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奉安故事

清初《东华录》所载,及《开国方略》等书,俱言以帝仪葬明思宗,一似恩礼前朝备至。不知此特定鼎后,从诸臣之请,下诏掩饰耳目,为收拾人心计耳。按《圣安本纪》及《泣血录》等书,都言闯贼入宫后,得思宗及后尸,盛以柳板,暴置宫门外三日,始得小殓。其殓也,殆桐棺纸衾,下侪藁葬,彼等遗臣不忍涉笔矣。及满人入关,文字狱急,亦无敢彰满主之凉德者。及读乡先辈邵青门先生文,书赵一桂事,不禁恍然。比客京师,悟大学校生赵某者,纵谈明季事,自言一桂为其远祖,子孙藏有乃祖笔记,当日事纤悉靡遗,较青门文特详,今存祠中。因口述其大略,予纪而录焉:一桂为辇下肆商,抱布贸丝,往来市廛间,朴愿无过人处。

及京城陷,使眷属居远乡,独袱被策蹇驴,伪为军中运粮食者,逡巡入国门,凡为乱兵所困者十余次,几不得脱。奋勇前进,卒达禁中。先是,御史某者,直声震朝右,所居与一桂邻。闯兵且至,御史以殉国自誓。一桂匿其少子,慨然以婴、臼自任,且曰:“公苟正命,仆必为公营敛,如谢皋羽之于文信国故事。”及事极,御史固在围城中。一桂知其必死,故弃家冒险入城以践约,虽死于锋刃不悔。无何,御史尸不可得,而帝、后遗骸,方为伪闯臣顺天府某遣官薄葬。梓宫窄小,如平民礼,旧臣亦无一人哭临者。时伪臣某驱使明臣如犬羊,因令汉奸苛立仪制,轻辆素■,飘摇出城北,厝置于十三陵之旁。非特不修园寝,且不起陵树碣,但以小石揭橥曰“明某帝”而已。

一桂既不得御史,则奔走视思宗之葬礼,伤心已甚。旋赴昌平,至夜深,独恸哭陵下。袱被宿树阴,野草牵衣,萤飞鬼啸,不之顾也。顾不得思陵所在。有友人某,为昌平州吏目,延之食宿,如是者三日,奋然作曰:“吾力必改葬以天子礼,报大明二百年之深仁厚泽。且使腥膻之徒,知吾汉族尚有人也。”乃即作归计,欲变产集资为大举。顾自恨商侩不谙典礼,恐草草贻后世羞,意不如先觅一掌故儒生,黄门常侍,夙娴朝章国故者,以为筹商治事地,然仓猝终不可得。最后乃得中涓人邢某,自言在宫中值差有年,社屋之日,曾目击帝、后陈尸惨状并葬所所在。又言田妃陵墓甚壮丽,苟帝、后合葬于此,尚不失体制。一桂乃与结盟为兄弟,出橐中金千余,更往明陵探察。果由中涓指得昭陵旁一小丘,宿草未青,土痕犹湿。不觉悲从中来,念二百年帝王末路,乃至于此。古人谓:“一盂麦饭,几树冬青。”今且并此而无之,能勿伤感?中涓邢乃言:“汉家故事:梓宫须取东山之木,轮囷合数人抱者,空其中,饰以丹漆垩灰。奢者则杂以金玉,外施金台银阁,以为之座。及葬,则隧道通宫,明器毕具,刻木为宫人、黄门状,甚则杀人以殉,鱼灯石马,罗列隧前,百官负土为坟,各种一树,以为纪念。

今群臣皆谄事新朝,胜国典型,谁复记忆。纵有二三遗老,凭吊夕阳,亦不过泪洒千行而已。”一桂闻言,欷嘘不已,既而奋然曰:“小臣无状,宁毁家为此义举,愿黄门左右翼我,则感且不朽。”遂先鸠工起土,出旧梓宫。视之,则业已朽腐,木■片片落。启棺视之,帝、后颜色俱如生,惟冠服微黯。

