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答英国里尔大学教授爱斯嘉拉博士问(八则)

答一:佛教来中国,中国之政治早成立,且儒家认为专职,故佛教取超然态度,退处方外以免冲突。其影响多在民间之道德风俗中,而在国家之政制法制上,较少影响。

答二:但于佛教团之组织,及寺院僧众之管理上,由佛教徒之法律,与中国之政法伦理相互之关系产生:一、僧官法:六朝时已有之;明清来于京师设僧录司,府设僧纲司,县设僧会司;民国以来废除,另制由县知事管理之寺庙管理条例。二、许为僧众之礼部考试给度牒法:起于隋、唐时,至清初废除,计由大寺院传戒,给戒牒以为僧众。三、印度之佛教各派戒律威仪法:经中国律宗唐道宣等,调和大乘之律宗法,至今犹为初入僧受戒期所必习;及律宗寺院所遵行之法。四、寺院清规:起于禅宗,宋、明来经国家认可,为各宗寺院调和采用,今犹为各宗大寺院日常习用之法。此外则由佛教之慈悲不杀生观念,影响信佛之帝王臣宰,减刑大赦,及保护动物生命等亦有之。中国佛徒之蔬食,即由梁武帝极力主张所致。

答三:三国时孙权受康僧等之感化;东晋时石勒、苻坚受佛图澄、释道安之感化;南朝宋文帝以至隋文帝、唐太宗等,历代英主,皆有由佛教慈悲而灭杀之关系。

答四、五、六:梁僧祐著宏明集,以及佛祖通载、佛祖统纪、释氏稽古略等书中,散见之。

答七:见于第二条一二三四各项中,有可相比较者。

答八:关于佛教法,吾曾著整理僧制论,他日当以一册送阅。今中国改为民主国,主张由佛教之自由平等仁爱等原理为立法根据。客中未带书籍,潦草答复,请原谅之!(见海刊九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卷第四十四·白岩净符
  圆瑛法汇序一·圆瑛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一·佚名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一卷·法宝
  卷第七·白岩净符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法句經卷上·欧阳竟无
  佛说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佚名
  十住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今日之中国佛教序·太虚
  虚堂录序·丹霞子淳
  卷第三十·佚名
  戒为定慧之根基·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原序·马臻

    霞外诗集原序钱塘有隐君子曰马虚中其资也粹其学也正其言也文其居家笃於孝弟清勤恬雅动以古人自饬暨出家着道士服隐约西湖之滨士大夫慕与之交不过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而世之能寒热人者尔尔我我进退语嘿之间一

  • 卷三百八十四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八月丁亥盡是月辛卯   八月丁亥,刑部言寶文閣待制章衡知真定府,衡以罪落職,法當檢舉。詔更候二期取旨。   吏部尚書孫永言:「故天章閣待制周孟陽事英宗藩邸,神宗朝嘗為侍從,死京師,貧不能歸葬。一子定

  • 卷之三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殛珅志略·佚名

    嘉庆元年丙辰,高宗纯皇帝禅位于亡。大学士和珅以军机大臣管理吏、户、刑三部及三库理藩院,内务府健锐营,圆明园茶膳房,造办处上驷、武备二院事务,兼步军统领。恃其子丰伸殷德尚纯皇帝第十女和孝公主,宠眷莫比。且私以翊戴为

  • 炀帝纪·魏徵

    (上)炀皇帝名广,一名英,小名阿..,是隋高祖的第二个儿子。 母亲是文献独狐皇后。 皇上的容貌仪表很美,从小机敏聪慧,在诸王子中他特别得到高祖及皇后的宠爱。 在北周,凭借高祖的功勋,他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他被立

  • 星吉传·宋濂

    星吉,字吉甫,河西人。曾祖朵吉,祖父搠思吉朵而只,父搠思吉,相继侍奉太祖、宪宗和世祖,为怯里马赤。星吉年少时就在仁宗的府邸中当差,精明敏捷。至治初年(1321),授中尚监,后改任右侍仪,兼修《起居注》(皇帝言行录),拜监察御史,言行

  • 卷五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一乐记第十九之二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案乐也者施也二节当在此节之上脱简在後】正义郑氏康成曰夔欲舜与天下之君共此乐也

  • 卷十八·魏了翁

    <经部,书类,尚书要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八宋 魏了翁 撰一召毕为二伯率诸侯相康王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二公为二伯中分天下而治之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临终之命曰顾命二初以周召分陜周公薨毕代之正义曰礼记曲礼下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迦叶品之三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别。三名体。四人数。五结住。初文又四。一不净观。二念处观。三因缘观。四煗法观。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

  • 破山禪師語錄目錄·海明

    序文二第一卷上堂一第二卷上堂二第三卷上堂三第四卷上堂四第五卷上堂五小參一第六卷小參二第七卷機緣第八卷法語一第九卷法語二第十卷法語三第十一卷法語四第十二卷書問第十三卷拈古頌古聯芳偈第十四卷示偈(七言四句)

  • 第五 生相应·佚名

    第一 眼一~三[尔时,世尊]舍卫城&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ldquo;诸比丘!若眼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四~七若耳、鼻、舌、身生&hellip;&hellip;者,乃至&hellip;&hellip;八若意生住转出者,则苦生病住老死出

  • 首相绑架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首相绑架案【Poirot Investigates】又译作 波洛探案集。阿加莎·克里斯蒂于1923年发表了一系列以波洛和黑斯廷斯为主角的短篇故事,连载于英国《The Sketch》杂志,次年选编了11篇,集结成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首相绑架案

  • 魔障·布尔加科夫

    《魔障》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米·布尔加科夫(М.Булгаков,1891-1940)1924年发表的一部语言幽默风趣,情节戏剧性强的中篇小说,魔幻的想象,辛辣的讽刺,揭露小人物之不幸,批判官僚之自私虚伪与冷酷。

  • 通志堂集·纳兰性德

    诗文别集。二十卷,其中诗四卷。清纳兰性德撰。性德享寿虽短(仅三十一岁),但其生前已刊刻有《饮水诗集》二卷、《饮水词集》三卷,为顾贞观所选定。此本未标明刊刻年月,而贞观自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离京返乡不复出

  • 冷庐杂识·陆以湉

    笔记。近代陆以湉著。八卷。全书系据作者读书所得以及日常见闻随手记录而成,内容以清代学者文士的学术、文艺撰述成就、言行事迹为多,对他们的师承交游关系、学术源流等的记载,可以作人物传记的补充史料。对清代以前的历

  • 地藏经·佚名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

  • 作佛形像经·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叙优填王造佛之形像,说造像之功德。造立形像福报经之异译。

  • 救护身命经·佚名

    又名《救护身命济人疾病苦厄经》、《护身命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经文叙述释迦牟尼临入涅槃告诉阿难,五浊恶世时,将有各种恶魔恶鬼残害众生,受持流布此经,则可免于灾难。经中宣说了过去七佛及六神的名号