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一十四

 

  卷114_1 【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包融

  晨登翅头山,山曛黄雾起。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衔东郊,朝光生邑里。扫除诸烟氛,照出众楼雉。

  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苍茫远郊树,倏忽不相似。

  万象以区别,森然共盈几。坐令开心胸,渐觉落尘滓。

  北岩千馀仞,结庐谁家子。愿陪中峰游,朝暮白云里。

  卷114_2 【阮公啸台】包融

  荒台森荆杞,蒙笼无上路。传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

  至今清风来,时时动林树。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

  静然荒榛门,久之若有悟。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卷114_3 【酬忠公林亭】包融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卷114_4 【送国子张主簿】包融

  湖岸缆初解,莺啼别离处。遥见舟中人,时时一回顾。

  坐悲芳岁晚,花落青轩树。春梦随我心,悠扬逐君去。

  卷114_5 【和陈校书省中玩雪】包融

  芸阁朝来雪,飘飖正满空。褰开明月下,校理落花中。

  色向怀铅白,光因翰简融。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风。

  卷114_6 【和崔会稽咏王兵曹厅前涌泉势城中字】包融

  茂德来征应,流泉入咏歌。含灵符上善,作字表中和。

  有草恒垂露,无风欲偃波。为看人共水,清白定谁多。

  卷114_7 【赋得岸花临水发】包融

  笑笑傍溪花,丛丛逐岸斜。朝开川上日,夜发浦中霞。

  照灼如临镜,zv茸胜浣纱。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卷114_13 【武陵桃源送人】包融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卷114_14 【和荐福寺英公新构禅堂】丁仙芝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卷114_15 【赠朱中书】丁仙芝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频年井税常不足,

  今年缗钱谁为输。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紫微侍郎白虎殿,

  出入通籍回天眷。晨趋彩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卷114_16 【戏赠姚侍御】丁仙芝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重门启锁紫髯胡。

  新披骢马陇西驹,头戴獬豸急晨趋。明光殿前见天子,

  今日应弹佞幸夫。

  卷114_17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

  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

  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

  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君回。

  卷114_18 【京中守岁】丁仙芝

  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卷114_19 【渡扬子江】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风叶下,淅沥度秋声。

  卷114_20 【长宁公主旧山池】丁仙芝

  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座卷流黄簟,帘垂白玉钩。

  庭闲花自落,门闭水空流。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鹤游。

  卷114_21 【剡谿馆闻笛】丁仙芝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谿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虚然异风出,仿佛宿平阳。

  卷114_22 【越裳贡白雉(一作孙昌胤诗)】丁仙芝

  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不猜。甘从上林里,饮啄自徘徊。

  卷114_23 【江南曲五首】丁仙芝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入浦不逢人,归家谁信汝。

  未晓已成妆,乘潮去茫茫。因从京口渡,使报邵陵王。

  始下芙蓉楼,言发琅琊岸。急为打船开,恶许傍人见。

  卷114_24 【句】丁仙芝

  穷花常闭户,秋城闻捣衣。

  树回早秋色,川长迟落晖。(见《吟窗杂录》)

  卷114_25 【石桥琪树】蔡隐丘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卷114_26 【句】蔡隐丘

  整巾千嶂耸,曳履百泉鸣。

  卷114_27 【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赐浴】蔡希周

  天行云从指骊宫,浴日馀波锡诏同。彩殿氤氲拥香溜,

  纱窗宛转闭和风。来将兰气冲皇泽,去引星文捧碧空。

  自怜遇坎便能止,愿托仙槎路未通。

  卷114_28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蔡希寂

  好闲知在家,退迹何必深。不出人境外,萧条江海心。

  轩车自来往,空名对清阴。川涘将钓玉,乡亭期散金。

  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曾为诗书癖,宁惟耕稼任。

  吾兄许微尚,枉道来相寻。朝庆老莱服,夕闲安道琴。

  文章遥颂美,寤寐增所钦。既郁苍生望,明时岂陆沉。

  卷114_29 【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禅室】蔡希寂

  名都标佛刹,梵构临河干。举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攒。

  步登诸劫尽,忽造浮云端。当暑敞扃闼,却嫌絺绤寒。

  禅房最高顶,静者殊闲安。疏雨向空城,数峰帘外盘。

  午钟振衣坐,招我同一餐。真味杂饴露,众香唯茝兰。

  晚来恣偃俯,茶果仍留欢。

  卷114_30 【陕中作】蔡希寂

  西别秦关近,东行陕服长。川原馀让畔,歌吹忆遗棠。

  河水流城下,山云起路傍。更怜栖泊处,池馆绕林篁。

  卷114_31 【洛阳客舍逢祖咏留宴】蔡希寂

  绵绵钟漏洛阳城,客舍贫居绝送迎。

  逢君贳酒因成醉,醉后焉知世上情。

  卷114_32 【赠张敬微】蔡希寂

  大河东北望桃林,杂树冥冥结翠阴。

  不知君作神仙尉,特讶行来云雾深。

  卷114_33 【江风行(一作长干行)】张潮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

  卷114_34 【襄阳行】张潮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准。昨见襄阳客,剩说襄阳好无尽。

