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维峻劾李文忠疏

安维峻既以抗疏请归政,革职,遣戍张家口。朝命既下,安直声震天下。大侠王五身护之往,车驮资皆其所赠,则当时安为国人推重可知。然余肄业北京大学分科时,见安先生人极谨愿,已无复有昔日刚劲之气。至观安劾李文忠一疏,语多牵强附会,顾亦为清流所传诵,于此可见当时朝臣风气之锢塞,国民对外意识之暗陋也。疏云:“奏为疆臣跋扈,戏侮朝廷,请明正典刑,以尊主权而平众怒,恭摺仰祈圣鉴事。窃北洋大臣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当倭贼犯顺,自恐寄顿倭国之私财付之东流,其不欲战固系隐情。及诏旨严切,一意主战,大拂李鸿章之心。于是倒行逆施,接济倭贼煤米军火,日夜望倭贼之来,以实其言。而于我军前敌粮饷火器故意勒掯之,有言战者动遭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淮军将领,望风希旨,未见贼,先退避,偶遇贼,即惊溃。李鸿章之丧心病狂,九卿科道亦屡言之,臣不复赘陈。惟叶志超、卫汝贵,均系革职拿问之人,藏匿天津,以督署为逋逃薮,人言啧啧,恐非无因。

而于拿问之丁汝昌,竟敢代为乞恩,并谓美国人有能作雾气者,必须丁汝昌驾驭。此等怪诞不经之说,竟敢陈于君父之前,是以朝廷为儿戏也。而枢臣中竟无人敢为争论者,良由枢臣暮气已深,过劳则神昏,如在云雾之中,雾气之说,入而俱化,故不觉其非耳。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未明奉谕旨,在枢臣亦明知和议之举不可对人言。既不能以死生争,复不能以去就争,只得为掩耳盗铃之事。而不知通国之人,早已皆知也。

倭贼与邵友濂有隙,竟敢令索派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为全权大臣,当复成何国体?李经方为倭贼之婿,以张邦昌自命,臣前劾之,若令此等悖逆之人前往,适中倭贼之计。倭贼之议和,诱我也,我既不能激励将士,决计一战,而乃俯首听命于倭贼,然则此举非议和也,直纳款耳。不但误国,而且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而又谓和议出自皇太后意旨,太监李莲英实左右之。此等市井之谈,臣未敢深信。何者?皇太后既归政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至李莲英是何人斯,敢干预政事乎?如果属实,律以祖宗法制,李莲英岂复可容?惟是朝廷被李鸿章恫喝,未及详审利害,而枢臣中或系李鸿章私党,甘心左袒,或恐李鸿章反叛,姑事调停。初不知李鸿章有不臣之心,非不敢反,实不能反。彼之淮军将领,皆贪利小人,无大伎俩。其士卒横被克加,则皆离心离德。曹克忠天津新募之卒,制服李鸿章有余,此其不能反之实在情形,若能反则早反耳。既不能反,而犹事事挟制朝廷,抗违谕旨,彼其心目中,不复知有我皇上,并不知有皇太后。而乃敢以雾气之说戏侮之也,臣实耻之,臣实痛之。

惟冀皇上赫然震怒,明正李鸿章跋扈之罪,布告天下。如是而将士有不奋兴,倭贼有不破灭,即请斩臣以正妄言之罪。祖宗监临,臣实不惧,用是披肝胆,冒斧钺,痛哭直陈,不胜迫切待命之至。“奏上,奉旨革职,发往军台。时恭王再起秉政,适于是日请假,次日知之,斥同辈曰:”此等奏摺,入字藏可也,何必理他,诸公欲成安之名耶?“众无言,此足见恭王之有识也。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脱脱
  第八十五回 梁鼎芬造府为说客 黎元洪假馆作寓公·蔡东藩
  半村野人闲谈·姜南
  附錄·郑晓
  ●七、嗜好一斑·秦翰才
  第十九册 天聪三年十一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纪昀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一·佚名
  一九八 拾遗壬·周作人
  张果传·欧阳修
  宣宗本纪·脱脱
  卷之三十四  野記四(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秘书志卷第一·王士点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一·允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至第十五出·方成培

    ●第八出 避吴【羽调引子 小蓬莱】〔老旦上〕裙布蓬门相守,感韶光荏苒如流。连枝更念,荆花独植,使我心忧。妾身许氏,幼适李门。我丈夫李君甫,在钱塘县中当充马快。夫妻两人,将就过活,到也罢了。我有一兄弟,名唤许宣,丈夫

