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遣官祭告岳渎

康熙丙子正月,天子为元元祈福,遣大臣分行祭告。二十七日,上御保和殿,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盖乔岳翕河之茂典,本朝第一次举行也。凡四海、五镇、五岳、四渎、阙里、长白山、帝王陵共五十九处。辽东广宁混同江北海之神,山东莱州府东海之神,山西蒲州府西海之神,广东广州府南海之神。辽东广宁北镇医巫闾山之神,山东青州府东镇沂山之神,陕西凤翔府西镇吴山之神,山西平阳府中镇霍山之神,浙江绍兴府南镇会稽山之神。山东济南府东岳泰山之神,陕西西安府西岳华山之神,河南河南府中岳嵩山之神,湖广衡州府南岳衡山之神,山西大同府北岳恒山之神。四川成都府江渎之神,河南南阳府淮渎之神,河南怀庆府济渎之神,山西蒲州府河渎之神。至圣先师阙里。兀喇地方长白山之神。河南开封府:太昊伏羲氏陵,陈州;商高宗陵,西华;周世宗陵,陈州。河南河南府:汉光武陵,孟津;宋太祖陵,巩县;太宗陵,巩县;真宗陵,巩县;仁宗陵,巩县。湖广衡州府:炎帝神农氏陵,酃县。湖广永州府:帝舜有虞氏陵,宁远九疑山。山西平阳府:女娲氏陵,赵城;商汤王陵,荣河。陕西延安府:黄帝轩辕氏陵,中部。陕西西安府:周文王陵,咸阳;武王陵,咸阳;成王陵,咸阳;康王陵,咸阳;汉高祖陵,泾阳;文帝陵,府城东;宣帝陵,长安;唐高祖陵,三原;太宗陵,九山;宪宗陵,泾阳;后魏文帝陵,富平。山东兖州府:少昊金天氏陵,曲阜;帝尧陶唐氏陵,东平。直隶大名府:颛顼高阳氏陵,滑县;帝喾高辛氏陵,滑县;商中宗陵,内黄。直隶顺天府:金太祖陵,世宗陵,明宣宗陵,孝宗陵,世宗陵,俱天寿山塞外起辇谷。元太祖陵、世祖陵,俱在顺天府望祭。浙江绍兴府夏禹王陵,会稽山。江南江宁府明太祖陵,钟山。辽东广宁辽太祖陵,木叶山。

◎召翰苑诸臣番上应制

康熙甲戌夏五月,召翰苑诸臣番上应制,计诗题十八、论一、赋一。五月初九日,少詹事李录予、朱阜,侍讲学士顾祖荣、李铠入直,拟夏日内庭应制七律。初十日,侍读学士徐嘉炎,侍讲学士张廷瓒、史夔、曹鉴伦入直,拟赋得西园翰墨林应制五言律。十一日,左庶子陈伦,右庶子孙岳颁,侍读张榕瑞、王思轼入直,拟赋得膏雨润公田应制五言律。十二日,侍读陆肯堂,侍讲佘志贞、彭定求,左谕德沈涵入直,拟赋得紫禁朱樱出上阑应制七律,限五微。十三日,洗马邱象随,左中允王思沛,左赞善沈朝初、陆入直,拟咏金莲花应制五律,限八齐。十四日,右中允杨大鹤、彭宁求,右赞善魏希徵,司业彭会淇入直,拟赋得崇文聊驻辇应制五言古,限辇字。十五日,检讨胡作海,编修仇兆鳌、徐元正、汪灏入直,拟赋得衣露净琴张应制五律,限五微。十六日,编修陈迁鹤,修撰沈廷文、陈元龙,检讨王之枢入直,拟恭读御制览贞观政要诗应制五律,限二萧。十七日,编修袁佑、王化鹤,检讨潘应宾、方韩入直,拟恭读御制时巡近郊悯农事有作应制五律,限八齐。十八日,编修张豫章、郑昆瑛,检讨刘涵,编修张希良入直,拟恭读御制懋勤殿读《尚书》至《无逸》篇有作应制五律,限五微。十九日,编修沈辰垣、李孚青、宋敏求、宋大业、沈三曾,检讨刘坤、鲁瑗、宋如辰入直,拟恭读御制观浑天仪器诗应制五律,限九佳。二十六日,编修吴世焘、汤右曾、郝士钧、凌绍雯、刘灏、张复,检讨宋朝楠、彭世搏、叶淳入直,拟圣驾夏日阅视河堤应制五律,限六鱼。二十七日,修撰戴有祺,编修吴,检讨万光宗、孙入直,拟恭读御制宫门听政示各部诸臣诗应制七律,限十灰。二十八日,编修许贺来,检讨梅之珩、张明先、李朝鼎入直,拟恭读御制咏史诗应制七律,限十灰。二十九日,检讨邓咸齐、郑际泰、窦克勤、徐日暄入直,拟浑天仪应制七律,限十蒸。闰五月初一日,编修杨中讷、姚宏绪、潘从律、张瑗、王奕清入直,拟赋得虚心高节雪霜中应制七律,限十二文。初二日,编修胡润、戴瑗,检讨冉觐祖、杨名时、王传入直,拟读朱子文集应制五律,限十四寒。初三日,检讨王者臣、张曾庆、刘琰、李象元、文志鲸入直,拟赋得驻辇华林侧应制五律,限十三覃。初四日,召集西苑考试学士王、李楠、顾藻及翰林诸臣,拟理学真伪论、丰泽园赋。

