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三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二月。己巳朔。谕内阁、润祥等议驳、御史文溥条奏八旗官员俸米请照大档甲米之例支领一摺。所驳甚是。御史有言事之责。如事关利敝□大、有裨政治者。原准其据实条奏。八旗官员支领俸米。向系分给米票。自行赴仓关支。自乾隆年闲奏定章程。历今二十余年。相安已久。该御史忽欲更改旧章。请将各旗员俸米。由该旗派参领等全数领出。再行分给。是明为参领等开包揽克扣之门。该御史必系受人怂恿。故为此奏。难逃朕之鉴察也  

○庚午。上幸圆明园。  

○辛未。遣官祭文昌帝君庙。  

○命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戴均元、兵部尚书和宁、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实授恒敏、为陕西按察使。  

○壬申。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予原任江苏布政使方昂入祀名宦祠。从巡抚陈桂生请也。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宝丰县民张镇妻程氏。  

○甲戌。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内阁、御史蒋诗奏、请严拏讼棍一摺。民闲户婚田土。雀角鼠牙。势所难免。惟在州县官勤于听理。断狱公平。则曲直较然。争端自息。即有狡黠之徒。亦不能欺廉明之吏。使无情者妄构衅端。无如吏怠其职。乡曲愚民。角胜忿争。而讼棍遂得乘机教唆。以遂其把持渔利之谋。着直省大吏。严饬地方官。公勤听讼。辨别情伪。如案内究出唆讼之人。立即查拏究办。或有着名讼棍。严缉重惩。则刁风渐戢。讼狱自可日减矣。  

○又谕、御史蒋诗奏、严禁制造赌具一摺。民闲制造赌具。律有明禁。自应查拏惩治。但须查明实系私行制造之家。起获究办。若因稽查保甲。比户搜查。未免扰累。嗣后遇有赌博之案。务究明赌具来历。将私行制造之人。拏获到案。按律惩办。不得颟顸了事。致有疏纵。  

○又谕、都察院奏、湖南新设晃州厅民人吴继泽等、以设厅不便七款、来京控告。又据民人钟大祥、控芷江县役吴泰等、索拏具结愿归玉屏民人、纠众执持刀棍、抢去牛只衣物、殴伤多人各等情。湖南六里地方。久隶芷江。近岁该处民人。纷纷呈请愿改隶黔省玉屏。前因屡控不休。特派湖南巡抚巴哈布、贵州巡抚文宁、公同会勘。议请更设晃州厅。专归管辖。降上□日允行。该处民人。自当静受抚绥。此时甫经定制。何以即知该通判日后必致扰累地方。来京控诉。国家建官牧民。其柄操之自上。小民岂得妄兴訾议。似此刁抗之风。断不可长。惟该民人当更制之初。未谙禁令。地方官当善为开导。乃率任胥役人等。强拏滋扰。竟有抢掠民财、刀棍伤人之事。办理亦属错谬。着巴哈布亲赴该厅地方。传集绅士耆民。明白晓谕。令其遵照成议。守分安业。毋许妄生异论。其从前滋扰闾阎之县役。着该抚逐一查明。按律惩办。并示谕该民人等知悉。若有刁民始终抗违。即行查究治罪。吴继泽、钟大祥、着该部照例解回原籍听候查办。  

○旌表守正被戕山西浮山县民马毛蛋子妻崔氏。  

○乙亥。上诣时应宫拈香。  

○还宫。  

○孝淑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祭陵寝。  

○大学士董诰、以疾致仕。命在家食俸。  

○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丙子。谕内阁、孙玉庭等奏、湖广江西纲引滞销、请将盐道惩处一摺。湖广、江西、丁丑纲盐引。运销不及十分之一。实属惰玩。盐道章廷梁、胡稷、俱着革职留任。摘去顶带。责令将积引督属上紧疏销。如能依限足额。由该督等奏请开复。傥始终怠玩。即参奏离任。至官引滞销。由于私盐充斥。该二省行引地界辽阔。所有缉私事宜。并着湖北江西各督抚督饬地方文武官员。一体认真查办。其应如何设法疏通积滞。堵缉邻私。及稽查夹带偷漏之处。着该督抚盐政等会同妥议章程具奏。  

