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许远传

许远,乃右相许敬宗之曾孙,是一位宽厚长者,为政清明。早年客居河西,章仇兼琼征召他来代理剑南府太守,想以女儿许配给他,许远坚决推辞。章仇兼琼恼怒,借口有过加以弹劾,降为高要县尉。后遇赦回。适逢安禄山叛变,有人向玄宗推荐许远,被任命为睢阳太守。

许远与张巡同年而大月份,所以张巡呼之为兄。

大历年中,张巡子去疾向代宗上书说“:逆胡南侵时,我父亲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各守城的一面。城破之日,贼兵进城之处从许远防区划分。尹子琦将睢阳守军分为两部分,张巡及下属将校三十余人都被挖心割肌,惨毒之极,而许远与其部下却没受到伤害。张巡临死时叹息说:‘唉,有人非常可恨!’贼酋说:‘您恨我吗?’张巡回答说‘:我恨许远人心难测,贻误国事,如我死后有知,在九泉之下也是不会饶恕他的。’所以许远究竟心向何处,梁、宋的人们都知道。他导致国威丧失,张巡功业毁坏,臣与许远不共戴天,请陛下追夺他的官爵,以辨冤雪耻。”

代宗下诏书给尚书省,命张去疾与许岘及百官共议。大家都认为张去疾提出的证据最明显的,就是城破后许远独自活着。许远本来就是睢阳太守,凡破城后的屠杀中都以生俘主将为大功,那么许远死于张巡之后用不着怀疑。如果说后死者就是附贼,那么先于张巡而死者说张巡一定叛逆,可以吗?当时张去疾还年幼,不了解详情。而且自国家遭难以来,讲忠烈没有超过张巡、许远这两人的,事载史册,像日月星辰一样,不可妄加轻重。于是此议作罢。然而仍存在议论纷纭的情况。

元和年间,韩愈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认为没有写许远事迹是不对的。韩愈说:“张、许两人,以死殉国成名,只是死的时间有先后而已。两家子弟才能低下,不能熟知父辈的志向,使世人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要守尺寸之地,吃其所爱者之肉,抵抗而不投降呢?而且见援兵不到,饥饿至人吃人还要坚守,虽再愚笨也知必死无疑,由此看出许远之不怕死是很清楚的。”韩愈又说“:城破从两人所守之处划分,这简直是儿童之见。人之将死,他的脏器必有先染病的,拉断一根绳子,必有断绝之处。现据此谬论而责难许远,也是太不通情理了。”韩愈对于褒贬人和事是非常谨慎的,所以记下他的话。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一·魏徵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欧阳修
  僭伪列传一·薛居正
  杂传第三十二·欧阳修
  東觀漢記卷四·多人
  名山藏卷之九十九·何乔远
  法军侵台档(一)·佚名
  第十三回 谋激众胜广起兵 谏称王耳余献策·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六·佚名
  第三卷晋(一)·缪荃孙
  顾德辉传·张廷玉
  杨最传·张廷玉
  杭雄传·张廷玉
  卷第一百二十六·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宇文佥事公谅(纯节先生集)·顾嗣立

    公谅,字子贞,京兆人,占籍归安。年少时,尝馆授巨室,其闺爱中夜来奔,坚拒不纳,明日,托以他故,敛书告别。初领乡贡,入浙省试院,头场占一席舍,其案上有「宇文同知」四字。后试官考卷,以文不中式,将黜之,时坐主龙麟洲,江西老儒也,年八十余,始

  • 卷四·叶昌炽

    二一六、周亮工元亮 子在浚雪客梨庄本本尽精良,观宅何尝非吉祥。务抑轻华存微尚,好嘘嘉种为寒香。《明代名人尺牍小传》:“周亮工字元亮,号栎园,又号减斋。明崇祯庚辰进士。国朝户部右侍郎。革职。康熙初复佥事,历江

