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英人代缅甸入贡

乾隆缅甸之役,清师累失利,督师诸臣,惧高宗严谴,乃敷衍了结,与缅甸定十年一贡之约。及英人灭缅甸,清廷贻书诘之。英人谓吾国绝不干与缅甸内政外交,不得谓之属国。政府乃以十年一贡之例答之,英人谓此等小节,不妨仍旧。于是仍令缅甸入贡,而订缅甸条约如左:大清国大皇帝,大英国大君主,五印度大后帝,因欲固存两国友睦,历久不渝,并广开振兴彼此人民通商交涉事宜,兹由大清国特派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多罗庆郡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工部左侍郎孙,大英国特派赏佩二等迈吉利宝星前署驻华大臣今美京头等参赞大臣欧,将所议条款,并列于左:一、因缅甸每届十年,向有派员呈进方物成例,英国允由缅甸最大之大臣,每届十年,派员循例举行。其所派之人,应选缅甸国人。一、中国允英国在缅甸现时所秉政权,均听其便。一、中缅边界,应由中英两国派员会同勘定。其边界通商事宜,亦应另立专章,彼此保护振兴。一、烟台条约另议专条派员入藏一事,现因中国察看情形,诸多窒碍,英国允即停止。至英国欲在藏印边界议办通商,应由中国体察情形,设法劝导,振兴商务。如果可行,再行妥议章程。倘多窒碍难行,英国亦不催问。一、本约立定,由两国特派大臣,在中国京城,将约文汉、英各三份,先行画押,盖用印章,恭候两国御笔批准,在于英国京城,速行互换,以昭信守。光绪十三年二月初八日,奉旨依议钦此。

观此条具见英国外交手段之狡猾,以实利归己,以虚名归中国,并可见吾国当外交者之自欺,处处受人愚弄也。廓尔喀始终入贡

《清代野记》云:京师旧有会同四译馆,在正阳门内东城根玉河桥,沿明旧地也。屋共三百余间,专备外国贡使驻足之地,凡朝鲜、琉球、越南、缅甸、暹罗、廓尔喀诸国,来者皆驻焉。以余所知而言,暹罗咸丰间尚入贡,嗣因粤寇作乱,海道不通,遂绝。琉球则于光绪六年灭于日本。越南亦于六七年间为法人蹂躏,直逼其都,国主遣使臣入中国求援,居天津半年余。时李文忠为直隶总督,以其私订条约,未曾请示天朝,不便保护,拒之。二使臣痛哭而归。其实文忠不敢与法人开衅也。琉球尚世子亦在天津,每晨必长跪文忠辕门外,候文忠舆出,则作秦庭之哭,文忠每遣武弁慰谕之。如是数月之久,亦痛哭而归。缅甸之役,在乾隆朝本系敷衍了事,并未扫穴犁庭执讯馘丑也。大兵仅达木邦而止,即以木邦土酉为王,与之订十年一贡之例。至光绪八九年间,英人占据缅甸后,大为整顿,至十三年,遂与我驻英公使订缅甸条约矣。朝鲜则岁有例贡,海道距山东一苇可航。然不准由海行,必须遵陆,渡鸭绿江,出奉天,过榆关,而至京师。迂道千余里之遥,不以为苦。彼国商人,恒借岁贡以获大利。盖以货物杂贡品中,出入两国之境,皆免税也。以高丽参为大宗,布次之,纸发海味又次之。

每十月来,次年七月归,以为常。及为日本所灭,而贡亦绝。

于是四译馆鞠为茂草矣。惟廓尔喀与前清相终始,至光绪季年,犹见邸抄中有入贡之事,彼国亦十年一贡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二·脱脱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六十一·柯劭忞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佚名
  ◎张敬尧暴政彰闻·宣南吏隐
  一百四十八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第一八二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一四○三—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纪昀
  三七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十老序》文系格式错误应将总裁等议处折·佚名
  一五七 谕内阁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各一部·佚名
  ●一五 帝崩马下·佚名
  高车传·李延寿
  李百药传·刘昫
  卷九十一·赵汝愚
  卷五十五·佚名
  卷四十七、俄订爱珲天津北京诸条约·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梁章钜

      ◎林玉衡  林玉衡,字似荆,前明举人初文女,诗人林茂之先生(古度)之妹,归倪方伯之孙廷相。七岁即能诗。初文建小楼落成,值雪后月出,楼前梅花盛开,命之吟,应声赋云:“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

  • 王嘉甫·隋树森

    王嘉甫,生平里籍不详。字国宾,号恕斋。早年与王恽相交,与魏初同学。《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十四有《送王嘉(甫)》诗二首,魏初《青崖集》卷三载《送王国宾序》一文。或王嘉甫即王利用。《元史》卷一百七

