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英使觐见清高宗行叩头礼

乾隆五十七年,英国遣正使伯爵马戛尔尼(Macarney)、副使斯当东(staunton)等入中国,要求通商条件。翌年,自天津赴京师之际,中国官吏循例予以旗章,题曰英国贡船,强使立之。及至京师,则政府又循例强使于觐见时行叩头之礼。

马戛尔尼等深虑以此等小节,损中国政府之感情,妨其推广商利之目的,不敢抗议。遂以是年八月十日觐高宗于万树园幄次,旋以要求诸款,向政府提议。是时朝廷固确认英吉利为海外朝贡国之一,此次使节,直为叩祝万寿而来,得瞻天威,已属蛮服陪臣之大幸。特以荒远不识天朝礼制,妄行乞请,无足深责。

以故一方则赐使臣筵宴,优加赏赉,以尽怀柔之意。一方则敕谕英国王,盛称天朝威德,于英政府所要求者,驳斥无遗,付诸使臣而遣之。于是马戛尔尼等此行之结果,自赉还文绮珍玩等赏赉品致诸国王以外,其余绝无所得。惟其随行员等,以途中所见中国内地实情,笔之于书,归而布诸全国,则实为英人莫大之利益云。陈康祺《郎潜记闻》云:“乾隆登丑西洋英咭唎国使,当引对自陈,不习拜跪,强之止屈一膝。及至殿上,不觉双跪俯伏。故管侍御韫山堂诗,有‘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之句。”康祺忆穆宗亲政后,泰西各国使臣,咸请觐见,先自言用西礼折腰者三,不习中国拜跪。通商衙门诸大臣曲意从之,惜无举前事以相诘责者,即此已见当时吾国朝臣之外交观念矣。

猜你喜欢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六·阿桂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二十二·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苏定方传·欧阳修
  晋纪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392)·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十四·佚名
  卷一百十三·佚名
  卷四十五·雍正
  卷三十四·徐天麟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吕思勉
  施联元·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乾坤清气卷十二·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十二明 偶桓 编五言律诗鄢陵经进士李伯昭墓  雅勒呼正卿激烈山阳笛凄凉祖逖鞭才高天不惜命薄世空怜故里一丘土荒城五畆田虽云有宿草宁忍不澘然云溪真馆真馆云溪上孤高逼太清江山环几席星斗

  • 卷二百二十·表第十一·脱脱

        宗室世系六      《宋史》 元·脱脱等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大义觉迷录》一书的确是觉世道之·雍正

      编者按:雍正亲自编定的《大义觉迷录》刻印出来后,颁发全国,使“曾静差徒投书案”告一段落。岳钟琪身为第一个接触此案的人,自然必须表态歌颂一番。才写了此奏章。最后又附上一笔,趁机交待了他在审问张熙时,曾假意称赞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佚名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己卯朔谕元辅昨览卿等所奏悉见雅量朕怒此辈纷纷扰奏不遂辄逞私臆借言排击甚失国体故治其狂妄之罪非卿等累及卿所奏留中以全卿等之美卿可体朕意即出视事并谕两次辅知又览次辅锡爵题帖内说亡女一事卿可

  • 西汉年纪序·王益之

    王仲淹曰史之失自迁固始或问荀悦曰史乎史乎余三复斯言未尝不废卷而叹也盖自黍离降而为国风国异政家殊俗天下不复有周矣诗亡然后春秋作夫子冠王于正以示一统所以立万世君臣之大法也迁固易编年以为纪传事之大较虽繋于纪

  • 第五十八卷 忠节 二·缪荃孙

    苏 州 府 一 三国 吴张 纯张纯,字元基,吴人。父敦,德量渊懿,善文词,为海昏令,有惠化。纯学博才秀,尤励操行。拜郎中,补广德令,治有异绩,擢太子辅义都尉。赤乌十三年,废太子和,纯极谏,权幽杀之。(江南通志)朱 据朱据,字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八 金世系表畧 完顔氏其先出韎鞨氏唐初有黑水靺鞨居肃慎地附高丽五代时始称女真其在南者系籍於辽号熟女真在北者不籍於辽号生女真既而避辽主宗真讳改曰女直始祖函普自高丽来居完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鲜于谏议侁行状秦观公讳侁字子骏其先成汤之裔箕子封于朝鲜子仲食采于于为鲜于氏世家渔阳唐初诏为阆州刺史殁于官子孙家焉遂为阆中人开元时仲通叔明节制两川叔明以功赐姓李氏后复故姓于公十二世祖也曾祖演

  •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朴全之。○朴全之竹州人也父晖官至典法判书。 全之年未弱冠登第历史翰。 忠烈五年元世祖诏选衣冠子弟入侍全之与焉。 因留元与中原名士游商

  • 史记集解卷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七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襃有徳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卫王

  • 卷三十六·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六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尽心上尽其心者章总防 湖南讲曰告子篇论性又论心其言甚详俱各开说此尽心章则合心与性而约言之当是告子篇总论 张彦陵曰此章

  • 卷一·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一华亭吴浩撰易经经分上下上下经之分其分于序卦乎奚以明其然也太极动而生阳阳之徤为干静而生隂隂之顺为坤故乾坤为诸卦之首循次以推得卦三十是为上经至于咸恒又为下经之首者则以乾道成男坤道

  • 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佚名

    一尔虞我诈不会绝迹 【原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1),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2),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3),曰:“郑昭、宋聋(4),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5)。及宋,宋人止之(6)

  • ●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

    无念是实相真空,知见是无生般若。般若照真达俗,真空理事皆如。此为宗本也。夫真如无念,非念想能知。实相无生,岂生心能见?无念念者,则念总持。无生生者,则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无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

  • 希叟和尚正宗赞目录·绍昙

    卷第一菩提达磨大师六祖大鉴禅师江西马祖禅师南岳石头禅师南泉愿禅师百丈大智禅师赵州真际禅师黄檗断际禅师睦州陈尊宿德山见性禅师岩头奯禅师雪峰真觉禅师卷第二临济宗临济慧照禅师兴化奖禅师南院颙禅师风穴沼禅师首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中·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我今复说作先行法。于舍利塔前安本尊像。于三月十五日涂坛随力供养。取沉香揾酥蜜酪。昼夜掷火中护摩。一诵真言一掷炉中。若道场中幡花摇动。持诵者当知即有效验。即于晨朝供养三

  • 南濠诗话·都穆

    明代都穆撰。都穆 (1458—1525), 字玄敬, 吴县(今属江苏)人。明孝宗弘治年间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历礼部主客郎中,官终太仆少卿。该书亦称《南濠居士诗话》,一卷,七十多则。书中以记载古今诗人佚诗佚事为主,论诗不专主一

  • 二老堂诗话·周必大

    诗话。南宋周必大(1126—1204)撰。一卷。必大有《文忠集》已著录。此编总四十六题,题各成篇,以记诗坛轶事为主,于考释诗句,训字词、明典故、查出处,极见功力。是书为偏重训释词句之诗话。有《历代诗话》本。著于周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