◎京师四时之景物

京师正月朔日后,游白塔寺。望,西苑旃檀寺看跳喇嘛、打莽式、打秋千。元宵节前门灯市,琉璃厂灯市,正阳门摸钉,五龙亭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十六夜,女子出游,谓之走百病;烧金鳌玉蝀石狮牙,以疗牙疼。十九日,集邱长春庙,谓之燕九。二十五日,谓之填仓日,大小之家,俱治具饱食。二三月,高粱桥踏青,万柳堂听莺,弄箜篌,涿州岳庙进香迎驾。四月,西山看李花,海棠院看海棠,丰台看芍药,煮豆子结缘,送春赛会。五月,游金鱼池,中顶进香,药王庙进香。六月,宣武门看洗象,西湖赏荷。七月中元夜,街市放焰口,点蒿子香,燃荷叶灯。八月中秋夜,踏月买兔儿王。九月登高,花儿市访菊,城墙下观八旗操演,妇女簪挂金灯,九日归宁。十月,上坟烧纸,弄叫由子。十一月跳神。十二月卖像生花供佛,打太平鼓。

◎打莽式

本朝岁暮将祭享,选内大臣打莽式,例演习于礼曹,其气象发扬蹈厉,盖公廷万舞之变态也。王公贵戚,于新正竞引之,以相戏乐。其态婉娈柔媚,或令妇女为之,此又莽式之一变耳。

◎打滑挞

禁中冬月,打滑挞。先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使勇健者着带毛猪皮履,其滑更甚,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为胜。

◎圣祖杜渐防微

文和尚名果,字园公,衡山先生之后。圣祖南巡适见之,命入京师,居玉泉精舍,宠眷殊厚。和尚一日携其孙见上,问何事来此。和尚奏曰:“来此应举。”上曰:“应举即不应来见。”圣主防微杜渐,安可以非分希望恩泽耶。

◎三岁诵唐诗百首

阮亭先生幼子,小字虎儿,三岁能诵唐诗百首。

◎于清端筑长墙以御晌马

于清端公抚直隶,于大道筑长墙,以御响马,实一时良法,后以劳民罢之。赵恒夫有诗曰:“百里长墙拦贼马,绿林昨夜绕官街。”语含讽刺,似未谅立法之意。

◎帝王深通内典

章皇帝万几之暇,时召木陈、玉林诸禅僧,讲究宗旨。圣祖南巡,亦尝与诸老宿相印证,所幸名刹,辄洒宸翰。两朝深通内典,独无修斋造像之事,真乃具大神识,洞澈空相。木陈和尚名道,曾主天童法席,后封宏觉国师,有《北游集》。

◎嘉禾一茎三穗

康熙中朝廷祀泰山之次年,齐东道中,产嘉禾,一茎三穗。

◎叶金城畅春园之布置

叶洮,字金城,青浦人。胸有丘壑,畅春园一树一石,皆其布置。洮告归后,复入都,卒于旅舍,朝廷特给内帑赙之。

◎杜文端恩遇

宝坻杜文端公立德,屡疏乞归,上慰留至再。其后请益力,乃颁宸翰云:“内阁大学士杜立德,弼亮老臣,纶扉久重,引年请归,陈乞至再,遐心既固,未可勉留,诗以送之:十载资贤佐,劳深致太平,︳谟留紫闼,风度重丹楹;方倚盐梅略,难违丘壑情,餐芝黄绮伴,轩冕有余清。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初九日,御笔。”又赐“洛社怡情”图书一方,御书唐诗三轴,墨刻二册,恩遇过他相远已。

