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书直笔卷四

○新例须知

髙祖至哀帝二十帝十四世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髙祖 太宗【子内禅】 髙宗【子即位】 中宗【子即位】 睿宗【弟即位】 玄宗【子内禅】 肃宗【子即位】 肃宗【子即位】 徳宗【子即位】 顺宗【子即位】 宪宗【子内禅】 穆宗【子继故】 敬宗【子即位】 文宗【弟继故】 武宗【弟即位】 宣宗【叔即位】 懿宗【子即位】 僖宗【子即位】 昭宗【弟即位】 哀帝【子即位】

诸王二百十一

宰相三百七十一人

髙祖十人 太宗二十三人 髙宗四十二人 武后六十八人 中宗十六人 睿宗十二人 玄宗二十四人 肃宗十六人 代宗五人 徳宗三十四人 顺宗五人 宪宗十七人 穆宗九人 敬宗一人 文宗十三人 武宗七人 宣宗十九人 懿宗十五人 僖宗十四人 昭宗二十二人 哀帝二人

列传二千二百四十六人

后妃三十三人 公主二百十四人 列女四十七人 妇人计二百九十四人

羣臣正传八百六十三人 子孙附见五百八十二人 附传二百十八人

忠义五十人 孝友二十六人 卓行五人 隠逸二十三人 循吏十九人 宦者二十一人 酷吏十六人 外国六十二

文武官数

元和中二千七百八十八员

大中中二千七百九十九员

十道州县

闗内 河南 河东 河北 山南 陇右 淮南 江南 剑南 岭南

州府三百二十八 县一千六百三十九

羁縻州府八百五十六

天佑以前方镇六十四外有观察使五防御使

六闗内十二 河南九 河东九 河北六 山南东四 河西二 陇右二 剑南五 淮南一 江南东四 江南西四 黔中一 岭南五 山南西四

田数

开元中一千四百四十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顷一十三亩

大中中一千一百六十八万八千三百五十四顷

税赋

天宝中租钱二百万余缗粟一千九百八十万余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余匹绵一百八十万余屯布一千三十五万余端

大中中税钱八百五十九万二千六十一缗九百九十文

兵数

开元中四十九万人

大中中九十九万七百一十五人

马数

开元中三十二万五千七百匹

盐数

肃宗上元以后九百万余缗

大中中四百八十一万二千四百四十一缗三百九十文

运米

天宝中二百五十万石

大中中一百四十三万七千八百八十六石

茶钱

大中中六十万三千三百七十缗九十七文

酒钱

大中中一百三十七万九千九十一缗二百八十六文

铸钱

天宝中三十万七千余缗

大中中一十八万四千二百三十余缗

戊寅【髙祖】 麟徳【髙宗】 开元大衍【明皇】 宝应五纪【代宗】 建中正元【徳宗】 元和观象【宪宗】 长庆宣明【穆宗】 景福崇玄【昭宗】

外有中宗景龙之厯肃宗至徳之厯

蔵书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案此同旧书著录数新书増二百四十二卷】

改元七十五

大赦三百一十九

贡举二百六十七

旧书纪志传约一百九十万字

新纪志传约一百六十四万字

外新添表约一十一万二千九百三十字

废传六十一

畅璀 赵国珍 韦元甫 裴胄 虑■〈甚上心下〉 姚令言 张光晟 源休 蒋镇 洪经纶 彭偃 李若初 于颀 卢征 郑元 薛伾 阎巨源 李佑 董重质 张正甫 徐晦 卢商【案以上二十二人旧书分次列传新书以裴胄附裴漼以李若初于颀卢征附刘晏以卢商附郑肃以徐晦附文艺欧阳詹以李佑董重质附藩镇呉少诚以姚令言张光晟源休蒋镇洪经纶彭偃并入逆臣朱泚叛臣乔琳秖废畅璀赵国珍韦元甫卢■〈甚上心下〉郑元薛伾阎巨源张正甫八传】

李君球 杨茂谦 阎济美【案以上三人旧书入良吏新书惟杨茂谦附循吏韦景骏后以李君球諌髙宗伐髙丽疏别载外国髙丽传以阎济美被劾事别见卢坦传】

周兴 万国俊 来子珣 王弘义 罗希奭【案以上五人旧书入酷吏新书仍存王弘义以周兴万国俊来子珣附来俊臣以罗希奭附吉温】

李公逸 张善相 李玄通 冯立 谢叔方 成三郎 尹元真 薛愿 袁光庭 邵真【案以上十人旧书入忠义新书以李公逸张善相附李肓徳以李玄通附王行敏以冯立谢叔方附敬君弘以薛愿附庞升以袁光庭附程千里以邵真别附藩镇李惟岳秖废成三郎尹元真二传】

