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佚名的诗】残诗集 【(伯二五五五) 五十九首】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野烟暝村墅,初日惨寒山。步步针 【缄】 愁色,迢迢惟梦还。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朝行
唐纪二十一〔起玄黓执徐(壬辰),尽柔兆涒滩(丙申),凡五年。〕《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上》长寿元年〔(壬辰、六九二)是年四月,改元如意;九月,改元长寿。自四月以前犹是天授三年。〕1正月,戊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2腊月,立故于阗王尉迟伏阇
辽纪 【一】太祖太宗○太祖太祖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小字多尔济契丹德哷勒部实喇伊色哩乡耶律密拉人也其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后有奇善 者徙潢河之滨传至雅里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穴让苏尔威而不肯自立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乾隆五十年六月十六日*遵旨查张蔼生所著《河防述言》一书,【真按:下文多作霭,张霭生!未知孰是!】并未写入四库全书,亦未列入存目。且书中鄂敦他腊等地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疆域表昔武王大封列侯各有分地至春秋时犹存百二十四国税安礼为作春秋指掌图以明之余谓是不可图也若从其始封则与春秋时之疆境不合若从春秋
编修杭世骏撰魏书后妃传 卞后武宣卞皇后世説曰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武帝太后出看疾入户见值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后妃传
甲申岁正月初一日,晴霁。肃拜已,因日辰不佳,不复出。小憩,起。午后,邀方无隅于密园聚谈。作书候柴莲生、葛屺瞻、宋东璧、郑玄子、姚玄叔。少暇,督家丁习武于淡生、竟志两堂中。初二日,雨。与兄弟子侄至社庙及弥陀寺谒神佛。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王礼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王礼考盖本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所谓王朝之礼也自朝仪而下凡廵狩田猎冠冕服章圭璧符玺车旗卤簿以及国恤山陵分为八类
辽下题前原有「《辽史拾遗》附录卷二」一行字,删。【宋会要】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北面言:契丹置馆于拒马河北,以候朝使。 二月,户部副使宋抟使契丹远,上虏中事,且言:「契丹所居中京在幽州东北,城垒庳小,鲜居人,夹道多蔽以垣墙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五 宋 卫湜 撰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总干率其羣臣以乐皇尸是故天子之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也与竟内乐之冕而总干率其羣臣以乐皇尸此与竟内乐之之义也郑氏曰君为东上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言:菩萨习智入於诸法。故无所著是名曰慧。有十六事不与慧合。何谓十六。用无明故而起阴阳。从生老死皆不与慧同。诸所作为亦不同尘。亦复不与六十二见而杂错也。不自贡高亦不卑己。有利无利若誉若谤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謂契經說食有四種。 一者段食.變壞爲相.謂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爲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 以變壞
世親菩薩造
[二]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三]安立大乘三界唯識.[四]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五]心所.
唯遮[六]外境不遣相應。[七]
六祖大鉴禅师法嗣青原行思禅师吉州青原山静居寺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岁出家,每群居论道,师唯默然。 闻曹溪法席,乃往参礼。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甚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祖曰: “
东晋[罽-厂]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序品第一自归能仁第七仙演说贤圣无上轨永在生死长流河世尊今为度[黍-禾+利]庶尊长迦叶及众僧贤哲阿难无量闻善逝泥曰供舍利从拘夷国至摩竭迦叶端思行四等此众生类坠五道正觉演道今去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八卷释极爱一子地义 明佛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 明释杀婆罗门以得一子地 明婆罗门入地狱发三念 明杀阐提无罪 出旷野鬼神缘起 发调达之迹 结修舍心果谓空平等地 广释十一空义梵行品
显扬圣教论 第四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事品第一之四如是已说。果诸功德今当说。颂曰无量诸解脱 胜处与遍处无诤妙愿智 无碍解神通论曰。无量者。谓四无量。广说如经。一慈无量。谓慈心俱。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四 婺州宝林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师受请。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师云。斩钉截铁。进云。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云。随邪逐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