◎湘淮军志

湘军始于咸丰二年,淮军始于同治元年,其营制为曾文正手定,而李伯相遵守之,萧、曹继兴,斟若画一。每五百人为一营,设营官一。每营分立前后左右四哨,每哨设哨官一。营官有亲兵,有什长。其亲兵分六队,每队设什长一名,率亲兵十名、伙勇一名,计六队凡七十二人。哨官有哨长一名,有护勇五名;其外有什长,有正勇,有伙勇。其正勇一哨分八队,每队什长一名,伙勇一名。其抬枪队正勇十二名,合什长、伙勇为十四名。其刀矛小枪队正勇十名,合什长、伙勇为十二名。每哨合哨官、哨长、护勇,为一百八人。四哨共四百三十二人,合之营官、亲兵,为五百四人,队官在外。其联伍之制,亲兵六队,则一队劈山炮,二队刀矛,三队劈山炮,四队刀矛,五队小枪,六队刀矛。每哨八队,则抬枪为第一队,刀矛为第二队,小枪为第三队,刀矛为第四队,抬枪为第五队,刀矛为第六队,小枪为第七队,刀矛为第八队。总计一营劈山炮两队,抬枪八队,小枪九队,刀矛十九队,共为三十八队。其搬运一切,犹有长夫。每营营官及帮办人员共用长夫四十八名,搬运子药、火绳及一切军装等项共用长夫三十名。营官亲兵队每劈山炮队用长夫三名,刀矛小枪队用长夫二名,计六队用长夫十四名。如拔营远行,营官另拨公夫帮抬劈山炮,哨官、哨长及护勇五人共用长夫四名,四哨共夫十六名。其哨队每抬枪队用长夫三名,每刀矛小枪队用长夫二名,计四哨抬枪八队,用长夫二十四名,刀矛小枪队用长夫二十四名,共长夫四十八名。总计一营用长夫一百八十名。大率百人用长夫三十六名,合之营哨官员各勇人等,共六百八十五人,是为正额。或十营设统领一员,或数十营设统领一员,或数营设一统领,无定制。至同治四年北征捻逆,于是又添练马队营。其制则每营营官一员,帮办一员,字识一名。一营立前后左右中五哨,其前后左右四哨各设正哨官一员、副哨官一员,中哨即以营官为正哨官,外立副哨官二员。每哨马勇五十名;散勇五棚,每十人为一棚,每棚什长一名,散勇九名。一营共营官一员,正哨官四员、副哨官六员,马勇二百五十名,什长二十五名,散勇二百二十五名。营官及副哨、帮办、字识等,共用伙夫二名,四哨之正、副哨官共用伙夫四名;每棚用伙夫一名,共二十五棚为二十五人;又一营长夫五十名,通计用夫八十一名。合之营哨官员、帮办、字识、各勇人等,共五百九十二人。其马数则营官四匹,帮办一匹,字识一匹,正、副哨各二匹,什长及马勇各一匹,共为马二百七十六匹。搬运锅帐、子药,则每哨雇用大车一辆,共车五辆。其每营百马之内,准报倒毙三十六匹,如数换领,以资弥补。此其大较也。自李伯相奏设铁厂机器局,一切军械,皆仿西洋制造,遂改劈山炮队为开花炮队,抬枪小枪队为洋枪队,从此火器之利,与西人共之。自闽省奏设船政局,创造轮船,从此江海之利,亦与西人共之。论今日时政,必欲事事效法泰西,用夷变夏,此武灵胡服、伊川野祭之兆,诚为无识。若谓轮船、洋枪,徒耗赀费,则不识时务,误人家国之谈也。

◎庚申和战之纷议

庚申西人扰天津,台省意见龃龉,一日之间,递封奏者六次。显皇帝特降朱批,交团防王大臣偕巡防王大臣传集科道,会议于朝,议战议和,纷如聚讼,阅两时许无定议。至第三日,台谏诸君始在直隶会馆公议覆奏稿,送淀园王大臣阅看。则云,前日已面奏,盖和议成矣。时科道中主稿者,陆眉生侍御秉枢也。

◎都门花事

都门花事,以极乐寺之海棠(大十围者,有八九十本)。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寺之菊花为最盛。春秋佳日,挈携宾,游骑不绝于道(花之寺中海棠,相传为董文恭公诰手植)。

◎戊午北闱之狱

戊午北闱之狱,外帘实先肇端。先是府丞蒋达,以场中供给草率,擅自出闱,赴园奏事,奉旨革职。府尹梁同新亦降调,以吴鼎昌、毛昶熙代之。台长并砖门御史,分传各行户,查究草率之由,移咨刑部定案,治中及大、宛二县皆镌级去。比题名录出,士论哗然,孟传金遂首发大难矣。譬彼雨雪,先集惟霰,信然。