  • 第二幕·林徽因

    出台人物(按出台先后)电灯工匠 老孙宋雄 电料行掌柜(二十七八壮年人)梅真李大太太 李琼夫嫂李文琪黄仲维荣升唐元澜三小姐 李文霞李文娟地点:三小姐四小姐共用的书房时间:过了两天以后同一个书房过了两天的早上。家具一

  • 卷409 ·佚名

    文天祥 中秋 不教收骨瘴江边,驱向胡沙着去鞭。 旧夺宫袍空独步,新食宫饭饱孤眠。 客程恰与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圆。 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 文天祥 中原 中原方万里,明日是重阳。

  • 朝天集钞·吴之振

    仲冬诏追造朝供尚书郎职舟行阻风清泥江神风伯战方酣,北浪吹翻总向南。未放人扶下江柁,却教眼看上江帆。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雁来野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

  • 第九十五回 遘奇变醇王摄政 继友志队长亡躯·蔡东藩

      却说粤东西两省,自洪杨荡平后,尚有余党孑遗,当时虽幸逃性命,本心终是未改,隐名韬姓的溷了几年,联络几个老朋友,免不得又来出头。什么三点会,三合会,统是藏着洪天王的姓,想与洪天王复仇。革命党人,利用这班会党,密与通信,叫他

  • 卷六十四·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四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酉阿克苏办事舒赫德疏奏将军兆惠等信息舒赫德奏言十月二十日酉刻将军兆惠差索伦领催阿勒丹察披甲扎奇勒图来至阿克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六。·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六卷百济本纪四零零零零百济本纪第四。[文周王][三斤王][东城王][武宁王][圣王]。二

  • 李涓传·脱脱

    李涓字浩然,是驸马都尉李遵勖的曾孙。以荫补任殿直,被中书省召见考试,改成文官官阶,升到通直郎,任鄂州崇阳知县。靖康元年(1126),京城开封被围困,朝廷用羽书召天下军队。鄂州下属七县,应当征发二千九百人,都没有集中,李涓独身以

  •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钱穆

    王莽失败,汉宗室光武复兴,是为东汉。然不久即走上衰运,东汉只是秦、汉以来统一政府之逐渐堕落。一、东汉诸帝及年历东汉凡十三帝,百九十六年。【若以献帝建安元年迁回洛阳之后作为三国时期,则东汉其时只一百七十一年。】二

  • 卷四十五·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五 卤簿 总叙 卤簿之制兆於秦而其名则始於汉或曰卤者大盾也以大盾领一部之人故曰卤部或曰凡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导从扞蔽其先後皆着之簿籍故曰卤簿按三辅黄图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九 洪武二十六年秋七月甲辰朔,享太庙。 日有食之。 丙午,诏罢各布政司宝泉局,以铸钱扰民故也,在京则仍旧鼓铸。 戊申,选秀才张宗浚等俾随詹事府左右春坊官分班,入直文华殿侍讲毕,进说民间利害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佚名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六二:屯如邅如,乘马

  • 知实篇第七十九·王充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何以明之?孔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有诸?”对曰:“以告

  • 四书賸言补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管子曰孝弟者仁之祖也谓仁原本于孝弟也论语开卷便以孝弟为仁本实袭此言以管子在论语前也然则仁本孝弟在前人有成言矣若唐房龄注管子曰仁从孝弟生故为仁祖此生字则又从论语本立道生语而推言之然亦

  • 佛说伏淫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加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居士阿那邠祁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住一面。阿那邠祁居士却住一面已。白世尊曰。唯世尊。世间有几伏淫而可知者。汝居士。世间有十伏淫。云

  • 第八十五章 行种种之善事·佚名

    其时,彼(普罗伽玛婆夫二世)于自己诞生都、名光彩无比之西利瓦达那之最胜之都。(一)具殿楼、假堂,有高周墙、门,庄饰菩提树、塔、游园、[佛]像堂,(二)行种种之庄严工事,最上之光耀而辉,建立大繁荣之大精舍,由此(三)姜普睹尼之都始,至西利

  • 春明梦余录·孙承泽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 (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但叙述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