○以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章煦、管理刑部事。吏部左侍郎王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  

○丁丑。祭先师孔子。遣皇三子绵恺行礼。  

○戊寅。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以刑部尚书吴璥、充经筵讲官。  

○己卯。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内阁、前据御史王允辉奏、山东省城、现有匿名揭帖、指摘巡抚臬司等贪黩夤缘等款、当降上□日令景安、帅承瀛、前往查办、兹据查讯大概情形、先行覆奏、系因上年九月臬司张五纬署理藩司、委署曲阜长山二缺不公、外闲纷纷訾议、以后遂贴有此项揭帖、请将张五纬解任、试用知县刘东里革职、单县知县项立本解任质讯等语。张五纬人本平常。自任山东臬司。即不认真办事。前于宁海州苏援基强奸曹三姐一案。办理错谬。已将该臬司交部严议。本日又有郓城县民王行素等、呈诉捕役豢盗控司不行提究之案。暂署藩篆。辄将不应轮委与不应入班之州县。委署曲阜长山二缺。以致属员登门詈辱。并经景安等访知该臬司素食鸦片烟。有玷官箴。似此种种溺职。实无足惜。张五纬、着即革职。交景安等归案质讯。试用知县刘东里、即因署藩司委署不公。或在巡抚衙门禀诉。或具呈控告。均无不可。何得径登张五纬之门。肆口詈骂。亦属刁顽。刘东里、着革职。具禀诋斥上官之署单县知县项立本、着解任。交景安等一并严审。务将编造匿名揭帖之人。究明按律惩办。陈预于上年九十月闲。即知有匿名揭帖之事。并不奏闻。刘东里等向张五纬肆行无状。亦不据实参奏。着先行交部议处。  

○又谕、御史卿祖培奏、修办御道、请专任承办之官、毋庸虚设多员一摺。所奏是。朕每于春秋围次。面谕直隶总督等、毋许多派办道官员。以省扰累。乃该省积习相沿。派委之员。逐岁增多。浮费日加。势所不免。嗣后直隶修办御道。着专责成承办之员。如式修垫。其督办帮办等官。概行裁汰。临期再派随围之道府。总司查察。毋许藉端滋扰。如朕经临时。御道旁见有委员杂沓。定将该督等惩处不贷。  

○以刑部郎中温承惠、为山东按察使。  

○庚辰。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经筵。直讲官穆彰阿、戴联奎、进讲孟子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讲毕。上宣御论曰君臣士庶。分位虽殊。心性好恶则一也。君承社稷重任。治理天下国家。天下国家。托于万民。万民为天下国家之大本大源。必先得其心。得其心则治具毕张。本源巩固矣。尧舜之道。得民心也。饱食暖衣人所欲。下民穷困。何能自求。必多方以致之。因利而利之。广田畴。薄税歛。讲礼义。明禁令。凡其所欲。务为聚焉。咸获生养安全。如保赤子。心诚求之。庶民仰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上下交泰。不识不知。顺则成俗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饥寒流离人所恶。而上不能恤。水旱盗贼人所惧。而上不能去。上下相蒙。漠不动念。听其转于沟壑。而又加之以重赋。苦之以差徭。桀纣之亡。失民心也。民心既失。天下国家。沦胥以亡。甚可畏也。从欲以治。圣主良臣之大经大法。总在于阜财足食。平均天下。则国家安。拂人之性。暴君污吏之小巧小识。总贪于掊克聚敛。剥削闾阎。则国家危。安危之机。系于君心。正则得民心。偏则失民心。同其好恶。安其生计。不必以智术权势。控制笼络。久道化成。情孚义洽。得心之效大哉。民心之向背。兴亡系焉。有天下国家者。尚慎旃哉。直讲官廉善、黄钺、进讲书经惟学逊志务时敏。讲毕。上宣御论曰人君立极治民。学于古训。乃有获也。二典三谟。钜细毕赅。在所取法耳。身居九重之上。惟恐志满气盈。不能虚衷从善。诚大患也。宵旰潜心勉力。终始无闲。以所行之政事。证诸先王法言。合于道者从之。偝于理者改之。为学之实功着矣。骄泰之性。造次不可存。讲益之志。无时而不敏。坦怀纳谏。舍己从人。典谟之义理。靡有津涯。学问之工夫。惟虞闲断。处晦而观明。不敢有一毫自足之心。集虚以受益。不肯萌片时自止之念。渐觉义理有得于心。可为建极立政之本。为学之大用见矣。帝王之学。贯串古今。涵育万类。修齐治平之要。危微精一之传。诚能笃信而深念之。身体而力行之。自学以明德。成己之功也。教学以新民。成物之效也。实体于寸心。推广于万事。内圣外王之道备矣。夫学殖也。一念惓惓。慎终如始。日就月将。勤求不怠。自臻于缉熙光明之境。粤稽古先圣王。莫不笃信好学。尊闻念典。故能化隆俗美。治道光昭。前代昏蒙失德之主。皆由于不学无术。自以为是。至于不可救药。废学之贻害也。有民人社稷之任者。岂可不逊志时敏。孜孜勤学乎。礼成。上幸文渊阁。赐讲官及听讲诸臣茶。复赐宴于本仁殿。  