◎竹先生风趣

竹先生年五十,举鸿博,与同郡高念祖佑钅己同舟入都。每日暮停桡,辄失所在,高往迹之,已阑入酒肆中,醉卧垆下矣。

◎雅赚美贬

竹先生嗜书若命,典试江左时,绛云已,闻牧斋族孙钱遵王撰《读书敏求记》,载宋板元钞次第完阙甚备。撤棘,求一见之,秘不肯出。乃置酒召诸名士高宴,遵王与焉。私以黄金及青鼠裘赂其侍史,启箧得之,招藩署廊吏数十人于密室,夜半写毕,并录得《绝妙好词》,时人谓之“雅赚”。又先生直史馆日,私以楷书手王纶自随,录四方经进书。掌院牛钮,劾其漏泄,吏议镌一级,时人谓之“美贬”。噫!翰林官以是左迁,视今之废书不观,滥跻华要者,荣辱何如!

◎朱竹上纂修明史总裁书

竹检讨充《明史》纂修官时,有上总裁七书。第一书请定体例。谓班书无世家,范书无表志,已与前史不同。史迁封禅,魏齐符瑞,此志之不同。人表、宰相、世系,此表之不同。滑稽、日者、家人、义儿、伶官、道学,此传之不同。明三百年如革除、靖难、夺门、跻庙,事多创见;漕运、御倭、厂卫、廷杖,制亦异前,先宜审量。第二书请聚书籍。谓一代之史,不宜止据实录,宜搜葺奏议、文集、图经、碑志之属,以备采择。第三书请宽期限,专责成。以《晋书》长编之分授为法,以《元史》之速成为戒。第四书谓革除年事,多不足信。燕王来朝,建文出亡,皆非实。第五书谓道学不必别立传。第六书谓东林不必皆君子,异乎东林不必皆小人,不宜以门户分邪正。第七书谓崇祯无实录,未可专据邸报,宜取史馆四方所上之书,一一联缀,并分年书死事诸臣。其言辨而核,后多从之。

◎万季野少未知名

季野先生为万氏八龙之殿,少未知名,父以为痴,闭之空室中。窥架上书,有杂缀明代事者,题曰明史料,凡数十大册,先抽读之,数日而毕。伯兄斯年察知之,惊曰:“名士近在吾家耶?”遽白诸父,为易衣履,使从余姚黄太冲学,遂成名儒。

◎万季野父子之狷介

《明史稿》本实出吾乡季野先生,而华亭王氏攘之,承学之士,无不知其源委矣。先生在史局时,周旋诸贵人间,不肯稍自贬抑。其题刺则曰“布衣万斯同”,其会坐则摄衣登首席,岸然以宾师自居。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请先生少宽假,先生噤不答。有运饷官遇贼,走死山谷,其孙怀白金请附忠义传后,先生曰:“将陈寿我乎?”斥去之。后先生兄子言,与修明史,独成崇祯长编。故国辅相家子弟,多以贿入京,求减其先人之罪,言峻拒曰:“若知吾季父事乎?”其父子狷介如此。万氏一门,经学史才,冠绝当代,其操行之奇卓,亦复不愧古人。此则蕺山、南雷道学之绪余,不仅以文章藻耀振起门第者也。

◎马三代

邹平马宛斯,知灵壁县,有异迹。著《绎史》百六十卷,自开辟讫秦亡,事迹略备。后又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亭林先生见二书,亟称之,时人号为“马三代”。

◎赵秋谷私淑冯氏之论诗

常熟冯班钝吟,论诗不取严沧浪妙悟之说。赵秋谷宫赞见其遗书,至具朝服下拜,以私淑门人刺焚班墓前。盖秋谷方掊击渔洋,引以自助也(按:渔洋平日论诗,实以严氏为宗旨,极取其香象渡河、羚羊挂角之说)。秋谷不满渔洋,故与异同,见冯氏书亦复屏弃神韵,遂不觉五体投地。其实《谈龙录》一书,非不博辩,究非风雅之公。

◎再到亭

安溪李文贞公孙穆亭少宗伯清植,尝视浙学,阅三十余年,宗伯子郁斋少司空宗文继之。太夫人晋江黄氏,就养官斋,枨触旧事,因命少司空建“再到亭”于学署厅事之西偏。奇石修竹,花木蓊蔚,清流涓涓,环亭如带,游者以为胜观,今不可复问矣。

