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零三

 

  卷103_1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赵彦昭

  剪彩迎初候,攀条故写真。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卷103_2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赵彦昭

  出震乘东陆,凭高御北辰。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

  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幸承今日宴,长奉万年春。

  卷103_3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赵彦昭

  青女三秋节,黄姑七日期。星桥度玉珮,云阁掩罗帷。

  河气通仙掖,天文入睿词。今宵望灵汉,应得见蛾眉。

  卷103_4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赵彦昭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卷103_5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赵彦昭

  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人天得大通。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卷103_6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同用开字】赵彦昭

  云物中京晓,天人外馆开。飞桥象河汉,悬榜学蓬莱。

  北阙临仙槛,南山送寿杯。一窥轮奂毕,惭恧栋梁材。

  卷103_7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一作崔日用诗)】赵彦昭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卷103_8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赵彦昭

  皇情遍九垓,御辇驻昭回。路若随天转,人疑近日来。

  河看大禹凿,山见巨灵开。愿扈登封驾,常持荐寿杯。

  卷103_9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赵彦昭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

  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卷103_10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赵彦昭

  两揆光天秩,三朝奉帝熙。何言集大鸟,忽此丧元龟。

  坐叹公槐落,行闻宰树悲。壑舟今已去,宁有济川期。

  卷103_11 【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赵彦昭

  宝契无为属圣人,雕舆出幸玩芳辰。平楼半入南山雾,

  飞阁旁临东墅春。夹路秾花千树发,垂轩弱柳万条新。

  处处风光今日好,年年愿奉属车尘。

  卷103_12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赵彦昭

  主第岩扃驾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历乱旌旗转云树,

  参差台榭入烟霄。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卷103_13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赵彦昭

  六龙齐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飞观仰看云外耸,

  浮桥直见海中移。灵泉巧凿天孙渚,孝笋能抽帝女枝。

  幸愿一生同草树,年年岁岁乐于斯。

  卷103_14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乃中宗旧宅)】赵彦昭

  宝地龙飞后,金身佛现时。千花开国界,万善累皇基。

  北阙承行幸,西园属住持。天衣拂旧石,王舍起新祠。

  刹凤迎雕辇,幡虹驻彩旗。同沾小雨润,窃仰大风诗。

  卷103_15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赵彦昭

  夙驾移天跸,凭轩览汉都。寒烟收紫禁,春色绕黄图。

  旧史遗陈迹,前王失霸符。山河寸土尽,宫观尺椽无。

  崇高惟在德,壮丽岂为谟。茨室留皇鉴,熏歌盛有虞。

  卷103_16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燕应制】赵彦昭

  贤族唯题里,儒门但署乡。何如表岩洞,宸翰发辉光。

  地在兹山曲,家临郃水阳。六龙驻旌罕,四牡耀旂常。

  北斗临台座,东山入庙堂。天高羽翼近,主圣股肱良。

  野竹池亭气,村花涧谷香。纵然怀豹隐,空愧蹑鹓行。

  卷103_17 【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赵彦昭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卷103_18 【苑中人日遇雪应制】赵彦昭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卷103_19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赵彦昭

  廊庙心存岩壑中,銮舆瞩在灞城东。

  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

  卷103_20 【秋朝木芙蓉】赵彦昭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

  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卷103_21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赵彦昭

  红萼竞燃春苑曙,粉茸新吐御筵开。

  长年愿奉西王母,近侍惭无东朔才。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三·彭定求
  周起·唐圭璋
  邓剡·唐圭璋
  危稹·唐圭璋
  李弥逊·唐圭璋
  序·李渔
  填词杂说·沈谦
  ●香囊记目录·邵灿
  参寥子诗集卷十一·道潜
  四集卷八十三·乾隆
  卷十五·乾隆
  卷二百八十五·陈廷敬
  卷九十七·徐倬
  卷六十四·徐倬
  76.寒山子:诗十一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36 ·佚名

    陆游 行饭暮归 蹔置观书不耐闲,飘然梅坞竹篱间。 霜风尽脱千林叶,云气平沉一面山。 笑唤筇枝扶蹇步,聊凭村酒借朱颜。 庙壖墙下归来晚,宿鸟纷纷已渐还。 陆游 行饭暮归 宿疾去如扫,出门芒屦轻

  • 卷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 明 曹学佺 编 陈诗 後主【讳叔宝字元秀宣帝子】 采桑 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去後花丛散风来香处移广袖承朝日长鬟碍聚枝柯新攀易断叶嫩摘前萎采蘩鈎手弱微汗杂妆垂不应归独早堪为使