○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灵濩龙王之神。昆明湖安佑普济沛泽广生龙王之神。密云县白龙潭昭灵广济普泽龙王之神。  

○遣官祭圆明园惠济祠。河神庙。  

○谕内阁、向来恭遇坛庙祭祀。于望燎望瘗位。皆安设拜垫。其祝帛香馔送燎送瘗时仪注。系恭立伫望。并不行拜跪礼。是拜垫本系虚设。嗣后望燎望瘗位拜垫。俱着裁彻。此次亲诣朝日坛行礼。即行裁彻。  

○又谕、从来人君日理万几。孜孜图治。复于听政之暇。宣讲经书。以资启沃。二事并行。不相妨碍。缅惟圣祖仁皇帝经筵日讲。无闲寒暑。后始改于春秋二仲举行。本日朕临御经筵。六部九卿八旗。俱无陈奏事件。甚属非是。此次姑免查究。嗣后每遇经筵之日。除不带领引见外。各部院八旗内务府。均着照常奏事。毋许旷怠。违上□日偷安。定行惩治不贷。  

○又谕、昨据步军统领衙门奏、英绶家人达罕呈出素识之直隶都司余国柄书信、申叙拏获教匪、该省承审各官、有意开脱、并托达罕向部吏转托题升游击等语。达罕系英绶家人。当伊呈出书信时。英绶应即自行具摺奏闻。请上□日查办。此事与步军统领衙门。毫无干涉。乃英绶先持与英和阅看。商同联衔具奏。大属非是。从前福勒洪阿于所管护军假冒官职。伊自行访出后。并不据实奏闻。移交英和查办。当将福勒洪阿降为二等侍卫。派往新疆换班。英绶本应即照福勒洪阿之例惩治。但念勒保年老笃疾。朕格外施恩。英绶着革退内阁学士并护军统领。祇留副都统及右翼总兵。逐出乾清门。仍交部议处。用示薄惩。以观后效。  

○又谕、方受畴奏、查明具结改悔习教民人、恳请免罪一摺。乡曲小民。传染污风。学习邪教。前曾降上□日令该地方官宣谕化导。其真心悔过、具结投首者。准予免罪。节经各省奏明有案。兹高自显等二百七十四名。先后到官投首。据方受畴饬属查明。均系出于真诚。高自显等、俱着施恩免其治罪。惟此内恐有暂图免罪。日久又复玩生者。着方受畴饬属出示广为晓谕。以尔等既经改悔。即系盛世良民。自此以后。当终身切戒。不可复蹈前辙。凡册内有名之人。如再犯传习邪教。即将为首者先行正法。为从者按律加倍治罪。若该民人等真心向化。或能将在逃最要次要各逆犯、探知潜匿处所。报官拏获。审明属实。亦必重予恩施。各该地方官务剀切敷宣。以勉善良而除邪慝。  