◎秀水朱十以七品官归田

朱检讨休官后,著书自娱,收藏日富。长洲韩文懿公尝语门人张大受曰:“吾贵为尚书,何如秀水朱十,以七品官归田,饭疏饮水,多读万卷书也。”

◎施愚山造诣之精粹

吾乡全太史尝云:“愚山造诣,殆与魏敏果、汤文正、陆清献同道同德。魏、汤二尚书扬历槐棘,多所发舒;清献摧折而愈显。愚山于其中最为暗淡,又以工于诗古文词,反掩其学问之大原。世有合作韩、范、文、富、欧、马六公年谱者,其必班而齐之。”康祺以为知言。按:宣城施先生提学山东时,取士先行后文,敦重儒术。过邹平,拜伏生墓,以经学日微,授受宜亟,至于垂涕而示诸生。分守湖西,作《劝民急公歌》。历山谷间,悉穷民状,作《弹子岭》、《大坑叹》、《竹源坑》诸篇,以献上官,时比之元结《舂陵行》。先生少孤露,事叔如父。已贵,叔少不悦,犹冠服长跪。母马,夙失欢于大母,抑郁而卒。先生请大母命,循例乞褒封,据地哀陈,始获焚黄庙。顺孙孝子,循吏通儒,实兼有之。谢山之言,信而有征已。

◎李侍御有海忠介之风

掖县李侍御森先,巡按江南,诛鉏豪右,有海忠介之风。中谗被逮(按:李自选御史,两经革职,俱起原官。后又以言事谪戍尚阳堡,寻赦还,至是已四黜矣),吴民号泣,攀送者数万人。既登舟,僚属相顾挥涕。松江知府李正华最后至,携一酒瓢,满酌送侍御曰:“吾曹期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耳。成败利钝,造物司之。今日之行,荣于登仙,诸君何至作楚囚相对耶?”侍御为掀髯大笑。正华,献县人,守松多惠政,王渔洋称为近日廉吏之冠,宜其与侍御臭味相孚与。

◎韩文懿公不阿流俗

韩文懿公当廷试日,吴三桂逆衅已萌,公对策力言三藩当撤,无少顾忌。祭酒阿理瑚请以故相达海从祀两庑,公谓海造国书,一艺耳,未合从祀之典。御史郑惟孜请令国子生回籍应试,公疏言:太学一空,非京师首善之义。此三事,皆建白侃侃,不阿流俗。公立朝数十年,谠言直节,尚不止此。世徒以经义相推尚,即《有怀堂文集》,亦在若显若隐之间。吁!可慨已。

◎翁叔元劾汤文正

康熙朝,翁尚书叔元受枋臣指,劾睢州汤文正公。长洲何义门上书请削门生籍,吾乡姜西溟亦移文责之,一日传遍京师。按:是时叔元方隆隆炎炎,何、姜皆沉阏未遇,非读书养气,那得如许风骨。

◎本朝谏官以杨以斋为第一

康熙初元,上在谅暗,百官奏事者,见顾命辅臣皆长跪。时少司马杨雍建方为言官,独立谈不屈。辅臣目送曰:“此南苑上书谏猎者也。”盖指公顺治间官兵科时事。公谔谔敢言,尝上疏请慎起居,请弭天变,请除广东八害,两圣人皆优旨答之。王文简公尝云:“本朝谏官,以以斋为第一。”以斋,公别字也。

◎本朝科场各案

咸丰戊午科场大狱,中外皆归咎刑部长肃顺,以为用刑过严,余既详之前卷矣。盖肃顺素恶科目,又与柏相国有隙,此举固借以行私。其实慎重制科,法律严峻,亦本朝家法然也。考顺治二年乙酉,河南乡试录内称皇叔父为王叔父,主考欧阳蒸、吕云藻俱革职,交刑部治罪。四年丁亥会试,同考官袁如擅改朱卷,革职。九年壬辰会试,以第一名程可则悖戾经旨,特旨除名,试官秘书院学士武陵胡统虞降三级,宏文院学士大名成克巩降一级,同考左敬祖等夺俸有差。十一年甲午,礼部参奏顺天主考编修吴县范周、编修江夏吴正治,评阅试卷,止有姓名,全无次第;给谏宋牧民,亦称试录程文种种乖谬,并奉旨交刑部。最可畏者,尤莫如十四年丁酉顺天、江南两省科场大狱。顺天则刑科给事中任克溥奏:同考官李振邺、张我璞(时有“张千李万”之谣),受科臣陆贻吉及博士蔡元禧、进士项绍芳贿,中田耕、邬作霖举人。俱奉旨:七人立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尚阳堡,余被流徙者二十五人;正考官庶子黄冈曹本荣、副考官中允溧阳宋之绳失察,各降五级。江南则江宁书肆刊《万金记传奇》,不知出谁手,传闻禁中(以方除一点、钱去二戈,指两主考姓)。世祖大怒,命将主考侍讲遂安方犹、检讨仁和钱开宗,房考李上林、商显仁、叶楚槐、钱文灿、周霖、张晋、朱氵茝、李祥光、田俊民、李大升、龚勋、郝维训、朱建寅、王国祯、卢铸鼎(一作钱升)、雷震生,俱骈戮于市。厥后衡文获咎者,尚难枚举。圣谕煌煌,从未比附轻典。然则戊午一案,同官不闻连坐,家属亦未长流,圣意哀矜,岂部臣所能持柄哉。