王君操【案旧书与张琇分列孝友新书合附琇传】

孔绍安 庾抱 郑世翼 张藴古 卢照邻 杨烱 骆宾王 邓玄挺 乔知之 富嘉谟 李拯【案以上十一人旧书入文苑新书文艺传以庾抱附贺徳仁以郑世翼附崔信臣以张藴古附谢偃以卢照邻杨烱骆宾王邓玄挺附王勃以富嘉谟附尹元恺以孔绍安冠其孙若思前改列儒学秖废乔知之李拯二传】

许胤宗 乙弗弘礼 张憬蔵 张文仲 尚献甫 金梁鳯 叶法善 僧玄奘 僧神秀 僧一行【案以上十人旧书入方技新书仍存尚献甫以许胤宗张文仲附甄权以乙弗弘礼张憬蔵金梁鳯附袁天纲以叶法吾附薛颐秖废玄奘神秀一行三传】

新添传

后妃 郭贵妃 王贤妃

宗室 李从晦 李之芳 李知柔【案原本李从晦讹李晦之芳讹之方知柔讹之柔考旧书已附李晦于河间王孝恭新书増从晦附襄邑王神符増之芳附蒋王恽増知柔附恵宣太子业今叅据改正】

诸帝公主【案此下原本无目前载列传人数云公主二百十四人今考新书诸帝公主传实二百十二人】

列传 姜宝谊 段成式 温佶 温廷皓 髙重 杜求仁 杜咸 石仲览 赵来章 赵元 裴稹 裴均 史大奈 冯子猷 契苾明 泉男生 泉献诚 论弓仁 论惟贞 石抱忠 韩思彦 陆希声 裴伷先 韦顗 韦知人 韦维 韦绳 韦虚心 韩朝宗 宋务光 吕元泰 武平一 卢袭秀 崔碣 韦绦 卢若虚 姚合 姚朂 苏诜 苏震 苏干 裴佶 严澈 刘迥 刘秩 刘迅 李彚 荔非元礼 郝廷玊 李国臣 张伯仪 白元光 陈利贞 侯仲庄 乌承玭 元结 戴叔伦 赵恵伯 严郢 李徳修 康日知 牛元翼 傅良弼 李寰 刘潼 董溪 段伯伦 段文楚 阳旻 独孤及 顾少连 杜孺林 杜顗 韩昱 陈谏 凌准 韩泰 杜羔 杜中立 刘义 皇甫湜 卢仝 贾岛 郑熏 敬晦 韦博 李景温 顾师邕 李贞素 崔嘏 丁柔立 刘助 萧邺 韦琮 郑延昌 裴坦 卢光启 韦贻范 韩偓 韩仪 周宝 邓处讷 雷满 刘巨容 冯行袭 赵徳諲 赵匡凝 杨守亮 杨晟 顾彦朗 顾彦晖 李罕之 王敬武 孟方立 杨行密 孙儒 髙仁厚 赵犨 赵昶 赵珝 田頵 朱延寿 刘建锋 成汭 杜洪 锺传 刘汉宏 张雄 王潮 刘知谦 卢光稠【案原本温佶讹温俈卢若虚讹韦若虚杜孺休讹许儒林李景温讹李景让邓处讷讹邓处晦今考旧书无传新书増立者史大奈泉男生论弓仁韩思彦宋务光武平一元结戴叔伦严郢康日知牛元翼独孤及顾少连郑熏敬晦韦博萧邺韦琮郑延昌裴坦卢光启韩偓周寳邓处讷刘巨容赵徳諲杨守亮杨晟顾彦朗李罕之王敬武孟方立杨行密孙儒髙仁厚赵犨田頵朱延寿刘建锋成汭杜洪锺传刘汉宏张雄王潮刘知谦四十六人类附泉献诚论惟贞吕元泰傅良弼李寰韦贻范韩仪雷满冯行袭赵匡凝顾彦晖赵昶赵珝卢光稠十四人移旧书之良吏髙智周孝友赵弘智文苑陈子昻员半千及杂入忠义之李景让五传附以石仲览赵来章赵元石抱忠李景温五人其姜宝谊段成式温佶温廷皓髙重杜求仁杜咸裴稹裴均子猷契苾明陆希声裴伷先韦顗韦知人韦维韦绳韦虚心韩朝宗吕元泰卢袭秀崔碣韦绦卢若虚姚合姚朂苏震苏干裴佶严澈刘迥刘秩刘迅李彚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乌承玭赵惠伯李徳修刘潼董溪段伯伦段文楚阳旻杜孺休杜顗韩昱陈谏凌准韩泰杜羔杜中立刘义皇甫湜卢仝贾岛顾师邕李贞素崔嘏丁柔立刘助六十六人序次时代分附旧书已有之裴寂段志玄温大雅髙士亷杜正伦裴行俭冯盎契苾何力陆元方裴炎韦凑韩思复桓彦范崔玄暐韦安石卢蔵用姚崇苏瓌裴耀卿严挺之刘子玄李光弼杨炎李吉甫刘晏董晋段秀实阳恵元杜佑王叔文杜兼韩愈王璠李徳裕刘瞻各传与此一百三十一人悉可证合】