○以故杜尔伯特扎萨克亲王固噜扎布子贡噶诺尔布、袭爵。  

○辛巳。遣官祭关帝庙。  

○谕内阁、英和等奏、请交部察议一摺。国家建立大臣。分理庶政。凡本衙门公事。必应公同商酌。联衔具奏。如意见不合。亦准两议奏闻。候上□日定夺。若遇有控诉呈词。由一人接收者。但事关公务。均当与众堂官公商具奏。不过于摺内声叙。系由何人交出。方合同寅协恭之义。傥一人接收。即自行专摺陈奏。转为错误。至若事与该管衙门无涉。而必应奏闻者。则何人接收。即由何人具奏。岂得援引同官会商入告。此次英绶家人达罕、呈出直隶都司余国柄书信一事。信内如或牵涉番役。则英和等联衔具奏。朕必不加责。因其事与步军统领衙门毫无干涉。英绶先持与英和阅看。英和令司员商同那彦宝、联名具奏。实属舛误。是以将英绶惩处。在英和不必有心干与外事。而一二无识之徒。遇事即向英和商办。久之相习成风。英和必至因此获咎。岂非适以害之。朕杜渐防微。不能不远虑及此。为此明白晓谕。俾众咸知。其此次英和、那彦宝、自请察议之处。俱着加恩宽免。嗣后各大臣当倍加谨慎。如事非职任所司。辄有私向商议者。悉皆严词拒绝。毋为越畔之行。用副朕训诫成全至意。  

○大考翰林院詹事府各官于乾清宫。  

○以内阁学士哈宁阿、兼镶蓝旗护军统领。  

○壬午。谕内阁、御史蒋诗奏、请严查保甲、肃清海禁各一摺。编立保甲。藉以诘奸除暴。原在设法互相稽查。若仅按册点名。则扶同隐混。仍属有名无实。至沿海各口岸、茶叶米谷铁器、不准偷越出洋。久经载在禁令。该御史所奏。俱系申明旧例。着各该督抚严饬所属地方官。实力奉行。以期奸宄荡除。海防严密。毋得视为具文。日久生懈。  

○以故喀尔喀赛因诺颜额鲁特扎萨克贝子扎木彦多尔济弟贡格多尔济、喀尔喀土谢图汗扎萨克郡王多尔济扎布子达克丹多尔济、各袭爵。  

○癸未。春分。朝日于东郊。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甲申。遣官祭昭忠祠。  

○谕内阁、向来蒙古风气淳朴。遇有过犯情节。本不甚重。是以蒙古条例。较刑律为轻。近来内地无赖游民。潜赴蒙古地方。引诱蒙古人肆行不法。盗劫之案日多。嗣后蒙古人犯事。如无民人在内者。仍照蒙古例办理。若案内有一民人。均照刑律问拟。着理藩院通行传谕各蒙古部落。俾知儆戒。  

○吏部奏、候补郎中福昂向尚书英和呈递书信一摺。得上□日、此案朝阳县知县德兴、因误被揭参、开复留任。瑞赓无缺可调。吏部议驳之稿。并未逾限。或瑞赓不明条例。尚可自行呈诉。乃伊父福昂、辄自写书信、向英和私宅投递。意在请托。实属妄为。福昂人本平常。且年已衰老。着即将候补郎中斥革。永不叙用。英和心秉公正。昏夜乞怜之徒。不必施其狡狯也。  

○免西宁所属格尔吉、被雪番族应徵银三年。  

○乙酉。上幸万寿山。  

○谕内阁、昨日召见果齐斯欢、询问四阿哥功课。据果齐斯欢奏称、甫学属对。诗文俱未能作。朕前在藩邸时。十一岁即能属对。十二岁即能赋诗。壬辰年十三岁时。皇考高宗纯皇帝。命面和圣制五言律七言律诗。味余书室诗集中。即载有朕十三岁诗章。四阿哥质性聪明。尽可读书。本年已十四岁。诗文尚俱未学。皆由果齐斯欢学问平常。不能循循善诱。而又因循疲玩。以致耽误。果齐斯欢、负恩已极。着革去一应差使。俾上书房师傅共知儆戒。所有四阿哥师傅。着大学士会同翰林院掌院学士。在翰林中选择品学兼优者三人。带领引见。候朕<闲>用。未经引见以前。着陈官俊暂行授读。  