  襄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只言一世长娇宠,

  那悟今朝见别离。君渡清羌渚,知人独不语,

  妾见鸟栖林,忆君相思深。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是君妇,识君情,

  怨君恨君为此行。下床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襄阳城。

  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回惑。大堤诸女儿,

  怜钱不怜德。

  卷114_35 【采莲词】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卷114_36 【江南行】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卷114_37 【长干行(一作李白诗,一作李益诗)】张潮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三公,朱衣满江中。薄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卷114_38 【句】张潮

  寒林苞晚橘,风絮露垂杨。(《纪事》。又见周瑀诗中)

  卷114_39 【游栖霞寺】张翚

  跻险入幽林,翠微含竹殿。泉声无休歇,山色时隐见。

  潮来杂风雨,梅落成霜霰。一从方外游,顿觉尘心变。

  卷114_40 【绝句】张翚

  茫茫烟水上,日暮阴云飞。孤坐正愁绪,湖南谁捣衣。

  卷114_41 【潘司马别业】周瑀

  门对青山近,汀牵绿草长。寒深包晚橘,风紧落垂杨。

  湖畔闻渔唱,天边数雁行。萧然有高士,清思满书堂。

  卷114_42 【送潘三入京】周瑀

  故人嗟此别,相送出烟坰。柳色分官路,荷香入水亭。

  离歌未尽曲,酌酒共忘形。把手河桥上,孤山日暮青。

  卷114_43 【临川山行】周瑀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卷114_44 【清谿馆作】谈戭

  指途清谿里,左右唯深林。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

  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卷114_45 【句】谈戭

  清清江潭树,日夕增所思。

  卷114_46 【塞上】殷遥

  万里隤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嶂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卷114_47 【送友人下第归省(一作刘得仁诗)】殷遥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到家调膳后,吟好送斜晖。

  卷114_48 【送杜士瞻楚州觐省】殷遥

  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淮月归心促,江花入兴新。

  云深沧海暮,柳暗白门春。共道官犹小,怜君孝养亲。

  卷114_49 【友人山亭】殷遥

  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

  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卷114_50 【春晚山行】殷遥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卷114_51 【寄张徵古】沈如筠

  寂历远山意,微冥半空碧。绿萝无冬春,彩云竟朝夕。

  张子海内奇,久为岩中客。圣君当梦想,安得老松石。

  卷114_52 【闺怨二首】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卷114_53 【寄天台司马道士】沈如筠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卷114_54 【句】沈如筠

  思酸寒雁断,淅沥秋树空。

  渔阳燕旧都,美女花不如。(见《吟窗杂录》)

  卷114_55 【咏黄莺(一作郑愔诗,又作郑缙)】孙处玄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卷114_56 【失题】孙处玄

  汉家轻壮士,无状杀彭王。一遇风尘起,令谁守四方。

  卷114_57 【句】孙处玄

  残花与露落,坠叶随风翻。

  日侧南涧幽,风凝北林暮。

  卷114_58 【折杨柳】徐延寿

  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娜垂来久。

  缘枝栖暝禽,雄去雌独吟。馀花怨春尽,微月起秋阴。

  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叶。好风吹长条,婀娜何如妾。

  妾见柳园新,高楼四五春。莫吹胡塞曲,愁杀陇头人。

  卷114_59 【南州行】徐延寿

  摇艇至南国,国门连大江。中洲西边岸,数步一垂杨。

  金钏越溪女,罗衣胡粉香。织缣春卷幔,采蕨暝提筐。

  弄瑟娇垂幌,迎人笑下堂。河头浣衣处,无数紫鸳鸯。

  卷114_60 【人日剪彩】徐延寿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卷114_61 【南中感怀】樊晃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

  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卷114_62 【句】樊晃

  巧裁蝉鬓畏风吹,尽作蛾眉恐人妒。

  

猜你喜欢
  王洧·唐圭璋
  ●卷五·翁方纲
  卷三·郑用锡
  附录·许南英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臧懋循
  卷四·杜甫
  卷二·陈师道
  七言卷四十六·洪迈
  卷四十二·陈起
  卷五十六·吴之振
  卷四百七十六·陈廷敬
  卷二百二十六·陈廷敬
  日涉园集巻二·李彭
  幽通赋原文·班固
  卷二·曹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浩·唐圭璋

      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崇宁五年(1106)。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孝宗朝,累擢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历右丞相,封魏国公,进太师。绍熙五年(1194)卒,年八十九,赠会稽郡王,谥文惠,有贸阝峰真隐漫录。   采莲

  • 张才翁·唐圭璋

      才翁尝仕临邛秋官。   雨中花   万缕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犹未成阴。据雕鞍马上,拥鼻微吟。远宦情怀谁问,空嗟壮志销沉。正好花时节,山城留滞、忍负归心。   别离万里,飘蓬无定,谁念会合难凭。相聚里,休辞金盏,酒浅还