盖当是草草成殓,不知何所拾得敝服,妄以施之圣体也。一桂悲悼者久之,中涓邢亦伏地恸哭。即挈金往市中与某商订购礼服仪品。某商者,旧为尚衣司供奉,稔知宫中仪仗及服制之等威者也。一桂往返与之密商,某亦义形于色,愿以半价成全一桂之大举,一桂感甚。先是,中涓侈陈葬礼服物,约需二、三万金。一桂以为先帝俭德昭著天下,不宜过奢,以损盛德,乃参酌奢俭之中,某商亦深然之。因起田妃墓土,凿山錾石,入羡道中。拾级由隧下若干方积,始发见甬道。纳陛而升,中为正殿,列俑成行,衣履执器如生人,■绰帷帐之属悉具。前列祭品,簠簋完好,银釭膏火未灭也。朱漆梓宫居中,钟虡无恙,旁罗殉葬之玩好物甚具。一桂因与中涓商,将帝、后新作梓宫舁入,乃举田妃棺移于右,而以思宗梓宫居中,周后居左。布置略定,又因田妃有椁,帝、后俱无,爰议以田妃椁与周后,而为帝别作文木之椁,饰以钿漆。费用不足,则中涓复引义士孙繁祉、刘再昌等捐集数百金。椁成,始安设妥帖。增购牲醴楮帛、金银锞锭之属,奉奠策祝,继以哀哭。中涓、义士而外,劳役者数十人,莫不酸鼻流泪。附近居民争来致吊,轰动邻邑。

县官闻之,若有所感,乃使吏目某开县支费,将为之请于朝,发给库帑。一桂力辞不受,仍挈袱被,与中涓偕遁至远乡。吏目觅之,不得也。人问其故,曰:“满清虎狼,吾何必以清白体供其鱼肉?且即不得祸,而假先帝遗骸以沽荣名,尤不忍为也。”

嗟乎!较之“冬青树”故事,其风义有过之。微青门一记,几使此举湮没无闻,虽有藏祠之笔记,谁睹之而谁传之?是可慨已。

猜你喜欢
  志第八 律历三上·魏收
  列传第九十三·刘昫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卷六十九·谷应泰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徐乾学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一百十·佚名
  目录·王当
  ·加按察衔谢恩摺·丁曰健
  范云传·李延寿
  庞籍传·脱脱
  卷三十七·宋敏求
  卷八十学堂三·冯煦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杜文澜

    卷二十子夜歌彭元逊词、临颖美人句、按此用杜诗临颖美人在白帝之语、颖当作颍、笛家柳永词、触目伤怀、尽成感旧二句、落伤怀二字、又一晌消凝、泪沾襟褎二句、落消凝二字、均应从宋本补、翠羽吟

  • 天神似的英雄·徐志摩

    这石是一堆粗丑的顽石,这百合是一从明媚的秀色;但当月光将花影描上了石隙,这粗丑的顽石也化生了媚迹。我是一团臃肿的凡庸,她的是人间无比的仙容;但当恋爱将她偎入我的怀中,就我也变成了天神似的英雄!

  • 卷十一·唐圭璋

    【林辕:词作6首】○水调歌头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剥鸿蒙,求鼎实。作参同。有孚盈缶,油然道济沛其丰。酬酢噬金

  • 卷四百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四十六 黄仲昭 琴书真趣为三山王用忠赋 伊人爱文雅夙志不外慕琴书日自娱萧散澄神虑宝鸭风微薰藜灯雨初度膝上罢丝桐牀头披竹素烦襟日以清至理日以悟俯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七·王祎

    唐宗明皇帝开元元年春正月乙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以通鉴修】二月以髙丽大荣祚为渤海郡王【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六月丙辰兵部尚书郭元振同三品【以通鉴修】秋七月甲子岑羲萧至忠窦懐贞伏诛解题曰宗为太子乆矣