○调礼部右侍郎德文、为工部左侍郎。以内阁学士哈宁阿、为礼部右侍郎。  

○命翰林院修撰吴信中、在南书房行走。  

○以二等侍卫庆长、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调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廉善、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裕恩兼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丙戌。以奉宸苑卿奕经、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丁亥。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内阁、此次考试翰詹各官。按其文字优劣。分为等第。一等五员。二等四十五员。三等五十五员。四等七员。不列等一员。其考列一等之编修潘锡恩、着升授侍读。编修顾元熙、着升授侍讲。修撰吴信中、着升授右庶子。编修钱林、着升授洗马。编修许邦光、着升授右赞善。二等之编修贺熙龄、左赞善陈官俊、编修刘斯嵋、修撰洪莹、侍读学士顾皋、着各赏缎二匹。修撰龙汝言、侍讲学士彭邦畴、侍读何淩汉、编修袁铣、右中允龚守正、侍读学士徐颋、朱士彦、编修何彤然、翟锦观、费丙章、钱騋、裘元善、宫焕、胡敬、祝庆蕃、着各赏缎一匹。及名在二等者。俱着照例记名。遇缺题奏。其考列三等之侍读杨惠元、洗马聂镐敏、右庶子瞿昂、俱着改用郎中。右赞善程寿龄、着改用主事。侍讲彭浚、着改用员外郎。右赞善觉罗德宁、着降用编修。少詹事宝瑛、着降补赞善。仍在批本处行走。编修李振庸、检讨帅承瀚、编修谭言蔼、黄安涛、史评、着各罚俸半年。编修陶廷杰、董桂敷、侍读福申、编修郭尚先、检讨丁杰、编修熊常錞、李可琼、聂铣敏、沈岐、检讨唐鉴、着各罚俸一年。编修夏国培、邱煌、陈继义、傅绶、刘嗣绾、着各罚俸二年。其考列四等之侍读学士恒福、右庶子恒祥、侍讲玉绶、俱着降补笔帖式。编修施杓、洗马吉禄、侍讲学士明通、俱着原品休致。检讨李德立、着罚俸三年。其不列等之右庶子宗室德朋阿、着革职。余俱照旧供职。该员等其各敦品力学。勤修职业。以副朕选俊储才至意。  

○又谕、巡视东漕御史王松年奏、查勘泉源情形、通筹运道全局各一摺。山东运河。全赖泉源接济。汶泗之闲。出泉处所本多。闻地方官因恐报出新泉。越时衰涸。致干吏议。往往隐匿不肯造册送验。莫若量为变通。如该州县境内。报出泉源。不认真疏瀹。任听淤塞。自应加以惩处。若实系源流涸竭。该管上司。查验明确。准予宽免处分。庶地方官无所畏忌。探有新泉。即行呈报。可广收挹注之益。其滕峄两县。请以佐贰分管泉务。及卫河灌田济运启闭闸坝章程。并下游挑挖支河情形。着山东河南巡抚会同河东河道总督、详悉妥议具奏。  

○又谕、富俊等奏、请将喇嘛自置私产、仍令自行取租一摺。盛京实胜等寺。官给庄园册地。及自置香火地亩。前因该喇嘛等苦累壮丁。概令官为徵租。酌给口粮。嗣各寺喇嘛以所得口粮。不敷养赡。奏经部议。准其将自置及施舍地亩。自行招佃。行令拟定租数。以免多收。兹该将军奏称该喇嘛等以自置施舍之地、并非官田、恳请自取粮租、岁获余润、如有苛取、情甘领罪等语。着照所请。除官给庄园册地二万六千五百余亩、仍照原定章程徵租、给予口粮外。其喇嘛自置私产。并香火地一万三千八百二十亩。准令该喇嘛等自行招佃取租。以资养赡。该将军等仍严饬各寺喇嘛妥协经理。不得任意加租。傥有苛求夺佃等事。随时秉公惩办。以杜争端。  

○以通政使司通政使和桂、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户部议准、陕甘总督长龄疏报、乌噜木齐塔西河所、开垦地二十九顷六十亩。照例升科。从之。  