  • 楚辞余论卷下·蒋骥

    武进蒋骥撰九章昔人说九章其误有二一误执王叔师顷防迁原江南作九章之说而谓皆作于江南一徒见原平生所作多言沅湘又其所自沈亦于湘水而执江南以为沅湘之野故其说多牵强不相合余谓九章杂作于怀防之世其迁逐固不皆在江南

  • 卷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十八地理终南山赋         【汉】班 固伊彼终南岿嶻嶙囷槩青宫触紫宸嵚崟郁律萃于霞芬暧防晻霭若鬼若神傍吐飞濑上挺修林元泉落落宻防沉沉荣期绮季此焉恬心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

  • 章泉稿巻五·赵蕃

    宋 赵蕃 撰记截畱纲运记铅之阜宝藏兴焉铅之泉宝货化焉兴者有时化者无穷方泉之蒙孰知其功布衣张甲体物索理献言以佐圜法宋绍圣间诏经理之隄泉为池疏池为沟布铁其中期以浃旬铁化为铜场兵千夫服劳力作糗粮惟邑之供冶台

  • 卷一百二十七·毕沅

      ◎宋纪一百二十七 ∷起旃蒙赤奋若正月,尽强圉单阏十二月,凡三年。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十五年金皇统五年   春,正月,丁未朔,初行大朝会礼于大庆殿,黄麾仗三千三百五十人,视东都旧

  • 第三编 吕思勉、鲁迅讲魏晋南北朝史·王国维

    魏晋南北朝史总论魏时将帅之骄晋人之矫诞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南北朝的始末魏晋南北朝史总论魏晋之际,中国盛衰强弱之大界也。自三国以前,异族恒为我所服,至五胡乱起,而我转为异族所服矣。五胡乱之,起于晋惠帝永兴

  • 科试考二·王世贞

    四年癸酉,命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陈询、侍讲学士兼右春坊右中允吕原主顺天试。 礼部祠祭司主事周骙奏:“设科取士,当遵国法禁例。洪武以来,旧例曾由科目出身、未入流品官、生员发充吏、罢闲官吏监生生员、娼优隶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纪昀

    列传宋 【一百十八】○宋一百十八吴泳徐范李韶王迈史弥巩 陈埙赵与■ 李大同 黄■〈田〉杨 大异吴泳徐范李韶王迈史弥巩陈埙赵与■李大同黄■〈田〉杨大异△吴泳吴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二年进士历官为军器少监行

  • 卷四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郑世家第十二      史记四十二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於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

  • 王铭传·张廷玉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最初隶属俞通海,随军攻蛮子海牙于采石。因王铭骁勇,挑选为奇兵。交战伊始,他就率敢死队突击敌人,攻占了敌人的水寨,从此多次立功。在太湖和吴军交战,右臂中流矢,拔出佩刀割出箭镞,又投入战斗。得到了俞通海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二·佚名

    甲、记(中)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二)高陈二公遗像碑记(乾隆四十二年)恭修万寿宫碑记(乾隆四十三年)郡城佐属公馆碑记(乾隆四十二年)护理台潮兵备道台湾府正堂蒋德政碑(乾隆四十二年)鼎建台澎军工厂碑记(乾隆四十二年)重修海会寺碑记(乾隆

  • 卷三·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三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书经尚书古文可疑尚书古文出孔子壁中安国孔子后悉得其书考伏生所传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以授都尉倪寛于时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班固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

  • 卷二十八·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二十八宋 朱子 撰王朝礼五王制之甲【分土】禹贡五百里甸服【甸田遍反 规方千里之内谓之甸服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百里赋纳緫【甸服内之百里近

  • 卷七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十三六界差别品第二十五之一尔时净饭王及诸眷属。见阿修罗迦楼罗龙及龙女鸠槃荼乾闼婆夜叉紧那罗摩睺罗伽。呵罗竭阇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摩天。光

  • 雍正四川通志·黄廷桂

    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

  • 骈雅·朱谋玮

    专释双音词的训诂书。七卷。明朱谋玮撰。刊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朱谋玮,字明父,一字郁仪。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宁献王朱权曾孙,袭封镇国中尉。藏书丰富,博学多闻,著有《周易象通》、《诗故》、《春秋戴记》

  • 英云梦传·松云氏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英云梦三生姻缘》、《三生姻缘》、《英云三生梦传》,八卷十六回。题“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 “扫花头陀剩斋氏评”,题署说明作者为苏州人, 字松云,号九容楼主人,姓名与生平待考

  •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又称数珠功德经、校量数珠功德经、曼殊数珠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乃说明持数珠之功德,与唐代宝思惟所译之校量数珠功德经同本。首先曼殊师利依数珠之种类,宣说福分利益之差别,并赞叹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