  • ◎淫妇自毙·李定夷

    邹复顺,武昌县属马鞍山人,向开设饭馆。其妻姿色可人,名为饭馆,暗兼提调,远近皆知。与比邻蔡大文之妻黎氏甚善,而大文之妻,亦系淫荡者。前夜有猪贩某,寄宿该饭馆。闻该馆系提调衙门,即请提一姑娘为欢。该馆即将蔡黎氏提来,价钱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纪昀

    宦者传宋 【二】○宋二杨守珍 韩守英 蓝继宗雷允恭 阎文应 任守忠张惟吉 石全彬 甘昭吉李宪 张茂则 李舜举李继和 梁从吉杨守珍韩守英蓝继宗雷允恭阎文应任守忠张惟吉石全彬甘昭吉李宪张茂则李舜举李继和梁从

  • 通志卷一百九十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六后燕慕容垂 寳 盛 熙 髙云西秦乞伏国仁 干归 炽磐 慕末北燕冯防  冯素弗后燕慕容垂字道眀皝之第五子也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皝甚宠之常目而谓

  • 卷八十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索隐单音丹】湣

  • 舆服六·徐松

    宝尊号宝【宋会要】每上尊号,有司制玉宝,以尊号为文。 真宗大中祥符初,登封太山,别制宝匣、宝盝,皆差小其制。 仁宗天圣元年九月二十二日,诏:以宫城火,重制皇帝受命宝、尊号册宝,参知政事陈尧佐、晏殊书。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七

  • 礼一四·徐松

    群祀国朝凡大中小祠岁一百七,大祠十七,昊天上帝、感生帝、五方上帝、九宫贵神、五福太一宫、皇地祇、神州地祇、太庙、皇后庙、景灵宫、朝日、高禖、夕月、社稷、 祭百神、五岳。中祠十一,风师、雨师、海渎、五镇、先农

  • 平书卷三物宜篇上·王源

    左传昭七年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长鬣者相又吴赚余皇使长鬣者三人杜预谓与吴人异状诈为楚人岂楚故多长鬣与哀十一年公孙挥命其徒曰人寻约吴发短亦异状之证或断发者犹多耳魏书宋齐谓魏为索虏以其辫发也左思魏都赋有客祁祁载

  • 以佛法解决现世困难·太虚

    一 告强资阶级  二 告贫弱阶级  三 告摧残道德文化者  四 告保持道德文化者  五 告毁坏佛教者  六 告佛教内外护一 告强资阶级余昔年有云:今后人世之危厄,不在国际之强权阶级的高压与争霸,而在弱小者对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九卷出功德天黑闇女譬 释死苦圣行名之第三迦叶生之根本凡有如是(至)观于所生已见过患案。僧亮曰。以凡夫颠倒贪生。而恶老死。明菩萨不尔也。僧宗曰。第三寄观行门。明八苦相也。此中有

  • 史氏菊谱·史正志

    又名《史老圃菊谱》、《菊谱》。植物谱录。南宋史正志撰。1卷。正志晚年致仕,居苏州养花消遣,见牡丹、芍药、海棠与竹皆有谱,遂以所见撰为此谱。前有自序,称所收27种,实为28种,其中黄色13种,白色10种,杂色红紫5种。其论色素演

  • 脉诀乳海·王邦傅

    诊法著作。清王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六卷。王氏认为高阳生《脉诀》乃王叔和所撰,高氏只“取叔和之心法而复咏之,以便世之流通”而已。称《脉诀》“言言皆妙,字字入微”,颇为推崇。故研究十余载,详加注释而成此书。

  • 盘古至唐虞传·钟惺

    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长篇小说。 伪托明钟惺 (1574—1625)编辑、冯梦龙鉴定。二卷十四则。钟惺字景伯,湖北竟陵(今天门)人,万历进士,历任礼部郎中、福建提学佥事,诗文颇流传于当世,与同里谭元春同

  • 名山藏·何乔远

    纪传体史书。明何乔远撰。一百卷。乔远,字雅孝,号匪我,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至礼部仪制郎中,以事归居20余年,再宦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是书分为典谟记、坤则记、开圣记、继体记、分藩记、勋封记、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