◎顺治丁酉科举人在瀛台覆试

顺治丁酉科,命南北中式者,在瀛台覆试,题即为瀛台赋。是时每举人一名,命护军二员,持刀夹两旁,与试者咸栗栗危惧。常熟陈溯潢亦在列,其父贡生式,尝作《燕都赋》,溯潢夙诵习,因点缀成篇,钦定第一。

◎程可则并未终身摈弃

程可则之除名也,梁上国《史馆缀闻》、黄崇简《国朝贡举考略》皆载之;然沈德潜《国朝诗别裁》小传云:“可则,字周量,广东南海人。顺治壬辰会试第一,官兵部职方郎中。”汪琬《周量像赞序》云:“被黜后,阁试擢中书舍人。”又进士题名碑载:顺治壬辰会元张星瑞。可见国朝旧制,榜首因磨勘斥革,许择人另补,其被革者,亦不必终身摈弃也。

◎兄弟迭掌文衡

雍正朝,张文和公廷玉,屡掌文柄,诸弟继起,旌节翩连,世称荣遇。尤莫奇于癸卯年之春秋乡会,数月之间,公与介弟侍郎廷璐,均两膺简命,洵未有之盛也。盖是年四月,公主顺天乡试,侍郎适典试闽峤,公纪恩诗所谓“传家愧二难”也。九月,公主礼闱,侍郎适预分校,公纪恩诗所谓“一室抡才弟与兄”也。

◎贾国维

康熙间,高邮贾国维中乡榜时,以籍贯被劾,特旨赐复举人。会试落第,又蒙特赐殿试,以一甲第三人及第。贾纪恩诗云:“忽闻御宴探花客,即是孙山下第人。”

◎廓尔喀贺教匪荡平

嘉庆八年八月十二日,廓尔喀国以教匪荡平,奉表称贺。其略曰:“小臣廓尔喀额尔德尼王吉尔巴纳足塔毕噶尔玛萨,九叩跪奉如天覆育、如日月照临、抚育万国、寿如须弥山坚固、至大至尊文殊菩萨大皇帝宝座前:切小臣闻湖南教匪滋事,致天威震怒,遣兵剿除,今已平定,从此永享升平之福,小臣闻之欣慰。小臣受恩深重,虔修土产微物表文,叩贺天喜。小臣屡蒙天恩,视如子民,惟有一心归顺,和睦邻封。小臣阳布离京甚远,小臣年幼,恳将小臣当作奴辈,常时施恩教导,沾恩不浅”云云。其贡物计十二事,有左插刀、湾刀、双眼枪、镀金镀银鸟枪等名。语质意恭,诚心宾服,宜其长承宠赉,至今犹恪备藩封也。

◎摄行郊坛大礼

康熙己丑冬十一月,命李光地摄行郊坛大礼。

◎澄怀园赋诗书扇

道光戊戌四月二十四日,宣许乃普、龙瑛、龚文焕、徐经、朱兰、戴熙,在澄怀园军机处赋诗书扇,各赐内纱一端。

◎图像紫光阁

道光戊子,平回疆张格尔之乱,特诏绘军机大臣曹振镛以下四人、功臣长龄以下四十人像于紫光阁,像各有赞,踵乾隆故事也。

◎毛西河逸事(三则)

西河检讨晚年自署楹帖云:“千秋经术留天地,万里蛮荒识姓名。”盖时有琉球使者过杭,觅《濑中集》访见先生也。

汪蛟门比部懋麟,尝诵东坡“春江水暖鸭先知”句。西河在座,怫然曰:“鹅讵后知耶?”人遂谓西河不知诗。余谓是句之妙,西河何尝不知,特其崛强本色,不辩不快。此老生平著述,全是一时火气,不许今人低首古人,何尝为解经讲学起见。