忠义 马元规 王行敏 卢士叡 李育徳 贾循 南霁云 雷万春 张兴 蔡廷玉 孟华 黄碣 孙揆【案旧书忠义传无此十二人新书増王行敏李育徳贾循张兴蔡廷玉孟华黄碣七传分附卢士叡孙揆又以马元规南霁云雷万春三人分附旧书已有之吕子臧许远二传】

孝友 任敬臣 支叔才 程袁师 武弘度 宋思礼 郑潜曜 元让 万敬儒 章全益 沈季诠 许伯会 侯知道 许法慎 林攒 陈饶奴 王博武【案旧书孝友传无此十六人新书并増立】

隐逸 朱桃椎 秦系 张志和 陆羽 陆龟蒙【案旧书隠逸传无此五人惟于大臣髙士亷传附见朱桃椎新书隠逸传此五人并増立】

循吏 韦丹 韦岫 韦宙 卢弘宣 薛元赏 何易于【案旧书良吏传无此六人新书循吏传并増立】

儒学 萧子儒【案旧书儒学传萧徳言后次许叔牙附以子子儒此萧子儒当作许子儒今姑仍原文以识其误】 沈伯仪 张齐贤 陈贞节 施敬本 卢履冰 王仲邱 康子元 啖助 韦彤 陈京 韦公肃【案旧书儒学传无沈伯仪以下十一人新书并増立】

文艺 刘蔵器 元正 元义方 元季方 王助 吕向 张旭 裴旻 皇甫冉 李观 郑虔 萧存 柳并 卢纶 欧阳詹 欧阳秬 呉武陵 李频 呉融【案旧书文苑传无元正以下十七人惟刘蔵器附见刘胤之传末仅云从父兄子蔵器亦有词学官至宋州司马是亦未可谓有传矣其与尚可孤同传之李观乃洛阳人非赞皇李华之从子也新书文艺传以蔵器附其从兄延佑以元正元义方元季方附元万顷以王助附王勃以张旭裴旻附李白以李观附李华以萧存栁并附萧颖士増立吕向皇甫冉郑虔卢纶呉武陵李频呉融又欧阳詹附以从子秬可与此证合】

方技 袁客师 杜生 邢和璞 师夜光 罗思逺 姜抚【案旧书方技张果传有邢和璞师夜光附见新书増详之而罗思逺増附其后以袁客师附其父天纲又増立杜生姜抚可与此证合】

列女 房玄龄妻卢 李畬母 汴女李 坚贞节妇李 髙叡妻秦 王綝妻韦 卢惟清妻徐 饶娥 金节妇 髙愍女 杨烈妇 贾直言妻董 段居真妻谢 杨含妻萧 郑孝女 李廷节妻崔 殷保晦妻封绚 窦烈妇 李拯妻卢 山阳女赵 周迪妻 朱延寿妻王【案旧书列女传无此二十二人新书皆増立可与此证合】