  • 列传第三十七 李灵崔鉴·魏收

    李灵,字虎符,赵郡人,高平公顺从父兄也。父勰,字小同,恬静好学,有声赵魏。太祖平中原,闻勰已亡,哀惜之,赠宣威将军、兰陵太守。神?中,世祖征天下才俊,灵至,拜中书博士,转侍郎。从驾临江,除淮阳太守。灵以学优温谨,选授高宗经。后加建

  • 卷二十八 雍熙四年(丁亥,987)·李焘

      起太宗雍熙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初,曹彬及劉廷讓等相繼敗覆,軍亡死者,前後數萬人。緣邊創痍之卒,不滿萬計,皆無復淢志。河朔震恐,悉料鄉民為兵以守城,皆白徒,未嘗習戰陣,但堅壁自固,不敢禦敵。敵勢益振,長驅入深

  • 东林列传卷九·陈鼎

    明李邦华传李邦华字孟闇一字懋明江西吉水人少读史至诸葛亮颜真卿文天祥诸传慨然流涕同邑邹元标一见竒之邦华遂从讲学万厯三十一年同父廷谏举于乡明年成进士知泾县事实行常平社仓保甲诸法擢山东道御史首论用人非祖制条

  • 通志卷三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六书略第五起一成文图衡为一从为丨【音衮】邪丨为丿【房必切】反丿为乀【分勿切】至乀而穷折一为 【音及】反 为 【呼早切】转 为 【音隐】反 为【居月切了从此见了部】

  • 一二三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明四库全书遗失有印底本请将提调等分别议处折·佚名

    一二三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明四库全书遗失有印底本请将提调等分别议处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三十日臣永瑢、臣惠龄谨奏,为查明四库全书遗失有印底本,恭折参奏事。窃臣等奉旨清查全书底本,当经派出各员分别有印无印,或全或缺

  • 顾越传·姚思廉

    顾越字思南,吴郡盐官人。家住新坡黄冈,世代办乡学,因此顾氏家族多儒学之人。顾越少年丧父,以勤奋刻苦自立,聪明有辩论之才,讲《毛氏诗》,能旁通不同的义理,梁太子詹事周..非常欣赏他。入仕为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顾越精通

  • 卷五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十三弘制度康熙十六年丁巳三月甲午上谕礼部凡遇庆贺盛典朕率诸王大臣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班行齐集不可无监察之人应设监察御史在

  • 户部·佚名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田粮政令按古其属有四曰民部度支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三年为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北平河南山西四川广西各令清理一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仍量其繁简带管直隶府州每

  • 沈寳善·周诒春

    沈宝善 字楚纫。年三十三岁。生于上海。弟宝勋。幼读。已婚。初毕业上海圣约翰书院。得学士学位。尝以翻译得奖。宣统二年。任杭州交涉司文案及伍廷芳博士书记。民国元年。任上海交涉司文案。为约翰声编辑。民国二年

  • 提要·车若水

      《脚气集》·二卷,宋车若水撰。若水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此书据其从子惟一跋,盖成於咸淳甲戌,因病脚气,作书自娱,故名曰《脚气集》。书中论孟子集义章一条,下有细字夹注云,此二章是癸酉八月所书,今录於此。则馀

  • 提要·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礼经本义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经本义十七卷国朝蔡德晋撰德晋字敬斋无锡人是书前十六卷皆本经第十七卷附吴澄所辑逸礼八篇皆引宋元明以来诸家之说与注疏互相

  • 群经补义卷五·江永

    婺源江永撰杂説周礼外史掌逹书名于四方郑注古曰名今曰字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方不及百名书于防注云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然则字者名之变犹人有名而周人冠而字之又易以字也其称书名为字盖始于秦始皇当时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

  • 晏婴论和与同(昭公二十年)·佚名

    ——和是万物人事的最高境界 【原文】 侯至自田(1),晏子待于遄台②,子犹驰而造焉③。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④,以烹鱼肉,燀执以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前行。詣婆怛那城有義聚落。至於賢勝優婆夷所。頂禮其足。遶無數匝。合掌恭敬。於一面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

  • 刘因诗词集·刘因

    诗词集。刘因,元学者。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旧容城县)人。诏征为右赞善大夫,未几即辞归。后更拒绝应聘,有一定民族意识;但又肯定君臣大义“自万古而不可易”,主调和朱(熹)陆(九渊)两派,和许衡同有元代

  • 魏郑公谏录·王方庆

    五卷。唐王方庆撰。王方庆名綝,以字行。咸阳 (今属陕西)人。武后时官至凤阁侍郎平章事,终于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谥号贞。《魏郑公谏录》辑录魏徵生前谏诤及太宗对徵褒奖之事而成。魏徵字玄成,封郑国公。其佐太宗时,前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