西河纳妾曼殊,矜宠特至。夫人陈颇不平之,尝诋之于客座曰:“尔辈以毛大可为博学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须獭祭乃成。”康祺记近人有论诗绝句云:“曼殊不擅专房宠,谁识君诗獭祭成。”可称雅谑。

◎汤贞愍舍生取义

道光壬寅,西人陷京口,金陵戒严,朝命以在籍绅士蔡友石太仆世松、周石生方伯开麒、汤贞愍公贻汾,协力守御。蔡、周皆耆臣宿望,汤尤说礼敦诗,洞谙韬略。敌知有备,始退去。贞愍被命日,有寄二公诗云:“同是深思难报答,寸心早把死生除。”其后粤匪之变,上书大府,进守江之策,不用。城破,挈孙投水死。舍生取义,卒践前言,呜呼伟矣。

◎吴梅村有难言之隐

《池北偶谈》载吴梅村祭酒病革时,有绝命诗云:“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康祺按:祭酒词集,载其病中赋贺新凉一阕云:“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陀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至其诗集中,如吊侯朝宗、寄房师周芮公诸作,凄酸激楚,自悔偷生,隐痛沉悲,殆难言喻。盖甲申而后,堂上健存,柴车屡征,忍耻一出,自与虞山、合肥辈贪恋富贵者,心事略有不同。后人追考生平,慕其才、悲其遇可也。

◎孙承恩不肯欺君卖弟

顺治戊戌状元孙承恩,常熟人也。先是,承恩弟场,举丁酉北闱,以事遣戍。胪传前一夕,章皇帝阅承恩卷,其颂语有云:“克宽克仁,止孝止慈。”玉音称赏。拆卷见其籍贯,疑与孙一家,遣学士王熙疾驰出禁城,至承恩寓面询。学士故与承恩善,因语之故,且曰:“今升天沉渊,决于一言,回奏当云何?”承恩良久慨然曰:“祸福命耳,不可以欺君卖弟。”学士叹息,既上马,复回顾云:“得毋悔乎?”承恩曰:“虽死无悔。”学士疾驰去,章皇帝秉烛以待,既得奏,尤喜其不欺,遂定为一甲第一。

◎国初状元多补应殿试

本朝状元,康熙以前多补应殿试者,如壬辰邹忠倚,己丑进士;甲辰严我斯,辛丑进士;庚辰汪绎,丁丑进士。又甲辰榜眼李元振,亦辛丑进士。今补试者,久不得鼎甲矣。

◎汪杜林未官庶子

法祭酒梧门诗话云:“汪杜林先生未散馆,即擢庶子。”康祺按:杜林名应铨,康熙戊戌科状元,江南常熟人。其同乡陶贞一先生传略,称应铨以宫赞致仕。常昭合志,亦称应铨以修撰直南书房,擢左春坊赞善,辛丑分校礼闱。是应铨未官庶子也,诗话恐误。

◎来文端力保舒文襄

舒文襄在新疆获谴,有旨即行正法。来文端公保以人才难得,伏阙泣求,高宗亦心动。谕云:“旨已邮发三日矣,奈何?”公曰:“上果恩宥,当令臣子飞骑往追。”始蒙俞允。公子能日行八百里,驰抵新疆,前旨犹未到也。文襄遂得宽释。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七·表第二十八·脱脱
  建康实録卷十·许嵩
  举要卷二·金履祥
  纲目续麟卷十六·张自勋
  路史卷二十九·罗泌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三·佚名
  八十八 曹寅奏为恭请圣安并报地方情形摺·佚名
  一八一 谕内阁着考官曹秀先等于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备用·佚名
  补编二·佚名
  王衍传·薛居正
  王全斌传·脱脱
  张孔孙传·宋濂
  卷四十七·佚名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第二章·管子之时代及其位置·梁启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节斋·唐圭璋

      清平乐   寿伯母   吾家三母。先后相为寿。管领诸郎尽明秀。都是婺女星宿。   华筵今日居先。适逾甲子周天。敬以壮椿为祝,举觞我愿年年。   木兰花   寿丈母   瑶池开宴后,问甚处、赋蟠桃。有砌底芝兰

  • 西渡集卷下·洪炎

    宋 洪炎 撰逰麻姑山仙都观浥露出南郭遵涂盻西岭幽寻不惮逺陟巘造殊境悬瀑防天路髙斋跨参井麻姑固神人上下凌倒景逸驾不容追遗踪抟尘影仙坛独岿然藓蚀此山顶古屋鸣鸺鹠污池浴蛙黾葛顔有异闻源委渺难省空余丰碑字歘若