○戊子。命翰林院侍读学士顾皋、在上书房行走。  

○以凉州协领德楞额、为成都副都统。  

○己丑。上御阅武楼。阅八旗火器营操。  

○辛卯。谕内阁、御史李广滋奏、请将口外抢劫盗犯勒限缉拏一摺。热河平泉等州县。抢劫各案。前据御史李广滋访闻参奏。当经降上□日令熙昌督率严缉。旋经熙昌奏拏获盗犯多名。嗣后惟当督饬所属文武地方官。遇有报案。立将首伙各犯严缉惩办。并密访窝顿之家。拏获按律究治。州县官如有隐匿不报者。查出严参重惩。盗风自可日戢。不必另立限期。转于定例不符也。  

○壬辰。谕内阁、朕恭阅皇祖世宗宪皇帝实录、内载雍正十三年五月谕内阁。凡内外臣工。身膺职掌。务须殚精竭力。图报国恩。大小诸事。悉心整顿。此乃人臣之常分。若但知洁己而不知奉公。国家亦安用此木偶为也。如果实心为国之人。便有错误。朕必原谅而保全之。如彼马齐高其倬魏廷珍甘国璧等。非不能办事之人。乃习成巧术。自谓保身远害。藉为推卸之计。此风有妨于政治。无益于国家。况将来后进效尤。其敝□大有不可胜言者。钦此。仰见我皇祖聪明睿知。不特于当日臣工隐曲。坐照如神。且虑及后进效尤之敝□大。于百十年后窃禄保位之庸臣。其心术伎俩。早已洞烛无遗。现在内外臣工沾染此习者。正复不少。朕久欲降上□日训饬。兹恭读圣谕。揆诸朕心。实有默契。人臣仰承知遇。备位寮采。分应殚竭血诚。实心为国。凡有当言当行之事。但取有裨国是。君上之都俞吁咈。一己之荣辱利害。皆非所计。方合事君以忠之义。若习成巧宦。遇有敷陈。先心存畏忌。惧干谴责。或事与同官属吏有所干涉。恐因此结成嫌怨。遂一味扶同迁就。隐忍不言。如此持禄养交。即使幸全爵位。在诸臣自为谋则善矣。国家奚赖焉。清夜扪心。将来史册为何等人。亦应愧汗矣。在朝多一具臣。国家受一分害。朕实惧焉。为此通谕内外大小臣工。务各激发天良。尽心国事。勿存邀名市惠之心。勿持远害避嫌之见。忠诚直谅。无闲初终。庶靖共尔位。庶绩咸熙。用副朕董正治官至意。  

○癸巳。谕内阁、朕五旬诞辰。曾先期降上□日。不准各督抚进献金珠玩好等物。来年为朕六旬正诞。该督抚等情殷祝嘏。因朕寿登周甲。又非五旬可比。或欲加意增华。用抒忱悃。惟是吏治未醇。民俗未正。方抱愧之不暇。况朕敦崇节俭。出于本性。来年并不举行庆典繁仪。着通谕直省督抚。除应进土贡、仍循例备进外。所有金珠玉器陈设。仍一概不准进呈。其督抚中有派出届期来京祝嘏者。准其呈递如意。暨诗册书画。并备赏缎。以及食品等件。俾展庆忱。该督抚等务各敬谨凛遵。用副朕谆谆诰诫之至意。  

○又谕、刑部奏、蒙古抢劫之案、有民人在内者。请先令承审官分别是劫是抢。照刑例强盗各条。及抢夺拦抢各条。分别治罪。似此引例纷繁。转滋淆混。正所谓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无所措手足矣。嗣后蒙古地方抢劫案件。如俱系蒙古人。专用蒙古例。俱系民人。专用刑律。如蒙古与民人伙同抢劫。核其罪名。蒙古例重于刑律者。蒙古与民人。俱照蒙古例问拟。刑律重于蒙古例者。蒙古与民人。俱照刑律问拟。着为令。  

