;荷浦薰风&rdquo;在虹桥东岸,一名江园。乾隆三十七年,皇上赐名&ldquo;净香园&rdquo;。御制诗二首,一云:&ldquo;满浦红荷六月芳,慈云大小水中央。无边愿力超尘海,有喜题名曰净香。结念底须怀烂缦,洗心雅足契清

  •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清史列传选三·佚名

    林达泉丁日昌刘步蟾袁保恒岑毓英何璟左宗棠杨岳斌张之洞邓承修孙开华聂士成叶祖珪李元度锡珍杨昌浚刘铭传邵友濂杨岐珍李鸿章林达泉林达泉,广东大埔人;咸丰十一年举人。江苏巡抚丁日昌悉其留心经济,延之幕府。每论古今舆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二·佚名

    阖庐孙武【老泉 樊川 六一 东坡】夫差伍子胥【栁州 卢元辅 荆公 颍滨 李白】勾践事吴【东坡】种蠡【颍滨 昌黎 东坡】子胥种蠡【东坡】通论国之兴亡【颍濵】孙武老泉曰求之而不穷者天下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

  • 第十五章 東坡居士·林语堂

    蘇東坡由現在起,由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由氣質和自然的愛好所促使,要變成一個隱士。社會,文化,學問,讀歷史的教訓,外在的本分責任,只能隱藏人的本來面目。若把一個人由時間和傳統所賦予他的那些虛飾剝除淨盡,此人的本相便呈

  • 安王朱友宁传·薛居正

    安王朱友宁,字安仁。小时学习诗书礼乐,长大喜爱兵法,有洒脱不羁的风度。太祖镇守汴州时,朱友宁历任军中职务,每次跟太祖出征,大多统领骁勇之士相随。到抓获秦宗权时,太祖令友宁用囚车押送秦宗权向西到长安献上,唐朝天子诏令加

  • 李庭芝传·脱脱

    李庭芝,字祥甫。他的祖先是汴京人,十二代祖孙同堂而居,叫作“义门李氏”。后来迁徙到随州应山县。金国灭亡,襄江、汉水流域地区兵火战乱频仍,又迁徙到随州。特别以武艺的名声显赫乡里。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长

  • 苏天爵传·宋濂

    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参加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从此换了布衣,穿上官服,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之职。泰定元年(1324)改任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文字。至顺元年(1333)参预修纂《武宗实录》,二年升修撰,又升为江南行

  • 十二年(下)·佚名

    八月8月1日○甲辰朔,御朝講。侍講官李淸曰:「人君憂樂,不可獨也,〈史臣曰:」樂則不可獨,憂不可獨歟?「〉當與民同之。桀、紂瓊宮、瑤臺之樂,可謂極矣,而下民嗷嗷,以至於亡;文王如傷之憂,可謂至矣,而下民欣欣,周業以興。如此者,人君所

  • 六妙法门·智顗

    天台大师于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

  • 三鱼堂文集·陆陇其

    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清陆陇其撰。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学宗程朱,以“居敬穷理”为主,力辟王阳明“致良知”说。认为王学之弊,“至于荡轶

  •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王鸿绪

    诗经注本。二十一卷,《诗序》一卷。清王鸿绪等奉敕编。始于康熙末年,成于雍正五年(1727)。编者在序言中提出:“《集传》一书,参考众说,探求古始,独得精意。”实际上代表了康熙王朝官方的评价。此书的编辑,“皆以朱子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佚名

    凡四卷。宋代法贤(?~1001)译。略称频那夜迦天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频那夜迦天(欢喜天)得成就一切众生之利益,及此天相应于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四种法之咒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