  • 卷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司马光

      起重光作噩(辛酉),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十五年。   顯宗孝明皇帝永平四年(辛酉、六一年)   春,帝近出觀覽城第,欲遂校獵河內;東平王蒼上書諫;帝覽奏,卽還宮。   秋,九月,戊寅,千乘哀王建薨,無子,國除。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

  • 外篇 暗惑第十二·刘知几

      夫人识有不烛,神有不明,则真伪莫分,邪正靡别。昔人有以发绕炙误其国君者,有置毒于胙诬其太子者。夫发经炎炭,必致焚灼;毒味经时,无复杀害。而行之者伪成其事,受之者信以为然。故使见咎一时,取怨千载。夫史传叙事,亦多如此。

  • 第十回 失辎重全军败溃 迷美色大帅投诚·蔡东藩

      却说清兵屡次得胜,正拟进取,忽由太宗寄谕,命回本国。多尔衮、多铎等,因不敢违命,只得率领兵士,仍取道青山口而归;归国后,问太宗何故班师?太宗道:“欲夺中原,必须先夺山海关,欲夺山海关,必须先夺宁、锦诸城。否则我兵深入中原,

  • 读礼通考卷七十二·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五国恤七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上后汉书礼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崩司空以特牲告諡扵祖庙如仪长乐太仆少府大长秋典丧事三公奉制度他皆如礼仪【丁孚汉仪曰永平三年隂太后崩晏驾诏曰柩将发扵殿羣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七·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七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议新法者罢熙宁三年二月司马光辞枢宻副使言先帝尝出内藏百万缗助常平仓作籴本前此常平钱谷共及一千余万贯石今无故散尽他日欲立常平法何时得及此数乞罢除条例司追还

  •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这是一篇类传,记述前期以酷刑峻法为统治工具,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十几个官吏的史实。特别对汉武帝时代的十个酷吏,即宁成、周陽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作了集中而概括的

  • 种谔传·脱脱

    种谔字子正,因父亲的职位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州守帅陆诜推荐他知青涧城。西夏酋长令..内附,陆诜恐怕惹起事端,打算不接纳,种谔请求接受令..归附。西夏人来索取令..,陆诜询问怎么回答,种谔说:“一定要令..,应以景询来交换。”西夏

  • 卷三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二省方康熙八年己酉十月甲子上谕户部朕廵历所至凡御用器物皆系所司由京城供办毫不取於地方除内廐之马不用饲秣即部拨马匹所需刍豆

  • 礼三三·徐松

    后丧三温成皇后【宋会要】仁宗至和元年正月八日,贵妃张氏薨,治丧于皇仪殿,诏近臣、宗室入奠。移班奉慰帝于殿东楹。特辍朝七日。命参知政事刘沆为监护使,入内内侍省内侍押班石全彬、勾当御药院刘保信为监护都监,殿前都虞候

  • 第五节 唐初武功(四)·吕思勉

    唐太宗之定四夷,多不甚烦兵力,惟于高丽,则仍蹈隋炀帝之覆辙。可见时势所限,虽英杰无如之何。然亦可见太宗之武功多徼天幸,非其材武之过人也。高丽王高建武,元异母弟。百济王扶余璋,新罗王金真平,武德时皆入贡受封爵。建武为辽

  • 非攻中第十八·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

  • 卷十七·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七     元 李廉 撰成公十年春衞侯之弟黒背帅师侵郑左氏【衞子叔黒背侵郑晋命也】胡氏【其曰衞侯之弟者子叔黒背生公孙剽孙林父甯殖出衞侯衎而立剽亦以其父有宠爱之私故得立耳此与齐之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第二分無盡品第六十六   爾時具夀善現作如是念.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爲甚深.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最甚   深.我當問佛二甚深義。作是念已卽白佛言.[二]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卽佛無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本)·慧沼

    淄洲大云寺沙门惠沼撰叙数论等我中云汝所执我等。叙宗立量及出彼过如疏.枢要。然枢要中与第一量作有法差别相违因过。失解亦有有法自相相违因过。执我有法正所诤故。虚空非我故 量云。汝所执我。应非是我。许无初后故

  • 旧闻证误·李心传

    宋史考证著作。今本四卷,及《补遗》一卷。宋李心传撰。成书年代不详。这是一部驳正有关宋代历史错误记载的著作,所论以北宋之事为多,上自朝廷制度沿革,下及岁月的参差、名姓之错互,皆详征博引,以明是非。今本系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