○调江苏布政使伊什扎木素、为浙江布政使。以病痊布政使杨懋恬、为江苏布政使。  

○甲午。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还宫。  

○以兵部尚书和宁、署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穆克登额、署理藩院尚书。  

○乙未。遣官祭贤良祠。  

○谕内阁、董诰奏、呈缴密云官房、并自置海甸热河住房二所、以清赔项一摺。董诰前因每年随扈秋围。是以于密云赏给官房一所。董诰并于热河自行置有房屋。兹董诰以老病开缺。即调养痊愈。再行赏给差使。亦必不派令随围。所有密云官房及热河房屋。着照所请。俱准其呈缴。至海甸房屋一所。董诰现患沉疴。园林清旷。于颐养为宜。着仍赏还董诰。其代伊弟认缴赔项银九千九百余两。业经交过六千两。所有未完银三千九百二十五两零。俱着加恩宽免。董诰现经赏给在家食俸。其从前在任罚俸各案。并着加恩悉予开复。即于本年支食全俸。以示恩眷。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蒋诗奏、山西岢岚交城平阳霍州一带、大山连接、近为匪棍藏匿之薮、又和顺榆次平定辽州等处、亦有匪棍藏匿山内、土人号为山棍、或即在山中劫夺行旅、或出山纠约抢劫、或潜入城市攘窃多赃、甚至拒捕伤人等语。晋省岢岚等处山内。藏匿匪徒。乘机抢劫。甚至拒捕伤人。实属目无法纪。着成格即督饬所属于岢岚和顺等处山内。严查匪棍踪迹。如有潜匿窝巢。严拏究办。毋令奸究聚集。将此谕令知之。  

○以故奉国将军嘉培子连喜、袭职。  

○以右春坊右庶子吴信中、翰林院侍读潘锡恩、充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顾元熙、司经局洗马钱林、署日讲起居注官。  

○丙申。祭历代帝王庙。上亲诣行礼。  

○谕内阁、御史吴杰奏、湖北缉私、请派道府查办一摺。湖北近来官引滞销。皆由邻私浸灌。承缉员弁。不能认真巡缉。并兵役等得规庇纵。以致枭贩益无忌惮。自应亟加整饬。着该督抚遴派文职道府。武职副将参游等官。在于川私潞私入楚各要隘地方。实力巡查。设法堵缉。并将得规包庇卖放之兵役。查出严究重惩。以除积敝□大。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孙玉庭等奏、湖广江西纲引滞销、当经降上□日、将该盐道革去顶带、令该督抚盐政等将堵缉邻私、及稽查夹带偷漏之敝□大、会同妥议章程具奏。兹据御史吴杰奏称、巫山大宁一带盐埠口岸素有奸商私造引张、名为墨引、串通土豪、勾引私贩各船、到彼捏称提载、由水路浸入荆州宜昌等处、陆路则由灶户出卖、与竹溪房县肩挑背负之民、每日不下数百人、听其贩往楚界各乡村售卖、又闻陕西商南平利一带私盐、即自潞商各店中贩来、由汉中顺流而下、至襄阳之谷城、德安之安陆、分途暗售、河南私贩、即自南阳之李官桥店中贩来、亦至谷城安陆等处、请饬令各督抚查办等语。私盐充斥。以致官引滞销。亟应设法整顿。着孙玉庭、庆保、张映汉、钱臻、阿克当阿、会同确查。并将该御史指出开设店铺兴贩私盐各地界。移咨四川陕西河南各督抚。一体查明究办。其应如何设法堵缉稽查之处。归入会议章程内。一并妥议具奏。将此各谕令知之。  

猜你喜欢
  帝纪第四 炀帝下·魏徵
  卷四百二十六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第八十四回 奉皇弟权阉矫旨 迎公主猛将建功·蔡东藩
  第十九回 姑妇临朝生暗衅 弟兄佐命立奇功·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一·徐乾学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三十·傅恒
  王戎传·房玄龄
  刘容传·宋濂
  张武传·张廷玉
  卷四十三·佚名
  卷十一·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刘克庄

      《过秦论》云:“陈涉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其语本《吕览》,有曰:“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老弱罢民,可以胜人之精士练材;离散系累,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张景

    第十一齣 园中落穽【番卜算】〔淨〕华堂开绿野。珠履纷纷进。朝来有事独关心。合计谋方尽。前日易弘器笼络吾家。已作瓮中之鳖。究竟要个收煞。昨请赵大哥鄢三弟计较。我今且卑词厚意。拉彼同席。作个计儿。灌醉了他

  • 第十五出 射像 (黄钟调尤候韵)·丁耀亢

    (外军扮上)孤力不成难射虎,雄心无用枉屠龙。叩阍欲洒直臣泪,万里难闻长乐钟。俺沈青霞因使酒恼了严世蕃,把赵文华大辱一场,又参他一本,也是俺生平快事!谁料这厮请俺炊酒,要图夏太师的二夫人做妾。后来使赵文华投