  • 卷九·沈德潜

    ☆黄字子厚,山东即墨人。康熙癸卯举人。著有《夕霏亭诗》。○短歌行龙蟠于泥,元其肆之。虎处于柙,爪牙安施?委巷之犬,吠声如豹。廒仓之鼠,口厌梁稻。太行居后,孟门居前。佥夫之心,君子畏焉。方寸之中,乃有五岳。磊崎,五

  •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四溟集卷八 明 谢榛 撰 七言排律 寄李槐亭鸿胪卿 曾使琉球旌节还只凭忠信渺茫间涛声荡舶无寜梦宝气淩空亦惨顔直向岛夷通汉诏囘看闽树即燕山不知几犯蛟龙窟自喜仍随鵷鹭班海外壮游名独着朝中厚禄意常

  • 第七十三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 行封禅妄想求仙·蔡东藩

      却说齐人公孙卿本是一个方士,因闻武帝新得宝鼎,也想乘时干进,胡乱凑成一书,叫做《札》书,怀挟入都,钻通了一条门路,把书献入。书中语多荒诞,内有黄帝得宝鼎,是辛巳朔旦冬至,今岁汉得宝鼎,适当己酉朔旦冬至,古今相符,足称盛瑞

  • 台湾郑氏始末卷二·沈云

    四年春正月,成功令鸿逵镇金门,芝豹、芝鹏守安平,而自率舟师泊鼓浪屿(同安县西南六十里、厦门西北,多大石)。鲁王以进取福宁、兴化功,晋彩为建国公、熊汝霖为相、彩季弟斌镇南伯;杨耿、郑联以兵会长垣,封耿同安伯、联定远伯。辛

  • 七六七 山东巡抚国泰奏缴应毁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二)·佚名

    七六七 山东巡抚国泰奏缴应毁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二)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三十日山东巡抚臣国泰跪奏,为收缴应毁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窃照违碍各书,节次钦奉谕旨,搜罗解缴,以杜邪言而正人心,经臣迭饬各属,实力奉行。嗣于乾隆四

  • ●卷一·钱谦益

    ○宋小明王王名林儿,姓韩氏,其父山童,栾城人。至正十五年二月,刘福通等迎立即位于亳,建国号曰宋,改元龙凤,又号小明王。在位凡十有二年,丙午冬十二月殁于瓜埠。至正十一年辛卯五月辛亥,颍州妖人刘福通作乱,以红巾为号,陷颍州。初

  • 李邦宁传·宋濂

    李邦宁字叔固,钱塘人。初名保宁,宋时一小太监。及宋朝灭亡,便随瀛国公见世祖,留在内廷供职。为人机敏,很合帝意。帝令他学蒙古语及诸蕃语,能较快通解,于是更得到信任,授御学库提点,升章佩少监,迁礼部尚书,提点太医生事。成宗即位

  •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索隐】:案:彭越传云“魏豹,魏王咎从弟,真魏後也”。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索隐】:案:晋灼云“宁陵,梁国县也,即今宁陵是”。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正义】:王,于放反。咎往从之。陈王

  • 十四年·佚名

    (己未)十四年大明嘉靖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癸酉朔,上具冕服,率百官,行望闕禮于勤政殿庭,又賀聖烈仁明大王大妃及恭懿王大妃。禮畢御殿上,受百官賀,入大內,進豐呈于兩殿。午時,具翼善冠、袞龍袍,御勤政殿,行會禮宴,承旨、史官等入

  • 卷十九·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九     元 李廉 撰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左氏【拜师及取邾田也】【案僖公之拜济西田不过使公子遂成公之拜汶阳襄公之拜邾田皆出于躬行邦交之渎于利

  • 卷三十·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     元 吴澄 撰孔子闲居【孔氏曰退燕避人曰闲】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逹於礼乐之

  •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应知入胜相第三之二入资粮果章第七释曰。由入应知胜相。菩萨得何果。菩萨得资粮果有八种论曰。由入此相得入初欢喜地释曰。此文即显三果。一得胜时。二得胜方便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一·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上堂一住嘉興府東塔廣福禪寺,師在苕谿福山受請,崇禎二年八月一日入院。至佛殿,以坐具拂一拂,云:「八字打開,當陽拋出,坐斷報化佛頭底人,正好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常禮如是。」便拜。伽藍堂,云

  • 寂静的春天·卡逊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文学和生态伦理学的代表作。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 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 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

  •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吕洞宾

    托名吕洞宾撰。以《老子》为根本,结合道教内丹学知识研究钟吕内丹道。《道德经释义》虽是托名吕祖而著,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钟吕内丹思想价值是同一时期其他托名吕祖而著的文本所不可比拟的,虽为乩降之本,但是,其思想融合了道

  • 文殊师利问经·佚名

    凡二卷。梁·僧伽婆罗译。略称文殊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佛应文殊师利菩萨之发问,而答以种种问题者。全经计分十七品,卷上十四品,卷下三品。内容包括菩萨戒、佛身、无我、涅槃、般若、有余气、来去相、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