外戚 郑光【案光为宣宗母郑太后之弟旧书分着始末于太后传及李景让传新书増入外戚可与此证合】

宦官 骆奉先 刘贞亮 马存亮 严遵美 仇士良 刘克明 刘季述 张彦弘【案旧书宦官传附马存亮于吐突承璀附仇士良于王守澄附刘季述张彦弘于杨复恭新书附骆奉先于旧有之程元振附严遵美于分立之马存亮改张彦弘与韩全晦同传分仇士良刘季述与刘克明各为一传惟骆奉先严遵美刘克明三人旧所未有若刘贞亮即是俱文珍旧已有传且确着其非两人而此入新添目内误矣】

外国 延陀 拔野古 仆骨 同罗 吐谷浑 契苾羽 多览葛 诃咥 葛逻禄 拔悉蜜 都播 骨利干 白霫 乌罗浑 乌丸 鞠 俞折 驳马 大汉 黠戛斯 沙陀 流鬼 跋禄迦 摩揭陀 寜逺 吐火罗 谢■〈风日〉 识匿 个失蜜 骨咄 苏毗 师子 南诏上 南诏下 蒙嶲诏 越析诏 浪穹诏 邆睒诏 施浪诏 扶南 投和 瞻博 室利佛逝 名蔑 单单 昆明 傍望诸蛮 西原蛮【案吐谷浑白霫乌罗浑南诏旧书已有传此亦入新添目内殆以简略宜加详欤其延陀拔野古仆骨同罗契苾羽多览葛诃咥葛逻禄拔悉蜜都播骨利干黠戞斯沙陀流鬼摩揭陀寜逺吐火罗谢■〈风日〉识匿个失蜜骨咄苏毗师子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扶南投和瞻博室利佛逝名蔑单单西原蛮并为新书所増立又附乌丸鞠俞折驳马大汉于白霫后附跋禄迦于龟兹后附昆明蛮新安城傍六姓蛮望蛮于两爨蛮后悉可与此证合】

奸臣 蒋玄晖 张廷范 朱友恭【案旧书不题奸臣新书増立以三人列栁璨后】

叛臣 陈敬瑄【案旧书不题叛臣以敬瑄附宦官田令孜传新书改入】

逆臣 董昌【案旧书无传新书増列逆臣秦宗权后】

旧志十一种

礼仪 音乐 厯 天文 五行 地理 职官 舆服 经籍 食货 刑法

新志三种

仪卫 选举 兵

表四种

宰相 方镇 宗室世系 宰相世系

唐书着于五代幅裂之际成篇迫遽殊未详悉故有诏纂缉十余年矣今广内蔵书之盛传记可以质据者得大衍景福之歴而律歴志可完矣得职该六典之书而百官志可完矣得开元曲台礼郊祀录而礼乐志可完矣若刘昫抵牾之甚蒙窃能道其一二或缺而不传如贾循南霁云之忠李翱武平一之文张志和武攸绪之髙尚是也或立传而无所沮劝若窦徳明夏侯孜之循黙祖孝孙傅仁均之曲艺龎严李景俭之疎放是也或缺其本而不载若张巡之哭庙兴兵颜杲卿之指衣定谋是也或事浅近而书若牛僧孺太平之对杨再思谄二张之美是也或善恶同传若李石之与僧孺杨绾之与常衮是也或子孙无大善而析以别传若萧俛不附萧华杜元颖不附如晦是也【案此总论旧唐书特传同传题传别传附传之抵牾所指缺而不传之李翱武攸绪未入前新添目内似前目有脱漏而李翱在旧书虽未列文苑已与韩愈同传实未尝缺武攸绪旧附外戚武承嗣后或嫌其善恶同传固宜如新书之改列隠逸乃概谓之缺而不传亦未谛审谨因校刋附识】

唐书直笔卷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二 良吏·沈约
  列传第三十七 韦粲 江子一 弟子四 子五 张嵊 沈浚 柳敬礼·姚思廉
  列传第五十五·李延寿
  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脱脱
  卷一百二十 志九十五·赵尔巽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三十四·佚名
  第二十九卷 仕绩 二 ○·缪荃孙
  甲申传信录卷七·钱士馨
  孔希学传·张廷玉
  王国传·张廷玉
  卷五·雍正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孟谦·唐圭璋

      孟谦,太祖四子燕王德昭十代孙。见宋史卷二百十七宗室世系表三。   减字木兰花   荣魁鹗荐。一举南宫膺妙选。人物规模。楚楚吾家千里驹。   彩衣持酒。更祝二亲无限寿。父子荣迁。俱侍玉皇香案前。