  • 卷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十一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十一名家【上之三】李颀【殷璠云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秀杂歌咸善理最长惜其伟才只到黄绶然论其家数往往高于众作】塞下曲黄云鴈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累貂裘皆称羽林子金

  • 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四顾况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於歌诗性好恢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徵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参军後隐茅山以夀终集二十卷今

  • 卷一百八·列传第五·柯劭忞

      ○太祖诸子三 拖雷上   △旭烈兀出伯 阿八哈台古塔儿   拖雷,太祖第四子也。甫能言,太祖为泰亦赤兀入所虏,额诃伦太后及家人皆谓不能免;拖雷独曰:“我父乘栗色马归矣。”咸以为妄语。翼日,太祖果至。乘锁儿罕失剌

  •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一日护理山东巡抚 布政使臣江兰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遵例具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内节次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九·佚名

    高祖高祖簒唐【范祖禹】梁统【六一】通论梁之失【温公】庄宗郭崇韬【子由 何去非】通论唐之兴亡【温公】高祖李彦珣同张从宾谋反既克高祖赦之又以赦令已行不治杀母之罪【温公】通论晋之兴亡【温公】高祖高祖之政【温

  • 元法僧传·李延寿

    法寿的弟弟法僧,官任益州刺史,他亲自杀人,喜怒无常。王、贾各大姓及州内的名士,法僧都招他们当兵,谁也不得私下放纵,于是全境民众都起来造反,勾结外面的敌人。又任徐州刺史。法僧原来依附元叉,因为元叉骄横放纵,法僧恐怕有祸连

  • 安重诲传·薛居正

    安重诲,祖先本是北部豪强首领。父安福迁为河东将军,在救援兖州、郓州时战死。安重诲在明宗未登帝位时当他的给事,明宗镇邢州时,任安重诲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共十多年,信任无间,勤劳从事,到邺城之变,辅佐之功独居第一。明宗即皇帝

  • 庞籍传·脱脱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知府薛奎推荐庞籍为法曹。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任刑部详覆官。升为群牧判官,于是上言

  • 二·钱穆

    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本文只从秦汉大一统政府成立后说起。更前的则暂略而不论。这几十年的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一人不说秦以后的政治是君主专制,但作者仍将不惮反覆对此问题作辩护。本文所论中国传统政治,亦仅在这一点上作发挥

  • 卷七 释水第十二·邢昺

    [疏]“释水第十二”。○释曰:《说文解字》云:“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白虎通》云:“水之为言淮也。”是平均法则之称。此篇释诸水之名,故曰释水。泉一见一否为氵?。(氵?,才有貌。见,现。否,卑美反

  • 从化第十三·佚名

    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从之。未见心好而身不从,君欲而民不随也。人之从君,如草之从风,水之从器。故君之德,风之与器也;人之情,草之与水也。草之戴风,风鹜东则东靡,风鹜西则西靡,是随风之东西也。水

  • 外储说左下 译文·韩非

    一由于犯罪而受到惩罚,被惩罚的人不会怨恨君上,所以被子皋处以别刑的人反而保全了子皋;由于建立功劳而受到赏赐,臣下就用不着感激君主,所以翟璜理所当然地乘着尊贵的轩车。魏襄王不懂得这个道理,对建立大功的昭卯只赏给三十

  •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金刚手者。瑜伽经释云。手持金刚杵。表内心具大菩提。外表摧伏诸烦恼。故名金刚手。又释云。不被三种魔破坏。菩提

  • 主教谋杀案·范·达因

    推理小说,作者是美国的范·达因。这是最能体现作者风格的一部作品,创作于1929年,书中借菲洛·万斯之口,用了很多篇幅分析了数学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并以此作为破案的心理依据。第一位死者被人用箭射穿心脏,第二位死者被

  • 华盖集续编·鲁迅

    鲁迅著。1927年5月出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该书收集作者1926年和1927年间的杂文三十三篇。在写作时间和内容上与《华盖集》紧密相联。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揭露“现代评论派”和“正人君子”们的反动本质,控诉北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