  • 李持正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平未详少与叔伯辈的李宗师驰名太学,号大小李。政和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事迹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五。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

  • 本纪第二 高祖下·姚思廉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曰:“皇帝臣霸先,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梁氏以圮剥荐臻,历运有极,钦若天应,以命于霸先。夫肇有烝民,乃树司牧,选贤与能,未常厥姓。放勋、重华之世,咸无意于受终,当涂、典午之君,虽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刘昫

    ○赵宗儒 窦易直 李逢吉 段文昌 子成式 宋申锡 李程 赵宗儒,字秉文。八代祖彤,仕后魏为征南将军。父骅,为秘书少监。宗儒举进士,初授弘文馆校书郎。满岁,又以书判入高等,补陆浑主簿。数月,征拜右拾遗,充翰林学士。时父

  •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张廷玉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贫甚。力学,授徒自给。多游湖、湘间,馆江夏最久。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

  • 鸿猷录卷一·高岱

    高岱 龙飞淮甸 集师滁和 定鼎金陵 ○龙飞淮甸 高皇帝先世江东句容人 大父熙祖渡淮家泗州 父仁祖偕 陈太后始迁濠之西乡复迁太平乡生四子长南昌王今靖江王其后也次旴■〈日台〉王次临淮王俱无后 高皇帝季子也陈太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九·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三建昌:邓思铭新城:杨应和(杨居久)新昌:陈泰来广信:胡梦泰、詹兆恒、周定礽、万文英(唐倜、胡奇伟、汪硕画)抚州:曾亨应(子筠、王秉干、汤仲发、弟和应附、乐平倪大显等附)南昌:揭重熙、傅鼎

  • 卷四十七·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十七十一月甲申命议叙督运诸臣时吏部请议中路西路督运于成龙王国昌等罪上曰于成龙王国昌李鈵喀拜辛保范承烈喻成龙此役俱

  • 礼三·徐松

    郊祀议论太祖干德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太常博士和岘言:「今月十六日亲祀南郊,合飨天地,准画日二十九日冬至祀昊天上帝。谨按《礼记 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恭。』又按《开元礼义纂》云:『当禘夆之月,不行时飨,以大包小,

  • 249.吴三桂借清兵·林汉达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率领一百万起义将士,渡过黄河,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会师。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全部投降。起义军猛攻北京城。

  • 207.卖国贼秦桧·林汉达

    岳飞在朱仙镇大捷,逼近东京。兀术眼看在东京呆不下去,决定渡过黄河北撤。当他带着金兵离开东京的时候,有个书生拦住他的马,说:“大王(指兀术)别走了。岳少保(‘少保’是岳飞的官衔)马上会撤兵。东京一定没事儿。”兀术很奇怪,问

  • 卷六·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六   宋 吕祖谦 撰文公下富父终生驷乗【十一年】古者车甲士三人驷乘之制盖缘戎狄强大特添此一人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十一年】大抵君道善羣须得众人共辅方得岂有独恃一已有力而能自立者

  • 执务第三十九·桓宽

    【题解】本篇记录会议所谈关于&ldquo;急务&rdquo;的问题。丞相首先提出&ldquo;愿闻方今之急务,可复行于政:使百姓咸足于衣食,无乏困之忧;。。天下安乐,盗贼不起。&rdquo;贤良主张&ldquo;思贤慕能,从善不休,则成、康之俗可致,

  • 卷第二十九·道宣

      广弘明者。言其弘护法网开明于有识也。自上九篇随时布现筹度理路。其缘颇悉。然于志之所之。未备详睹。如不陈列颂声何寄。故次编之殷鉴遐迩。且法王御宇哥颂厥初。梵王天主声闻菩萨。咸资偈赞用畅幽诚。无经不有

  •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第二释止观名者。大途梗概已如上说。复以何义立止观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绝待。三会异。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观各三义。息义。停义。对不止止义。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净名曰。

  • 序·野竹福慧

    序昔菩提达磨亲承跨水逢羊谶记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西来化行震旦而此土中人获闻无生妙谛共登上乘者千二百年矣其在今日惟三吴两浙刹竿相望说法如云不幸而生遐陬僻澨有毕世不闻佛法者则有缘无缘奚翅霄壤隔矣虽

  • 花溪集·沈梦麟

    元代诗文别集。3卷。沈梦麟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花溪在湖州府城东南70里,一名花城,沈梦麟一生大半时间隐居于此,所以就以它来作为诗文集的名字。主要版本有《枕碧楼丛书》本。卷首有明弘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