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外交小史

《外交小史》,清佚名撰。该书概述有清一代外交事件,由于其取材角度和视野独特,故有特别的史料价值。今民国年间的《满清野史》丛书本整理。

《外交小史》全部章节目录

(1)安维峻劾李文忠疏
(2)清中叶之外交观
(3)恰克图条约之怪诞
(4)英使觐见清高宗行叩头礼
(5)英人代缅甸入贡
(6)中俄密约之真相
(7)哲孟雄之幸存
(8)记清流党
(9)清流党之外交观
(10)记圣路易赛会副监督
(11)中国赴圣路易赛品
(12)李春来朱桂珍之狱
(13)新加坡之记念诏书
(14)鸦片战争之结果
(15)琉球官生留学国子监
(16)越南进贡表文
(17)朝鲜使臣题三家词

猜你喜欢
  稗传·徐显
  高士传·皇甫谧
  三国遗事·一然
  湘军志·王闿运
  北使录·李实
  皇明纪略·皇甫录
  洪武圣政记·宋濂
  班马异同·倪思
  明光宗实录·佚名
  明名臣琬琰录·徐紘
  王文正笔录·王曾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佚名
  凤洲杂编·王世贞
  山西票商成败记·李宏龄
  大亚洲主义·孙中山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314_1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陈京   歌以德发,声以乐贵。乐善名存,追仙礼异。   鸾旌拱修,凤鸣合次。神听皇慈,仲月皆至。   卷314_2 【步虚词十九首】韦渠牟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

  •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

  •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六·荀悦

      四年。秋。雨鱼于新都。长五尺。勃海清河河水溢。灌县邑三十一。坏官亭民舍四万余所。丞相御史李寻。以为阴气盛溢。则水为之长。故一日之内。昼减夜增。所谓水不润下。犹日月变见于天也。应之以政。灾变自除

  • 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谢玄却秦军 违众议苻坚窥晋室·蔡东藩

      却说襄阳被围,西北隅坍陷数丈,幸有朱母预筑斜城,才得敛众拒守。但秦兵未肯退去,单靠这埭夫人城,仍是孤危得很。晋江荆都督桓冲,屯兵上明,有众七万,也怕秦兵强盛,未敢径进。秦长乐公苻丕,欲急攻襄阳,武卫将军苟苌道:“我军十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正德二年十一月庚子朔钦天监进正德三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遂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辛丑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焦芳既得诰赠三代自陈前此讲读有劳父母没时官未及三品不获祭葬乞特赐以光泉壤诏有司如式

  • 十国春秋卷一百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北汉五列传郭忠恕郭忠恕字恕先【宣和画谱云恕字国寳】洛阳人幼敏慧七歳童子及第富有文学尤工篆籀常有人于龙门得鸟迹篆示之忠恕一见辄诵有如宿习干祐初湘阴公赟镇徐州辟为推官隠帝遇弑于北冈侍中郭威命宰

  • 崔行功传·刘昫

    崔行功,恒州井陉县人,北齐巨鹿郡太守崔伯让的曾孙,从博陵县迁家到此处。行功年轻时好学不倦,中书侍郎唐俭爱慕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唐俭前后征战讨伐,所有的文书表章,都是行功所写的文字。高宗时,升任吏部郎中。因善于陈述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四选举考吏道宋宁宗嘉定七年七月诏省吏毋授参议官八年五月诏赃吏毋得减年参选着为令辽道宗太康九月十一月定诸令史译史迁叙等级金制省令史选取之门有四曰文资曰女直进士曰右职曰宰执

  • 度製第二十七·苏舆

      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故有所積重,則有所空虛矣。大富則驕,大貧則憂。憂則為盜,驕則為暴,此眾人之情也。聖者則於眾人之情,見亂之所從生。故其製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於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於憂。

  • 杨子折衷卷之六·湛若水

      人性至善人性至灵人性至广至太至高至明人所自有不待外求人所自有不待外学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见牛觳觫谁无不忍之心见孺子匍匐将入井谁无徃救之心是谓仁义之心是谓良心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

  • 读书录卷四·薛瑄

    自一身言之耳有耳之理目有目之理口鼻有口鼻之理手足有手足之理以身之所接而言父子有父子之理君臣有君臣之理夫妇长幼朋友有夫妇长幼朋友之理以至万物有万物之理凡此众理莫不穷而通之所谓穷理也既知其理于一身之理必有

  • 家礼序·朱熹

    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礼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其文又皆所以纪纲人道之始终虽其行之有时施之有所然非讲之素明习之素熟则其临事之际亦无以合

  • 宝镜三昧本义·行策

    荆溪释 行策 述宝镜三昧者。洞山亲印於云岩而密授曹山者也。洞下诸师恐属流布。但於室中密授。以定宗旨。以防渗漏。自朱世英得之老僧。始获传於世。文有三百六十言。於中如离六爻偏正回互数语。为一篇之枢钮。然秘

  • 刻普陀列祖录题辞·潮音通旭

    名山大川。固虽天造地设。莫不因人。而传而重者也。苟不因人而传而重。夫古今天地。古今山川。岂达磨之后。始有嵩山。仲尼之前。竟无洙泗耶。天造地设者固多。其有幽闭而终不之传者。漠然而终不之重者。可胜限计哉。

  • 测字秘牒·程省

    《测字秘牒》是一部专门描述古代测字术的参以阴阳、五行、六神、八卦等古代学说阐述测字方术的专书,非常具有代表性。书中开头言称“然测不立法,不足以示学者之权衡;字不加减,不足以开问者之蒙昧。是必乘除损益每一字到真

  • 洞玄灵宝道要经·佚名

    该经以大道之尊、人之生成倡导孝道。高明真王劝人先行孝后行道。

  • 大唐狄公案·高罗佩

    《大唐狄公案》是高罗佩在1950年至1967年先后历时十八年用英文创作的系列侦探小说。小说出版后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并被译成十多种外文。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

  • 诗无邪·傅斯年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