  • 沈明叔·唐圭璋

      明叔,荆溪(今江苏宜兴)人。   水调歌头   汉事正犹豫,足迹正跫然。严陵老子,当时底事动天顽。曾把丝纶一掷,藐视山河九鼎,高议凛人寒。竹帛非吾事,霄汉任腾骞。   问云台,还得似,钓台巅。几年山下,使人犹识汉衣冠。寄

  • 邵元长·隋树森

    邵元长,字德善,慈溪(今属浙江省)人。与钟嗣成同时,且相知,曾为《录鬼簿》作“后序”支钟氏之《录鬼簿》,全录“本朝显官名公, 词章行于世才恐后淹没姓名.故编排类集。记其出处才能于其前,度以音律乐章于其

  • 御定曲谱卷四·王奕清

    【北越调商调商角调般】越调【涉调其音淘写】鬭鹌鹑【令笑与中吕】王伯成【不同】酒力禁持【散】诗魔唤起【套】紫燕喧喧【韵】黄莺呖呖【韵】红杏香中【句】绿杨影里【韵】丽日迟【句】节序催【韵】柳线摇金【韵】桃

  • 卷二百三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是闲居士小藁刘学箕字习之屏山先生子翚之孙七者翁玶之子有方是闲居士小藁吾庐寓言五峯之山环吾庐五峯之水清溜渠山水可乐情可娯五亩之宅奠厥居清

  • 卷七百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六徐铉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孟君别後相续寄书作此酬之多病怯烦

  • ●崇禎長編卷之七·汪楫

      崇禎元年三月   ○崇禎元年三月   崇禎元年三月   壬戌朔陞工科給事中陳維新為山東按察使兗西道貴州道御史黃憲卿為湖廣按察使下江道原任吏部郎中湯景明為湖廣右參政荊西道原任浙江道御史龔萃肅為山西按

  • 卷十八·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八 周敬王三十有九年鲁人获麟 左氏曰西狩於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後取之

  • 卷之五十·佚名

    洪武三年三月庚寅朔以程昭为工部侍郎侍仪使秦文绎为户部郎中○免应天徽州等十六府州河南北平山东三省税粮诏曰盖闻自古帝王之兴必有赖于武功成武功者必有资于民力矜恤之道理所当先朕自即位以来思欲与民同乐苐以将士新

  •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成化二十年九月乙酉朔日食○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刘魁言五事一浙江所属嘉兴等六府海田堤岸损坏不可耕种民多流移所遗粮税累及他户以致入海为盗宜选在京堂上官一员督分巡分守官先起得利之家次起附近人户并力修筑一浙江各县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魏灭蜀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汉卫将军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每欲兴军大举大将军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逺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

  • 卷二上·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二上     宋 沈枢 撰正统门 司马公辨历代正统相传 魏黄初二年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於是汉中王发丧制服諡曰孝愍皇帝羣下竞言符瑞劝汉中王称尊号汉中王即皇帝位

  • 何林一·周诒春

    何林一 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未婚。先緖三十四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得学士学位。以学绩得伦贝子奖牌。以笔述轶事。得第一名奖。任圣约翰大学图书室管理及教员。为约翰声编辑。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威斯康

  •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第二十二·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曰:“上作事反天时,从政逆鬼神,藉敛殚百姓;四时易序,神祗并怨;道忠者不听,荐善者不行,谀过者有赉音赖,赐也。《书?汤誓》:“子其大赉汝。”,救失者有罪。故圣人伏匿隐处,不干长上,洁身守道,

  • 卷四十【起襄公三十年尽三十一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起襄公三十年尽三十一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罢来聘【音义】【罢音皮】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

  • 平书订卷十二 河淮第八·李塨

    平书曰:南方之水利不必言矣,北方苟如吾制田之法,沟洫开、陂塘作、水道通,亦不必言矣。所虑者河淮耳。河自宋南徙,吞淮入海,近代迁徙无恒,为患日甚。然河虽为患,而淮无恙也,今则河淮交横,上以阻漕,下以病民,岁糜金钱数百万,而终不得

  • 佛说三转法轮经·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汝等苾刍。此苦集苦灭顺苦灭道圣谛之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汝

  •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遵式

    全一卷。宋代遵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系依消灾吉祥经而记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法。第一设坛场供养。第二示方法。第三拣众清净。第四诵咒法。第五三业供养礼请陈意自为七﹕一供养、二奉请、三赞叹、四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