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乐之支也。自《康衢》、《击壤》、《黄泽》、《白云》以降,于是《越人》、《易水》、《大风》、《瓠子》之歌继作,声渐靡矣。“乐府”之名,昉于西汉,其属有“鼓吹”、“横吹”、“相和”、“清商”、“杂调”诸曲。 
- 元 方回 撰杂诗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一首谢惠连落日隠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顔难久 
- ○太祖刘太妃 贞简皇后曹氏太祖正室刘氏,代北人也;其次妃曹氏,太原人也。太祖封晋王,刘氏封秦国夫人。自太祖起兵代北,刘氏常从征伐。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以佐太祖。太祖东追黄巢,还军过梁,馆于封禅寺。梁 
- 						 			  赵汝愚   赵汝愚,字子直,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居饶之余干县。父善应,字彦远,官终修武郎、江西兵马都监。性纯孝,亲病,尝刺血和药以进。母畏雷,每闻雷则披衣走其所。尝寒夜远归,从者将扣门,遽止之曰:"无恐吾母。" 
-    顺治二年。乙酉。冬十月。己卯朔。享太庙遣户部尚书英俄尔岱行礼  ○上躬祀堂子  ○颁顺治三年时宪历  ○顺天府举行乡饮酒礼。  ○以甲喇章京刘武元、为山东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天津兵备道 
- 布景云冈附近一山溪过道处,有树,有石。因大旱溪涸见底,远处有凿石声。时上午十时。石工甲乙上。甲 这天时可受不了!卞老师这是逼着我们做工。乙 天时倒没有甚么,过了端午也该热了。倒是这老不下雨怎么得了?整整有四个月了,可 
- 晋纪二十 晋穆帝永和四年(戊申,公元348年) [1]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杀士民什八九。 [1]夏季,四月,林邑国的军队进犯九真郡,当地的士兵百姓十之八九被杀。 [2]赵秦公韬有宠于赵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长,犹豫未决。宣尝忤旨,虎怒曰:“悔 
-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2)!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3)。我独泊兮,其未兆(4)。沌沌兮(5),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 
- 中庸,以一言之,曰誠;以二言之,曰中庸、曰中和、曰忠恕;以三言之,曰費而隱、曰微之顯。無所謂天地萬物、中外古今,止是一誠;無所謂天下國家、禮樂政刑,止是一誠;無所謂智愚、賢不肖、知能大小、曲直險夷,止是一誠。誠至,則生天、生 
- 虎丘隆禅师禅师和之含山人也。名绍隆。机投佛果勤禅师。出世开圣。次迁彰教。果还□移居虎丘。时佛果门贤虽有妙喜辈。尚庵居。楚吴衲子惟趋虎丘。故虎丘法筵之盛。无异佛果之住蒋山也。师凡见学流。必以湛堂死心诸宗 
- 第四告诸下。本分文分为三。初总显体相。次标以许说。后别陈其名。今初。然十住体略有三种。一约所依。即前三昧。依此说于十住法故。论云三昧即法体故。二者约本。即下所辨。三克性体。若约所缘。即真俗二境。若约能 
- □□释迦牟尼佛因信相菩萨。为一切众生及自己身问诸佛名。佛说十方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大菩萨僧已复欲大师子吼。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说者。明知如来常住不灭。□说众生尽有佛□□魔怖畏外道归伏故□□□□□□□□ 
-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十一住重庆府龙济门人玄觉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尺牍与林副宪位旃居士(讳明俊)往闻山林间与我辈游处谈论道话倡和诗文此必真儒真释不然何以有此乐也客秋欲度江 
-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静禅师语录卷之四书记寂惺 编侍者超级 录拈古颂古西域东土三十四祖机缘(并序)古今尊宿五宗机语拈提熟烂久矣近代学人填耳塞目固不虚其请益然某忆行脚时每讯同学溯菩提初祖而上往往 
-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8回,另“楔子”1回。佚名著。申报馆(上海)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版。卷首有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漱石生(孙家振)《叙》。翻印本有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本、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晚清小说 
- 又作《白石诗说》、《姜夔诗说》等,姜夔著。夔自号白石道人,故名。一卷,凡三十则。书前小序称此书出自南岳云密峰一隐居老者之手,实为托辞。《诗说》篇幅短少,多附于姜夔的词集或诗集;《学海类编》、《历代诗话》、《 
- 元胡炳文(字仲虎)撰。二十七卷。此书以为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阐发朱熹之论,偶有相反之说。因而重为著作,附加己说,作为此书。对朱子以前之说都排斥不取,只取赵、吴两书中的十四家说,又增入四十五 
-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四卷。是唐佛陀多罗译《圆觉经》的注释书。据书首裴休序,宗密疏解《圆觉经》“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义十八卷,并行于世”。此书即是“略疏两卷”,因每卷又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